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忠诚与背叛: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红岩
8877100000037

第37章 女人无叛徒(1)

在被叛徒出卖的长长的一大串牺牲或脱险的革命者名单中,共有二十多名女性(其中有3名是幼女)。你能想象在男人们都无法忍受的重刑和条件极其困苦的牢房里,所有的女性竟然没有一人当叛徒吗?为什么女人在敌人面前竟然表现得那么坚强和勇敢?为什么那么不怕死,那么经得起严刑拷打,那么经得起寂寞和折磨?

“红岩”故事里的白公馆和渣滓洞这两个监狱是什么时候开始有女犯的呢?一个缠脚的旧式妇女,却是使刀弄枪、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双枪老太婆”,她和中共“美女间谍”张露萍又有怎样的传奇?《红岩》小说里曾经提到的“监狱之花”是不是真实的人物?“江姐”究竟是江竹筠还是比她大七岁的李青林?

“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这首经典歌曲,在中华大地上传唱了几十年。这也是《红岩》为什么能够深深地烙在几代中国人心头的重要原因之一。《红岩》之所以染红了一颗颗向往共产主义革命理想的崇高心灵,之所以让千千万万民众永志不忘,就是因为《红岩》里一个个“江姐”式的人物,她们像红梅一样,让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永远照耀在我们心中……真实的“红岩”故事里到底有没有“江姐”这人呢?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她到底是谁呢?一般意义上说,我们都把一个敌人监狱里坚贞不屈、堪称“狱中大姐”的江竹筠作为“江姐”。其实,江竹筠只是当年在敌人监狱里那些表现坚强的女共产党员之一。

在被叛徒出卖的长长的一大串牺牲或脱险的革命者名单中,共有二十多名女性(其中有3名是幼女)。你能想象在男人们都无法忍受的重刑和条件极其困苦的牢房里,所有的女性竟然没有一人当叛徒!这是什么原因?难道仅仅是性别上的差异?否也,人们常把男人比作钢铁一般坚强,女人总是柔情似水,眼泪当歌,可偏偏“红岩”故事里的女人们个个意志坚定,宁死不屈。

于是,我们从“红岩”故事中得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结论:女人无叛徒。女人是忠贞和慈爱的大地母亲“红岩”故事里的白公馆和渣滓洞这两个监狱是什么时候开始有女犯的呢?据可靠的材料证明,白公馆相对要早一些,这是因为白公馆最早关的“犯人”中有王振华、黎洁霜夫妇,他们是从贵州息烽监狱转移到白公馆的,时间在抗战刚结束的1946年。后来又有像叛徒蒲华辅一家中的母女二人到了白公馆。如果再往前推一下,白公馆还关押过“小萝卜头”一家中的徐林侠女士。“红岩”中的“女犯”主要关押在渣滓洞。

据说,渣滓洞的第一名女囚叫周香泉,她大约是1948年三四月份关到渣滓洞来的。她主要是因丈夫的原因被关押此地。周香泉当时已有身孕,加上她有一定的社会关系,在渣滓洞没关多久就出狱了。

1948年4月是重庆地下党遭到严重破坏的开始,渣滓洞里的“女犯”便成倍增长。在中共重庆地下市委书记刘国定、副书记冉益智及任达哉、李忠良等叛变后,重庆地下党的各级负责人和一般党员以至群众相继被捕。4月份一个月内,就有胡其芬、牛小吾、皮晓云、倪俊英、李惠明、熊咏辉和曾紫霞等7名“女犯”被关进渣滓洞,关在渣滓洞那幢两层16间牢房的楼上第六室,当时连周香泉一共是8个“女犯”。

五六月间,周香泉出狱。因案受牵连的孕妇张秀蓉挺着大肚子被关进女牢,不几天又有张秀贞女士从雅安转成都也押到渣滓洞来了。

川东临委副书记兼下川东地工委书记涂孝文的叛变,使川东的许多党员被捕并押往渣滓洞。在这批囚犯尚未押进渣滓洞时,监狱方就把女牢搬到了渣滓洞院内左边一排平房靠监狱楼房的两间,即女牢一室、二室。在万县被捕的江竹筠、李青林、陈继贤、黄玉清4位女共产党员就是这时被关押到女牢房的。1948年4月21日这一天,另一位女共产党员李玉钿也被押进女牢。这年下半年,又有罗娟华、胡芳玉、杨文玉、徐世荣、康继英、胡述民、曾永熙、黄莲生、朱世君、左绍英、杨汉秀、邓惠中、张静芳、马秀英、彭灿碧、盛国玉等“女犯”先后被关进女牢。1949年9月,刘国的未婚妻曾紫霞被保释出狱后,又有荣增明女士被关进渣滓洞女牢。

