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金手指点子库
8905600000003

第3章 成才宝点子(3)

竺可桢晚年住在北京,他每天都到北海公园观察气候,哪一天北海冰雪初融,哪一天桃花乍放,哪一天布谷始鸣,哪一天柳絮飘起,十几年从未间断。

他把每天看到的东西都详尽地记录下来,到最后累计八百余万字,这些日记成为他编写《物候学》和《气候变迁》等著作的珍贵资料。

做观察记录,要准确具体,字迹清晰。为了提高观察的效果,必要时可以事先制定准备表格。

观察记录不能只凭记忆,有人认为无需动笔纸,只用脑子记就行了。实质上,只凭记忆坚信保证准确,是非常困难的,也难以持久。观察内容越多越复杂,就越难以全部记住,并且时间稍长,就会出现遗失。

1感觉训练

感觉是人们接触、认识世界的起点,感觉越丰富越敏锐,获得的信息也就越多,对事物的观察也就越全面、越准确。音乐家听觉敏锐,能分辨出音质的细微差异;画家视觉发达,对事物的观察仔细而深刻,因而作画时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将它们栩栩如生地反映在画面上。

这些专业人员感觉的敏锐程度,超过了一般人,因为他们比一般人在这方面的训练要多得多。因此发展感觉能力的关键在于努力地去磨炼,就像刀刃在砂石上不断打磨,才会变得敏锐无比。

事实证明,经过劳动职业训练或教育训练,人们的感觉能力会获得巨大的发展。

譬如专门从事黑色纺织品印染工作的工人,可以分辨出四十多种不同的黑色色质,而一般人也就仅能辨识二三种。

据观察,呼伦贝尔草原上的牧民看一眼或尝一下草的味道,就知道草的营养价值如何。

为了发展感觉,在观察中我们要尽可能多地调动感觉器官,使视觉、听觉等协同活动,这样有助于提高大脑的分析综合功能,提高观察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效果。

2“观察”也有规律

我们已经知道了观察是具有一定特征和规律的,当我们进行观察时,就可以利用这些规律来增强观察的效果。

如运用对比。人们对于那些与背景差别很大的事物总是能产生强烈地反映,如万绿丛中一点红、鹤立鸡群等,这是由于它们与其它客观事物明显的有一种差别,因而很容易被观察和识别。

在进行化学实验时,老师总会拿一张白板作为背景去衬托试管等容器中溶液的颜色,这都是运用对比。

因此,假若把观察对象置于对比度较大的背景上,便能提高观察的效果。

还可以利用活动规律,因为人们总是容易对静止不动、毫无变化的事物感到厌烦。

譬如人们对单调的声音会心烦意乱,但假若这个声响富于变化,甚至经过特定的加工成为美妙的音乐,人们则会很投入地去欣赏。

所以当观察对象处于某种富于变化的情境中,人们对其观察的兴致便会敏锐起来,许多商店门口设有闪烁不停地霓虹灯,借以招揽顾客,正是利用了其不断变化可以吸引注意力的道理。

3“描述性”与“阐释性”训练

看完一场电影之后,把自己所看到的情节试着记录下来,用自己的语言将其中的场面描绘一番。

游览完一处古迹,把一路美丽的风景记在心中,试着去向人讲述。

这样你就可以意识到自己是否能把最主要的部分准确地记录下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考察、锻炼了自己的观察力。

这种训练我们可以称之为“描述性”训练。

为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处处留心,譬如我们每天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人,当你见到一个很有特点的人后,便不妨在心里描绘那人的特点。

再如我们去游览一处古迹,不仅要留意游客多少,大体轮廓,还要留意湖光山色、建筑布局、造型特色以及人工与自然的搭配。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观察能力会变得细致而全面。

在描述性训练基础上,我们如果还有对事物外观特征描述的能力,这样就可以再深入一步,去探问其原因、结果、历史等。

这种训练需要抽象思维的参与,难度比描述性训练高,可以称之为“阐释性”观察训练。

譬如我们在细心观察古迹名胜风景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探访或读书,留心有关这古迹的诗词歌赋,进一步了解此古迹几百年几千年来在人们心中的印象,从而使自己对古迹不再限于游山玩水的层次,而从观察中得到比较深入全面的认识。

提高青少年的记忆能力

人的记忆的发展是呈抛物线趋势的,从出生到十六七岁左右人的记忆力发展十分的迅速,并且到二十岁左右的人记忆能力达到顶峰,二十岁以后记忆力呈下降趋势。

在日常的学习教育或其他活动中,了解记忆的规律是十分重要的。

当然我们所说的记忆的规律,不仅只包括记忆能力的一个发展过程,还包括了它的各个方面。

譬如:如何记忆才能达到最佳效果,遗忘与记忆有什么关系,少年易记住什么,老年人易记住什么……有的人的记忆能力出奇的强,甚至超过了人想像中所能达到的程度。让我们看一看:

日本一职员能把圆周率记到小数点后面二千位;

天才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昂纳德欧拉记忆数字的能力非常强。譬如,他能记住一百以内的一切数的前6次幂。

