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贡献宁夏:灵州雪2008年度宁夏经济人物风采录
8870700000016

第16章 商海搏击立潮头一路豪歌飞云霞

第一节 商海搏击立潮头一路豪歌飞云霞——记宁夏新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国广

经济浪潮随着时代脉搏跌宕起伏,人们形容所有勇于创业、敢闯敢干的人为时代“弄潮儿”。

朱国广,宁夏新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这位从泥瓦匠到为城市美容的建筑师,就是这样一位敢于创新、敢于立身于时代风口浪尖的“弄潮儿”,在宁夏房地产开发和建筑行业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一向虚心向上、不知疲倦,带领宁夏新材房地产公司团队,由白手起家到发展壮大,21年间,成为宁夏房地产开发和建筑行业的一颗耀眼明珠。

有人说过,男人如书。体味之余,深以为然。

朱国广就好比一本精装版的《辞海》。走近他,他那天性使然的书卷气息,犹如幽幽的墨香,让人感觉舒心;与之交流,其丰富的知识面,又恰似《辞海》的厚重,让人望而生畏。但你又完全不用担心这本书晦涩难懂,各种诠释应有尽有……这位即将步入花甲之年的勇者,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以他特有的韧性和魅力,几十年如一日,拼搏于人生的海洋之中。

苦涩童年:朱国广成功的催化剂

美国学者马尔藤博士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困难是我们的恩人,有了困难,才能淘汰一切不如我们的竞争者,而使我们得到胜利。”可见,苦难对于弱者来说,可能是一个无底深渊,足以使弱者一蹶不振。但对于一个有能力、有魄力的人来说,苦难是成功的催化剂,是成功人士的垫脚石,是伴随他们一生最为有用、有益的财富。谈起小时候的经历,朱国广感触颇深,他表示:“苦难是本厚重的书,可以教会你一切,我的少年时代家里非常清贫。而恰恰是许多磨难,坚定了我奋斗终生的决心。”

1950年,朱国广出生于山东菏泽市单县黄寺乡的一个偏远的村落。黄寺乡素有“粮仓”之称,土质肥沃,地势平坦,浓密而大片的树林笼罩着每一个村庄。然而在过去,盐碱覆盖着大片的土地,半枯焦的庄稼地收获粮食很少,大多人家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生活。这样的日子,对于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朱国广来说,可谓记忆犹新。

父母都是老老实实的农民,家里有7个兄弟姐妹,朱国广排行第三。孩子太多,吃饭就成了问题,一生下来他就和三弟一道被父母送往彭庄的外祖母家寄养。在外祖母的精心呵护下,朱国广度过了他幸福的童年生活。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朱国广说:“外祖母对我要求很严,每次逃学,她都会把我亲自赶到学校交给老师。虽说淘气,但学习从来没有落在别人后面。”没有钱买纸和笔,他就找块小石板,然后用软石头笔在上面写字,字写得工工整整,特别受老师的赞扬。上高小时,他清楚地记得有一次老师让他用“旭日”一词造句。朱国广灵机一动,说:旭日从东方升起,我们的生活充满希望。老师非常高兴,然后就教导他,说毛主席说了,你就是旭日,旭日就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蓬勃而有生机。所以要好好读书,以后报效祖国。朱国广把老师的话牢牢地记在心里,他发誓一定要让外祖母和父母兄弟姐妹过上舒服的日子。

自小心灵手巧,极具艺术天赋,他特别对美术与手工艺感兴趣。1962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黄寺中学。上中学时,他对美术、几何等学科兴趣更加浓烈,把平时节省下来的零用钱买来木工、建筑方面的书籍,还置办了锯子、铁锤、直角尺、墨斗等木工工具。放假时,他跟着爷爷学木工、泥工,自制桌椅等木制品,自砌节能灶等,还为当地群众整修房子,修理桌椅等。虽说“不务正业”,但这丝毫不影响他的学习。通过努力,3年后,他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全县最好的学校单县一中。没想到只上了一年,就赶上了文化大革命。这期间,老师不能上讲台,学生不能进教室,唯一可干的,就是跟着闹革命。受“上级”指示,朱国广到学校当了一名辅导老师,主要的工作是负责每天给学生宣读报纸上的国家政策。随后,他又参加了红卫兵,“串联”到全国各个地方,1968年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接受了毛主席的接见。

