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沧浪”“凤兮”二歌,已开楚辞体格。然楚辞之最工者,推屈原、宋玉①,而后此王褒②、刘向③之词不与焉。五古之最工者,实推阮嗣宗④、左太冲⑤、郭景纯⑥、陶渊明,而前此曹⑦、刘⑧,后此陈子昂⑨、李太白不与焉。词之最工者,实推后主、正中、永叔、少游、美成,而前此温、韦,后此姜、吴、张,皆不与焉。
【注释】
①宋玉:战国后期楚国鄢(今湖北省宜城市)人,楚国大夫,屈原弟子,著名楚辞作者,著有《九辩》《高唐赋》等。
②王褒:字子渊,蜀郡资中(今四川省资阳市)人,西汉著名的辞赋家,著有《洞箫赋》《九怀》等。
③刘向: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著名学者、文学家,著有《九叹》《新序》《说苑》等。
④阮嗣宗:即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省)人,“竹林七贤”之一。著有《阮嗣宗集》等。
⑤左太冲:即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山东临淄)人。出身寒微,不好交游,貌丑口讷而博学能文,曾用10年时间写成《三都赋》,使洛阳为之纸贵。著有《左太冲集》等。
⑥郭景纯:即郭璞,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属山西省)人,博洽多闻,好经术,擅辞赋,通阴阳历算、卜筮之术。著有《郭弘农集》等。
⑦曹:即曹植。曹植,字子建,曹丕之弟,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曹植天资聪颖,才思敏捷,深得曹操宠爱。曹植是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是建安风骨最为杰出的代表。著有《曹子建集》。
⑧刘:即刘桢,字公斡,东平宁阳(今属山东省)人,“建安七子”之一。著有《刘公斡集》等。
⑨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省)人。著有《陈伯玉文集》等。
【译文】
《沧浪》《凤兮》二歌已经开创了楚辞的体制。但是,最为工整精巧的楚辞,还是体现在屈原和宋玉身上,而后来王褒、刘向的作品很难与之媲美。最工巧的五言古诗体现在阮籍、左思、郭璞、陶渊明等人身上,而前代的曹植、刘桢以及后来的陈子昂、李白,都难与之比肩。最工巧的词,体现在李煜、冯延巳、欧阳修、秦观、周邦彦身上,而前代的温庭筠、韦庄以及后来的姜夔、吴文英,都算不上最好。
【评析】
秉承前一则的意思,王国维重点谈论“欲成就一代之文学必有前代相近文体之铺垫”,某种文体既成一代之文学后,此前所创或有气象,但难成规模,后世因袭,也往往盛极难继。为此,王国维列举了实例。例如,屈原和宋玉成就了楚辞一代之文学,《沧浪》《凤兮》二歌虽略具体格,但终究未成独立的文体,而后此王褒、刘向等人写楚辞也无力继盛;阮籍、左思、郭璞、陶潜登上了五言古诗的高峰,前此曹植、刘桢等人写的诗,后此陈子昂、李白等人写的诗,或居前则体格未成,或居后则精彩已过;词的最高峰期间则在五代北宋,代表词人为李煜、冯延巳、欧阳修、秦观、周邦彦等人,而此前晚唐的温庭筠、韦庄等词人,后来南宋的姜夔、吴文英等词人,都没有达到词体的高境。王国维这两则虽以“最工”来代替“一代之文学”,但学理是一脉相承的。从文学史的发展实际来看,王国维此论大体是符合文体发展规律。文体演变的轨迹与时代发展的趋势相合,就可成“一代之文学”。实事求是说,这是王国维对词学乃至文学发展史的一大贡献。
【参阅作品】
风入松
(南宋)吴文英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①瘗花铭②。楼前绿暗③分携④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⑤春寒中酒⑥,交加⑦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⑧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注释】
①草:草,起草,拟写。愁草,没有心情写。
②瘗:埋葬。铭,古代刻在墓碑或者器物上,内容多为歌功颂德、表示哀悼、申述鉴戒的一种文体。
③绿暗:形容绿柳成荫。
④分携:分手,分别。
⑤料峭:形容春天的寒冷。
⑥中酒:此处指醉酒。
⑦交加:形容杂乱。
⑧双鸳:指女子的绣花鞋,此处兼指女子本人。
【鉴赏提示】
西园是吴文英和情人的寓所,是他们的悲欢交织之地,是他们的梦萦魂绕之地。在春季,吴文英到了西园,看到物是人非,便写下了这首伤春之作。作者愁风雨,惜年华,伤离别,伤春又伤别,无以排遣,只得借酒浇愁,希望醉后梦中能与情人相见,其情景交融,意象集中精炼,感人至深,密中有疏,彰显意境的独到之处。“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这种夸张事实的描写却将其真实的情理推向了高潮之处。对于吴文英的词,王国维始终认为没达到“词体的高境”,无法与李煜、冯延巳、欧阳修、秦观、周邦彦等人一起列为“一流词人”。我们在欣赏此词时,不妨对照“一流词人”同题材的词作,看看王国维所说二者的差距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