1812年,一名叫济拉科尔本的八岁小孩的心算能力之强吸引了众多科学家的注意。

他能心算数字到10次、16次幂并求根。

有人曾经试验过,问他48年中有多少分钟,他立刻回答出有25228800分钟。

他不仅能说出分钟数,而且还同样十分准确地能说出秒数。

周总理也有着惊人的记忆力,据许多外国友人回忆,他对中国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都有详尽的了解,他不靠笔记本便能讲出中国各省人口增长的数字、工农业的统计数字,以及很久以前的谈话或发生过的事儿。

对于其他国家的情况,甚至政治生活中的一些最微妙的细节也都了如指掌。

中国古时记载,一次苏东坡要考察王安石的记忆力,便从书屋里随手拿出两本积满灰尘的书,指了某某段,王安石便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

有的人善于记人名。曾负责过罗斯福第一次竞选美国总统事宜的詹姆斯法利,能够清清楚楚地记起他周游整个美国时所认识的差不多两万人的名字。

其实,这些人之所以具有非凡的记忆力,并不能说他天赋是如何的优秀,而在于他们有科学的记忆方法,重复记忆法。

中国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有着惊人的记忆力,他可以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百位精确数值。有人问他:“你是怎样记住的呢?”茅老回答:“说起来也简单。重复!重复!再重复!!!

重复记忆是记忆的一个好方法。

其实,古今中外许多名人都强调在记忆中要注重重复记忆,如:孔子主张“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要求他的学生经常复习学过的知识。

战国时代的思想家荀子,在谈到读书时也说道:“诵数以贯之。”

认为诵读多遍书,才能融会贯通。

宋代理学家朱熹指出:“古人诵书,亦记遍数……诵数已足,而未成诵,必欲成诵。遍数未足,虽已成诵,必满遍数。但百遍时自是强五十遍时,二百遍时自是强一百遍时。今所以记不得,说不出,心下若存若亡,皆是不精不熟之患。”

现在许多人也还记得狄慈根的那句“重复是学习的母亲”,把它作为治学的名言,足见重复记忆对学习的重要性。

历史上的名人中也有许多人在生活中始终保持着重复记忆的好习惯:

《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晚年很爱读《周易》,翻来覆去的读,竟使联结《周易》的牛皮绳断了好几次,这就是我们熟知的“韦编三绝”。

列宁少年时,很喜欢俄国早期的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的长篇小说《怎么办》。

在一个暑假里,他把那部小说读了五遍。

“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只有反复不断地加以记忆,记忆才能长久。

1“在争辩中记忆”

我们常会有这种体会,有些问题一个人怎么想也记不住,但把它拿出来与大家共同讨论一番,争辩一番,无形之中你就把那个问题牢牢地记住了。这在心理学中可称为“争论记忆法”。

邹韬奋在自传《经历》中记忆:年轻时读《新民丛报》,对梁启超和汪精卫“笔战的文学”,“看得津津有味”。他由衷地感到梁启超的争论文章“激昂慷慨,淋漓痛快,对于当前政治的深刻的批判,对于当前实际问题的敏锐的建议,在他的那支带着情感的笔端奔腾澎湃着,往往令人非终篇不能释卷”。

十分明显,正是争鸣笔战激发了梁启超的灵感,使他目光敏锐,文笔流畅,激情澎湃。

北宋时的历史学家刘恕,曾作为司马光的助手,和别的历史学家一起编纂《资治通鉴》。同事们有疑惑不解之事,都愿和他商议。

司成光说他对“上下数千年间细小大事了如指掌,皆有稽据可验,令人不觉心服。”

刘恕“为人强记”,这与他在治学中善于和别人研讨磋商有关。

少年时代的刘恕,读书就很专心,与人争论问题有根有据。有一天,刘恕家里来了几个读书人,谈话中有人说孔夫子没有兄弟,是个独生子。刘恕听了,插嘴说道:“《论语》里明明说,孔子不是把他哥哥的女儿嫁给南容了吗?怎么说孔子没有兄弟呢?”

确实,在《论语》一书中,有两处记载孔子将兄长的女儿许配给南容。可见刘恕争之有据,言之在理。

以上的内容启示我们:几个人在一起争论磋商问题,可以加深、理解知识,巩固记忆,纠正记忆错误。

2“七录斋”

在记忆时,一般都强调“三到”:“眼到”、“口到”、“心到”,其实,完全可以再加上“手到”。

手的不断刺激,即反复抄写,能在大脑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还有助于记忆力的提高。

《明史》中记载,崇祯年间的进士张淳,读书有个特点,不仅反复诵读,而且还一字一字的抄录。

他的书房叫“七录斋”,他的史集叫《七录斋集》,就因为他读一篇文章时,先抄录下来,再诵、再抄,反复如此,持续七遍。结果就把书背熟了,记牢了。

张淳“诗文敏捷”,有人向他索要文章他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之就”。

他的《五人墓碑记》,被选进《古文观止》,至今广为流传。

近代一些有名的名入学者,也常用抄写法帮助记忆。鲁迅青年求学时,抄过字典,抄过《地球浅说》,抄过《秦梦记》,即使在大学任教后,他还曾三抄四校《嵇康集》。

毛泽东同志在学生时代读书时,也常以抄写代替记忆。现在还保存着的他的一本笔记中,抄录着《离骚》、《九歌》全文。

当代史学家吴晗,也很赞成抄写法,并身体力行。

他说做学问,“除了多读,便是多抄。平时读书把自己认为有用的材料抄下来,记上书名、作者和卷数、篇名,把性质相同的放在一起。”