这样算来,从1948年三四月到重庆解放前的“11·27”大屠杀时,女牢共囚禁过30多人,因为关的时间前后不同,两间女牢中经常囚禁的大约20人。在这些女人中间,我依然认为她们在敌人的严刑拷打和监狱这样条件异常艰苦和残酷的地方能够始终坚持对党和革命忠贞不屈的情操,实为难以想象。泰山压顶不弯腰的男人做到的事,她们做到了;暴风骤雨下男人做不到的,她们做到了;寂静痛苦和迷茫不清的征途上男人迷失了,她们依旧唱着歌、昂着头,每天以爱和阳光迎接各式各样的斗争……这就是女性的伟大,女共产党人的可歌可泣!

有人说,女人骨子里比男人更坚韧。被自己的反动亲属、重庆市长杨森亲手杀害的杨汉秀就是明证。

这位受周恩来指派从延安回到重庆从事地下工作的女共产党员屡次被敌人抓捕、用刑,可她每一次都英勇地挺了过来,她甚至在敌人面前从来就没有低过头、动过容,而且时常以独特的机智和勇敢嘲弄敌人。

烈士的女儿李继业曾撰文这样回忆自己的母亲:我妈妈从延安回来后,曾先后三次在渠县被捕,关进了成都将军衙门的省特委监狱,后因查无实据,只好把她释放了。第二次被捕是在1948年的夏天,妈妈离开我回到渠县参加武装起义失败后,由重庆国民党西南长官公署二处副处长杨元森亲自带人将我的妈妈逮捕。由于妈妈在当地是知名人士,杨想借抓我妈妈来显显国民党的威风,当时国民党对华蓥山地区刚进行了残酷的反革命清剿,杀害了很多同志,到处充满着白色恐怖。为抓我的妈妈,敌人调来一连军警,要把她押到大竹去。妈妈知道,他们是想借抓她来达到镇压群众的目的,刚走到渠河边上,妈妈说啥都不走了,非要特务雇滑竿抬着走不可,还提出要带我的姐姐到重庆去读书,这时群众越来越多,特务怕出事只好同意了。一连军警前呼后拥地护送着两乘轿子上路了,特务想示威没有达到目的,倒让杨大小姐显示了共产党员的威风。

从大竹押到重庆,开始关在老街监狱,在那里妈妈认识了从垫江抓来的盛国玉同志(盛是渣滓洞监狱大屠杀时,脱险的唯一一个女同志),妈妈趁上厕所时对她说:“我和你们是一样的人。”当时,妈妈身上穿着八路军军装,住的是单间牢房,又比其他难友稍多一点自由,可以在院中走动。所以,盛国玉搞不清楚我妈妈究竟是一个什么人,妈妈在跟她说话时,她只是哼哼哈哈地应付了几句话,不敢再多说别的。没过多久,敌人要把盛国玉等人转移到渣滓洞监狱。临行前,妈妈出钱请人炒了三大盘菜,为他们一行三人送行。临上车时,妈妈又过去对盛国玉说:“你们先去,我随后就来。”几天后妈妈也被移送渣滓洞监狱,与盛关在同一间牢房。

狱中的生活很差,妈妈尽力从外面带进去吃的和用的东西,分给众难友共同享用。遇到监狱里要与敌人作合法斗争或是谈判之类的事情,她总是利用与杨森的这层关系出面与特务交涉。1949年春节快到了,难友们准备开联欢会,妈妈代表难友去跟看守所长谈判,当时三大战役胜利的消息已经传到狱中,特务们的心中早已惶惶无主,所以勉强答应了开联欢会的要求。那天,敌人在大门外增加了岗哨,机枪架在高高的铁丝网上,密切地注视着牢房内的一切动向。妈妈把被面系在腰上,从牢房跑了出来,带头扭起陕北的大秧歌,她边跳边欢笑着大声歌唱:“正月里来……”妈妈跳的大秧歌,把联欢会的气氛顿时推向了高潮……烈士女儿所描绘的这一幕,便是《红岩》小说中叙述过的著名的监狱“春节联欢”场景。

