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分钟后,消息在全球炸开。世界各大电台、报纸竞相报道这位一夜升空的超级明星。接着,他与火箭之父科罗廖夫并肩坐在了一起,与苏共中央总书记赫鲁晓夫握手、交谈,与政要、名人拥抱举杯,大小勋章挂满胸前,军衔从上尉升至少校。接着,他成了茹科夫斯基军事学院学子,然后又进了高等军事学院研究生院学习;连他的微笑也有了传奇色彩,向后梳的头发也成了迷人的时尚。他走到哪里,都有人硬要与他交朋友;无论到哪里,都有盛宴款待。
以前,他认为赫鲁晓夫简直是神;到这时候,他发现是神的还有他,尤里·加加林!
于是,他常常无视法规,驾着国家赠送给他的伏尔加小轿车在街道上飞奔,甚至因为喜欢上了一位护士,而不顾影响地从大楼窗口飞身跳下。
有一天,他又闯红灯了,这一回他的伏尔加撞翻了另一辆汽车,两辆车毁得不成样子,幸好他和另一位司机都只受了点轻伤。赶到出事地点的警察自然一眼就认出了加加林,连忙举手行礼,冲着他笑,并当即保证“追究肇事者的责任”。在一旁,那位受害的退休长者虽然受了伤,但见面前立着的是加加林,也赔起了笑脸。随后,警察拦下一辆过路汽车,嘱咐司机将加加林安全送到目的地,下一步,准备将全部责任记在老人身上。
加加林坐上了车子,但老人的苦笑和伤势在他的脑海中已驱赶不去,让他无法不想的是:原来,英雄也有致命的缺陷,也会让执法者颠倒黑白,深爱也可能让一位退休长者违心顶罪。这一刻,加加林的淳朴本性复苏了,他让司机迅速开回出事地点,在警察和老人面前诚恳地认错,帮助老人修好了汽车,并承担了全部费用。
光环本来连上帝也没有,都是周围人加上去的。光环加足了,再平凡的人也可能成为上帝;但只要去了光环,上帝也会发现他与凡人没有两样。所以,不要轻易挥霍别人加在你头上的光环,否则,你会发现,当光环完全消失的时候,你的人生意义与价值也就不复存在了。
心中的枷锁
人与人的信任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的,彼此间可以不保留任何秘密。
--克罗克
星期日的那一天,大卫的儿子与同学去玩,大卫一个人来到儿子的房间,发现儿子的书桌上很乱,就走过去想整理一下。此时,大卫突然灵机一动,就打开儿子的抽屉,发现了一个蓝色的日记本。
儿子的日记本第一页上写道:“自打我上初中以后,我的心里十分的空虚与孤独,父母除了关心我在学校的表现外,就是把我关在屋里学习,每天当我伏在桌前,永不停地写那永远做不完的该死的作业时,我特别地痛苦,我多么想能像其他同学那样能有时间到外面去打打篮球,去轻松地活动一下啊……”
读完儿子的日记,大卫内心感到了一种强烈的震撼。他原以为自己的心灵与儿子贴得很近,可万万没有料到儿子并没有把大卫当作朋友。
傍晚,儿子回到家里,又关上房门独处,用晚餐的时候,儿子突然问:“爸,你俩谁动我的东西了?”
大卫假装糊涂地说:“没有啊。”见大卫的态度如此坚定,儿子什么也没说,就满脸不悦地走开了。
过了两天以后,乘着儿子不在家,大卫又偷偷溜进他的房间,企图从日记里洞察他内心的秘密,令大卫惊讶的是,抽屉上不知何时安了一把锁,顿时,大卫的大脑一片空白,大卫突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低级错误。
晚上,儿子回到家后,大卫鼓足勇气对儿子说:“儿子,爸爸犯了一个错误,你能原谅我吗?”
儿子沉思片刻说:“不就是偷看日记的事嘛,我不想再谈这件事。”
“如果你原谅爸爸,就请你打开锁,别把爸爸当贼似的。”
儿子气呼呼地对大卫说:“这是钥匙,交给你,这回你满意了吧?”
若干天以后,当大卫无意中再一次来到儿子的房间时,一心想走进儿子内心世界的大卫,又鬼使神差般地欲看儿子的日记,大卫惊讶地发现,儿子的抽屉虽然没有上锁,可那日记本不知何时已无影无踪了。
有一天儿子突然对大卫说:“老爸,你是不是很失落?”
“这话怎讲?”
