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宋八大家名篇著译-苏轼散文
8896200000028

第28章 书蒲永升画后

【题解】

这是一则品评蒲永升的画的题记,事实上也就是一篇艺术小评论。文末已经注明,是苏轼元丰三年(1080年)十二月十八日贬任黄州团练副使期间写的。据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记载,苏轼这篇文章是写给“成都僧惟简”的。

蒲永升是北宋画家,成都人,最善画水,所以这篇文章又名《画水记》。

苏轼本人就称得上是个画家,他懂得怎样欣赏画,因此,这篇文章写得既深刻又在行。文章里关于画水优劣的具体差别,以及水画活了能给观画人的形象感受,写得非常生动,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果不是苏轼对画了解得十分深刻,是写不出这样的文字来的。

这篇文章本来是品评蒲永升的画,但苏轼从活水和死水的截然不同说起,纵横捭阖,引古论今,信手拈来,皆成文章。文字生动形象,活泼犀利,对古今画家的褒贬,无不为了衬托突出蒲永升,正所谓红花绿叶,各得其所,得之自然,不见得就是定论。

【原文】

古今画水多作平远细皱,其善者不过能为波头起伏,使人至以手扪之,谓有窪隆,以为至妙矣[1]。然其品格,特与印板水纸争工拙于毫厘间[2]耳。唐广明[3]中,处士孙位[4]始出新意,画奔湍巨浪,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尽水之变,号称神逸[5]。其后蜀人黄筌、孙知微[6]皆得其笔法。始知微欲于大慈寺寿宁院壁作湖滩水石四堵,营度[7]经岁,终不肯下笔。一日,仓皇入寺,索笔甚急,奋袂如风,须臾而成。作输泻跳蹙之势,汹汹[8]欲崩屋也。知微既死,笔法中绝五十余年。近岁成都人蒲永升,嗜酒放浪,性与画会,始作活水,得二孙本意,自黄居寀兄弟、李怀衮[9]之流,皆不及也。王公富人或以势力使之,永升辄嘻笑舍去,遇其欲画,不择贵贱,顷刻而成。尝与余临寿宁院水,作二十四幅,每夏日挂之高堂素壁,即阴风[10]袭人,毛发为立。永升今老矣,画亦难得,而世之识真者亦少。如往时董羽[11]、近日常州戚氏[12]画水,世或传宝之。如董、戚之流,可谓死水,未可与永升同年而语[13]矣。元丰三年十二月十八日夜,黄州临皋西斋戏书。

【注释】

[1]扪:摸。以为至妙也: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七《书画》:“又有观画而以手摸之,相传以为色不隐指者(手指摸得出颜色)为佳画。”又,范镇《东斋记事》卷四云:“又有赵昌者,汉州人,善画花。每晨朝露下时,绕栏槛谛玩,手中调采色写之。自号‘写生赵昌’。人谓:‘赵昌画染成,不布采色,验之者以手扪摸,不为采色所隐,乃真赵昌画也。’”[2]品格:有高下等级之分。特:仅,只。工拙:精妙笨拙。指绘画的技法而言。毫厘间:即相差无几,或不相上下而已。[3]广明:唐僖宗(李俨)年号。[4]处士:有才德而隐居、不出来做官的人。孙位:唐朝末年画家,初名位,改名遇,居会稽山,号会稽山人。黄巢攻克长安,孙位由长安到四川,居成都。他擅长画人物、鬼神、龙水、松石、墨竹。画龙和水尤其其著名,笔精墨妙,雄状气象,不可一一记述。[5]奔湍:奔腾的急流。随物赋形:随着所遇山石形状的不同而描绘出水的不同形态。神逸:即神韵十足。[6]黄筌:字要叔,成都人,是五代后蜀画家,为翰林待诏,后官至如京副使。他善画花竹翎毛、佛道人物、山川龙水。超过他的三位师父。(花鸟以处士为师、山水以李升为师,人物龙水以孙位为师。)孙知微:字太古,眉州彭山(今四川省彭山县)人,是宋代的画家。他善画山水、仙官、星辰、人物。他性情高洁,不娶,隐居于大面山,时常往来于导江和青城,所以,这两个地方的人家都藏有他的很多画,亦藏画于成都。寿宁院《十一曜》画得很精妙,有先君(父亲)题记在上面。[7]堵:墙的量度单位长和高各一丈为一堵。营度:谋求、酝酿。这里指构思如何绘画。[8]奋袂如风:是说挥臂作画,衣袖摆动的样子。输泻:倾泻。跳蹙:形容水波急促跳跃的样子。汹汹:水势飞腾奔涌的样子。[9]黄居寀:字伯鸾。是黄筌的第三子。他继承家法。善画花竹翎毛。曾在后蜀、北宋担任宫廷画师。他的两个哥哥黄居实、黄居宝都善于绘画。李怀衮:成都人,亦是善画山水,又能画木石、翎毛。[10]临:临摹。临寿宁院水:是以寿宁院中孙知微所画的水为范本,把它临摹下来。阴风:凉风。[11]董羽:字仲翔,俗号董哑子,毗陵(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善画龙水海鱼。曾在南唐和北宋担任过宫廷画师。[12]戚氏:宋朝毗陵人中善于画水的有戚化元、戚文秀。[13]同年而语;即相提并论。