然而就是这时候,家里出事了。朱国广的父亲是全县有名的贩卖牲口的经纪人,有一次从河南漯河买回来两头牛,公社便给他扣上了投机倒把的罪行,并罚他2000元钱,并且每天头上戴着一个高帽子游街。这件事使他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他也无端受到了牵连,不能上学,不能参军,不能入党,背上了巨大的思想包袱。从北京回来后,他自动退学,回到彭庄参加劳动。为了交罚款,母亲变买了12间瓦房,外加一窝小猪,才凑齐了2000元。自此,家里一穷二白,最后只剩下一间土房了。

就是在这样的状况下,朱国广早早结婚,过起了真正意义上的“日子”。由于从小跟着爷爷学砌墙,因此在生产队,他成了最受人欢迎的泥瓦匠,群众非常信任。加上在当时来说,他是少有的“知识分子”,很快在队上当上了政治队长、生产队长、大队团支部副书记等职务。可是不服于命运安排的朱国广,面对未来,有自己更大的抱负。

1970年,兰州军区征兵,有个张连长非常看好他的条件,于是专程来到家里征求他妻子的意见。当时他们结婚时间不长,妻子舍不得让他走。后来这事也就不了了之,朱国广第一次与部队擦肩而过。1971年,有个表哥从贺兰山军马场回来探亲,他便跟着来到了宁夏,成为了一名军工。虽然不是正式参军,但这足以让他自豪不已。

身先士卒:铸造“军魂”

许多人一生之所以伟大,与那些苦难经历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关系。朱国广经常说:“苦难,可以激发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更可以给予他们与之抗争的动力。所以,不要把苦难当作套在自己身上的枷锁,反而要把他作为自己真正的财富,小心翼翼地珍藏在心里。”“不要让苦难否定了你,因为正是这些苦难,可以帮助你走向最后的成功。”正是这些与生俱来的苦难,让朱国广一步一步走近梦想,并以军人的刚强,铸造自我完美的人格形象。

当时贺兰山军马场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刚来到部队,朱国广很迷茫,不知道干什么,整天对着贺兰山发呆。面对雄伟挺拔的山峰,他想到了很多,透过缭绕的云烟,他似乎触摸到了自己刚硬的性格,“我从贺兰山上悟到了人生,男子汉不能轻易垮下。”朱国广说。一开始,他跟着一位老农艺师搞试验田,培育优质的小麦品种。寒来暑往,从播种到收割,每天起早贪黑,尤其到了收割期,他每天提心吊胆,就怕暴雨来袭。一次夜里,他被轰轰的雷声惊醒,二话不说,披上衣服就往田里跑,然后就守护在幼小的麦苗旁边,观察天气。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朱国广说:“现在想想,真是一种幸福。那些亲手种的麦子,就像是你亲手盖的房子一样,你都忍不住要去抚摸一下。”是的,在他眼里,什么都是有生命的。在军马场那段时光里,他几乎每天都与茁壮的麦苗对话,谈自己的理想,倾诉自己的苦闷。他的一举一动,感动了所有的人。

有一件事让他记忆犹新。1973年冬天,他在贺兰山军马场二队当班长。有一次,突然一场大风席卷而来,平日里温婉的贺兰山一下子变得狰狞不堪,所有房屋上的瓦片满天飞舞,更夸张的是,就连收割机也被大风刮出数十米远。稍不留神,就有连人带工具一起刮到西干渠的可能。当时正是冬灌期,脚下的土地是从西干渠抽水灌溉的,通过支渠、斗渠流入田块。结果大风吹断的树干和杂草把战备路桥堵死了。为了保证渠堤和战备路的安全,面对可怕的风魔,朱国广毅然跳进渠里,在冰冷的水里连续“战斗”两个多小时,终于将桥、路疏通。部队为了鼓励他,给他记三等功一次。从此他也落下了关节炎的病根。

