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皇权的战争
8889100000005

第5章 汉朝(2)

韩信一入殿,埋伏的刀斧手立刻拥上,将韩信逮捕,吕后令人将韩信吊在钟室中,钟室四周用布遮上,用竹签刺死,杀他个“不见天,不见地,不见铁器”,并且株连三族。司马迁写史记,记载汉高祖听到韩信被吕后杀后的心情是:“且喜且哀之。”这话道出了多少背后的故事,自己不忍杀戮功臣,而自己的妻子却刚毅果敢地了结自己心中的疙瘩,自然不免思潮起伏,感慨万千。

因此,淮阴侯之死,主谋是刘邦,计划者是萧何,实施者是吕后。故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说。

刘邦的怀疑猜忌和残酷无情,使得将士和功臣们人心惶惶,唯恐有一天会被他消灭,有的甚至被逼得真的反叛起来。餐绾就是害怕刘邦的怀疑,在极度恐惧的情况下干脆公开投降匈奴的。但最后也逃脱不了被追杀的命运。

燕王卢绾是刘邦的同乡,自刘邦浪迹丰沛市井之时,他们就成了患难与共的朋友。汉朝开国前,卢绾一直是刘邦的亲信和心腹,但最后也被刘邦逼得逃亡匈奴,罪名又是有谋反企图。

赵王张耳本是刘邦的女婿,也因涉嫌谋反被废除王位,贬为宣平侯。

韩信被杀不到3个月,汉高祖灭了陈豨。回到洛阳,又有彭越的手下人告发彭越谋反。汉高祖听到这个消息,派人把彭越逮住,下了监狱。后来因为没有查到彭越谋反的真凭实据,就把他罚做平民,迁送到蜀中去。

彭越在到蜀中去的路上,正好遇到吕后,就向吕后哭诉他实在没有罪,苦苦央告吕后在汉高祖面前替他说句好话,让他回自己的老家。吕后一口答应,把彭越带回洛阳。吕后到了洛阳,对汉高祖说:“彭越是个壮士,把他送到蜀中,这不是放虎归山,自找麻烦吗?”

汉高祖听了吕后的话,就把彭越处死。最残忍的是,刘邦杀了彭越之后,为了威胁警告其他将领和功臣,竟将他的尸体剁成肉酱,再派人分赐给各位诸侯和功臣品尝。功臣们因此更加胆战心惊。

彭越事件后,淮南王英布自知不能幸免,也被迫铤而走险,起兵反叛。他对部下说:“皇上已经老了,自己一定不能来。大将中只有韩信、彭越最有能耐,但他们都已经死了,别的将军不是我的对手,没什么可怕的。”

英布一出兵,果然打了几个胜仗,把荆楚一带土地都占领了。公元前196年秋天,汉高祖只好亲自发兵去对敌。

他在阵前骂英布说:“我已经封你为王,你何苦造反?”

英布直言不讳地说:“想做皇帝啰!”

汉高祖指挥大军猛击英布。英布手下兵士弓箭齐发,汉高祖当胸中了一箭。幸亏箭伤还不太重,他忍住创痛,继续进攻。英布大败逃走,在半路上被人杀了。

这样,在汉朝建立的短短7年之内,刘邦就利用各种借口,将除远处偏远南方而又势力弱小的长沙王吴芮以外的所有异姓诸侯王相继铲除。

平心而论,刘邦消灭异姓诸侯王的政策,在当时的条件下,对巩固新生的中华帝国,维护中国的大一统,在客观上无疑起了积极的作用。然而,残杀功臣、铲除异己的政策,其目的是极端自私自利的,那就是维护刘姓一家的独裁统治。

4.临终遗言:“非刘姓者不能称王”

汉高祖平定了英布,大概是自知生命无多而怀念故土,这年十月,刘邦在回京途中,终于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沛县。刘邦在沛县逗留了10天。在这里,身为皇帝的刘邦摆下酒席,将家乡的父老乡亲、亲戚朋友和昔日丰邑、沛城里的哥们儿兄弟全部请来,天天叙怀旧事、一同欢宴,极尽人间欢乐。

