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百科知识-科普新课堂:动物世界
8903500000055

第55章 兔

家兔是由野生穴兔驯化而来的。家兔的祖先,由于个体小和无防敌能力,常常被凶猛的野兽吃掉。久而久之家兔就变成了一种胆小的动物。野兔在野外活动时,常常竖起长而大的耳朵来听响声,一有风吹草动,它就迅速逃走。兔舍中突然来的喧闹声,生人或猫狗等进入兔舍,都会使家兔万分惊慌,以致昂首四顾,坐卧不安,或者吓得发抖,停止采食、怀胎兔还常常会发生流产、哺乳母兔拒绝授乳、正在分娩的母兔也会发生难产,甚至抓死或咬死仔兔;正在配种的公母兔,也会立即停止交配,各自逃命。

兔子跑步的速度是非常令人羡慕的。它们的前肢短后肢长且强健有力,还有条弓曲的脊柱,能使它们在遇到危险时飞速地逃跑。耳朵长得很长,可向四方转动,能使它们听到各个方向传来的很微弱的响声。

兔的一整套结构适于吃草。其门齿发达,形如一把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呈臼状,咀嚼面很大,好似一台石靡,能把草料磨碎。上颌除有一对大门齿外,后面还有一对小门齿,吃草时,阻挡着下颌的门齿,防止上颌被咬伤。兔的上唇分裂为两方,使门齿容易露出,更便于吃食青草、树叶。兔的肠道弯曲且长,加上还有一条发达的盲肠,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提高了对草料中的粗纤维的消化能力。此外,兔的小肠通入盲肠处的近旁,有一个呈卵形、粉红色的圆小囊(又称淋巴球囊)。它有发达的肌肉,起压榨、吸收作用。它还分泌大量的碱性溶液进入盲肠,中和过多的酸,保持微生物良好的生长环境,保证和保进纤维素的消化。

兔还有一种奇特的习性,那就是吃自己排出来的粪。它吃的并不是白天拉出来的硬的颗粒状的粪球,而是吃晚上排出的呈糊状的软粪。经分析软粪中蕴藏着大量细菌(大约占干粪56%)和丰富的蛋白质(大约占25%),这种软粪在胃里可停留6个小时。可见吞食兔粪不但可以提高消化和吸收的功能,还可以得到更多的蛋白质。一开始吃草的兔子就会吃兔粪,而兔病了就会停止吞食兔粪。

繁殖率高是兔的生殖特点。据统计一对种兔每年至少可以繁殖50只以上的仔兔。繁殖率高与生殖系统结构和生殖特性息息相关。这是因为兔是双子宫的动物,怀孕期短至30天左右。生仔时母兔自己接产,还为仔兔舐干身上的胎膜、胎水,并且吃掉胎衣。更妙的是母兔产仔3天后,就可以配种怀胎。所有这些都是兔繁殖率高的奥妙之处。

说来也怪,野兔惊人的繁殖率给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带来了令人烦恼的问题,那就是野兔吃掉了草原上的牧草,成为发展牧草业最大敌害之一。为了消灭兔害,澳大利亚政府曾调动过军队前往镇压和用毒药毒死野兔等,但这些方法所收到的效果不佳,现在使用的方法多是在牧场周围设置铁丝网围篱,阻止野兔进入草原,这可真是一个奇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