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忠进奉银锭到了蜀地,就像有些植物能易地而生一样,杨国忠有堂叔的帮助,加上他能说会道,善于交际,渐有名气。当地大财主鲜于仲通欣赏他的才能,不断在生活上接济他,使得他一改往日寒酸落魄样儿,竟也过得逍遥自在。当时,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与当朝宰相李林甫有矛盾,怕受排挤,想借杨氏势力保护自己,他考虑一下,决定派他的好友鲜于仲通多备点货去长安疏通关系。鲜于仲通马上把杨国忠引荐给他。章仇兼琼一见其人便感满意,而且当时杨家势力正日炽一日,他是最合适的人选,便备了价值数万缗的宝货,送他去长安。
到了京城,杨国忠给杨氏姐妹一一赠送钱财,让她们个个心满意足。这样,她们只要一有机会接近玄宗,就大讲特讲章仇兼琼很有政绩、忠于皇帝、造福一方的好话。玄宗当时耳朵软得很,听说章仇兼琼有此治国才干,便把他调入京城,擢为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杨国忠本人也没少捞。
玄宗当时正溺于声色娱乐之中,听说杨国忠精于摴蒱(一种赌博方式,以掷骰决胜负),正愁没人陪他玩,立即召见。为进出名正言顺,授以金吾兵曹参军之职。摴蒱每轮结束,杨国忠很快能口算出输赢结果,分铢不误,玄宗赞赏地说:“真有度支郎的才干呀,可令掌管全国财赋的统计和支调。”拜为户部度支郎中。杨国忠还常让杨氏姐妹探听宫廷动静,揣摩帝意,投其所好,很快迁为监察御史。
在杨国忠的一手遮天之下,首先是朝政混乱。在暴雨造成灾害时,玄宗询问灾情,杨国忠却拿着大个的粟穗子给玄宗看,说雨大但没有影响收成。下边有的官员报告灾情,请求救助,他大发雷霆,命令司法机关进行严惩。
李林甫曾给玄宗出了一个主意:用“胡”人做边帅。理由是“胡”人勇敢善战,在中原也没有复杂的社会关系,孤立无党,不懂汉文,比汉将可靠。其实他心里另有打算,他认为“胡”将文化水平不高,不能做宰相,他自己的地位就更牢固了。
玄宗陆续提拔安禄山、安思顺、哥舒翰、高仙芝等做大将。到了天宝六年,节度使大都是“胡”将了。
安禄山是柳城(今辽宁朝阳)“胡”人,由于英勇善战,逐渐做到高级将领。天宝元年,任平卢节度使,到天宝十年兼领平卢、范阳、河东三镇。他用欺骗、献媚、贿赂等手段逐渐取得了玄宗的信任。表面上对唐玄宗非常忠诚,实际上却野心勃勃,心怀觊觎,以图一逞。
安禄山在范阳积极扩充势力,用失意的汉族文痞严庆、高尚做谋士;对投降或俘虏的兄弟民族战士进行抚慰,使其愿为之效死力。安禄山又挑选精锐8000人,作为其军队的主力。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他为了收买人心,培植心腹,提拔奚、契丹、九姓、同罗等族升将军者500人、中郎将2000余人。第二年,又以“胡”将32人代替汉将。这样一来,其军队时将领基本上都是“胡”人了。他还积屯粮草,养战马数万匹,所统领的军队在数量上已超过了唐中央所在地的军队。
安禄山性骁勇,善机变,能投人所好。后将张守珪为幽州节度使时,开始重用安禄山为偏将,使这个胡人从此步入政坛。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朝廷河北采访史张利贞去视察边境,安禄山一见是机会,就拼命贿赂和阿谀张利贞,使之上报朝廷,说安禄山忠于朝廷,是个人才,于是李隆基就提拔安禄山为平卢节度使。
安禄山的得势也与杨玉环有关。安禄山叛乱前,遵玄宗之命与杨贵妃姐妹结为兄妹,并对杨贵妃以“母事”从之。据史书记载:杨贵妃与安禄山勾勾搭搭,早有私情。杨贵妃收安禄山为义子后,安禄山出入后宫更为频繁。天宝九年(公元750年),安禄山过生日,杨贵妃用绣锦做成大襁褓,把安禄山包裹起来,以此为戏,寻欢作乐,称为贵妃三日洗禄儿。自此以后,两人关系愈密,“禄山出入宫掖不禁,或与贵妃对食,或通宵不出,颇有声闻于外”。
一次,玄宗见安禄山肚腹肥大,便问:“吾儿腹中何物,却如此庞大?”安禄山应声答道:“臣腹中更无他物,唯赤心耳!”