“因为我把日记扔了,并发誓,不会再写日记了。”
大卫惊愕地醒悟到:儿子心里有了一把锁。
虽然父亲与儿子之间的关系十分亲密,但是他们之间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谁也不应该侵入另一方的秘密生活,任何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主体。
勇敢的水手
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
--泰戈尔
杰克住在英格兰的一个小镇上。他从未看见过海,但非常想看一看海。有一天,他得到一个机会,当他来到海边,那儿正笼罩着雾,天气又冷。“啊,”他想,“我不喜欢海。庆幸我不是水手,当一个水手太危险了。”
在海岸上,他遇见一个水手。他们交谈起来。
“你怎么会爱海呢?”杰克问,“那儿弥漫着雾,又冷。”
“海不是经常都冷和有雾的。有时,海是明亮而美丽的。但在任何天气,我都爱海。”水手说。
“当一个水手不是很危险吗?”杰克问。
“当一个人热爱他的工作时,他不会想到什么危险。我们家庭的每一个人都爱海。”水手说。
“你的父亲现在何处呢?”杰克问。
“他死在海里。”水手回答。
“你的祖父呢?”
“死在大西洋里。”
“你的哥哥--?”
“他在印度一条河里游泳时,被一条鳄鱼吞食了。”
“既然如此,”杰克说,“如果我是你,我就永远也不到海里去。”
“你愿意告诉我你父亲死在哪儿吗?”
“啊,他在床上断的气。”杰克说。
“你的祖父呢?”
“也是死在床上。”
“这样说来,如果我是你,”水手说,“我就永远也不到床上去。”
在懦夫的眼里,干什么事情都是危险的,而热爱生活的人,却总是蔑视困难,勇往直前。
智慧的痛苦
当智慧骄傲到不肯哭泣,庄严到不肯欢乐,自满到不肯看人的时候,就不成为智慧了。
--纪伯伦
安德莱耶维奇手拿报纸,坐在沙发上打盹儿。突然,有人急促地敲窗,这位安德莱耶维奇有些不知所措,因为他住在八楼,而且他这套房间是没有阳台的。起初,他只当是自己的幻觉。但是,敲窗声再次传来。陡然,窗户自动打开,窗台上显现出一个男子的身影,这人穿着长长的白衬衫。
安德莱耶维奇惊恐地暗想:“是个梦游病患者吧,他要把我怎么样?”只见那男子从窗台跳到地板上,背后有两个翅膀摆动了一下。接着,他走到沙发跟前,很随意地挨着安德莱耶维奇坐下,说:“深夜来访,请您原谅。不过,这是我的工作。有人说,我们天使逍遥自在,终日吃喝玩乐,其实那是胡言乱语。实际上,他对我任意欺压,刻薄着呢。”
安德莱耶维奇一下子没弄懂,问:“这个‘他’是谁呀?”天使压低声音回答:“我告诉你吧,是上帝!”
“哦,明白了,明白了。那么,上帝或者您,找我有事儿吗?”天使说:“您要知道,我是奉他的命令来找您的。我负责分配上帝所赐的东西,也就是智慧。每个人都应该分配到智慧,或多或少罢了。可是昨天我查明,我一时疏忽,您遭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也就是说,我忘了分配智慧给您。”
安德莱耶维奇怒气冲冲,从沙发上一跃而起:“什么,什么?您怎么能够如此粗心大意!快把我应有的一份交给我!别人的我管不着,可我的一份,劳驾,快交给我吧。哼,难道我低人一等?”
天使安慰他:“我正是为此而来。我完全承认自己的过错。我尽力弥补,为您效劳。我给您送来的,不仅是智慧,而且是大智大慧!”
天使从怀里取出一只小塑料袋,里面五颜六色,流光溢彩。安德莱耶维奇接过小塑料袋,藏进床头柜的抽屉里,转身说:“谢谢您想起了我!要不然,我就会这么一点智慧也没有、傻头傻脑地混一辈子啦!”
“如今全安排好啦!我真为您高兴!现在,您将享受到苦苦怀疑的幸福!”“什么,什么?怎样的怀疑?”
“苦苦的怀疑。”
“这是为什么?非苦不可吗?”
“那当然。此外,您还将猛猛地摔跤,飞速地升迁!”安德莱耶维奇没听清楚:“飞速地升迁?那好哇,还有什么?”
“猛猛地摔跤!”安德莱耶维奇警觉起来:“唔,那么,还会怎么样?”
“您还会由于暂时不被理解的孤立而感到一种崇高的自豪。”
“暂时不被理解?您不骗人?的确是暂时的吗?”
