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缤纷湘南
8902700000002

第2章 生命里的黄水寺

黄水寺在哪里,父亲跟我说过,可是黄水寺在1958年被毁了,连一根毛都没有留下。黄水寺在哪里,我从一开始就迷茫,父亲的话轻飘飘的,在油灯下扑闪了几下,就像焰里灯花,熄灯的时候被一口气吹走了。黑夜里,我想,黄水寺在阙家岭,在三江交汇点,在大河边,在哪一段,我不能确定,我亦不敢挪一下身子,父亲在身边已睡得沉实,而黄水寺却陪着我失眠。

黄水寺里是有和尚的,1958年,庙里的菩萨被端掉,房子被拆毁之后,那和尚还俗了。黄水寺,在湘南的版图上被抹掉了。烟火的湘南,当年是很多寺庙的,龙溪边上的学校,就是送走菩萨请来先生的;而柏家坪的开花小学、宁远四中所在的潮水岩,都是先前的庙宇,后在群众的拳脚和愤怒中,菩萨让道,先生进门,因地制宜,成了教书育人的地方。和尚万万也没有想到,寺庙没有了,佛还在那里。他们的诵经声之后,是读书声,一样的香火袅绕。

可黄水寺什么也没留下,就是那一片空地,现在我也找不出,我甚至不能知道它确切的方位。可我没有再问过父亲,也没有问过知道故事的人,只记下了离我们最近的河边,曾经有一个寺庙,叫黄水寺。

黄水,土话,书面语言:洪水。

湘南山多,春夏雨多,是山洪暴发的季节,千山万流,壮观之后,是灾难。黄水寺在古舂陵之北,舂水三脉支流交汇处,洪水从山脚轰涌而来,黄水寺前是怎样的景致?而寺里的菩萨,寺里的香火,寺里的和尚,面对灾害,又是怎样一种状态?

在阔大的湘南的山群里,在人烟稀少的山岭里,在云起云飞云自闲的境地,黄水寺或者仅仅是一颗黄豆,闪烁着一点人性的光辉,带着温暖的希冀,在涛音和梵音呢喃里,感念着众生,感受着自然巨大的破坏力量时,一声声阿弥陀佛,祈祷雨过天晴,万物解脱。

这只是我的想象。我见过湘南山群里古朴、沉默、沧桑接近破败的庙宇。有庄严的门庭,两侧有早课的厢房。洞开的门前,是荒草石阶,堂屋正壁前神龛上的佛像已不见,四壁空空。风过,风里似乎仍能琢磨出阿弥陀佛的轻念。从侧面出来,有沾满灰尘的木楼,藏经楼。而现在,却做了老师的卧室。登木梯而上,一声一声,足音在庭院里回响。当年的小和尚是否如我,一边端着茶水,一边又在默念外边凡俗的世界,而心猿意马呢?二楼上有很精致的回廊,天井里有白墙的池塘,里面种青莲,或者是放生池,也或者是许愿池。里面的鲤鱼早已不见,而一堆蓬草却日渐茂盛,不管往事苍凉,只争华年。

与那池塘对视良久,我还是想起了那没踪没影了的黄水寺。

身边这寺在村边的平地上,已被新的建筑围困起来,不知何日,就被同化,化为俗形。而心里的黄水寺,因为无处可寻,日渐干净起来,像一个圣地了。如果寺毁人散,某块石头上还留有记号,还有个供后人凭吊的地方。可是,我连那遗址都找不到,只能记在心里,想象那黄水滔滔,想象那巍然不动的寺了。

表妹在出生15天的时候,母亲意外身亡,娘家人不愿把她托付给他的父亲,要抱她回来时,街上一个人出面,说愿意收养表妹。父亲没有反对,叔叔也不反对,大家就把只有15天大的孩子交给了他。

这个年纪四十好几的男人做了表妹的养父,也就做了我们的亲戚。

这是个有点邋遢的男人。

我很奇怪,父辈们为什么那么放心就把一个幼小的生命交给他呢?

母亲也疑惑。

父亲说:这个人是宋伽的养子,老两口,无儿无女,会真心对小孩好。

宋伽?母亲说,他还没死?

才80多岁,强健得很。父亲羡慕地说。

后来,我才知道,他们说的宋伽,就是黄水寺的最后一任住持,还俗之后,未婚娶,而是一直在街上悬壶济世,用另一种方式拯救众生。而他的法名,早已被人家忘记,宋伽,是他出家前的俗名。他在街上收留了一个流浪儿,即是我表妹的养父,虽然不重收拾外表,但品性憨厚,所以父辈对他极为放心。

黄水寺没有了,他的主人还在。我不知道,宋伽前辈是怎样的一种心态。或者,他是怎样的一个人。第一次去看表妹的时候,我没有见着他,他去山里,给人看病去了。

第二次去的时候,他在床上,听说我们来了,用了好大的劲才爬起了床,颤颤抖抖的出来见我们。90的高龄,还一个人起居,如果没有好的心态和锻炼,或者早已蔫如落花了。而前辈却精神焕发,面上佛光若隐若现。招呼我们坐下,前辈说刚回来几天,或许几天后又要出门,去见几个徒弟,做最后的一些交待。他说的,我觉得陌生,可我从他身上,看到了黄水寺消逝的影子。

前辈在当地有一帮学中药的徒弟。

我也想过跟他学医,只是我,对医学没有多大的兴趣,除了对黄水寺心怀神秘之外,别无他求。前辈老迈,我亦不敢问黄水寺当年情形,只能噎在自己的胃里,去寻思他法了。从地理看来,湘南在过去,庙宇极为繁多,或者从那时起,佛就在这里布下了善根,结成了一个善果,令这里吉祥安宁。

湘南虽不敢说人杰地灵,但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一寺一庙,心怀善意。渐行渐远,黄水寺成了我记忆的一部分,在云雾氤氲的湘南,如空明里的一盏佛灯,照着那片苦难过的大地。而散于无形的黄水寺,如水,浸润着我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