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战争开始时,日军在喜峰口吃过宋哲元大刀队的亏后,便调集大军四万向长城一带作扇形进攻。虽然中国最高当局亦派中央军黄杰、关麟征、刘戡、王敬玖等精锐部队北上增援,但装备毕不如人,在敌人的强大炮火与空军地毯式的轰炸压力下,亦伤亡惨重。
廿九军之宋哲元、张自忠等将领,见形势过于危殆,实在无法与敌人作正面阵地战,乃另出奇谋以遏阻敌锋。
一次,日军向长城古北口方向进攻,此地尽是山区,形势险要,路径崎岖,日军找到了六名人士做向导,此六人,表面上看是老实的农民,其实是廿九军的特工。
他们把日军一个前锋联队(等于中国一个团),领入一处狭窄的山区盆地中,这个联队一进入盆地,发觉不妙,指挥官粟屋大佐,即叫副官找那六名向导,他们已逃得无影无踪了。等醒觉之后才发现已上当,急令退军后撤。但说时迟,那时快,四周的地雷响了,如山崩地裂,沙石散飞,黑气冲天,炸得日军尸骸遍地,断腿残肢乱飞原来已走进廿九军的地雷阵。那六名向导躲在山洞里燃点火线爆炸时,只见日军廿多架飞机在高空来回盘旋,因分不清敌我,找不到目标,所以不敢贸然投弹。
地雷爆炸刚停息,日军的援军亦赶到,时已黄昏,乃就地宿营。到半夜子时,四面突然枪声又起,喊杀连天,却又看不见敌人踪影。日军自恃人多势众,武器精良,便深夜展开搜索。
搜索至拂晓时分到一山区,朦胧中看见满山都是中国兵,大炮坦克车成排,惊悸之下,乃停止搜索,坚守阵地准备战斗,一面用重炮轰炸,构成一片火海。却很觉得奇怪,那些中国兵却不见被炸倒,又不见发炮还击,坦克车亦不见开动。好不容易挨到天亮,派军冲上山头去,才明白那些中国兵全是纸扎的,大炮和坦克车也是簿牛皮造成的。
此次廿九军出奇谋打胜仗,乃出自当时的少将旅长赵登禹的谋略。
吴越争霸战争
周景王元年(公元前544年),吴侵越时所获战俘刺死吴王余祭。周敬王十年(前510年),吴大举攻楚前,为解除后顾之忧,又曾攻越,占领李(今浙江嘉兴南。十五年,吴军主力在楚都郢时,越乘机侵入吴境,双方矛盾日趋激化。吴欲争霸中原,必先征服越国,以解除其后方威胁;越欲北进中原,更必先服吴才有可能,因而引起延续二十余年的吴越战争。吴、越地处江南水乡,“以船为车,以楫为马”(《越绝书记地传》),双方多为水上作战。此时作为水军的“舟师”已成为新的兵种,能独立完成战略、战役任务。吴、越水军有楼船(指挥船)、大翼、中翼、小翼三种主要战舰船及突冒(船首装有冲角)、桥船(轻快战船)等战船。
主要战船大翼船长20米,宽27米,载乘“战士二十六人,棹(手)五十人,舳舻(手)三人,操长钩矛、斧者(各)四人,吏、仆、射长各一人”,连同船长“凡九十一人”(《太平御览》卷315引《伍子胥水战兵法》)。水战基本方式是先用弩射,再进行接舷战斗,最后登船格斗,有时亦用突冒撞击敌船。
二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率军攻越,双方主力战于李。
越以死罪刑徒阵前自刎,乘吴军注意力分散之机发动猛攻,大败吴军。阖闾负伤身死,夫差继位为王。二十六年,越以水军攻吴,战于夫椒(今江苏太湖中洞庭山)。越军战败,主力被歼。吴军乘胜追击,占领越都会稽(今浙江绍兴)。越王勾践率余部5000人被围于会稽山上。勾践请降,吴大臣伍子胥建议勿许,认为“今不灭越,后必悔之”。夫差因急于北上中原争霸,未采纳伍子胥建议,以越王质吴为条件,许降撤兵。勾践夫妇为吴王“驾车养马”,执役三年,赢得夫差信任,获释回国。勾践为兴越灭吴,“卧薪尝胆”,发愤图强。其在谋臣文种、范蠡辅佐下,制定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长期战略:在内政上实行发展生产、奖励生育及尊重人才等政策,以安定民生,充裕兵源,收揽人心,巩固团结,从而增强综合国力;在军事上,实行精兵政策,加强训练,严格纪律,以提高战斗力。