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百科知识-科普新课堂:动物世界
8903500000064

第64章 牛

牛是在公元前6500年由野牛驯化来的大家畜,驯化后的牛,无论是奶牛、水牛或黄牛,性格都温顺,可役、可教,身体强大,四肢粗短。头上都有一对弯曲中空的角,生于头骨上,终生不脱落,是防敌的工具。前额平,鼻阔,眼睛、耳朵都大。上颚无门牙及犬牙,但上下颚的臼齿都很强大,咀嚼面宽,利于磨嚼坚硬的草料。舌长大而灵活,可伸出口外把草卷入口。牛的祖先野水牛长相与牛相同,但非常野蛮、凶暴,会主动攻击人和其他动物,如果受到了伤害,不管人或狮子都要攻击,连老虎也不怕,敢去摸它的屁股。

牛胃奇特得很,奇在牛胃的构造十分复杂,它分成瘤胃、蜂巢胃、重瓣胃和皱胃。前三个胃是食道的膨大而成,无分泌胃液的胃腺,故称前胃。瘤胃体积最大,占了整个牛胃的4/5。第四胃有胃腺,与猪胃相同,故称真胃。初生牛犊,吃奶为主,故前胃的体积很小,只有真胃的1/2,但断奶后随着年龄的增加其体积不断增大,到四月龄时,瘤胃体积增大了10倍。牛吃草的时候,狼吞虎咽,不经咀嚼就吞到瘤胃中贮存起来,休息的时候,从瘤胃中再返回口中细细咀嚼,这种现象叫做反刍。经过细嚼后的食物开成食糜,然后再吞入瓣胃,最后进入皱胃进行消化。这种特性能使牛在短时间内吃到大量的草料,躲避敌人的干扰和伤害。

牛的瘤胃是一个巧妙的化工厂,也是一个大的发酵罐。

瘤胃内有相当多的细菌和纤毛虫,据测之成年牛每克瘤胃内容物中约有几百亿细菌和近百万个纤毛虫。它们不但不会使牛生病,而且能够把草中一半的纤维发酵,分解成能被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此外,它们还能制造牛体所需要的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

农村饲养的牛有水牛和黄牛,黄牛体较小,体毛为黄褐色,水牛比黄牛大,毛色灰黑,其最显著的特征为一对粗长强大的角,相隔很开地生在头上,角尖向后。水牛生性喜水,尤其喜欢在泥沼里盘桓,它的体力比黄牛大,因此比较能够耐长久劳动,但也比较不驯良,尤其是公牛性情更为暴躁,受到人们的鞭打时,易于发怒反击,用角伤人。此外,水牛能产很多乳,乳中各种养分也很丰富,现在有的工厂用水牛奶生产酸牛奶或其他饮料,深受人们的欢迎,不过水牛奶有一种特殊气味,在生产饮料的时候必须设法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