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卓有成效的领导者
8876200000028

第28章 胆识过人,财源滚滚

挑战机遇。

机遇稍纵即逝,只能在求索中发现,机遇求之不得,惟有在挑战中寻觅。

丧失良机就会失去先机,抓住机遇意味成功在握。21世纪,蕴藏着极佳的机会又伴随着巨大的风险,领导当随机应变,择机而动。机遇只垂青那些善于捕捉它的人。

企业的生存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营环境,取决于社会气候,取决于商机的把握。抓住机遇就是抓住了发展的脉搏,抓住机遇就是抓住了生存的契机,抓住机遇就是抓住了竞争的制高点,抓住机遇就是抓住了财富。

约翰·洛克菲勒是以独霸石油而蜚声海内外的,然而当初这一行业刚刚兴起之时,他并未冲锋陷阵,而是镇定自若、冷静观察、周密分析、待机行事。他一贯坚信和奉行“先行者无厚利”的信条。历史证明钻到石油的人并一定致富,这就是美国财富分配的原则。他进入石油业的成功之路可概括为下述四步。

一、仔细勘察、熟悉业务。随着石油浪潮兴起,成批的冒险家冲向油田。洛克菲勒密切注视着蓬勃发展的石油业,并独自到油田勘察,掌握第一手资料。1860年秋天,他把马鞍搁在马背上,肩挎来福枪、带着背包与毛毯、踏上了去油田的征程。沿途环境十分恶劣;天晴时沙土漫天,下雨时泥泞不堪,一路上他不顾颠簸,详细地作笔记。“用平底船比运货马车运油更好些。”他一路观察着,思考着。他来到泰塔斯维,住进杜雷克曾居住过的美利坚饭店,继续实地调查,“油井为72座,日产1165桶……”他认真地记录下来。他在众人云集之处,沉默寡言,仔细地倾听别人谈话;每天从报纸上留心石油、购物和蔬菜的行市,以及石油的涨落行情。考察完产油区,他对石油业已变成了内行。他预计石油一定会下跌,虽然是一个很有潜力的行业,但是还不到进入的时机。

二、耐心等待、静候战机。1861年春天,宾州的油井增加到135座,同时俄亥俄州和西弗吉尼亚州也钻出了石油。洛克菲勒又远程勘察了几次,每次回来总免不了要劝慰焦急的克拉克一番,等待时机的到来。当宾州第一块油田开采时,原油售价每桶达20美元,随后,源源不断的油流向市场,纽约市场的油价跌到0.13美元/加仑;没过多久1桶42加仑原油价又跌到0.35美元,每加仑连10美分都不到,简直如同水一样便宜。这时,为了阻止油价疯狂暴跌,生产者组成“产地卡特尔”,决定维持每桶4美元的最低限。可是,由于一直困扰的原油运输问题(从产地运到纽约运费为3美元)干扰,导致原油大量积压。盯着克利夫兰报头版大字标题“3万桶原油在产地滞销”,洛克菲勒平静地对合伙人克拉克道:“我们该用赚到的钱投资石油业了!怎么样?”“你一定是疯了,投资暴跌的泰塔斯维原油?”克拉克十分惊讶!“据说正计划修筑到泰塔斯维的铁路,一旦完工,就可用铁路运输石油……”洛克菲勒苦口婆心地讲解决策的依据。

三、谨慎抉择,迈入石油业。油价起伏巨大,洛克菲勒从中窥出石油钻探意义不大。钻井成功只能得到毫无保证的原油,如果失败则一切努力换来的只是一个干洞。原油只有经过精炼变成煤油后才有商业价值,煤油售价要高出原油近10倍,而精炼成本仅为30美分,因此,精炼不仅是有利可图的一环,而且是石油业的咽喉,谁控制了它,谁就能决定付给厂家和批发商的价格,谁就能控制整个石油业,经过深思熟虑,洛克菲勒选择了炼油为切入点,1863年,出资4000美元与化学家塞缪尔·安德鲁斯合伙创办了安德鲁斯·克拉克企业。新企业所有权表面上归克拉克掌握,而实际上克拉克领导原油采购,洛克菲勒领导企业的财务和销售工作,安德鲁斯负责生产。此时,克利夫兰仅有小规模石油精炼厂12座。

四、果断决策、抢占领地。新企业起始资本很小,由于煤油销路飞速拓宽,企业不得不一再扩大生产能力,洛克菲勒不断增加贷款全力扩大企业。然而在这关键时刻克拉克却举棋不定,由此双方产生了冲突,最后商定将企业拍卖。洛克菲勒、安德鲁斯、克拉克3人从500美元起价,竞相喊价,当克拉克最后有气无力地报出“72000美元”时,洛克菲勒毫不犹豫地轻轻报出“72500美元”。数10年后,在回忆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时,洛克菲勒仍不无自豪地称其为“这是我一生中所做的最大决策!”1865年,克拉克退出后,企业更名为洛克菲勒·安德鲁斯企业。洛克菲勒随之又加速扩充其石油精炼厂的设备,使日产油量增至500桶。1865年企业雇员37人,而销售总额高达120万美元,仅税金据记载就超过31,800美元;企业在克利夫兰日产量总计6000桶的所有炼油厂中规模首屈一指。

洛克菲勒以自己精明的经营头脑、远见卓识的预见性、冷静的分析和判断力、毫不留情的垄断意识和铁的手腕,在美国乃至世界石油界打出天下,称霸于世,使洛克菲勒标准牌石油独霸世界市场。洛克菲勒财团不但控制着美国的经济,也深远地影响着美国的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