由于表现突出,1974年元月,朱国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一刻对他来说,是一生难以忘怀的记忆。提起当时的情景,朱国广无不激动地说:“当领导宣布我的名字时,我颤巍巍的双手接过烫金的党证,激动得流下了泪水。我当时抑制不住自己的心情,对着苍天白云大喊了起来,似乎10年前的冤屈一下子倾泻了出来!”如果要问这个世界上到底什么是幸福,那么对朱国广来说,入党是最幸福的。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谁是最幸福的人,那么他便是最幸福的人。能光荣地入党,就是给父母最好的回报。当天夜里,他悄悄爬在被窝里给父亲写信。他告诉父亲:我成为了一名中共党员,我要让你们相信,我是最棒的。

1976年,朱国广在部队正式提干,由于部队整编,军马场的隶属关系划给了自治区农垦局,贺兰山军马场更名为贺兰山农牧场。随后又被农牧场二队评为年度优秀先进生产者,被宁夏农垦系统评为先进工作者。1977年,朱国广调至农牧场五队当连长,麦收期间下起了暴雨。因为抢收夏粮及时,挽回公粮损失,朱国广再次受到嘉奖。同年,在他的带动下,那里解决了自来水。同时为了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他给职工买来了一台39英寸的彩色电视机,丰富了职工的生活。

小试牛刀:成为小有名气的“建筑师”

在贺兰山军马场搞后勤工作期间,军区的武器库以及军马场的宿舍全是他一砖一瓦地砌起来的。长期工作在生产第一线,使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视野不断开阔。在工作中,由于他对建筑制图特别感兴趣,经常刻苦钻研,并能设计和绘制出建筑的平面图,成为了一个小有名气的“建筑师”。

1980年,为了搞活第三产业,为300余名职工解决就业问题,贺兰山农牧场党委决定组建宁夏贺兰山农牧场建筑工程公司。由于工作能力强,加上在建筑方面颇有天赋,他自然成为了建筑公司第一任经理的最佳人选。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为了开阔视野,上任不久,朱国广便受上级委派,先后到过数十个省区20多个城市考察建筑市场,参观学习房地产、建筑业等方面的知识和实例。在上海参观学习期间,他十分珍惜参观学习的机会,白天参观,晚上就在宾馆里回忆和想象绘制各种式样的别墅、公寓、小花园的艺术造型、雕塑等平面图,并用橡皮摆出立体造型,还利用木块制作模型。

回来后,他带着一帮兄弟大显身手,盖的第一栋楼是位于银川郊区(现金凤区)气象局的住宅楼。这是一栋只有四层四个单元的小楼,楼建成后他并没有什么成就感,心里明白,困难还在后面。随后他又在新城区完成了他的第二个建筑作品——新城电力研究所生产试验楼。由于地板、外墙都采用了新材料、新工艺,与第一件作品出炉的感受不一样,朱国广终于有了一种成就感。用他的话说:“越看越像建筑了。”1981年,他又在平罗县完成了他的第三部作品——平罗县供销社商贸楼,这是平罗县历史上的第一栋现代化楼房。

正当他干得起劲的时候,1985年,他被调离农垦系统,任银川加气砼制品厂基建办公室主任;1988年,任宁夏新型建材房屋建筑开发公司副总经理、工程师,一干就是10年。这期间有不少成绩。尤其1990年以后,企业一鼓作气相继建成了银川市进宁北街、新华西街、鼓楼北街、和平新村、伊斯兰经学院、大古铁路银川基地等住宅区及几十项大型工程。但他更愿意将公司改制后取得的成绩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艰难蹒跚:甘从苦中来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中,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已成为人们价值取向的首选目标,薪酬无疑是一个人职业选择的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条件。在中国的西部地区,合资、外资、私营企业的薪酬待遇高于国企,特别是房地产业尤其明显,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在新材房地产公司,相当多的职员,有很多是业界精英,却宁可放弃优厚的薪酬待遇,守一而宁。问及原因时,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缘自朱国广的人格魅力:“有这样的老总,好心情比高收入更能吸引人。”

