书城管理货币论(全两册)
8915600000041

第41章 国际失衡引起的变化 (1)

要详细地介绍国际价值理论已经超出了本文的研究范围,但是在这里我们要简要介绍该理论的导言,这在有关货币理论的论文当中是必要的。

1.引起货币失衡的相对物价水平和相对利率

我们已经看到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均衡要求每个国家的对外贷款率与它们的对外贸易余额相同。这就涉及到两个条件。因为对外贷款率取决于国内外的相对利率;而对外贸易余额又取决于国内外的相对物价水平。

但是,由于相对价格失常而导致的失衡状态与由于相对利率失常而导致的失衡状态二者之间有很大的区别。在第一种情况下,均衡状态可以不需要永久性改变利率而通过物价水平(或者,收入水平)的变化就可以补救,虽然收入水平的改变需要利率的暂时性变化。另一方面,在第二种情况下,均衡状态的恢复不仅要求利率的变化,还要求收入水平进行持续的变化,并且物价水平也很可能要进行持续性的变化。也就是说,一国的物价水平和收入水平不仅受到国外的物价水平的影响,也受到由于国外的投资需求相对于国内的投资需求发生变化而导致的利率变化的影响。

1.我们首先来看第一个也是相对简单的情况。假设均衡状态的打破只是由于国外的物价水平发生变化引起的。这会导致对外贸易余额B减少,但是对外贷款L没有相应的发生变化,因此L就超过了B,并且黄金开始从该国输出。银行利率必须暂时性地提高;但是由此引起的物价以及之后的货币收入的降低这一个过程完成的时候,银行利率就可以再次恢复到之前的水平。因为当产出的物价水平下降对应着国外物价水平的下降,S1、L、I1和B也减少了(在国外物价水平降低之前用货币衡量的S1、L和I1是低于B的,但是从购买力的角度来看它们并没有发生变化),这时候均衡状态的条件就满足了。除了货币价值之外,建立起来的新的均衡状态与之前的均衡状态没有什么重大的区别,其中生产性质没有发生什么变化1。

2.接下来让我们假设均衡状态的打破是由于国外的利率提高引起的,而国内的S和I1仍是之前利率的同样的函数。这会引起L的增加,结果就是L超过了B,黄金就输出国外。如同第1种情况中所述,必须提高银行利率。而利率的提高又会延迟国内的投资I1以及对外贷款L,因此S超过I,价格Π就下跌。Π的下跌导致企业家在原来的生产成本的条件下亏损,因此企业家们就倾向于减少他们支付给生产要素的货币收益率,最终基本方程式的第一项减少。同时,最开始基本方程式第二项的减少,以及随后第一项的减少造成∏的减少又会抬高B,而银行利率的提高又压制了L。这个过程不断地持续直到L再次等于B,黄金停止输出国外。在新的均衡状态中,L在S中的比例大于之前的比例,并且S1的比例减少。Π又会是怎样的呢?

B将不得不提高,这就意味着出口必须增加或者进口必须减少,或者是这两种情况一起发生;因此B的必然增加只能是国内生产的外贸商品价格下跌引起生产的转移和I1减少导致的。在上文所述的过程的一个阶段上,这三种情况都会发生。因为黄金的输出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国外生产的商品的价格,而利率的提高又会减少I1。因此,在新的均衡状态中,所有国内生产的商品的价格会相对于所有国外生产的商品的价格下降。这一相对下降的总额取决于贸易情况的变化,而贸易情况的变化又是国内外的生产力的物理特点引起的。

至于Π,其中的一些组成部分会下降,另一些会上涨。如果一国国内消费的所有商品都不受阻碍地自由进入国际贸易的领域,那么Π就不可能相对于国外的一个相似的物价水平发生变化。但是,现实生活中这个条件永远无法满足,并且大多数国家主要消费本国的产出,所以两抵之后通常Π的余额都是会出现绝对减少的。但是我们必须对此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原因将随后介绍。