当时弩已用于作战。战车、战船均“顿于兵弩”;战斗胜败关键又取决于最后之冲锋。勾践聘请精于弓弩射法的陈音教授用弩技术,包括瞄准、连续发射及掌握弩力与箭重最佳比例(拉力一石,箭重一两)等方法,使“军士皆能用弓弩之巧”;聘请善于“剑戟之术”的越女教授“手战”格斗技术,使军士“一人当百,百人当万”。越地民风是“悦兵敢死”,惯于各自为战。为此,勾践反对“匹夫之勇”,强调纪律性,要求作战单位在统一号令下统一战斗行动,以发挥整体作战能力。规定服从指挥者有赏,违犯者“身斩,妻子鬻”。在外交上,针对“吴王兵加于齐晋,而怨结于楚”的情况,采用“亲于齐,深结于晋,阴固于楚,而厚事于吴”的方针(《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厚事于吴,即效法周文王对商纣王“文伐”之谋略,以非战争手段瓦解、削弱敌人。主要措施有,佯示忠诚,使吴王放松对越戒备,放手北上中原争霸;纵其所欲,助长吴王爱好宫室、女色之欲望,使其大兴土木,耗费国力;并行贿用间,扩大吴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破坏其团结。施行十年,使得越“荒无遗土,百姓亲附”,国力复兴。越军亦成为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且“人有致死之心”的精锐部队。
吴王夫差在征服越国后,即积极作北进准备。伍员再次建议“定越而后图齐”,认为越是“腹心之病”,而“齐鲁诸侯不过疥癣”之疾。吴王仍未采纳。三十一年(前489年),吴先攻陈(今河南淮阳),以解除其北进时来自侧翼的威胁。三十三年,吴攻鲁,打开进军中原的大门。吴为建立北进战略基地及打通北进军事运输交通线,于三十四年在长江北岸营建了规模宏大的邗城(今江苏扬州),开凿了由今扬州经射阳湖至淮安之邗沟,沟通江、淮水域,并进而与泗、沂、济水联结。三十五年,吴率鲁、邾、郯等国联军由陆上攻齐;派大夫徐承率水军由长江入海,向山东半岛迂回,攻齐侧后。吴水军海上作战失利,陆上联军遂退回。三十六年,吴再次攻齐,在艾陵(今山东莱芜东北)全歼齐军精锐。三十八年(前482年),夫差率吴军主力进至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与晋及中原诸侯会盟,“欲霸中国”。此时吴之霸业达于顶点。
当吴王夫差在黄池与晋定公争作盟主时,越王勾践分兵两路攻吴。一部兵力自海入淮,断吴主力回援之路,掩护主力作战;其自率主力直趋吴都,在郊区泓水歼灭迎战之吴军,并乘势攻入吴都。夫差南归,恐因国都失守士气下降及远程奔返造成部队疲惫、决战不利,派人请和。勾践亦以吴军主力未损,不愿进行无把握的决战,遂与吴订和约后撤军。四十二年,吴国发生灾荒。越乘机发动进攻,与迎战吴军在笠泽(在今江苏吴江一带)隔江相峙。越军利用夜暗,以两翼佯渡诱使吴军分兵,然后集中精锐,实施敌前潜渡、中间突破,并连续进攻,扩大战果,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较早的河川进攻的成功战例。笠泽之战后,吴、越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越已占有绝对优势。周元王元年(前475年),越再度攻吴。吴军无力迎战,据都城防守。越于吴都西南郊筑城,谋长期围困。吴数次遣使请和,均遭越拒绝。三年,城破,夫差自杀,吴亡。勾践率军“北渡江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周元王封勾践为伯。“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终于成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任霸主。