还有一次,玄宗与贵妃共坐,安禄山先拜贵妃,再拜玄宗,并说:“胡人是先母后父”。玄宗听后更为喜悦。四五十岁的安禄山因有杨玉环这位二十多岁的妈妈,从此飞黄腾达。
有了这一层关系,安禄山去长安见皇帝的机会就更多、更容易了。有一次,杨玉环见左右无人,就问:“你会胡乐吗?”安禄山道:“小儿颇会。”就为杨玉环表演了二胡、唢呐、笛子、琵琶之类的乐器。表演完了,安禄山对杨玉环说:“干妈,胡人舞比胡乐更开心。”于是,二人在宫内手拉着手,跳起胡舞来,一曲舞终了,使杨玉环十分开心。
见杨玉环玩得很开心,李隆基就对安禄山十分看重,又加封他为河东节度使。如此一来,安禄山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统领十几万军队,是河北地区一支强大的力量。
4.痛失江山,此恨绵绵无绝期
杨国忠和安禄山争宠,互相看不起。矛盾越演越烈。安禄山经常进出长安,见内地兵力不足,长安防务松弛,就在范阳招兵买马,赶造兵器,储积粮草,准备夺取唐朝江山。臣下奏说安禄山有反意,玄宗不信。直到安禄山撤换了范阳的32名汉将,并且开始拒绝玄宗的召见,玄宗才开始怀疑他,但又不作防备。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月初九,安禄山以讨杨国忠为名,发动所属15万大军在范阳叛乱,引兵南下,兵锋指向都城长安。中原武备久弛,精兵猛将都放在东北、西北各镇。叛军兵锋所至,中原郡县毫无准备,大都望风而逃。十二月初二,叛军已在灵昌(今河南滑县西南)渡过了黄河。
安禄山叛乱的消息传到长安,玄宗还认为是谣言。得到确讯以后,满朝文武无不惊慌失措。杨国忠却夸口叛军必生内变,不过10天,安禄山定为部下所杀。玄宗惊慌之中,不禁欣然。
当时安西节度使封常清正在长安,玄宗便派他赶往洛阳,募兵抵御。接着又在长安招了一些兵,连同原来的禁军,凑了5万人马,交给高仙芝带领,屯驻陕州。同时派使者到朔方、河西、陇右各镇调兵。
然而形势急转直下。封常青虽足智多谋,高仙芝虽能征善战,他们所统领的都是些乌合之众,无法抵御叛军的进攻。不久,唐军被迫退出洛阳。封常清退至陕州,高仙芝退守潼关,以防叛军突入关中。
玄宗下令将二人斩首。
玄宗杀了封常清和高仙芝,在朝将领,只有原河西陇右节度使哥舒翰素有威名,于是便派他去守潼关。哥舒翰熟悉军事,有勇有谋,又和安禄山有仇,在当时是适当的人选。西北各镇的军队也相继开到潼关。河南前线出现了相持的局面。
这时候,叛军长驱直入的势头停止了,安禄山的处境开始变坏。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颜杲卿和堂弟平原(今山东平原东北)太守颜真卿起兵,联络河北17郡,切断了叛军前线和范阳老巢的联系。
至德元年(公元756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他所占的地方,在河北只有6个郡,在河南也只有潼关以东一片土地。叛将史思明虽然攻陷常山俘颜杲卿,把他送到洛阳杀害,但不久,朔方军大将郭子仪、李光弼率军出太行山,收复了常山,屡败史思明。河南民间自行集结的武装也群起响应。河南南阳太守鲁炅、睢阳太守许远、真源令张巡等,也起兵抗击叛兵,扼住了叛军南下的道路。安禄山进退两难。
形势对朝廷有利,但唐玄宗不仅不能发展有利形势,反而自己拆自己的台。
潼关天险,道路狭窄,易守难攻。唐军在关外挖了三道壕沟,各有2丈宽,1丈深。叛将崔乾祐屯兵陕州,徘徊半年,只能望关兴叹,无法进攻。哥舒翰决心守险待机。郭子仪、李光弼主张用朔方兵先打范阳,捉住叛军家属,致其瓦解。
从当时河北战局的形势看,这是可能做到的。可是玄宗竟听信了杨国忠的谗言,认为哥舒翰按兵不动,坐失良机。因而连续不断地逼哥舒翰出兵。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六月,哥舒翰被迫出兵,与叛军会战,结果大败。部将火拔仁等捉了哥舒翰,投降了叛军。
唐玄宗只得委任了京城留守官吏,宣示御驾亲征,同贵妃姐妹、皇子皇孙、宫中近侍及朝中几个大臣,由千名禁军护从,悄然向西南而去,欲逃往蜀郡避难。
玄宗带着杨贵妃等人起程逃避四川,并派人通知沿路各县准备接待。不料才到咸阳望贤宫,县令已经逃走,没人供应饭食,玄宗命令百姓献食,百姓献上高梁等食物,玄宗勉强咽了几口,流泪不止。
