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魅力教师的修炼
8881700000016

第16章 教师的语言

语言是教师对学生产生影响的最主要的工具之一。教学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优美的语言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语言美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准确、明晰

上课是为了向学生传授知识,因此,教师的讲课语言,应该准确、无误、明白、清晰。在教学过程中,准确、明晰的语言,不仅标志着教师学识水平的高低,而且它是语言美的前提。一个语无伦次、说话模棱两可的教师,他的教学效果断然不会理想,当然更谈不上语言美了。

(二)节奏鲜明

教学与平时谈话不同。一般地说,平时我们谈话只是为了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谈话双方只注重语言的实用意义。而教学则不同,它不仅要讲求语言的实用价值,还要讲求语言的审美价值,这样一来,教学语言,就需要一定的节奏感。教学语言的节奏感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指速度的快与慢,其二是指音调的高与低。美的语言是这二者的和谐统一。

(三)通俗易懂

教学不是做理论宣讲,它要求教师在运用语言时尽可能把抽象的理论口语化。所谓口语化,就是指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的通俗、明白的语言。通过口语化的语言把抽象、难懂的内容讲授给学生,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最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假如教师不能这样去做,那就必然会影响教学效果。

(四)情趣并茂

平时,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学生议论说:“张老师讲课有意思”,“李老师讲课没劲”。其实,同学们的这种议论主要是指上课时教师的语言表达问题。所谓“有意思”是说教师的语言生动活泼,具有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的情趣;所谓“没劲”是说教师的语言平淡呆板、枯燥乏味,不能给学生带来美感。可见,教学语言表达的好与不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课堂学习。因此语言要力求达到情趣并茂的效果。

以上四点,体现着教学的语言美。作为教师,如果真正按照上述原则去做,那么,他的语言就会体现出一定的审美价值。

(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