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看法
8902200000108

第108章 春晚就像一个火锅

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春节来到,东西南北中,56个民族都以自己的方式庆祝。但一个共有的大餐——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是必“尝”的,又是一年春晚闭幕,看完整个节目,想说点什么,可实在让我无法留下深深的印迹。正准备洗洗脚睡去时,媒体的哥们非要我在新年的凌晨给他弄篇稿子,实在无法推脱,只好硬着头皮,麻着胆子写些体会和感受。

就2007年春晚的整体感受而言,用一句话来概括:就像一个火锅!在寒冷的冬春交替时节,热气腾腾。还是那些种类,歌舞、相声、小品、戏曲。犹如火锅里面的荤菜、素菜、山珍、海味。底料就是以和谐为主,体现得最为直接的就是主持人每次报的春联,这是金越烹调去年年夜饭的手法,今年依然如此,我感觉还是在看去年的晚会。

我算不上大厨,比不上金越这样的大厨,我是做家常菜的,上不了厅堂,但是我知道如果年年都吃一样的火锅,是人都会腻的,于是乎,我在操持年夜饭时,火锅底料基本不变,油要足,配料要多,充斥鼻子的各种味道,不要鼻子享受单一的味道,也让鼻子过过年。底子打好了,至于放什么,自己爱吃什么就往里面放就是了,这或许叫做创新,今年的春晚火锅底子打好了,可是放的菜就不怎么样。我也当过导演,知道其中的难处,毕竟不是单一主题的晚会,而是全球华人的盛大联欢,其中体现传统佳节的欢乐祥和气氛必须凸显,这个给你画一个圈。再则,众口难调,为了满足更多人的胃口,就得从各个角度出发,尽量考虑和照顾更多的人群,面广不精,又画了一个圈。第三,又得展示中国元素,把武术也纳入进来,各种特色都要搬出来尝尝,不然就不像过年,于是,又缩小一个圈,元素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又是火锅的一大缺点,杂!我不知道宣传部和文化部的指示精神,我个人感觉这台晚会是缺少创新的,还是金越本人缺少创意,还是受限太多,不知道。

如果要给这台晚会颁奖,我个人觉得可以颁给跟化妆和服装这两个职位的人,整台晚会的服装色彩斑斓,让人目不暇接,款式新颖。每个演出人员的气质都基本表现出来,化妆也基本到位,感觉演员没有前面紧张的排练产生的疲惫,个个都表现出了中国精神。

再说说具体的节目,语言类节目是火锅中的荤菜,也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爱看,逗乐!符合节日的气氛,相声小品可以在诙谐中带来欢乐,是晚会的重头戏。整体来看,这台晚会的语言类节目创新不够,大兵、李金斗、赵卫国三人合说的《免费电话》是个新节目,讽刺的效果达到了,但是其中的“笑料”少了些。潘长江的小品是曾相识,以前有人演过类似的节目,不算成功。不过其中的一句话还是让我记住了:“相信世界有鬼,千万不能相信男人这张嘴。”黄宏的小品也是如此,之前也有人演过。赵本山、宋丹丹、牛群三人的《公鸡下蛋》,感觉“黑土”赵本山一年中变化太大,如果不看电视,还以为是模仿他的什么人,不断迸发出的东北幽默语言和走形的动作规矩了些,难道我们喜欢的赵本山开始转型还是在走下坡路?该节目的主题还是抓得很紧,讽刺效果突出,意味深长。不过要拿奖也是有可能的。赵本山疲软,别的节目也跟着疲软。

至于歌舞类节目就只能用平平淡淡来形容,原创的歌曲寥寥无几,没经过调查,我判断彭丽媛演唱的歌曲可能是原创,其余的都是炒现饭。本台晚会临近结束时的历届晚会上走红的歌曲联唱,让我一下子找到了那些晚会的烙印,不知道在多年以后,要回忆本台晚会的歌曲时,哪一首可以深深留在心间,可以作为代表作进行经典回放?

开放式办春晚,这是春晚节目组广泛吸纳社会各界的意见,是一个积极的态度。但是,我们老是看见一些老面孔,他们的作品和套路都烂熟于心的时候,没有强大的创作团队,恐怕是很难让人喜欢的。我们为什么怕用年轻人,是不放心他们,还是我们就爱吃这样的火锅,不允许我们来创新,恐怕要主管签字的人来一番思索和总结。

年夜饭吃了一个火锅,晚上再吃了一个索然无味的火锅,不知道2008年的火锅该怎么做?

(原载 中国网 新华网 光明网《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