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大视野知识文库(插图)人类的奥秘
8892300000016

第16章 古老文化的诱惑

古人丢失的梦,聪明的现代人能找得到吗?假如果然找到了,又将会怎样?

任何社会如果没有构想新观念并改变现有行为方式的能力,它就无法生存下去。人类的文化是异常稳定的,但它也有弹性的,因此它能够适应改变了的环境。从200万年前狩猎—采集那样的文化到亲属婚姻、政治经济和宗教这样的高深文化,那些遗失的文化还能否找回?带着古老文化对我们的诱惑,我们开始寻找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遗失的古老天文台、神秘的史前工业文明……

科学给了聪明的人们一把金钥匙,神秘之门正等待着我们去开启。萨索里文字是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1999年初,德国考古研究所的人员在开罗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宣布:在对埃及南部离开罗400千米处的萨索里一世古墓的发掘中发现了大量书写在坛子和粘土板上的文字。尽管这些文字与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文字有相似之处,但它显然比苏美尔象形文字进步。两者时间相近,因而,可以认为古埃及的萨索里文字是迄今知道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公元前3500年的古埃及象形文字在德国科学家发掘萨索里一世墓之前就已经出土,大约有700个文字符号;中国的殷墟甲骨文与商周金文中,保留了500多个文字符号;此外,印度哈拉帕遗址、希腊克里特岛、美洲的玛雅文明,都有象形文字的遗物。有人认为,如果象形文字就是古文字,那么“世界之最”恐怕轮不到苏美尔或古埃及。世界各地都有原始符号刻在岩壁、洞穴、器皿上的遗迹。就拿中国来说,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都有刻有符号的陶器出土。陶器上的几何图案与装饰乃是具有表征意义的符号。在大汶口文化两处不同的遗址中,出土刻有同样四种图形的陶缸,陶缸上刻着的石斧是“戊”字,木锄是“斤”字。甲骨文如果要算年代,仰韶文化的西安半坡出土的陶刻几何符号,距今已有6500多年,远比德国学者这次宣布解读的古埃及象形文字要早。

正因为如此,距今5000~6000年出现的象形文字不是真正的文字,只能算是“文字画”。象形文字为的是摹写事物图像,一般不代表语言符号,不能表音。从象形文字或“文字画”发展到能读音的音节文字,最后发展字母文字或音形抽象的文字,这中间一定有个漫长的发展阶段。那么,第一个发明发音符号的是谁呢?大多数古文字学家认为,是公元前1800年西亚两河流域的古代居民取得了这一突破性的进展。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人的音节表有几千个符号,使用的是单音节词,即由一个元音与一个辅音构成。苏美尔文字随着经济活动、政治活动与社会交往的发展,他们逐渐使用两个或更多个辅音音节,双音节与三音节词汇大量出现,发音符号大大减少,从而为最终完成向字母文字的转变打下了基础。如果把音节文字看作最早的古文字,最早出现音节文字的是公元前3100年的苏美尔文字;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文字;公元前2200年的古印度文字;公元前1300的古中国文字等。

看来人类最早的文字究竟起源于何地?何为真正意义上的最早文字?这个问题还需做出巨大的努力才能回答。

人类在20世纪发现了地球上所有的岛屿,探测过一切极地,实现了能绘制出完整无缺世界地图的宏愿,然而世界上每个角落里居住过什么人,他们曾有过怎样的文化,却远未搞清。地球上最神秘的地方,莫过于散布在大洋中的岛屿,那里因为闭塞,有着别处不可能有的事物——位于南纬27℃的太平洋上的一座小岛便是其中之一。荷兰航海家雅各布·罗杰文在他的航海日记中,讲述了关于这个岛的有趣发现。