然而,随着建筑施工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又因公司是老国有企业,其体制已无法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加之企业包袱重,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当时部分市直国有企业正在进行改制试点,这是一个两难选择:不改制,企业无法生存;要改制,又是何等的艰难。通过资产评估,改制资金缺口很大,且企业历史长、员工多、矛盾多,情况复杂。

通过认真分析、艰难的抉择,朱国广选择了将企业进行彻底改制,改为股份制民营企业,他挑起了负责老企业改制和组建新企业的双重担子。在政府相关部门支持下,在企业改制领导小组的共同努力下,改制工作顺利完成了,宁夏新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这艘大船正式启航……

回想起创业之初那段艰苦的日子,现在依然成为他记忆中的宝贵精神财富。公司刚成立时在银川市老城区文化街租了两间房子,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两三个人就开始干了。由于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起初艰难地寻找项目,采用联合开发的办法,先后承建了自治区设计院、自治区机械研究所住宅楼、电子器材公司商贸楼等工程。谈到困难的程度,他举了一个例子,“全公司没钱买墨水,只有老经理那儿有一瓶,所有的职工每天早晨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排队到老经理那儿打墨水。为了公司的长期发展,我和老经理有一年时间不拿一分钱工资,反正就是这么一点一点地扛过来的。”

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无情的市场将“新材”捆在了一条风雨飘摇的大船上。朱国广明白,并不是等一等、挺一挺,好日子就会来。出路只有靠自己。他与公司员工在不回避矛盾、不做表面文章、不搞数字游戏的前提下,坚决剔除旧的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通过承认人的价值、人的差异、人的追求,以达到人员高素质、工程高质量、生产高效率、管理高效果、经营高效益、员工高收入的目标。形成员工能进能出,工资能高能低,干部能上能下的竞争局面。严格的“管理三部曲”运作模式,使企业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方位覆盖,这种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公司产能效益的提高。

企业竞争在市场,胜败根本在质量。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被称为“全球质量运动力的规则和世界贸易的通行证。”为领取这张“通行证”,新材100多名职工在他的带领下,对照ISO9001-2000标准,在追求工程的高质量中,不在原有工程技术上进行简单复制扩大,而是瞄准国内外的新型材料、优秀方案、现代先进的网络信息,精心组织,从严内审,积极整改。为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每年有计划地对职工及技术人员进行《建筑法》《建筑安装工程管理条例》及项目评估、规划设计、建筑施工、环境治理等多方面培训。到目前,全公司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职工达到90%以上,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达到30%,中级专业技术人员达到30%。

如果说新材的质量与管理定位,探索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实践是成功的,那么诚信更是新材精彩的篇章。朱国广带领“新材团队”通过“一次创业”,继而不失时机地打出了“二次创业”的发展战略和品牌战略,汲取国内大型房地产及大的建筑企业优秀管理经验,建立并完善物业服务体系。

致富思源:发展不忘社会

一个企业的快速发展,领导的决策重要,具体方案的实施更为关键。在朱国广的领导下,一群坚决拥护他的队伍,一批专业技术过硬、有高效管理头脑的项目经理成长起来,员工的业务能力也日益提升。他带领这些干部职工,积极响应党和政府扶贫帮困的号召,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性活动,为政府排忧解难。他们始终把社会公益事业放在首要位置,树立“发展不忘社会”的意识,使企业与社会同步发展,为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自己积极的贡献。

