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天下重明
89104400000173

第173章 一百七十章:迅速发展

一百七十章:迅速发展

大明崇祯八年盛夏,坐镇常德府的大明帝国最年轻的镇国将军楚毅巡视湖广内二千里,随行铁骑二千人,甲士五千人,威震湖广大地,震慑半个大明。

这个盛夏楚毅游览了空空荡荡的桃花源,在楚毅发布了各种针对读书人的政令之后乡野间已经少了每天无所事事高谈阔论的学子,倒是各地学堂里多了很多文质彬彬的教员们。

楚毅巡查了通向四面八方的水道旱路,水道的任何一个漩涡暗流都有领取楚家军钱粮的老把式看守,引导舟船;旱路上更是一路坦途,险要之地更是耗费大量水泥修路,更有特色的是一路每个数十里便能看到的简易堡垒营寨,这每一个简易的营地都代表着楚家军向外开拓的步伐,数千大军可以并行通畅的道路证明这些道路有能力支持数十万大军的出动需求。

楚家军辖内在纸面上的人口已经突破九百万,这个数字只有看到沿途的城镇村庄才能感受到是一股多么庞大的力量;在农业生产上,江河两岸附近冲积平原的肥沃土地,已经基本上开垦完毕,巨大的人口基数已经开始向着荒山老林索取耕地,这一点楚毅抱着支持的态度;江河上大大小小政治修建的水坝,大致可以解决农业所需的动力问题。

楚毅还暗中走访了数个沿江码头和商业区,砍了十多颗脑袋之后发现自己麾下的吏治清明程度远胜朝廷百倍,楚毅本来已经做好清洗各地税务部门的装备了,着实没想到仅仅只是收获了十多颗脑袋罢了,欢喜的楚毅恨不得抱着张希唯狠狠亲上两口,这十多颗脑袋的主人给楚毅带来了二十二万两白银的损失,这还只是明面上的损失罢了,如若没有张希唯的高明手段,楚家军在楚毅大手大脚的花钱手段下早就要破产了,甭想像现如今还可以勉力支撑。

最让楚毅惊喜万分的是各地粮仓里那满满当当的粮食,主要是水稻,其次是玉米,制作成了土豆粉和番薯粉的两样高产作物还是较少,一方面是因为民间种植规模依旧不算太大,而是因为这两样粮食大部分都被农民自己自产自销了,上交粮库的比较少,对粮食问题极度敏感的楚毅马上要求书记官给自己解释楚家军的粮食储备会远远高于同级别的行政单位里朝廷部门的粮食储备,在书记官详细解释之后楚毅才明白,楚家军内部农业政策地成功最主要归结于缺少一个中间环节,那就是扒皮食髓的地主阶层,封建时代的地主阶层一般会收取产出地一半左右的产出,加上皇粮国税及各项搜刮,农民手上就所剩无几了,仅能维持温饱,每逢灾年就会在贫困线、甚至死亡线上挣扎,而楚家军在对辖区内的地主阶层进行改造和大量开辟荒地之后,境内大多数农民都为自耕农,朝廷的一应税收都由楚家军收取并交付朝廷,这样一来就等于整个地主阶层的非法利益被农民、朝廷、楚家军三方分享了,失去了地主阶级的盘剥之后楚家军辖区内农民的生活比之江南富庶之地都要好上数倍。

农民富了当然就要消费,大规模商业生产导致了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农业生产也呈现专业化趋势。

在楚家军的辖区内农户传统的又种田又饲养又纺织地男耕女织小农经济没有太大的市场了,比如饲养家畜供自己吃,那还不如买价贱养殖场里的便宜猪肉、鸡鸭肉,以及江河里的低价鱼肉。如此一来老百姓当然知道与其花时间养猪,不如把精力投入田间,多种几亩水稻划算,于是有地农户专业种水,有地靠近城市,就专门种蔬菜、种水果。

分工细化造就了交易活跃,农民出售粮食、蔬菜等农产品,买回陶瓷器、牲畜、服装、盐巴、铁器、玻璃各类生产生活物资,年轻人还会到城里喝点小酒、听听说书,当农民们拿钱消费地时候,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让财政部收税收到盆满钵满,这就是相比于封建社会经济模式,高级一些的商品经济的威力。