土著居民称小岛为拉帕努伊,现代人称它为复活节岛。这里的人赤裸的躯体上,密密麻麻纹有各种各样的小鸟、鱼等小动物的图案。在小岛的尽头,高耸陡峭的海岸斜坡上站立着一排用巨石凿刻成的人像,每个重量都在30吨以上。他们都有长长的耳朵,大大的鼻子,表情庄重肃穆,令人望而生畏,俨然一副小岛卫士的神态。这样的巨人石像在全岛少说也有数百个,土人们匍匐在地,顶礼膜拜。人们还没来得及搞清如此庞然大物是怎样矗立起来的,近年来又发现这些巨人石像的后脑勺上刻有和土著人身上一模一样的小动物花纹,一个紧挨一个。当年,雅各布和他的荷兰船队水手用枪打死了许多土著人,却只住了一天便被它吓跑了。

以后过去几乎半个世纪,未有一个欧洲人问津散布在太平洋上的这些岛屿。今天,人们终于明白,其实早在1770年,这儿就曾来过两艘西班牙船,船长叙述了他是如何发现土著人身上和巨人石像后部图案是用一种植物红色液汁涂写的过程。要逗留的6天中,西班牙船员除了惊叹这些图纹的精美外,还感觉到它们显然隐藏着某种含义,是独特的象形文字,甚至据此编撰了一本拉帕努伊语词典。复活节岛文字人们发现西班牙人记录在上面的许多单词在现在的拉帕努伊语中早已不复存在。由此看来,历史上还有过复活节岛居民专用的古拉帕努伊语。

这些神秘的图案究竟代表什么意思,人们没有停止过研究。欧洲各国的一批传教士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他们在岛上找到了刻有该种图案的硬木板,牛角大小的硬木,像蝇头小楷似的,自左到右刻满带翅膀的鸟形人、两足怪兽、船、星辰、太阳、癞蛤蟆、乌龟、鱼……第一人研究者首先注意到,它们和埃及象形文字有着某种雷同,但即使是复活节岛上的居民也无法解释哪怕一个符号,全文的意思就更如天书。1951年,澳大利亚考古学家罗伯特指出:硬木上的鸟型图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上画画法完全一致。美国和德国学者认为:鸟型符号在所罗门群岛民间艺术中也能找到痕迹,他们进而推论,在当时的太平洋波利尼西亚本土上有文字流通,只是后来消失了,而在复活节岛上则奇迹般地被保留了下来。法国学者梅特罗认为该文字和中美洲巴拿马的印第安文字同属一脉。总之,这种文字几乎与世界很多地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也包括和汉字的牵连。

使人们惊讶万分的是,这座海天相连的孤岛,何以会与世界有如此四通八达的联系?1962年,法国探险家弗朗西斯·马塞尔考证后,第一次大胆设想,这里所发生的一切,也许是由某种非地球因素的干扰所致,如某种射线的照射,使岛上居民至今恐怖阴影不散。那些龇牙咧嘴、鹰钩鼻的长耳巨人就是他们诚惶诚恐的写照。前苏联学者叶莲娜·彼德罗夫娜在她的专著《神秘史》中写道:“复活节岛已有400万年的历史,它是由居住在从印度洋到太平洋辽阔疆域上的‘巨人族’所创立,后来的拉帕努伊只是这块大陆消失后的残留部分……”五花八门的解释终因缺少证据而被淘汰,有人在国际人类学协会的研究会上干脆否定这不是一种文字,而是某种织物的花纹印记。

俄罗斯的费奥多罗娃却认为:每个符号都是字,字与字组合成有独立意义的词。这类小动物状的符号一共有790个,她把当代拉帕努伊语搁在一边,单以波利尼西亚语言知识为参照,然后从硬木板、巨人后脑上面有限的图画符号中通过直觉,猜测、寻找某种规律性的关系,就像门捷列夫的化学元素周期表那样。遗憾的是,她未能把790个符号释读出来。这些文字,究竟隐含着什么意思,仍然不得而知,估计复活节岛象形文字的争论和探究在本世纪还将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