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中国起名实用大全
8892500000005

第5章 依据什么理论来取名改名

自古以来,哲学流派就像毛主席诗中所写的那样“茫茫九派流中国”,而且每一个朝代都有新的流派出现,由于各自站在不同方位上观察自然,其所见往往各异,正如一首《观庐山》诗的前两句所描写的那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由于所见不同,于是立论各异,数千年来争议不断。爱因斯坦有一句话最能引发人们深思,他说:“你能不能观察眼前的现象,取决于你用什么样的理论”。但哲学上的东西,又不像物理实验那样,可从实验仪器上看得出来,更何况又是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所以,对于事物之吉凶变化,不但不同流派所见不同,就是同一门派,也会因所见之有深有浅而各持己见。

固然不管哪个哲学流派,都是崇奉《周易》为“万有概念宝库”。但又由于《周易》词义古奥,隐喻深微,历史上能真正发挥《易》理者,并不多见。司马季主、京房、郭朴者流,正如成语所谓“寥若晨星”屈指可数。于是一种“道”“器”浑一,代表各种物质元素的“五行生克制化”之学,便被运用到《周易》八卦演绎之中。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皇帝下诏,独取五行

《史记·日者列传第六十七》有这样一段记载:“臣为郎时,与太卜待诏为郎者同署,言日:孝武帝时,聚会占家问之,某日可取妇乎?五行家日可,堪舆家日不可,建除家日不吉,丛辰家日大凶,历家日小凶,天人家日小吉,太一家日大吉。辩讼不决,以状闻。”制日:“‘避诸死忌,以五行为主”’。人取于五行者也。

从司马迁这一段词中可以看到汉朝的皇帝召集了七大派占卜家的高手到京城聚会,问某日可娶新娘吗?七大派的高手,有的说某日可以,有的说某日不可以,有的还说这天大吉,有的又说这天大凶,大家各持己见,争论不休,无法统一认识,最后只好把这情形呈报给皇帝,皇帝下令说:避开死凶忌讳,以五行家的说法为依据。此后人们都采用五行学说。

那么,汉皇帝为什么下令以五行为主呢?司马迁没有说,虽没有说,也透露了皇帝身边还另有高人。

五行乃物理之自然

何谓五行?一般解释就是金、木、水、火、土。为什么不叫五件、五种、五样而要叫五行呢?这个“行”是代表运动状态,看过《易经》的人都知道“乾卦”中有“天行健”这句卦辞,别看就这么三个字,实质上它是表示宇宙间的一种“动能”,没有这个“动能”,地球、太阳及其它一切天体都不会运转,有了这个“动能”大大小小的东西才能动起来,才能有150亿年前的“大爆炸”而产生宇宙,才能有45亿年前的“地壳初成,海洋初聚”和原生细胞及原生微生物出现,才能有4亿年前(侏罗纪)的恐龙和始祖鸟独霸地球,才能有6000万年前(古新世)哺乳类动物大量产生,才能有3000万年前(渐新世)的巨型哺乳动物横行大地,才能有中新世(2400万年前一500万年)最先的猴子活跃于森林中,才能有更新世(160万年前~公元前8000年)的智人从动物中“走”了出来,直至全新世(公元前8000年一公元2002年)由人类来主宰地球。可见,造成宇宙,造成地球,造成万物,最后造成人类的并不是上帝、神仙、佛祖,而是这个“动能”。这个“动能”分为五种,以金、木、水、火、土为代表。所以我们要知道,所谓“金”并不是黄金,所谓“水”并不是我们茶杯中的水,千万不要以为“五行”就是五种物质而已。古代文化的五行,就是现代的地球文化,推而远之,还有地球外面的五星。

若具体地说,金,代表一切坚固的东西;木,代表树木和草,代表生命中生的功能和生的根源,所谓生的根源是指树木和草的根,上面苗子砍掉,下面的根还可以再生出苗来;水,代表一切流动性的东西;火,代表热能;土,代表地球本身。若笼统而言之,五行就是物理的自然法则。人也是万物之一,所以也受这个自然法则的支配。

五行学在历史上曾有过光辉一页

讲到孟子,恐怕读过小学的人都知道,孟子在战国时期虽然不是大官,但他所到之处,大车子几十乘;从者数百人;他的弟子几百人跟在他后面,真是气派极了。但是,比孟子场面更大,气派更大的还有一位阴阳五行学家驺衍,《史记》的白话注解这样写道:“邹子在齐国很受重视,之后,邹衍到梁国,梁昭王亲自到城外以宾主之礼来迎接他。到了赵国,平原君侧着身子在前引导,而且以衣袖为他拂拭座位上的灰尘,毕恭毕敬地迎接他。到燕国时,燕昭王手拿扫帚,在前面倒退而行去迎接他,并且以弟子之礼而向他求教,还为他建筑一座宫殿,亲自前去向他学习。”