军事上的成就就更不用说了,崇祯八年里楚家军的三十万陆军和五万水军的计划必须完成,整个楚家军的军事力量已经可以算得上是在穷兵黩武除去在难民和湘西苗人中招募的士兵外,本土士兵和百姓的比例已经达到了三十比一,在大约三十个百姓中间就有一个士兵,这个比例已经被太多的文人所诟病了,在楚家军的实际掌控土地和人口大规模提高之前,楚家军是不会在招募新兵了。

在这一次的大型修整活动中,楚毅将军制也进行了改变,剔除了带有大明官方风格的称谓和编制,这也是楚毅计划中楚家军走向近代军队的必经之路,楚毅花费了不短的时间召集两军高级将领,按后世比较成熟的三三制对陆军编制进行了调整:

彻底在军团阵型中取消弓箭手,步兵全为火枪手兵,每十名编为一个班,设正副班长,士兵为列兵,正副班长为下士,三个步兵班为一排,正副排长为上士、中士,三个步兵排加上一个混编排为一个连,正副连长为中尉、少尉,在支援排下再设两个炮班、一个辎重班或是炊事班,每个炮班有双马拉三斤炮一门,由五人制炮组负责,双马拉弹药车一辆,由五人制弹药组负责,炊事班有两辆双马拉辎重车,携带全连给养并负责做饭,连部除了正副连长。还有两名骑马地传令兵,全连定员一百二十四人,乘马、挽马十四匹,三斤炮两门。

三个步兵连加上一个混编连为营。混编营中拥有一个能骑马长途奔袭的机动排,其中一个班是尖兵,可以做侦察游骑、也能在马上作战,另外两个班骑术玩纯纪律战术,只能乘马机动、下马作战,一个辎重或是炊事排,携带比连级更多的后勤物资,以及一个炮排,装备三门三斤炮,还有一个营部排,包括两个班的卫兵和一个班地骑马传令兵,加上正副营长、军法官、军医官、军需官等。全营定编四百九十七人,正副营长为少校、上尉,三位专业军官为中尉。

取五营为一团,共二千五百余人;三团为旅,共六千余人;五团为师,约一万二千余人;四师为军,约五万五千余人。

楚家军军制到了团这个级别之后就很难划分标准的士兵配置了,只能按照作战需求分配,或是多分弓箭手,或是多分配火器,或是多分配骑兵,或者是多分配冷兵器部队,不一而论。

至于说经典的军衔制度楚毅还没有拿出来,这个时候拿出军衔制度简直实在挑战朝廷的神经,只能稍微押后,楚毅相信这一天应该不会让他等太久。

在军团名称上,楚毅决定实行序号和封号并行的制度,允许战功卓著的团及以上作战单位设计军旗,取封号,以增强集体荣誉感。

陈大石暂时统领的一个五万人的军团被成为第一军团,这个‘第一’的名字不过只是序号罢了,各军并不羡慕,但是陈大石指挥的南方战役中直属的一个先锋团却在死战红夷人之后得到了‘铁壁团’的称号,用来见证先锋团士兵和红夷人进行排队枪毙战而胜之的功绩,这个称号和威风凛凛的军旗让全军上下羡慕不已,楚毅相信,在下一次的排队枪毙中,这个团就算是打光了也不会后退半步,这就是军人的荣耀。

楚家军内部有封号的部队并不多,数一数暂时也就第一军团中‘铁壁团’、楚刀子视若生命的一千‘浮屠铁骑’、北上被八旗军冲溃后依旧刺刀列阵的‘铁血团’、漠南一战中最先冲击进蒙古人营寨中的‘先登团’。

这几只部队如今在拥有了荣誉和信念以及高强度的训练和装备支持之后,楚毅相信全世界不会有那一只军队能在同等条件下战胜他们,他们就是整个楚家军的拳头部队。

或许有少部分人知道,楚毅的亲卫军团中也供养着一支战力远超时代的部队,但是没有谁敢探听这支部队的半点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