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大视野知识文库(插图)人类的奥秘
8892300000033

第33章 记忆的奥秘

记忆是大脑的一种特殊功能,其秘密何在?有这样一个故事,43岁的贝特拉姆茫然不知所措:糟糕,钥匙怎么不见了?记得明明将钥匙放在过道里的大理石板上了,难道真的给塞到别的什么地方去了?这位德国慕尼黑市的律师近来很健忘,甚至记不起自己将小汽车停放在什么地方。贝特拉姆与很多40岁以上的人一样常常会发出放样的疑问:难道记忆力不管用了?几十年来,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化学家和神经病学家都力求找到一种方法,使人的一生都能保持良好的记忆力和脑功能。记忆的奥秘除老年人外,年轻人甚至儿童也会失忆或记忆力减退。人失去记忆会怎样呢?没有记忆力,我们甚至不知道椅子是什么。势必每次看到椅子时都得问它叫什么,它是什么形状和有什么用途。如果失去记忆,我们将没有举一反三的能力,不会解决任何一个问题,没有智力,也没有理智。记忆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研究人员认为,记忆应当包括信息的识记、保持、再现等三个方面。如:识记是见到桌子后将其与周围的物体区别,并在大脑皮层形成相应的反应;保持就是将桌子作为一种痕迹留在大脑中;再现或再认是痕迹的重复出现。

记忆的产生应该是1000亿个大脑细胞协同努力的结果。当“桌子”这种新的映象进入大脑后,神经细胞先贮存,后由轴突一个个互相联通,最后信息在每个细胞里存留下来,人才开始产生反应,眼睛看到的景象“桌子”在大脑中固定下来。科学家对老鼠和果蝇等动物进行研究后发现,对大脑蛋白质供应的改变会带来一连串记忆方面的变化,如注入特殊大脑蛋白质的果蝇会受到干扰,遭打击的地方记忆犹新,不易捕获;普通的果蝇就很容易自投罗网。在改变了实验鼠大脑中的蛋白成分后,它会丧失平时的机灵劲,变得糊涂和再也找不到食物。上述实验给阐明记忆的神经机制展现了一定的前景。由于人脑结构的高度发达,所以,人类的记忆活动肯定不同于动物的活动。除了神经轴突和化学载体外,人的记忆还与什么有关呢?

人类的记忆应该由脑的各个功能区联合活动才能实现,因此,大脑某些部位的损伤会引起相应的异常反应。比如,大脑内海马状突起部位受损的病人能够牢牢地回忆起事发前的小事,而对事发后的任何事情都没有记忆,而有的则正好相反。大脑内部英国一名叫尼尔的男青年,一次外伤后完全丧失了新的记忆。问他放学回家的路上发生了什么事,他说不知道。但如果要求他写下来,他能准确地写出大街上碰到的每一个人,然后他又会问别人:“我写了什么?”

纽约大学的研究人员做了一个有趣的试验,他们将纽约现代博物馆的名画一下子全部拿掉,然后要求职员各自回忆原来的摆设。结果每个人只记得与自己有关联的方面。因此,有人认为记忆是按时间顺序一层一层地积累在大脑层上的,但由于编码的原因还未搞清楚,所以当有“一扇门”打不开,“密码”被锁住时,记忆就会出现空白。除了各种自然、病理性、创伤性记忆衰退外,还有一种虚幻记忆,几乎人人都有记错事情的时候。如明明把书放在沙发上了,可就是找不到。经过一阵瞎折腾后,才突然发现要找的书竟然在桌子上。难道把书放在沙发上的动作根本就没有发生,只是一种幻觉?记忆与幻觉是否有界限?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科学家罗福特斯对记忆进行了多年的研究,结果发现一些奇特的现象。人能不能记得从未发生过的事情?他向一些儿童提示他们小时候发生的事情,比如:曾经在商店走失,吓得直哭等等。结果显示,这些儿童真的回忆起这些小时候并没有发生过的事情,甚至在提示下,回忆起他们出生后第一天的情形。这种奇怪的“记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是根本不可能的。罗福特斯给这种现象起了一名字:“想象膨胀”,又称“虚假记忆”。当然,虚假记忆也不是完全没有用处,它可以帮助治疗某些疾病,比如对厌食症的治疗。厌食症患者自己已经瘦过了头,但还认定自己太胖而不肯吃东西,通过外部提示诱导他们“回忆”起过去的体重,可能会达到目的。

记忆如此神奇,人类是否对它只能听之任之?假如记忆可以移植,那人类诸多与脑有关的疾病就可能治愈。相信科学绝不是神话,那么记忆能否移植?这个迷人的想法是否超越了现实?其实,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因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例活人大脑切除一半的手术,曾在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儿童医学中心成功地进行过。

安伯·拉米雷斯是内布拉斯加州林肯市的一名15岁的女中学生。她从小就患有一种罕见的脑病——拉斯穆综合症。这是由拉斯穆病毒侵入大脑后引起的怪病。发作时,她口吐白沫,四肢抽搐,头部异常痛疼。十几年来,父母带她不知到过多少著名的医院,求过多少名医,可都无济于事。她的病情不仅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了。手术左右大脑的分工发病时,经常头痛得不断惨叫,甚至用头拼命撞墙,痛不欲生。在儿童医学中心,专家们经过会诊提出一个大胆的方案:将她的左半脑全部切除。这一决定有着很大的冒险性:如果成功,将是科研史上的一次飞跃;假如失败,拉米雷斯很可能死于手术台上,即使不这样,她也可能活不长,或者成为植物人。

可喜的是,拉米雷斯很幸运。手术的成功甚至超出事先最乐观的预计,仅仅花了9个小时就圆满结束了。麻醉消失后,医生们发现拉米雷斯不仅没有成为植物人,而成功地保持了右半脑的主要功能。这真是人类脑医学史上的奇迹!

但是,由于只有半个大脑,小拉米雷斯丧失了大部分记忆。这给她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于是医学专家策划了一个更大胆的方案,为她移植一个左半脑。他们相信,新植入的左半脑不仅可以成为拉米雷斯的包括记忆在内的精神活动载体,而且可以给她带来一些植入大脑可能保留的记忆。随着现代电脑芯片技术的日新月异,他们试图利用最新的芯片技术,进行人脑运动记忆的移植。这次手术也成功了。人类科学史上遗留的“问号”终于变成了“句号”。

尽管一些科学家对记忆移植进行过多方的探索,但目前这项当代“最富吸引力”也是“最富挑战性”的前沿科技之一仍然进展缓慢,同飞速发展的其他学科相比,还处在比较低级的阶段。近几年来,专家们一致认为,记忆移植意义重大,记忆移植太迷人了。人类的全部思维能力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大脑中的思维材料,包括全部的知识;另一部分是运用这些材料进行思想的过程。前一部分就是记忆。人脑约有190亿个细胞。如果将人脑的全部记忆能力比做一只电脑硬盘,那么一个记忆力再强的人,一个即使能将大英百科全书背下来的人,他的“记忆硬盘”也只使用了不到10%的空间。而记忆移植就是通过拷贝的简单方式,来迅速扩大这个硬盘的利用空间。它的巨大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众所周知,人脑比任何动物的大脑都要复杂得多。如果说,我们对动物大脑的认识还处于低级阶级,那么对人脑的认识就更是这样了。可以说,人脑至今仍是一上无比巨大的“认识黑箱”。由于记忆移植对人类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尽管困难重重,可是相关的实验一直在继续。我们热切地盼着能在不久的将来揭开人类的记忆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