这位五行学家有什么本事呢?若没有一点真本事,象燕昭王那样的聪明之君,象平原君那样的贤能之臣能这样毕恭毕敬地招待他吗?本事当然有,那个时候他就知道中国只是天下的八十一分之一!这样大的事,他说了怕人看不到,所以他就讲人们身边的小事,往往从小的事物上得到验证,然后由小而大,一直讲到黄帝为止,并推而远之,讲到天地尚未诞生,深远不可考究的原始时代。又论述开天辟地以来金木水火土五行之德相生相克,循环周转。这些对于治理国家事务有适合的次序,并且天上如产生徵兆,地上往往有事物能互相应验。《史记》中又说:“那些王公大臣听了他的学说,无不惊视动容,心向往之,想听从他的学说。”从上面这段记载来看,邹衍在战国时代,简直比现代联合国秘书长的威望还要高,那么多国家元首都拜倒在他的门下,连孔子、孟子都远远比不上他。可惜,他没能象孔子、孟子那样,培养教育出一大批弟子来,以致后继无人,五行学说只好从台上走到台下,从帝王之家走到民众中来了。

论五行之生克制化

右面画两个图,甲为五行相生图。乙为五行相克图,以便初学者一目了然。

甲图的箭头是表示相生的,是顺时针方向,依次而生,成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乙图的箭头是表示相克的,箭头所指的方向也是顺时针方向,所以不同的是:相生的箭头是指向紧靠自己的邻居,而相克图的箭头,是跳一个位置,指向隔一家的邻居,成了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古人又认为五行是春夏秋冬之序。顺序所以相生,对冲所以相克,秋金生冬水,冬水生春木、春木生夏火、夏秋之间,中隔以土,由土生金,所谓土居中央者是也。就一年,而统论之,木、火为阳,金、水为阴。木者,火之渐;金者,水之渐。火、金之间,必须以土间隔,火旺之时,同时土旺,此相生之序也。此中道理很显然,土是代表这个地球的,没有地球这个母亲,一切都不存在。《梦溪笔谈》的上卷,有一篇“五行数”的文章,对此有所解释,下面引用它的白话译文部分,全文如下:“《洪范》记载水、火、木、金、土五行的数字,是从一到五。前代学者说五行产生新的物质数量的方法,是在五行各自原有的数上分别再加土数,就生成了一个新的数字。认为五行离开了土就不能生数,因此,水生的一加上土生的五就成了六,火生的二加上土生的五就成了七,木生的三加上土生的五就成了八,金生的四,加上土生的五就成了九,土生的五再加上土数就成了十,合起来是五十五。唯独《黄帝素问》记载,土初生的数是五,最后生成的数也是五。因为水、火、木、金都要依靠土然后生成新数。土不需要依靠别的物质,因此只有五这个数罢了。将它画成图,五行生数的原理就清楚了。画图的时候,木画在东方,金画在西方,火位于南方,水位于北方,土位于中央。东西南北四方写上各自生的数目,分别加上中央土的数目生成新数。土独自位于中央,更没有别的数目可以相加,自然只有五这个数,大概土没有必要再靠土生成新数。”这样,五行之数合起来共是五十,也就是所谓“大衍之数”。这种说法也有道理。

沈括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兼科学家,他对于天文地理方面的东西,也都颇有研究。下面再看看五行相克。隔位对冲为相克。故春木秋金相克,夏火冬水相克,土居中央,故木与土相克,土与水相克。此相克之序也。

相克,并非就是说金克木是因为锯子是金属的,这是表面的、可见的部分。五行学说中所说的相克远非如此而已。若从道理上说,恐怕没有二三十万字说不清楚,还是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例子也是《梦溪笔谈》上的,题目叫“桂屑除草”。文章总共不过二百字,现将其白话译文引用如下:“杨文公《谈苑》记述江南后主对清暑阁前长草很伤神。徐锴让人把桂树的木屑撒在砖缝中,旧草全都死了。”据《吕氏春秋》记载:“桂枝下面没有别的杂树”。那是桂枝气味很辛辣有害的原因。但桂枝杀死草木是它的本性,不是因为辛螫。《富公炮炙论》说:“用桂枝制作木钉,将它钉入树中,树立刻就死了。”一颗钉子十分微小,未必能刺死大树,只因为它的特性能克制大树罢了。

