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小说家
(1881年—1942年)
小传
奥地利作家,早期从事文学翻译,后来创作诗歌,著有诗集《银弦》、《往日的花环》。
他的主要成就是传记文学和中短篇小说创作,前者有《罗曼·罗兰》、《三大师》等,后者有《感觉的混乱》小说集,其中《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等,为我国读者所熟悉。
他笔下的人物常被某种神秘的、不可捉摸的力量所驱使,最终毁于某种热情。他善于运用细腻的心理分析手法刻画人物的思想感情,通过动作、神态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他的作品已被译成50多种文字,发行量达数百万册。
代表作品
《马来狂人》(中篇小说)
《玛丽亚·斯图亚特》(传记)
《耶利米》(剧作)
《穷人的羔羊》(剧作)
《昨日的世界》(回忆录、自传)
中学语文课文收录
《滑铁卢之战》
童年
center向文学大师取经学习
斯蒂芬·茨威格出生在维也纳的一个犹太富商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工商业家,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还弹得一手好钢琴。
他的母亲是一个银行家的女儿,斯蒂芬·茨威格是她的第二个儿子。
由于父母文化素质都比较高,家中交谈经常使用外语,因此,茨威格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文化氛围熏陶。他聪慧好学,接受能力很强。在上中学时就知道很多知识。余暇时间,他就和同学们一起去维也纳著名的宫廷剧院看戏。他回忆说:“倘若我们的老师不是那样漠不关心,那么他们一定会奇怪地发现,每次首演式的那天下午——我们不得不在下午三点就去排队买票……倘若仔细检查一下,他们会同样发现在我们拉丁文语法书里,夹着里尔克的诗篇。”
茨威格不仅在读里尔克、尼采等人的作品,还在寻求仿效的方法。当时,维也纳有一批“青年维也纳派”诗人成为茨威格的崇拜对象,特别是比他大七岁的霍夫曼斯塔尔。中学毕业时,霍夫曼斯塔尔就已经写出了受人瞩目的作品,因而成为茨威格学习创作的动力和努力的方向。
于是,茨威格16岁那年,在柏林的《社交界》杂志上和《未来》杂志上也发表了自己的诗歌。
创作准备
center不拘一格进行创作
1899年茨威格高中毕业,进入维也纳大学,主修日尔曼文学和法国文学。但是,他坚信真正的学问并不在课堂上,而在于自己读更多的书。他说:“好的书籍可以取代最好的大学。”因此,他除了课堂学习之外,完全按照自己的计划读书写作、广泛结交文友。
他在大学一年级时,把自己已发表的诗汇集成《银弦集》。对这本书,外界反响还不错,但他自己并不满意,他说:“这些诗别无其他根源,只是出于舞文弄墨,以及遣词押韵的冲动,也出于虚荣心。这些诗的致命弱点是缺乏激情。”因此,他不许出版商再版。
这一时期他还听从著名诗人、翻译家德默尔的忠告,通过翻译外国作家的作品来勤奋练笔。因此,他花大量时间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从中既增长了知识,学习了技巧,也开阔了眼界。
出于同样的目的,茨威格特地利用暑假时间前往比利时,去结识当时欧洲诗坛的元老——维尔哈伦。维氏的诗歌与当年惠特曼在美国历史上所起的作用一样。他的诗充满青春活力,对人生持肯定的、乐观的态度。茨威格很喜欢这些诗,他集中精力准备把维尔哈伦的诗全都翻译过来。
1903年,茨威格的大学毕业论文是评述法国历史学家丹纳。他对丹纳的“从客观条件出发,来观察世界事物”的观点很感兴趣。除此之外,弗洛伊德的深层心理学也给了茨威格以巨大的思想影响。
茨威格还喜欢旅行。他毕业以后不急着找工作,而是先去巴黎瞻仰先贤的遗迹,拜访新老朋友,包括罗曼·罗兰和雕塑家罗丹。
然后他又去了英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这种爱好,成了茨威格的一种天性。
所有这些,都为他日后的创作作了思想和内容上的准备。
成名作的诞生
center从戏剧到小说
茨威格正式步入文坛之前,似乎是从戏剧开始的,如他1907年完成的悲剧《特尔西特斯》,1910年发表的喜剧《化身戏子》,1911年完成的剧本《海滨之屋》等。只是因为一些其他原因,这些剧本未能如愿得以上演,大大影响了茨威格创作戏剧的积极性。先是柏林王家剧院在上演《特尔西特斯》前夕,扮演男主角的演员突然因病去世;不久,维也纳宫廷剧院准备上演喜剧《化身戏子》,该剧尚未排演,剧院“台柱子”也忽然身患重病,随即去世,演出计划又成泡影;几年之后,该剧院新上任的经理准备上演茨威格的另一部戏剧《海滨之屋》,这次演出中的演员虽然没有其他意外,可是这位经理却在排演前半个月突然死去,演出又未能成功。这一连串的打击促使茨威格把主要精力移至小说创作方面,1911年他出版中篇小说集《最初的经历》,这是以他的童年生活经验为基础进行创作的;还有《看不见的珍藏》,也是与他热心收集名家签名和艺术家、作家手稿有关,从而才塑造出那个双目失明的主人公有血有肉的鲜明形象。
但真正令读者所倾倒的是他在1922年完成的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
前者写一位著名小说家R度假回来,这天正值他的生日。他从众多信件中,发现一封没有发信地址和发信人只有潦草的女人字迹的来信,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不由自主地读了这封信。