他还下令从家乡子弟中挑选了120个灵巧的少年儿童,教他们欢歌燕舞。酒席宴上,刘邦感慨万千,想起过去自己怎样战胜了项羽,又想到以后要治理好国家,可真不容易。别说一些诸侯不肯安分守己,就是边境上也常常发生麻烦,去哪儿找勇士帮他守卫呢?一时豪性大发,随口作诗歌一首: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后因箭伤发作,刘邦只好起程回京。离开沛县时,刘邦下令世世代代免除家乡沛县和丰县百姓的一切徭役、税负,并对父老乡亲们说:“我虽定都在关中长安,但百年万岁之后,我的魂魄还会回归丰沛故乡。”

刘邦离开沛县后,沛人在行宫前筑成“歌风台”,并将《大风歌》刻成碑石,置于台前。

回京后终因金疮(刀创伤)并发,可能因感染而得了破伤风,或者免疫系统方面产生了大麻烦。总之,病情恶化已到难以医治的地步。刘邦自知不行了,便开始为自己安排身后事。为了确保汉朝万世江山都是刘姓一家天下,刘邦召集群臣,特意宰杀白马,与群臣歃血为盟:“从今以后,非刘姓者不能称王,谁若违背此约,天下可共起而击之!”接着,他又和皇后吕雉密商国家大事,对未来辅佐刘家天下的人选一一作了安排。

吕后问:“陛下百岁以后,萧相国年岁也已大了,他死后,谁可代为相国?”刘邦说:“可用曹参!”吕后又问:“接下来呢?”刘邦答:“可用王陵,只是这个人比较憨直,可用陈平作其副手。陈平智慧够,但意志力不定,难以单独负责。周勃个性坚强,文采上则较弱,不过可用之为一股安定的力量,请命之为太尉(最高军政长官)。”吕后再问:“接下来呢?”刘邦笑道:“接下来的事,你也不用知道了。”

这是刘邦最后的遗言,也是他在《史记》上,留下来最诚挚、也最有远见的话。

刘邦个性豁达,有点大而化之,讲话一向喜欢夸大。年轻时,萧何便曾批评他:“刘邦固多大言,少成事。”《史记》上记录他的大部分言行,均属于这一类渲染夸大,一副不很认真的样子。

但从这些遗言中,却可发现刘邦其实是大智若愚,他对每位部属观察得颇深入,分析也很有道理,这或许便是韩信所称刘邦有善于将将的天才吧!

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日,在将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刘邦终于抛下自己创建的汉家天下,在首都长安长乐宫去世,享年62岁。

刘邦去世后,被安葬在长陵(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北)。按照中国传统的礼法,朝廷尊他为高皇帝,庙号太祖,史书上一般称之为汉高祖。

5.吕后阴毒:权力让女人也发疯

吕雉在历史上算是个出了名的人,至今仍有许多人一提到吕后的狠毒和权术就心悸。然而早年的吕雉并不如此,还称得上贤惠的女人,她为了刘邦历尽艰辛,九死一生。只是做了皇后,特别是在刘邦死后,才被权力造就了一副比普通男子还硬的“铁石心肠”。

当初,刘邦率众进入沛县被拥立为沛公,吕雉也水涨船高,被尊称为吕夫人,等到刘邦攻入咸阳,被西楚霸王项羽立为汉王,吕雉又晋级成了王妃。

但吕雉并没有因此过上舒适的日子,在接下来刘邦和项羽打得天昏地暗的楚汉战争中,吕雉成了项羽的俘虏,甚至在项羽把吕雉押到两军阵前,以烹杀吕后威胁刘邦时,刘邦居然笑嘻嘻地说,你爱杀就杀,悉听尊便。当时的吕雉还能相信世间会有真情和人性吗?