如此看来,事物之相生相克,道理是很深的,而且有许多不为人所能感知的。还有更深的叫“反生反克”,如徐大升的《元理赋》讲到:“金赖土生,土多金埋。土赖火生,火多土焦。火赖木生,木多火炽。木赖水生,水多木漂。水赖金生;金多水浊,金能生水,水多金沉。水能生木,木盛水缩。木能生火,火多木焚。火能生土,土多火掩。土能生金,金多土虚。又说:金能克木,木坚金缺。木能克土,土重木折。土能克水,水多土荡。水能克火,火炎水乾(干)。火能克金,金多火熄。又说:金弱遇火,必见消熔。火弱逢水,必见熄灭。水弱逢土,必为淤塞。土弱逢木,必遭倾陷。木弱逢金,必为砍折。还说:强金得水,方挫其锋。强水得木,方汇其势。强木得火,方化其顽。强火得土,方止其焰。强土得金,方宣其滞。”

话说“五格剖象法”

理解了五行生克制化之学,对五格剖象法也就“触类旁通”运用自如。再参考1-81数理运势诱导表,三才暗示表,五行数,人格与天,地格关系表,特别是在为来客正名时,要谆谆善诱,根据对方不同身份,不同文化水平而予以社会道德教育,使其番然省悟,自强不息。辛勤的结果,必有丰收。所以,古占卜诗有云:“小富由人力,勤修可永图。偷安无进意,顿失旧规模”。用五格剖象法正名也好,用梅花易数正名也好。如果离开“道”而专谈技术操作,一条腿走路总是走不远的。

穷则变,变则通

《易》系辞中说,君子善变。古诗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人生之旅,不如意事常八九。绝大部分人都尝过困顿的滋味。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判别在于前者百折不挠,而后者一一蹶不振,所以说。“行到水穷处”时,且勿着急,先坐下来看看白云是怎样升起的,让那片片白云将自己一颗疲惫的心再度升上高空。这就要讲契机了,要讲调整心态了。要讲暗示诱导之助力了,正名,正是一种诱导之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因通过外因诱导而焕发生机。穷而不思变,只能是老鼠钻牛角尖;穷而思变,而又善变,必然一变就通。“尺蠖之曲,以求伸也”可以人而不如虫乎?

不重视姓氏者,不懂得人文科学

在正名、起名作业中,特别在“五格剖象法”中,过去一般都认为天格之数关系不大,笔者过去对此也重视不够,但通过对人类遗传学,医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特别是对“基因草图”的反复研究,结合弥久而常新的《易理》和亘古不变的自然法则以及多方面的经验积累,这才深深感到每一种动物的生命体上,无不排列着其历代祖先的遗传基因,这种存在于细胞染色体上的遗传基因,虽然目前科学家尚未弄明它们在细胞的不断新陈代谢过程中是如何一代代“交接班”的,但科学家们已惊奇地发现这种遗传基因具有无穷的生命力。本书中所提到已濒临绝迹的普氏野马,在人工护养过程中,突然遭遇大风雪,气温降到零下40度,在普氏野马的马群失踪之后许多天,牧马者竟在一个山谷里发现了这群马,而这个山谷,正是普氏野马的祖先们避风雪的“安全港”!而且野生的普氏野马,在野外已绝迹五十年以上。研究者认为,这批普氏野马在面临死亡的危急时刻,遗传基因发挥了潜力,帮助它们找到了它们祖先的避风港,躲过了一场灾难。这类似于成语词汇中的“人急智生”的情况,说明了人类(包括动物)的遗传基因平时是潜伏的,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会显现它的“功能”。不但动物如此,有些植物也是如此,例如本书中所提到的“虞美人草”因其出生于吴地,故每当听到有人用吴音唱歌时,它竟然无风自摇起来。那么人类应该如何去开发历代祖先这一“智慧遗产”呢?唯一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便是“定向思维”、“定向求索”。这就要求正名从业者,必须对中国百家姓的来龙去脉有所了解,手头应备有“历史名人大全”之类书籍,以探求祖先中有哪些历史名人,并了解其文化修养、道德情操、性格倾向、情趣爱好、智商高低,行为特点,从而指导顾客以“内求法”来求索历代祖先的“智慧遗产”。这将为所有的人带来一把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使人类智慧在科普时代再提高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