得知公司职工的孩子生病后,在他的带领下,公司全体员工为其捐款数万元。同时,公司大力支持教育事业,为银川市第11小学先后捐助357万元兴建教学等设施;为配合银川市城市建设“三大战役”工作,投资200多万元;捐助新农村建设45万元;在银川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成立之初捐款10万元;在银西防护林义务植树绿化120亩,投入资金55万多元。他主持正义、支援教育、扶持贫困、绿化美化大银川建设的行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谈到对无偿捐助的理解,他表示,当业务及事业正处于发展期时,需要有多一些“筹码”。正如打仗一样,子弹要够多,这样收获才会多一些,当收获达到相当水平时,便有能力做出更多的捐赠。

多年的努力与积累,为他个人赢得了不少荣誉。1991年被银川市人民政府评为“危房改造”先进个人,1993年被宁夏建材工业总公司授予“十佳”共产党员,1995年被银川地区企业家协会授予“优秀企业家”,1996年被评为“宁夏建材工业总公司系统优秀共产党员”,1998年被自治区劳人厅、建材工业总公司授予“全区建材系统先进工作者”,1999年全区企业调查工作中荣获“领导重视”奖,2001年被银川市人民政府评为“房地产开发工作”先进个人,2004年荣获“建设大银川杰出企业家”称号,2005~2007年被国家建设部授予政治思想工作先进个人,2008年被评为年度宁夏经济公益人物,2009年被宁夏企业家协会评为“最受社会尊敬的企业家”称号。

他带领公司全体员工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在“大银川”建设,创造“两个最适宜”城市建设中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公司累计完成建设投资19亿多元,开发房屋面积150多万平方米,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为国家创利税1.8亿多元。两次被国家建设部授予“全国建设系统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被自治区、银川市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评为“房地产开发效益最佳单位”;房地产开发“十强企业”“先进房地产开发企业”“市级精神文明单位”、宁夏房地产开发行业“星级企业”等荣誉称号,连续16年被自治区、银川市人民政府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交谈中,朱国广不止一次提到“责任”和“企业文化”。他告诉我,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企业,他无时无刻不在问自己:对于这块培育了企业成长的土地和人民,应该尽怎样的责任?应该拿什么来回报社会和人民?

他说,企业本身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但作为本地企业,社会责任应该摆在企业利润的前面,每一个项目都直接关系到人民利益。他强调的是,要么不做,要做就要追求真材实料和高品质,坚决反对偷工减料、以次充优,这也是新材公司的座右铭。

“我们新材作为一个朝阳地产公司,有责任有义务建设对我们所生活的城市具有长期正面影响和具有升值潜力的作品,并将科技文明与传统文化融入我们的产品,用我们饱满绚丽的激情构建我们美好的城市。秉着‘来源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经营理念,为城市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让企业在和谐的社会进程中发展,用我们企业的文化去影响社会,回报社会。对公司而言:质量是企业的命脉,诚信则是企业的基石。企业文化指引着发展方向,诚待顾客,尊重员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双赢:赢得顾客的信任,用心去做每一件事情,铸造‘百年’老店,最终赢得市场。”朱国广说。

“这些话听起来有些空,但新材一直在用实际行动去诠释。除了各地都有的承建项目,最近推出了紫云华庭住宅项目二期,我们将邀请市民参观和监督……”朱国广侃侃而谈。

精雕细刻:创作地标建筑

如果一座城市拥有一座高雅的建筑,那么,这座建筑必将成为这座城市关注的焦点。

在房地产开发建设的理念上,朱国广不只是单纯地买地建房,而是把买地建房看成是在完成一幅作品。这幅作品是画、是雕塑或是工艺品,必须用心去完成。美学家说,自然中有“高山之美”“河流之美”,而他则将这种自然美巧妙地融入在他的洋房群落中,漫步其间,使人宛如置身于规模宏大的园林之中。