在四年的楚汉战争中,吕雉一直被囚在楚军之中作人质,受尽了折磨和凌辱,挣扎在生死边缘,使其心理和精神受到了严重打击,也造成了以后多疑与缺乏安全感的后遗症,变得心地狭隘,紧张恐怖,阴狠毒辣,形成凡事先下手为强的性情和办事手法。

及至楚、汉罢兵言和,以鸿沟为界平分天下,项羽才将吕雉归还刘邦。对吕雉来讲,真是恍如隔世。

后来刘邦毁约,重挑衅端,最终在垓下之战中打败项羽,统一宇内。刘邦当上皇帝,吕雉就顺理成章地当上了皇后。吕后性格中的阴险狠毒一面很快暴露出来。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除了前面提到的战俘生活外,主要还是权势害人。在最高权力中心——皇宫,权力之争常常是你死我活,即使你不想做,形势也逼迫你做,更何况吕后本身就是一个权力欲十分强烈的女人。

权力之争主要表现在废立太子的事件上。其中,令吕后感到如坐针毡,日夜不安的最大的威胁来自戚姬。

刘邦东征,过定陶时得定陶美人戚姬,曾随刘邦征战4年。戚姬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如意。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刘邦封如意为代王。后又改封为赵王。

戚美人是西汉初年的歌舞名家,长得丰满匀称,极会讨刘邦的欢心,而且还给刘邦生了一个相貌极像刘邦的儿子如意,连举手投足都像刘邦,令刘邦十分喜爱。刘邦潜意识中一直希望废黜吕后所生的太子刘盈,改立赵王如意为太子,然而太子刘盈尽管生性仁弱,却没有什么过错把柄落到刘邦手里,刘邦为太子废立的事情十分伤脑筋。

汉高祖十年(公元前197年)的一天,刘邦在朝堂上轻蔑地对满朝文武大臣说:“太子懦弱无用,难以继承大统。几个王子中,只有赵王如意说话行事最像我,继承皇位的,也以赵王最为合适。所以我决定改立赵王如意为太子。”说罢下令起草废立诏书。满朝文武大臣一齐跪下,恳求刘邦三思:“古往今来,立太子都是立嫡长子。太子自从册立至今,一直没有犯过什么过失,陛下还是不要废长立幼吧!”一见这么多文武大臣为太子求情,刘邦虽心中不悦,也只好就此作罢。

后来,吕后从足智多谋的张良处得计请来了商山四皓(隐居商山的四位鹤发童颜的高士),这才保住了刘盈的太子之位。得宠的戚美人并不想做皇后,但一心一意要立如意为太子,每日在刘邦面前哭泣。刘邦几次废立未遂,便在一次见到80多岁的商山四皓之后,招呼戚美人,指着他们说道:“唉,想换太子,文武大臣拼死护着!瞧瞧,那走去的四个老家伙,我请都请不到,他们却是慕名辅佐太子的,没有办法,太子羽翼已成,天下人心归之,恐怕难以更动了!日后我去了,吕后就是你的主人了!”

从此,刘邦虽再未提废立太子之事,然而日日心神不定,寝食难安,口中不停地念叨:“日后的戚美人与爱子如意怎么办?他们哪是吕后的对手?”

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春天,刘邦去世,年仅17岁的太子刘盈即位。刘盈天性仁慈柔弱,一切权柄都操在吕后手中,吕后恨透了戚姬与赵王如意,于是一幕惊心动魄的大血案迅速在宫中展开,首先幽禁了戚姬,再遣使把赵王如意从邯郸召回长安。

汉惠帝知道太后要害死弟弟如意,亲自把如意接到宫里,连吃饭睡觉都和他在一起,使吕太后没法下手。

有一天清晨。汉惠帝起床出外练习射箭。他想叫如意一起去,如意年轻贪睡,汉惠帝见他睡得很香,不忍叫醒他,自己出去了。等惠帝回宫,如意已经死在床上。惠帝知道弟弟是被毒死的,只好抱着尸首大哭一场。

对于眼中钉、肉中刺的戚姬,吕后砍掉她的手足,挖眼烧耳,灌上哑药,丢进厕所里,让她辗转哀号,称为“人彘”,惨不忍睹。吕后还特地要她的儿子皇帝去看,刘盈得知“人彘”就是戚姬时,大惊失色,泪流满面,喃喃说道:“太残忍啦!哪里是人做的事,太后如此,我还凭什么治理天下!”他受不住惊吓,从此大病经年,天天借酒浇愁,不理朝政。

