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经方治疗脾胃病研究
8871400000059

第59章 小承气汤

“治法”

通便除满,泻热和胃。

“组成”

大黄四两(酒洗),枳实三枚(炙),厚朴二两(去皮,炙)。

“服用方法”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二服,初一服,谵语止,若更衣者,停后服,不尔,尽服之。

“方义分析”

小承气汤是大承气汤去芒硝,减枳实、厚朴的药量,而大黄药量未变。大黄苦寒泻热去实,推陈致新;厚朴苦辛温,行气除满;枳实苦辛微寒,理气消痞。是方不用芒硝,说明是证燥实不甚,减枳实、厚朴药量亦说明其通下之力较大承气汤缓和,故适用于虽属阳明实热,但证情较大承气汤证为轻者。其服法要注意:若初服即便通,则不必尽服。若大便不通,可饮尽一剂,以观消息,总以便通为度。

“方歌”

朴二枳三四两黄,小承微结好商量;

长沙下法分轻重,妙在同煎切勿忘。

“历代论述”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若脉沉实者,内实者也,则可下。若脉滑疾,为里热未实,则未可下,先与小承气汤和之。汤入腹中,得矢气者,中有燥屎,可更与小承气汤一升以除之。若不转矢气者,是无燥屎,不可更与承气汤。至明日,邪气传时,脉得沉实紧牢之类,是里实也。反得微涩者,里气大虚也。若大便利后,脉微涩者,止为里虚而犹可。此又不大便,脉反微涩,是正气内衰,为邪所胜,故云难治。”

许宏《金鉴内台方议》:“证属阳明者,皆为可下也,若大满、大实者,属大承气汤。今此大热,大便硬,未至于大实,只属小承气汤也。以大黄为君,而荡除邪热;以枳实为臣,而破坚实;以厚朴为佐使,而调中除结燥也。”

汪苓友《伤寒论辨证广注》:“太阳病既经汗吐下,其邪为已减矣。所未解者,内入于胃,胃腑实热,必不大甚,故曰微烦。微烦者,大便未必能硬,其硬者,只因小便数故也。此非大满大实之证,故云与小承气汤,和之则愈。”

“现代研究”

1.治疗胃肠功能紊乱:小承气汤被广泛应用于腹部手术、肛肠科手术及妇产科手术等围手术期的胃肠功能紊乱。王勇将336例腹部外科手术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遵循外科手术原则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运用小承气汤加味治疗。结果:治疗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4~22小时,平均7.5小时;对照组为8~96小时,平均23小时,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别。范忠林应用加味小承气汤治疗胃肠功能性排空障碍效果明显,多数病例服用水煎剂1~2天内即多次排便排气,肠鸣音明显增加,很快恢复饮食。

2.治疗各类肠梗阻:黄氏采用小承气汤保留灌肠配合胃肠减压等综合措施治疗晚期大肠癌、胃癌肠梗阻患者,取得一定效果。周群20年来运用小承气汤加味治疗新生儿胎粪性肠梗阻,取得很好的疗效。

3.治疗中毒性肠麻痹:如徐济群采用小承气汤鼻饲治疗中毒性肠麻痹,用药18~24小时后均获痊愈,肠麻痹消失,肠蠕动功能恢复,肠鸣音恢复。

4.对胃肠功能有保护作用:研究表明使用小承气汤对建立人工气道的危重患者可使排气、排便提前出现,腹胀减轻,肺功能改善,人工气道时间缩短,同时可及早供给肠道营养,改善营养障碍,提高自身防御能力,减少脓毒血症和多脏器功能不全发生。

5.治疗残留排空延迟症:残留排空延迟症(DGES)是胃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该并发症在术后2~3天肛门排气,拔除胃管,进食流汁后发生,特征为上腹胀、溢出性胆汁样呕吐。临床证实小承气汤术后早期保留灌肠,对胃切除术后并发DGES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6.治疗慢性胃炎:以小承气汤加味治疗慢性胃炎,取得了较好疗效。本组55例病例均经胃镜检查确诊,其中萎缩性胃炎24例,浅表—萎缩性胃炎13例,浅表性胃炎15例,胃吻合口炎3例。经过3个月治疗后,临床疗效:显效40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36%。胃镜检查:复查30例中,显效10例,有效1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6.66%。

“病案分析”

陆某,男,9岁,1987年5月28日初诊。患者两天前因过食肉食,晨起呕吐饮食物两次,嗳腐吞酸,不思饮食,腹胀,大便稀水,每日五六次,舌苔白腻,脉滑。粪检:脓细胞(+),未消化食物(++)。证属饮食不节,积滞内停,胃失和降,脾失健运。方用小承气汤。药用:厚朴5g,枳实10g,生大黄10g(后下)。服药1剂后,解稀便三次,量多秽臭,呕吐已止,腹痛亦除,饮食渐增,再予益气健脾药物1剂,以善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