那个女人写道:从13岁开始,她便真心倾慕他;在18岁那年,她终于装成一个“拉郎女”与他共进晚餐,陪他住了一夜,心甘情愿地奉献了自己。
作家R后来借故离开了维也纳,再没有找过她。女人为作家R生了一个儿子,并记着R的生日,每年在这一天送给R一朵白玫瑰,因为R在那个惟一的晚上,也曾送给她一朵白玫瑰。
终于有一天,R又一次用赞美与贪婪的目光盯住了她,但并没有认出是她。女人不顾一切随R而去,一夜交欢之后,R又像对待陌生人一样从她的视线中消失了。
女人现在告诉R,她马上就要死了。她曾为他伴夜,为他生子,她对他惟一的要求是:请R在他的生日那天去买一束白玫瑰,代替她的手插到瓶内,这样,她会每年再活一天,代替花朵贴近他。她向R保证,她决不会让别人知道这件事,她的死不会伤害他。
R的手发抖了,他注视着桌上那只花瓶,多年来在他生日这一天,第一次是空的!他忽然觉得股股冷风吹来,似乎感觉到了一次死亡!他百感交集,思念起那个看不见的女人——没有实体,却充满激情,犹如远方的音乐。
后者也是写一对男女的故事:C太太挽救了一个在赌场上冒着生命危险下赌注的青年,两人在旅馆里同居之后,没想到青年又回到赌桌旁……C太太悲痛万分,在一天24小时之内,经历了种种感情的起伏变化,内心世界受到了沉重打击。
在这两篇作品里,一方面,作者没有把人物和矛盾放到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去叙述,只是从多方面渲染一种欲望式的感情力量的不可抗拒,这让我们完全可以看出作者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另一方面,这两篇小说集中体现了茨威格作品强烈的艺术魅力和独特的视觉效果,即细致入微的心理剖析、巧妙的构思、传奇的情节、悬念的设置等等。
巅峰之作
center笔伐法西斯
茨威格一生的创作是勤奋的,成果也是丰富的。他不仅创作戏剧、小说,还创作多部著名的传记作品,如《三位大师》(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斯妥耶夫斯基);《同精灵的斗争》(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尼采);《三位作家的生平》(卡萨诺瓦、司汤达、托尔斯泰)以及《罗曼·罗兰》等。这些著作,既具有一种哲理的内涵,又具有一种崇高美的特点,在茨威格一生的创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1933年,德国法西斯上台,茨威格受到迫害。他在萨尔斯堡的住宅被强行搜查,作品被纵火焚烧,法西斯势力还对他进行辱骂和恐吓。他只得流亡国外,并于1934年写了《鹿特丹的埃拉斯姆斯的胜利和悲剧》,对法西斯主义进行强烈抗议。
1936年,茨威格访问巴西,受到了巴西政府和人民的热烈欢迎,但是这也无法排遣他内心的苦闷,和一个浪迹天涯、无国无家的犹太人的深切悲哀。他写下了一生中最后一篇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小说以一艘轮船上几个乘客和世界象棋冠军的比赛为线索,描写了一位受法西斯精神迫害而成为象棋狂的受害者的故事,深刻揭露了法西斯摧残人的精神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同时也反映了茨威格对法西斯的倒行逆施产生的痛苦绝望的心情。
1938年,他完成了惟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中文译名《爱与旧情》)。这部小说让读者看到了沙文主义的狂热和排犹主义的情绪这些已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它们早就毒菌似的侵蚀了社会的肌体和人们的思想,否则怎能希特勒一声令下,就使全国的犹太人惨遭迫害,几百万人顿时化为灰烬呢?
小说的结构依然是采用茨威格擅长的倒叙和第一人称方式叙述。由一个当作家的“我”开始提问,引出主人公的自述身世。由于含有大量的心理活动和意识流的写法,很有艺术感染力。
小说出版后,受到热烈欢迎,它的英文版在一周内印了三次,德文版则分别在瑞典和荷兰出版。
趣闻轶事
center关于茨威格的死
作为一个爱好和平的人道主义者、一个正直的作家,茨威格亲身经历了亡国丧家、颠沛流离的磨难,又目睹了包括犹太人在内的欧洲各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内心已非常痛苦。
为了摆脱这种精神折磨,他决定自行离开这个让他不得安宁的人世。他在给前妻的一封信中,流露出自杀的念头,表示要“安安静静地消逝,并且用值得的方式”。
1942年2月中旬,新加坡沦陷的消息使茨威格更加绝望,虽然他相信曙光终会到来,但他无法忍受黎明前的黑暗。20日,他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写道:“你知道,自从失去了我的祖国——奥地利之后,我对生命就厌倦了。我无法在工作中找到我的真正的生命;自从我作为一个漂泊无依的人以来,内心的痛苦远比岁月更为厉害地使我变得苍老……您不要为我悲伤,我的生命多年来早就破碎了,能离开一个变得残暴的疯狂世界,我感到快乐。”
1942年2月22日,茨威格同他的妻子绿蒂·阿尔特曼在巴西的寓所里双双服毒自杀。巴西为这位伟大的作家举行了隆重的国葬——巴西历史上一次绝无仅有的为外国人举行的盛大的葬礼!
1924年,泰戈尔访华期间,中国著名女作家林徽因担任他的翻译,右为著名诗人徐志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