“我想创造一首永恒的摇篮曲,亲手绘就一幅永恒的立体山水画。”朱国广是这样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位于银川市行政中心区段的紫云华庭项目,就是典型的作品。该项目总用地303亩,总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容积率1.49,绿地率35.3%,居住总户数2900余户。项目设有会所、幼儿园等公用设施,并设计集餐饮、娱乐、邮政、电信于一体的商业步行街。项目北临城市快速干道贺兰山中路,西临金凤区主干道正源北街,东临历史悠久的唐徕古渠,交通便利,配套完善,自然环境优越。

紫云华庭自西向东呈阶梯状排列,前后、高低错落,使得小区公共空间开合有序,景观更具有通透性和连续性,人行其间步行景移。小区东侧有千年古渠唐徕渠和唐徕公园,小区内有观赏绿地、多处景点及水景,居住其中确有“紫气东来祥云至,荣华富贵到门庭”的梦幻般感觉。小区实现人车分流,设有300个地上车位及1000个地下车位。在内部交通系统上更多地设有步行街及慢跑道,与贯穿小区南北的步行景观大道相互呼应,从而使步行道路系统与景观绿化带的结合更趋于人性化……

对于开发紫云华庭来说,朱国广的创新理念无处不在。

前些年,银川市高档住宅产品市场起步较晚,几乎所有的开发商对中、高级住宅的居住氛围和细节的理解不足。比如,银川人对高端住宅产品的理解大都还停留在“粗”“大”上,人们印象中的豪宅就是面积大的住宅。但是在国外,人们对好的住宅产品或高端住宅产品的要求却是精与细。针对本土与国外对高端住宅产品仍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解,他以超前的目光认为,产品只有做到细才能称为精品,所以新材公司对推出的每一种新产品,都力争做到最精最细。

在开发建设住宅中,朱国广既是公司的老板又是其开发项目的总规划者,亲自参与设计工作。同时他也是施工建设的总指挥,亲自参与建设工作。紫云华庭能如此品位超然,引人入胜,就是他倾注了汗水和心血精心构筑的。当人们徜徉在社区的时候,有谁能想到亭台楼阁的设计和用料都经过精挑细选、精雕细琢。每一幢楼宇都与花园内的花木、建筑、水池等相映生辉,无不独具匠心,构思奇巧。他精心设计到每户的大门和屋顶,造型各不相同,耐人寻味。

为了精心打造亲水名宅,尽显现代人们家居的典雅,在开发建设中,他始终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社区依唐徕渠水势而建,每一栋楼都由他亲自规划,精雕细刻才动工建造。他经常下工地亲自指导施工,现场解决难题。已落成的一期楼房造型,错落有致中又体现了布局的明快和富有时代节奏感。最令人称奇的是彼此间的采光和日照互不影响,无论你拉开哪一扇窗,映入眼帘的都是一幅绚丽多彩的山水画。置身其中,仿佛融入一幅集高山、河流、垒石、岩岸、植物之美的景致中,真实而浪漫,处处充满生机和灵性。

魅力老总:员工的幸福才是自己最大的幸福

朱国广是一个以诚待人的朋友型领导。一般来讲,企业老总多是果断、干练型的,在大多数的企业里,做事只看结果不看过程也是正常的。而在新材公司,朱国广是一个很乐于倾听的人。对员工的成功,他褒而不过誉,会帮你总结成功之后的经验。他更愿意倾听员工讲述工作失败的原因,帮你分析失败的教训。尤其是他会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包括某一个工作环节可能遇见的难度及不可预测的变数,他都会认真地为你考虑。很多部门负责人都说,在别的企业是在干事,而在新材公司跟着朱总则是上学,在新材公司的工作经历,会让人受用一生。的确,在新材公司,任何一个员工,都不需要背负沉重包袱,你完全能心情愉快地轻装上阵,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和学习中发挥出自己最大的能量。朱国广总是希望自己的员工在工作中获得快乐,在事业上积极进取。他经常鼓励员工要有创新意识,要有学习热情,并向员工承诺,只要大家能拿到与工作相关的职称或学历,所需学费全部由公司报销。他不仅是在为新材公司培养人才,更是在为社会培养着人才。

