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章:实干
“你怎么敢来了?不怕我找你算账了?”
楚毅斜靠在竹椅上,写字的右手垂下,地上满是写满先贤话语的纸张,有的纸张上字迹清晰,有的字迹模糊,站在楚毅面前的张希唯四下看了看,以他的聪慧当然能想到发生了什么。
张希唯自顾自的在楚毅对面的椅子上坐下。
“听说瞿继恒到你这里来了,他是个老成刚正的人,而且眼里揉不得沙子,你虽然近日有些娇气,但是却不是听不进劝说的人,所以他来了我也就敢来了。”
听到张希唯的话楚毅先是感觉自己被他摆了一道,若不是脑子里有一篇文章记得清楚,要不然就要在上千人面前丢脸了。但转念一想,张希唯也是敏锐的感觉到了自己的状态的不对劲,所以采用了这种方式让自己在上千人面前流流冷汗,淡去娇气。
“可是我还是想揍你,你就不能用瞿继恒的方式来和我好好说话吗?难道在你心里我已经是需要拐弯抹角的劝谏的人了?”
说着楚毅就想要挣扎这爬起来,可惜抄写满地的书文已经耗尽了他的力气。
“少年郎最是听不进人劝,如今看到你不止虚心纳谏,而且如此诚心实意的悔过,我们是很欣慰的啊。
说说正事吧,今天来了十九个读书人投效,我看你是想用金银收拢人心,我从府库里调出了一千九百两白银相赠,比起你让侍女送去的金银是小气了点儿,但是对于来投效的读书人来说已经足够了,再多就有收买轻辱之嫌了。”
两人照例相互调侃了几句,张希唯才说起正事。
“无妨呐,把条子拿来吧,等我手恢复之后就签字送去府库归档。低于一万两银子的物资你可以先调取再汇报,这是早就说好的规矩嘛。这些人你看着安排活计吧,这群人日后要是以后发生了尸位素餐或是贪赃枉法的事情你看我先会不会找你麻烦。”
“这可真是比‘莫须有’还欺负人呀!他们犯错与我何干?”
“哼!”
楚毅冷哼一声就不再搭理张希唯,张希唯却没有自觉离去,而是继续舔着脸说道:“再做几首诗文吧,你的一诗一文在天下造成的震动尚且更胜三万大军呐。
帝国前些年党争严重,楚党、齐党、东林党,占据庙堂之高,却只顾党同伐异祸及国家根本,现如今东林党虽然独大,但并不代表别的党派就毫无力量了。
东林党的根基在东南,而江南虽然文风鼎盛,但是想要凭借文采风流引领天下风潮却是力有不逮,无论是湖广学子、川蜀士林、两广八闽的读书人都不服他们。
而且自从川蜀出身的杨慎一首《临江仙》问世以来,压得江南才子喘不过气来,多年以来,他们不断地作诗文,却没有一首可以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相媲美,就算是辞藻再华丽,终究少了那股子大气度。
杨文宪作古已经七十年,很多人已经刻意忘记了这位蜀中走出的大才子当年是如何冠绝天下,而如今你的一篇《少年中国说》磅礴大气,如惊雷激荡,让人读之无不浑身热血翻涌,整个常德府的读书人已经隐隐将你奉为湖广第一才子,只要伤仲永的俗事儿不再你身上重现,你必定可以引领天下文风。
这样的话不止可以将楚氏名声传遍天下,还能收拢士人之心,惠而不费的大好事儿啊,何乐而不为呢?”
楚毅想到,我心里积攒的诗文确实有一些,不过多是我家太祖爷的诗文,这个时候拿出来简直是挑拨朝廷的神经,把自己平白放在了风口浪尖上,而除了自家太祖爷的诗文之外的诗文拿出来崭露头角不难,但是想要镇压天下读书人还是勉强了一些。
心里琢磨了一番之后,楚毅撇撇嘴道:“我从来都不在意这些东西,所谓诗词文章不过是小道而已,岂能经世大用?哪怕是一篇能流传千古的不朽名篇亦是如此!希唯兄,你要知道,诗词歌赋,一不能填饱万民肚子,二无益国家社稷,三不能杀敌保国,咱们能有今天的局面靠的是我的脑子、是工厂、是钢铁粮食、是万千士卒,可不是我随手写下的两篇诗文。诗词么,等到需要的时候呀,你看着吧,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张希唯乃是心思坚毅的家伙,他自有一套看待事物的方法,听到楚毅一番高谈阔论并没有让他打消求诗的想法,依旧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看着楚毅。
楚毅也已经在心里下了决定,害怕张希唯没完没了的求诗,于是加重了语气说道:“你要知道,现在我大明江山已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了,三百年一轮回就在眼前,现在需要的不是什么挥毫泼墨、指点江山、无病呻吟的诗词文人,而是能真正弯下腰去,为天下百姓争一条活路的官吏!”
见张希唯终于低下头沉思起来,楚毅轻轻的道:“希唯兄,若能带领地方官员百姓,修筑一条渠道,开辟一片垛田,使百姓旱涝保收,衣食无忧,岂非远远胜于一篇能名传千古的不朽名篇?”
张希唯一脸深思的站立起来,深深一礼之后,道:“在下明白了,是我落了下成了,我这就回去处理政务,张希唯不是知错不改的人。”
现在轮到张希唯被楚毅教训了,想到此时官场上的蝇营狗苟,楚毅脑子里闪过了后世伟人的教导,于是叫住了准备离开了张希唯。
“希唯兄,我有八个字,你写下来,每个政务堂都要贴上,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与诸君共勉。”
“诺,在下明白。”
即将走出小院的张希唯听到身后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安坐在竹椅上的楚毅慢悠悠的念出来了赵翼的《论诗》,此人连出生都要等到百年之后了,所以楚毅毫无心理压力的剽窃了他的诗文,毕竟虱子多了不痒,剽窃这种事情做得多了也就习惯了。
当楚毅依旧在自己小小的院子里埋头书案充实自己的时候,《赠张希唯》、《少年中国说》、《论诗》三篇诗文正在飞速向着帝国的四面八方辐射。
三篇诗文揭露社会弊病,抨击腐朽的官僚制度和文学风气,惊醒了众多读书人,这个时代的读书人依旧把治国平天下作为最高的人生目标,无数人看清了社会的黑暗,但是却没有改变的方法,在无数人痛苦辗转时候,三篇雄文如同星火般在他们的心里燃起燎原烈火,催动了无数少年人的雄心壮志。数之不尽的少年郎明白自己了的使命,知晓自己的重要性,鼓励少年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向自己期望的目标前进。
一时之间三篇之外风靡大江南北,大河上下,洛阳纸贵四字也丝毫不能形容此文坛盛景。世人大多不认识这个名曰楚毅的少年郎。
但是三篇诗文也在世人心里留下了一个狂傲如火、彪悍如龙的少年郎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