吕后一方面用血淋淋的手段对付刘氏子孙,一方面使吕氏昆仲位居要津,还用笑盈盈的方法拉拢皇亲国戚,梦想一步一步篡夺刘家天下。

吕后的亲生儿子刘盈尸位素餐,病病歪歪地当了7年傀儡皇帝便死去了,后宫美人所生的儿子刘恭继位为少帝,因童稚口无遮拦,触犯了吕后的忌讳,4年后被幽杀,另立刘弘为帝。又过了4年,吕后病笃,仍然不肯放弃权柄。但这时刘家子孙和一班元老重臣已容不得她放肆,朱虚侯刘璋和周勃、陈平等先发制人,发动兵变,这是吕后不曾料到的结果,她的兄弟、侄子吕禄、吕产等人手握重兵,都不堪一击,吕后在惊吓中死去。

吕后是个刚毅阴狠,不甘雌伏的角色。高祖死后,她独立掌政15年,是个厉害角色,虽然满手血腥,但是她也有一些为人称道的政绩,先是辅助高祖画谋定策,争夺天下,后来又减轻百姓负担,导正社会风气,废除许多繁苛的法令,尤以废除“三族罪”和“妖言令”为百姓所称道。史记和汉书都称赞她:“高后女主,制政不出闺阁,而天下晏然,刑法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吕后最大的缺点是嫉妒心太重,私心太重,手段过于残酷,竟然想以吕氏来代替刘氏千辛万苦得来的江山,终至败亡。吕后死后,薄姬的儿子代王刘恒被迎立为帝,即历史上有名的汉文帝,从此历史上有了“文景之治”的盛世。

二、文景之治:铁腕平定“七国之乱”

西汉建立之初,刘邦大封同姓子弟为王,建立了许多诸侯国。他们占有广大的领土,在政治上、经济上拥有较大的支配权,具有相对独立性。这就为汉王朝培植离心力量,埋下了种子,创造了温床,最后发展成为西汉社会的祸患。

诸侯王国建立伊始,各国经济实力薄弱,一时无力与汉廷分庭抗礼,多数诸侯王年龄还小,汉廷所派丞相及太傅,基本不能左右王国事务。刘邦死后,汉王朝大力推行“无为”政治,对诸王势力的恶性发展,也起了催化的作用。经过近20年的休养生息,诸侯国的经济力量有了比较大的发展,甚至于富过天子。汉文帝时期,羽翼日趋丰满的诸侯王异心倾向日益显著,终于发展成与汉廷相抗衡的政治势力。

1.皇帝仁慈,众皇亲欲染指龙椅

汉文帝刘恒文帝刘恒在位23年,传位于儿子刘启,是为景帝,在位16年。这39年,从公元前179年到前141年,汉朝的政局,开始正规化。根据传统谥法,“道德博闻曰文”,“由义而济曰景”。文与景都是上好称呼。而刘恒与刘启减轻刑罚,减赋税,亲儒臣,求贤良,年岁收成不好就下诏责己,又不大更张,一意与民休养生息。据说,国库里的钱堆积成山,串钱的绳子都烂断了;粮仓满了,粮食堆在露天,有的霉腐了。其恭俭无为,在中国历史上造成“文景之治”,是中国统一以来第一次经历史家称羡的时期。

文景之治,表面上人民受惠,然则其施政不出于“开明专制”的典型。我们也知道:在一个广大的领域之上行实专制,必自命开明。因为它执掌绝对的皇权,除了“受天命”和“为百姓服务”之外,找不出一个更好的蒙骗百姓的口号,其实就算它做得再好,顶多亦不过“民享”,而不是“民治”。

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济北王刘兴居起兵叛乱,首开王国武装反抗汉皇之先。

济北王刘兴居是惠王刘肥之子,城阳王刘章的弟弟。吕后时,刘兴居曾被封为东牟侯,宿卫长安,后来大臣诛灭诸吕,刘章居功自傲,希望能够封王赵地;刘兴居欲望不减其兄,也寻思得到梁地。

汉文帝即位后,因为当初刘章兄弟企图立齐王刘襄为帝,所以只割齐两个郡作为他们的封地,引起他们极大的不满。1年之后,刘章死了,这时正值匈奴入侵河套地区,刘兴居乘机起兵反叛,最后兵败自杀身亡。

济北王刘兴居公然以武装反抗汉廷,表明这个汉室的“辅翼”,此时已经发展成为汉廷的对立面。在诸侯王势力中,济北王力量不大尚且如此,其他诸侯王就更加无视汉廷的存在了,只是矛盾尚未达到激化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