朱国广也是一个身作则的楷模型领导。在公司,他不仅对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而且也严格要求员工,无论在什么场合,都要维护新材公司的形象,坚决遏制脸难看、事难办的行为发生在新材公司。在一次公司全体会议上,他特别强调了职工素质问题,并以“紫云华庭”项目部一位员工为例,提倡大家都要像那位员工学习,时刻注意自身形象,注意细节,比如精神面貌、言谈举止、行走坐立都要以公司形象出发,大家不论是出去办事,接待来客始终要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

多年来,每一个新进新材公司的员工,都会发出一个同样的感慨:朱总给员工的第一个微笑完全不是“礼节”性的,包含着接纳、信赖和无限的期望。不论是在楼道间擦肩而过,还是在项目工地上相遇,或是在与客户和业主的交流过程中,不论是对员工,还是一线工人,他总是以和蔼的笑容对之。

微笑是朱国广的形象品牌,而悉心关怀员工的具体生活和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就是他魅力的体现。作为决策者,公司的每一项制度的形成和制订,都倾注了他的心血,而为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他更是不遗余力。在新《劳动法》颁布之前,公司就已经健全了各项保障制度,为员工办理了所有法定保险。2008年伊始,公司请来了平安保险公司的业务人员,为大家讲解关于企业年金制度的相关问题,随后表决通过了实行员工年金制度,使职工的长远利益得到了保障。

小事面前也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处理大事更能表现一个人的果断。汶川地震发生,每一个人都会经历无数次的感动和心痛。朱国广的感受自然也很多。而使他流下泪水的是,他感动于一个小伙子排了几小时的队要给灾区献血时的场景。简单的一幕,却触动了他人生为数不多的流泪。

他也是一位以心谋事的事业型领导。朱国广说过:“别人买房,我们造房、卖房。大多数人几乎都是倾其一生积蓄来买房子,我们必须用心去做,把好质量关,为客户负责!”在他的严格要求下,在注重节约成本、严把材料关的同时,新材公司的每一个楼盘、每一道工序,都把产品当人品,力争把房子造成品质最好的。

进公司工作久了的员工,都会发现朱国广有两大特点:一是从不说普通话,二是除了工作,没发现他有什么业余爱好。不说普通话,让我想起了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的一句戏言:“普通话是普通人说的。”朱国广不讲普通话,原因是什么,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口山东腔让人感受到的是他的朴实与诚恳,是他的掷地有声的领导气魄。除了工作就是工作,没有其他业余爱好的朱国广让大家产生许多的猜想,有人或许认为董事长有爱好,只是我们没有看到。可是,大多数同事都发现了一种情况,那就是在周末或是节假日,朱总都会来公司加班。由此推断,朱国广的业余生活就是工作。或许,只有在工作中,他才能最大限度地感受到快乐!

20多年来,朱国广以一个开拓者的眼光,战略家的决策,始终站在房地产开发建设的前沿,满怀信心地带领宁夏新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员工与时俱进,科学规划,抢抓机遇,加快推进各种项目的开发和建设,为再造新材辉煌奠定基础。而回想宁夏新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创业历程,每个决策、每项工程、每次成功,无不渗透着朱国广的执著追求和辛勤付出。在未来的发展中,他们将继续遵循“诚信为本、造福社会、为民负责、创业奉献”的经营理念,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和高速度地完成各项工程任务,谱写新材公司更加辉煌的篇章。

宁夏新材房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国广

记者:朱总您好!您很早以前在部队里就搞过建筑?

朱国广(以下简称“朱”):军马场的建筑公司我就是第一任经理,我始终没有离开过建筑这个行当。

记者:朱总是山东人?

朱:对,山东菏泽人。

记者:能说说您的过去吗?