“当然,暂时的!不过,这段时间可能比您的一生还长得多,但是您将经常具有一种创造的冲动!”安德莱耶维奇皱眉蹙额地说:“创造的冲动?还有什么?您全爽爽快快说出来吧,别折磨人了。”
“哦,还多着呢。也许,甚至要为所抱的信念而牺牲生命,死而无憾!”
“一定得……得死吗?”
“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这是获得人们敬仰的、万世流芳的伟大幸福。”
安德莱耶维奇沉默片刻,使劲地握握天使的手,说:“喔,好吧,谢谢您,感谢之至!”等天使飞出窗户,安德莱耶维奇就从抽屉里取出小塑料袋,准备丢进垃圾通道。
转念一想,又下了楼,走进院子,找了个阴暗角落,把一塑料袋大智大慧深深地埋入土中。
智慧本身并不让人痛苦,带来痛苦的是自己产生了本身无法理解或无法承受的智慧,但这样的智慧仍然是神圣的,虽然同时也是痛苦的。
难忘的一课
如果能追随理想而生活,本着正直自由的精神,勇往直前的毅力,诚实不自欺的思想而行,则定能臻于至美至善的境地。
--居里夫人
布雷迪在医学院学到的东西有一半已经忘掉了,但他第一次跟导师到医院病房去时所得到的教训,却仍像灯塔般指导着他。
在医院的头两年,他们挨过了解剖学、生物化学以及所有其他看来无关的科学课程。终于,不用再浪费时间在那些临床前期学科上,可以去看看真正的病人了。布雷迪以及其他的五个学生紧张地站在内科病房里。
他们站在第一个病人的床尾,个个穿着挺括的白袍,口袋里插满了各类手册和医疗器具,但就是没有听诊器。导师要他们把听诊器留在护士室里。
他们的导师是内科的专科住院医生,他上上下下打量了他们一番。“这位是沃特金斯先生,”他说,“我们已预先向他说清楚你们今天会来,他并不介意你们骚扰他。你们可以试试听他的心脏,不用焦急,慢慢听好了。他患的是二尖瓣狭窄症。这是个很典型的病例,你们以后未必有机会再见得到同样的病例。”
布雷迪明白,只要是学过二尖狭窄病理论的人,都知道患者其中一个心瓣的口会变得狭窄。尽管学生们从来没有真正听过心脏的声音,但都能说出即将听到的声音会是怎样的:先是响亮的心搏声,即瓣膜打开时的扑通一声,然后是这种病特有的两声杂音。
导师把自己的听诊器递给他们。“不要急”,他对学生们说,“用心听。沃特金斯先生瓣膜打开时那‘扑通’一声是特别响的。”
学生们轮流用听诊器认真地听。他们神情专注,不时点头。“噢,有了,听到了。”个个都这样说。人人一听到那些心跳时,就面露喜色,内心感谢导师对他们解释得那么清楚。
上完这堂课,他们回到护士室,坐了下来。“大家都明白了吗?”导师问。所有人都点头,导师二话没说,就把听诊器的螺丝慢慢旋出来。他从口袋里取出一个钳子,把他事先塞在听诊器管子里的大团棉花拉了出来。原来听诊器是失效的,根本不可能听到声音。谁也不可能听到心跳声,更不用说瓣膜打开时的扑通声。
“以后千万别再这样,”他说:“如果你们没听到,就说没听到。如果你们没听懂人家的话,就老实告诉他们。假装知道是怎么回事,也许可以欺骗你们的同事,但是对你自己,或你们的病人,是完全没有好处的。”
不要因为别人的暗示而人云亦云,睁着眼睛说假话。倘若因为常识的启发忽视对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那么生活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你。
咖啡馆里的教训
什么都不拒绝的人很快会变得没有什么可以拒绝了。
--马休尔
赛西莉上大学一年级时,每月只有5英镑做生活费,这本该够用了,可是她却时常感到拮据。有时同学邀请她参加聚会,她只好说“行”,即使那意味着第二天她的午饭没有着落,也很难说“不”。
这天上午,她的姨妈邀请她陪她去“某处吃午饭”。实际上,此时的赛西莉只有20先令了,还得维持到月底呢,可是她觉得自己“无法拒绝”!
赛西莉知道一家合适的小咖啡馆,在那儿可以一人花3先令吃顿午饭。那样的话,她就可以剩下14先令用到月底了。
“哎,”姨妈说,“我们上哪儿去呢?午饭我从来都吃得不多,一份就够了。咱们去一处好点儿的地方吧。”
赛西莉领着她朝那家小咖啡馆的方向走去,突然她姨妈指着街对面的那家“典雅咖啡厅”说:“那儿不是挺好吗?那家咖啡厅看上去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