【译文】从古到今,画家画水大多数把水面画成平静深远的细密皱纹,其中画得好的也不过能够画出起伏的波头,使看画的人到了要用手去摸它,认为画面上会有高低不平的地方,这就是画得最好的了。但是这种画的品得格调,如果同印板水纸的精粗比较,也不过只有细微的差别罢了。

唐代广明年间,东越处士、会稽山人孙位,在画水创出新意,他画奔腾湍急的巨浪,和弯曲回旋的山石河道,依随着这山石河道的曲折起伏变化,写出水流的不同形态。由于他画尽了流水的各种各样的形态变化,人们称赞他画的水有种飘逸自然的神韵。在孙位以后,五代后蜀画家黄筌,宋代画家孙知微都学到了孙位的笔法。起初,孙知微打算在成都的大慈寺寿宁院的四堵墙壁上画上湖滩水石壁画,但他构思准备了一年,始终不肯动手画。有一天,只见他匆匆忙忙地跑进大慈寺,叫人赶快把笔墨拿来,挥舞着手臂,使衣像在风里飘动一样,只花了很短的时间,四幅壁画便完成了。画上的水流那奔腾、倾泻、跳荡、湍急的势头,汹涌澎湃好像要把房子冲倒。孙知微去世后,这种笔法中断不见了有五十多年的时间。

近年来,成都人蒲永升,喜欢喝酒,自由放荡不受拘束,他的秉性非常适合画画,他一开始画活水,就学习揣摹到了孙位、孙知微画活水的笔法真意,就是开创画活水画的前辈黄筌的儿子黄居寀、黄居实和李怀衮这些画家都赶不上他。那些达官贵人绅商富豪凭着权势来要他画画,永升就嘻嘻哈哈地掉头就走,遇到他自己想画画的时候,他就不分求画的人的地位高低,马上就给人家画好。他曾经给我临摹寿守院壁上,孙知微画的那四幅画水的壁画,画了二十四幅,每当暑热夏天,把这些画挂在高大的厅堂那光光的墙壁上,就会感到一种阴凉的风吹来,使你的头发和周身汗毛都竖起来。现在永升已经上了岁数,他的画也很难求到了,但世上真正的能够欣赏永升的画的人也很少。如在南唐和北宋当过宫廷画家的董羽,以及当前常州的戚文秀、戚化元等人画的水,人们都把它作为值得传继的宝贝。其实,像董羽、戚氏这类画家画的水,可以叫作死水,根本不能够同永升画的水相提并论。元丰三年十二月十八日夜,黄州临皋西斋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