那天东方旭日刚刚露出,当时的渣滓洞监狱里突然热闹起来。狱友们欣然看见身穿褪色的列宁装的杨汉秀,举着“监狱之花”小卓娅,先到地坝中央给监狱内的叔叔伯伯阿姨们拜年,那小女婴被杨汉秀高高地举着,咧开小嘴,“咯咯”地笑着,惹得整个监狱一片欢声笑语。这时,只见杨汉秀这位曾经参加过延安秧歌队的鲁艺学员,把丝光被面系在腰间,甩开双腿,扭起婀娜多姿的美丽腰胯,如一束艳丽的彩虹,跳起了革命人熟悉的大秧歌。随着她的节奏,同室的“女囚们”一个个紧随其后,一起踏着轻盈欢快的步履,翩翩起舞。那丝光被面做成的彩绸,姹紫嫣红,使人眼花缭乱……年近50岁的狱中“邓大妈”加入了跳舞行列,受刑跛脚的李青林也踏着有节奏的舞步出现了,前几天还受敌人重刑的江竹筠那苍白的脸上也布满了红云,美丽漂亮的女青年曾紫霞头上的蝴蝶结更像一团烈火在跃跃跳动——正月里来是新春,赶着猪羊出了门。猪呀,羊呀,赶到哪里去?送给那英勇的解放军……据说,当时守卫在监狱里的特务官兵们完全被眼前的场景弄得目瞪口呆,迟迟不知所措。在男室难友击手鼓舞和叮当作响的镣铐碰撞声中,女室政治犯们唱得更高昂,舞得更欢快了。

一心拥护朱德总司令,一心拥护解——放——军!

这是爆发在渣滓洞监狱里的政治示威,是震撼这口“人间活棺材”的春雷,它让敌人心惊胆战了很久很久。也在革命者的记忆里永存——1949年春节。清晨。渣滓洞。一号牢室蓦地响起嘹亮的歌声。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二室、三室……各室都跟了上去,女一、二室也应和着。开始,歌声不十分整齐,后来慢慢地统一了。300个人一条心,300个难友一个愿望,汇聚成一股不可抗拒的铁流。

难友们唱得酣畅,唱得兴奋,歌声一直延续了一个早晨。“晨歌”算是春节联欢会的第一个节目。

第二个节目是互赠贺年片,互送礼物。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祝同志们春节愉快!楼下一室全体同志敬贺!一张香烟纸盒,制成4张贺年片,用竹签写着苍劲的蝇头小楷,下端画着出土的小草,引用白居易的诗,其寓意是很深刻的。

楼上一室的同志用贴锡箔的白纸片,写上工整、秀丽的小楷字:星火燎原,愚公移山。众志成城,水滴石穿。楼上七室的同志,把罐头上的广告牌纸保留下来,反面写着:熬过冬天,迎接春天;越过高墙,穿过云端;高山仰止,黎明来兮。新年礼品琳琅满目,精致大方,多是同志们的精心创作,是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其中有黄泥精制的围棋、象棋、跳棋,也有纸壳扑克、84张牌,最灵巧精致的要数五角星、利箭、小红心。作者是首屈一指的“狱中工艺大师”——一楼二室的余祖胜,五角星象征光明、象征胜利,表达了同志们爱党爱国的一片赤诚。

第三个节目是张贴春联。当一排热气腾腾的稀饭桶摆在放风的院坝,狱卒刚打开各牢室的大门时,值日便抢先把饭桶提到门口,同牢室的几个人忙不停地用稀饭将零星草纸粘贴成长条,等同志们吃完饭,趁值日开门送出饭桶的一瞬间,便把春联牢牢地贴在了牢房门两边。

楼下七室的对联和横额是:

两个天窗出气

一扇风门伸头

乐在其中

楼下七室的另一副对联和横额是:

歌乐山下悟道

渣滓洞中参禅

极乐世界

楼上五室对联和横额是:

洞中才数月

世上已千年

万象更新

楼上二室对联和横额是: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春回大地对联现实性强,又比较含蓄。特务们看了莫名其妙。吃罢午饭,李磊回五灵观家中团年去了,徐贵林早就拖着老婆、孩子进了城。当班的正好是黄茂才,他是难友们多次教育的策反对象。女室的杨汉秀、胡其芬、曾紫霞等人便大胆地向他提出:春节我们要表演文娱节目,请你行个方便,开门大放风!黄见上司不在,也乐得做个顺水人情。

春节联欢会开始。放风院坝顿时沸腾起来。头场的表演谢幕,楼四室的精彩节目“空中筋斗”开始。表演者头朝地,脚朝天,翻身腾空旋转360度,一个筋斗又一个筋斗,一连串的人影,形成一条条抛物线,从院坝这边翻到院坝那头,赢得了同志们的齐声喝彩。

接着一个节目是:七八个人围拢来站成一个大圆圈,五六个人踩着别人的肩膀再站上去,又形成一个较小的圆圈,三四个人再站上去,一层、二层、三层……最小的圆圈上只站着一个人,手执红旗,迎风招展,极目远眺高墙外的岗哨布置,借此侦察墙头上的电网设施,这个节目叫“叠罗汉”,是五室的同志为刺探敌情,有意安排的。它引来又一阵的欢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