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抄”,不是指不分书的好坏与文章的优劣就一概全抄,胡乱抄书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前面的例子中所出现的书或文章都是名篇,如《嵇康集》、《离骚》、《九歌》;另外,“手到”要与另外的“三到”相配合,而不能抄时心不在焉,那样是没有效果的,抄写时要思考、复习,甚至有所创造,不单是枯燥地抄书。

3“记住童年”

在生活中我们常会碰到如下的情形:有些老年人时常会忘记最近发生的事,哪怕是昨天发生的事他们也极易忘记,但对童年的事却记得一清二楚。为什么呢?

的确,童年所识记的事物在记忆中保持最为牢固,因此,在上了年纪的时候,往昔的印象比不久前的回忆更鲜明。

也正是由于这个缘故,成年人在梦中时常回到童年时代。到了老年时期后,机械记忆某种新的东西一般是比较困难的。成年时期学习外语比童年和青年时期困难些,我们应该清楚地明白这一点,这个道理我们也可以从下面的例子中得到证明。

在纽约的一家医院中,一个身患重病的人即将死去。童年他是在故乡意大利度过的,青年时期在法国,后来在美国居住了很久。有趣的是:在开始得病时,他讲英语;病情恶化时,他讲法语。在临死的那一天,他只会讲意大利语。这也许就是因为最初年少时记住的东西往往是记得最深的东西,在无意识中往往也会显露出来。

中国古代有着不少“过目不忘”的佳话。

汉末学者蔡邕的著作在兵荒马乱中散落遗失。曹操有一次问蔡邕的女儿蔡文姬还能记住多少篇,文姬说还能记住四百多篇,曹操叫她写下来,蔡文姬便凭着记忆把父亲的遗作写下来大半。

现代人常常报怨自己的脑子不好用,记忆力不好,其实每个人,包括这些人的记忆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有的学者研究指出,人的大脑有90%的潜力还未加使用。有人说道:“若你始终好学不倦,那么你的脑子一生中储存的各种知识,将相当于美国国会图书馆里存书的五十倍。”

据说该图书馆藏书一千多万册,这就是说人脑的记忆容量相当于五亿本书的知识容量,可以说,人的记忆力对于人的寿命来说是无限的。

人脑具有惊人的认识世界和储备信息的能力,可惜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人们一直都未能将自己的记忆力充分运用起来。

提高记忆力,要从两方面人手,一是要用“笨劲”,舍得下力气;二是要用巧劲,会找窍门。

宋代有个读书人,一直读书很多,但印象淡薄,收获很小,常常叹息记忆不佳。后来他遇到理学大师朱熹,朱熹劝告他:“你以后读书,每次只读五十个字,一连读两三百遍。”

这个读书人依话行事,读书力求透彻,果然感到读书的效果大为提高,后来,他知识大进,成为真正有学问的人。

一般人都会为记忆而花力气,下工夫,而记忆结果的巨大差别往往是由于记忆不得法。

因此,要改善记忆力,我们应注重有效地利用记忆的规律,从培养记忆的心理品质、记忆的习惯和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和记忆规律应从四个方面入手。

1记忆的心理品质

良好的心理品质是能顺利地进行智力活动的有效前提,在进行记忆时,应该从以下一些方面注意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1)充沛的情感

情感能提高记忆的效果。

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在其名著《欧也妮葛朗台》中就曾抓住这一特点作了深刻的论述:“在一生的重要关系,凡是悲欢离合之事发生的场所,都将和我们的心灵粘在一起……因为激烈的情绪有一种特点的记忆能力。”

充沛的情感会增强一个人的精力,促使他为了达到既定目标而加倍的努力,同时凡是能引起我们情感发生强烈波动的,总能巩固我们的记忆。

因此我们为了提高记忆效果,应该主动培养起高尚的情操、充分的热情。

(2)坚强的意志

记忆活动是一种极其艰苦的脑力劳动,要加强记忆力,就非有坚强的意志不可。

许多治学有方的人为丰富自己的学识,都曾下过背诵的苦功夫。三国时曹植十岁左右便“诵读诗、论及辞赋十万言”;郭沫若20岁之前就能熟背《诗经》和《唐诗三百首》。

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不胜枚举。他们为记忆付出巨大的努力,体现出坚强的意志。

记忆的意志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要有记忆的决心,其次要有记忆的信心,最后还要有记忆的恒心。只要下定决心,充满信心,持之以恒,记忆才能在坚强意志引导和推动下有所提高。

(3)广泛的兴趣

记忆与兴趣的关系非常密切。

兴趣能使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所要记忆的对象上,也能使我们对所要记忆的对象去积极地进行思考,注意力的集中和思维的积极会大大提高记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