大军走走停停,第三天到了马嵬驿(今陕西省兴平县西),随行将士又饿又累,想到杨国忠专权误国,致使他们受苦,怨恨异常。他们以龙武大将军陈玄礼为首,挡住了杨国忠的马头,向他索讨军粮,并趁杨国忠惊慌之机,大喊“杨国忠要谋反”,将他拉下马来,将他砍死,并将尸体砍成数段,首级悬挂在驿门上示众。然后,激愤的将士们围住了玄宗和杨贵妃休息的驿馆,喊杀声连天。
玄宗命高力士出去探视,知将士哗变,杨国忠被杀,忙命御史大夫魏方进和同平章事韦见素出去劝解。愤怒的兵士杀死了魏方进,痛打了韦见素。高力士奏请玄宗亲自出去劝解,玄宗只好硬着头皮,亲自出去劝说了一番回屋。
兵士仍然不肯罢休,玄宗又命高力士出去问陈玄礼有什么要求,陈玄礼答说:“杨国忠谋反被杀,杨贵妃也不宜留着,请陛下下令将贵妃正法。”高力士说:“这我不好去奏告。”
兵士大声喧嚷说:“不杀贵妃,誓不护驾。”一面拥上前去要痛打高力士。
高力士忙逃回奏告。玄宗大惊失色说:“贵妃一直深居宫内,不干预外面的政事,她有什么罪该杀呢?”高力士说:“贵妃是无罪,但将士们杀了杨国忠,留着贵妃哪能安心,愿陛下准将士所请。将士安心,陛下也就安全了。”
玄宗半天不开口,这时外面喧哗声更响,高力士仓皇奏告道:“兵士们要闯进来了,陛下再不决断,他们要自己来杀贵妃。”玄宗这才流泪说道:“赐她自尽吧。”
杨贵妃接到圣旨,惊倒在地,良久,才哭着请求见玄宗一面。高力士引她来到玄宗面前,她哭道:“愿陛下保重。”玄宗不忍心看她的惨容,只是以袖掩面哭泣。高力士怕士兵闯入,忙将杨贵妃带到佛堂。
贵妃朝北拜了几拜说:“妾与陛下永别了!”然后自缢而死。近人俞平伯则考证说,杨贵妃并没有死,而是逃走当了女道士。也有人说杨贵妃脱身后逃往了日本。
将士们听到贵妃被处死,欢声雷动,重新保护玄宗西逃。
太子李亨被当地百姓留住,主持朝政。李亨从马嵬坡一路收拾残兵北上,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七月,李亨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西南)即位称帝,是为唐肃宗,改元至德,尊唐玄宗为太上皇。
唐军收复长安和洛阳后,玄宗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十二月由成都返回长安,路过马嵬驿时,触景生情,黯然神伤,祭拜了杨贵妃墓。到达长安后,玄宗就住在兴庆宫里。
肃宗不时来问候他,他有时也到大明宫去看望肃宗。左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宦官高力士一直保卫、侍候着玄宗。肃宗又叫梨园子弟天天奏乐、唱歌、跳舞以供他消遣。
可这种生活并没有持续到底。玄宗经常在楼上徘徊观望,百姓经过这里,一看到玄宗,往往跪拜,并高呼“万岁”。玄宗常在楼下安排酒食招待客人,并在楼上宴请将军郭子仪和王铣等人,还送给他们许多东西。
玄宗并没有东山再起的用意,但却引起了肃宗的猜忌。由此,父子间的矛盾便尖锐起来了。
此时,肃宗身边的宦官李辅国向他献了一计,说:“即使上皇没有别的想法,怎奈有班小人天天在耳边怂恿。陛下是天下的主人,应当为社稷着想,防患于未然。哪能限于匹夫的孝顺!再说兴庆宫和里巷相连,围墙也低矮,不适合上皇居住。太极宫森严,请他搬到那里去住,这样能杜绝小人在他身边说三道四,上皇能安享晚年,陛下有时也可以去探望,岂不更好。”
李辅国的这番话正中肃宗下怀,便默许了。
上元元年(公元760年)七月的一天,李辅国传旨,请玄宗游览太极宫,但当玄宗从兴庆宫走到睿武门时,预先埋伏好的士兵突然冲了过来,把他拥簇到了太极宫,住甘露殿。
唐明皇泰陵
肃宗对玄宗还是不放心,又把高力士流放到巫州(今湖南黔阳县),命令陈玄礼退休,给玄宗只留下几十名卫士,而且都是老弱病残。
于是玄宗就一直居于宫内甘露殿。他怀念往日的尊荣,目睹眼前的凄凉,伤感叹息,愁苦郁闷,渐渐成病。
公元762年4月,玄宗病危,他还念念不忘杨贵妃。传说他还请方士作法,想招来杨贵妃的亡灵相会。死前的一天,他吹了几声紫玉笛,声调极其悲凉,然后命令名叫宫爱的宫女为他沐浴更衣,卧于床上。当晚,他在室内还传出笑声。第二天黎明,宫爱进入卧房,他已经双目紧闭,四肢僵硬而死。时年77岁。死后的庙号为玄宗,谥号为明皇。
公元755年安禄山自渔阳(今日蓟县附近)以15万之众南下攻占洛阳,继之于次年取长安,迫得玄宗李隆基奔蜀,是唐朝由盛而衰的一段分水岭。有些历史学家以为这事去618年唐之代隋为135年,距唐祚之终(公元906年)则为151年。这一盛一衰的阶段,其长度也大致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