越灭吴,主要靠谋略制胜,亲齐、结晋、联楚的外交策略,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说明春秋末期的战争,已发展为智战。当时人即认为“夫战,智为始,仁次之,勇次之。”(《国语吴语》记楚将申包胥言)战争中还出现了早期入海远航作战及河川进攻等新的作战方式。
英国打破欧洲神圣同盟
19世纪20年代,著名的英国外交大臣坎宁曾用“交远制近”的方式,恢复了英国在欧洲外交事务中的领导地位。
拿破仑帝国崩溃后,以沙皇俄国为首的欧洲各国结成神圣同盟,企图长期联合霸占欧洲。资产阶级的英国受到排挤和孤立。
1822年,坎宁接替了外交大臣的职务。他顺应英国资产阶级的愿望,决心打破神圣同盟的大一统局面,恢复英国在欧洲事务中的领导作用。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拉丁美洲国家掀起了反对宗主国殖民统治的独立运动。坎宁抓住这个时机,采取果敢行动,决心远交拉丁美洲和美国,近攻欧洲大陆的神圣同盟。
1823年,神圣同盟决定由法国派兵前去镇压拉美的独立运动,遭到坎宁坚决反对。他声明应承认拉丁美洲国家的现实,即承认他们的独立,反对任何武装干涉或把这些殖民地转入法国之手的企图。坎宁还向美国发出呼吁,希望两国联合发表声明,制止神圣同盟的干涉,与此同时,坎宁又派出舰艇巡弋于大西洋,任何从欧洲开往美洲的船只,不得英国的同意,就不能通过。
由于武装干涉受到阻拦,1824年,神圣同盟的核心人物梅特涅建议就拉丁美洲问题召开全欧会议。坎宁表示英国决不参加这次会议,也不承认会上通过的任何决议。不仅如此,他还建议内阁尽快同拉丁美洲独立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进行贸易谈判,争取早日打入这个广阔市场。1825年1月,英国承认了阿根廷、哥伦比亚、墨西哥等国家的独立,同它们建立了外交、贸易关系。坎宁的政策给了梅特涅及其神圣同盟的声誉以沉重打击,给欧洲大陆的自由主义势力以鼓舞,恢复了英国在欧洲的威望,也赢得了拉美新独立国家对英国的好感。
秦灭巴蜀之战
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秦国张仪、司马错等率军攻灭巴(今四川东部)、蜀(今四川西部)的作战。巴、蜀两国均在今四川。蜀国都成都(今四川境),为“戎狄之长”。巴国都巴(今四川重庆嘉陵江北岸),与蜀不睦,而与苴国友好。这年,蜀王出兵攻苴,苴侯出奔到巴,向秦求救。秦王欲攻蜀,以道险难至,韩又来攻,犹豫不决,遂问计于臣下。张仪主张进攻韩国,劫持周天子,挟天子以令天下,以建立王业。司马错主张借机灭蜀,认为“得其地足以广国”,“取其财足以富民缮兵”(《战国策秦策一》);而且巴蜀可从水道通楚,“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华阳国志蜀志》)。秦王采纳了司马错的主张,命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等人率军经石牛道(自今陕西勉县向西南,越七盘岭进四川,经朝天驿往剑门关)攻蜀。蜀王亲自率军至葭萌(今四川剑阁东北)抵御,兵败遁逃,被秦军杀死,蜀亡。随后,张仪、司马错等人又攻灭苴、巴,俘虏巴王。秦王贬蜀王子弟为侯,以陈庄为蜀相,张若为蜀国守。封巴王为“君长”;置巴郡,郡治江州(今四川重庆北)。巴蜀遂定,秦益富强。
德国法国入侵丹麦、挪威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