2.对外贷款和黄金流通的关系

之前的讨论暗含着这样一个假设:B是国内外相对物价水平的一个函数,而不直接是L的一个函数。也就是说,我们假设的L的增加这个事实并没有影响国外的物价水平或者在某一给定的物价水平下国外对本国商品的需求量,在L增加的同时,使B也增加相同的幅度,这样就不会对国内的收入水平产生重大影响了。相反,我们假设在很大程度维持了L与B之间的等同,不是通过提高L来直接刺激B的增加,而是因为L超过B的那部分或者会影响黄金的流动,或者会造成黄金的流动,这就会促使各国的银行当局考虑去改变他们的贷款条件以便暂时性地减少L的净值,通过打破国家之间的均衡状态,从而使国内外的相对价格发生适宜的变化并最终增加B(此时L的暂时性减少就不再是必要的了)。

上述的推理取决于黄金的实际流动,这是在遵循传统的李嘉图学说的基础上进行扩展,从而将李嘉图很少考虑到的国际资本交易包含在内。比如说,陶西格教授详细解释我们当前生活的各种事实时对其的扩展2。但是这与另一个在英国受到广泛赞同的传统学说不相符,该观点是在经验主义观点的基础上于19世纪不断发展而成的,并且直到今天还受到一些人的赞同。按照这一学说,对外贷款直接并且几乎自动刺激对外贸易余额的增长,并且黄金的实际流动情况在其中的作用很小。我认为这些结论大部分都是建立在19世纪的英国经验基础上的,而没有经过先验推理。但是最近,尤其是在与德国的转移问题相联系时,这一学说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其中尤其要指出的是俄林教授。

陶西格教授在他的《国际贸易》一书中试图通过验证从各个国家获得的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诸多例子,将这一问题付诸归纳检验。这些案例处于不同的时期,并且经受过重大的变化,L的价值也发生过剧烈的波动。很自然地(实际上也是不可避免地),他发现B和L有一致运动的趋势。但是当他解决货币的运动怎样才能使B与L的运动方向一致的时候,他的答案却缺少说服力。有时候现实中的各种情况会验证李嘉图的观点,但是有时候又很难验证货币变化在某一程度上是不是足以证实该理论的主要观点。并且,有时候黄金的输入要晚于价格的上涨,而不是提前于价格的上涨。

在1929年的《经济学期刊》中有关于俄林教授与我之间的不同观点的介绍,在参照了德国的转移问题之后,我当时并没有办法弄清楚我的观点的理论基础,因为前几章的分析当时还没有发表。但是在这些分析的帮助下,我希望我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并且证明在什么情况下事实是与俄林教授的观点相一致的,在什么情况下又是与李嘉图—陶西格的观点相一致的。

有两种偶然情况,我们必须先放置一边,并认为与我们的讨论不相关。一种情况就是对外贷款受合同的制约,规定利润应该用在国内购买中,但是,通常情况下,事实并非如此,这些利润通常都会流向国外。不仅因为这些合同或者安排的总额是可以忽略的,而且事实上也等同于用于补贴所提供的商品的成本,这就相当于降低了它们的价格,代价就是需要支付一定的利息率。

其次,还有一种情况,金汇兑管理以某种形式存在,因此对外流动资产的流动就会取代真正的黄金的流动。在本文的讨论中,我们认为这些变化等同于黄金本身的变化。

我们称消除了黄金流动(即:G=0)的一国的市场利率的价值是它的国际利率。当然相同货币体系中不同国家的国际利率并不是相互独立的。

我们首先来看只有A和B两个国家时候的情况,这样就可以避免各种间接贸易的复杂情况。

我们假设在最初的均衡状态中,两个国家中G=0以及I=S,这就意味着每一个国家中:

市场利率=国际利率=自然利率

读者应该明白,除非国际贷款具有完全流动性,否则这并不意味着两个国家中的利率是相同的。但是如果这两个国家中有一个的市场利率与国际利率是相同的,那么在我们假设的只有两个国家的情况下,另一个国家的市场利率与国际利率也必然是相同的。

然后我们再认为国家A中的投资吸引力增加,而国家B的投资吸引力则不然。那么我们现在就出现两个问题需要讨论——新的均衡状态实现时的特点是什么,以及从之前的均衡状态到新的均衡状态的转移的性质是什么。我们假设市场利率的上涨不会严重影响任何一个国家的储蓄率,这样可以简化我们的解释,并且不会改变讨论的重点。

1.首先,新的均衡状态的特点。在每一个国家中,市场利率、国际利率和自然利率都会重新相互等同,但是比之前的水平更高,它对应着两个国家中的投资的边际吸引力的增加。并且,这个水平在国家B中,比没有出现国际贷款流动的情况时的水平要高;而在国家A中,则比没有出现国际贷款流动的情况下的水平要低;B和L会再次等同,但是值比之前增大了。换句话说,之前在国家B中出现的投资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国家A中的投资增加了。那么这种转移对两国的货币收益率的影响是什么呢?

之前在国家B中生产新投资的生产要素将会出现变动,以便生产其他可以刺激国家A中的投资的东西。有几种方法可以实现这种情况:使国家B中的生产要素生产那些本来是从国家A中进口的商品,从而释放国家A的要素为A的投资进行生产;或者使国家B中的生产要素生产出口到A的商品,而这些出口到A的商品之前是在国家A中生产,从而释放国家A的生产要素为A的投资进行生产;又或者使国家B的生产要素生产那些出口到A的商品,这些商品可以被直接用于A中正在进行的额外的新投资。

如果生产性质的这种变动会受到影响但是不会导致效率的减少,也就是说如果国家B可以生产之前在国家A中生产的商品,并且把这些商品在A或者B中进行销售,价格与之前的一样,生产要素的货币收益同他们之前的收益相比不会减少,而且企业家也不会遭受任何亏损,那么两国的货币收益率在新的均衡条件下就没有理由区别于之前均衡条件下的水平。如果国家B可以非常高效地生产国家A所需的新投资商品的原料,那么同在国家A中生产这些商品相比,不仅不会降低效率,实际上反而会增加效率;在此情况下,只要国家B的货币收益相对于国家A的收益降低了,我们就可以想象到,由于国家A的投资吸引力的增加,而国家A的投资只能由国家B的生产要素有效地进行提供,它们实际上是提高了。另一方面,如果国家A中的新投资商品必须由A中的生产要素进行生产的话,通过使生产要素不再生产出口到B的商品或者是从B中进口的商品可以实现这一点,那么我们的假设就正好相反了,因为国家A之前不可能出口商品到B或者阻止进口这些商品,除非这样做可以获得利润。因此,通常来说,同之前的均衡状态相比,新的均衡状态中的国家B中的货币收益率将不得不相对于A的货币收益率减少3。

我们通常这样表述这一观点:两国之间的贸易条件会发生变化,并且这一变化对国家B不利。贸易条件的变化是通过国家B出口的商品价格的成比例变化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的成比例变化来衡量的。二者之间的比例与国家B中的平均实际收益与国家A中的平均实际收益之间的比例是不一样的,除非在一国国内出现生产要素的内部流动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国内贸易行业的报酬率就跟国际贸易行业的报酬率一样了。也许我们还要补充一点,那就是,实际收益的变化当然不会像货币收益变化那么大,并且外贸在一国经济中的重要性越小,实际收益的变化就会越小。

A和B两个国家的贸易条件由于国家A的投资吸引力增加而发生了变化,其变化幅度与变化所带来的转移性质以及变化产生的方法不相关,而是取决于非货币因素——实际情况以及生产率,还有每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实际生产率所能生产的商品的需求弹性。

贸易条件的这种变化有时候很微小,比如说英国在19世纪的时候为国外的铁路发展贷款,并且本身是这些新的投资所需的大部分材料的唯一有效生产商。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新的情势对国家B不利。因为,B有三种收益来源可以抵制贸易条件的恶化,即B存款利率的提高,当新的贷款的利息支付的时候或者新的贷款最终偿还之后贸易条件的扭转,以及开始投资于过去经常从国家A进口的商品,这些商品未来的价格可能下跌。

但是,另一方面,有些情况下,对B不利的贸易条件的改变可能很重大,尤其是如果A对B的商品征收高额关税,并且如果B不能直接提供国家A的新投资所需的材料的时候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