朱:我是1950年出生的。小时候对生活就充满憧憬,学习也不错,班主任经常表扬我,说我有上进心。但是上到高小,遇到三年自然灾害,山东是个重灾区,死人也不少。当时虽然自己不太懂事,但是记得那一幕还是非常清楚的。

记者:现在还记得?

朱:很清楚,当时我在我外祖母家。

记者:就是我们说的那个低标准。

朱:就是那个1960、1961、1962年,算低标准。我觉得人在一种无情的、恐惧的氛围中生存,对人的影响非常大。我父亲虽然是个农民,但在当地很有威望。记得那时候他从河南漯河买了两头牛回老家卖。这种行为当时就认为是资本主义尾巴,罚了2000块钱。我母亲很刚强,为了交罚款把房子都卖了。当时她说,除了孩子不能给你们以外,家里的财产你们愿意拿啥拿啥。我母亲今年90岁了,到现在老人还在说那件事。可以说这件事对我自己的成长,对我兄弟姊妹们的成长都有影响。

记者:您什么原因从山东到了银川的?

朱:来银川之前我已经结婚了,结婚还不到一年时间。当时思想压力很大,看不到前途,军马场在全国招了400名军工,我从山东参军过来的。

记者:您离开自己的家乡多少年了?

朱:1971年离开自己的家乡,将近40年了。

记者:您的家乡是什么样子,能说说吗?

朱:我出生在菏泽一个离县城有十几公里的小村庄,鲁西南平原,国家粮仓,现在也是木材之乡,一片树一片的树,一望无际,郁郁葱葱,雨水也比较充沛。在山东来讲是个穷困地区。我很眷恋我的家乡,但各方面条件不允许,现在条件允许了又回不去了,儿女都在这里了,朋友、事业也都在这里了。

记者:现在老家还有什么亲人?

朱:那多呢。我家是个大家族,要把兄弟姊妹的家人都算上,几十口子人呢,我母亲还在世呢。

记者:您来宁夏这么多年,口音还是没怎么变,乡音还是很重的。

朱:特殊语言,也不像普通话,也不像山东话,也不像宁夏话。

记者:山东人性格一般来说比较耿直,比较正直、刚毅。您觉得您身上有山东人的这种特点吗?

朱:山东人就是比较耿直,自己也感觉到有。年轻时我很倔强,就是自己认的道理认的路,就是不到黄河不死心吧。再一个,山东人比较执著,你像我现在就是喜欢这个行业,每个礼拜天或休假日,我还是喜欢到工地看看,看看在施工的过程中有什么瑕疵,有什么缺陷。比如说这个门窗呀、地面呀,包括这些墙砖呀、石材呀,可以说我基本了解,我非常喜欢这一行。

记者:现在年轻人说人干上自己喜欢的事业是很幸福的,这么说您应该是很幸福的。

朱:常常有这一幸福感。你对你从事的行业喜欢不喜欢,也跟人一样,也得培养感情,不是说一开始干这个行业你就能喜欢这个行业。你对它付出心血了,也就有感情了,就会喜欢的。新材公司20多年的发展确实付出心血了,也就有感情了,就会喜欢的。看到公司一天天向前发展,我的确很欣慰,常常有一种幸福感。

记者:2008年度宁夏经济人物颁奖现场,给您的颁奖词中有一句话就是“厚德载物”,因为正当商品房销售火爆的时候,您在建设经济适用房,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朱:经济适用房是政府提倡的,解决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的问题。我们企业发展到今天这个程度,社会责任也很重要。别人不做我们也得做。像现在五里水乡,十几万平方米,别人不愿意干我们还得坚持干下去,微利也得干下去,甚至赔钱也得干下去。我觉得这就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记者:商人一般不都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吗?

朱:商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这本身没有错误。问题是你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你也要考虑你的社会责任。一个没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它是做不大的,也走不了多远。政府给你企业平台,你要回报社会,要有报恩思想。再说你干了十几万平方米政府还给你钱,不给你钱还给你土地,你就是少挣点钱罢了,不会伤及元气。

记者:这几年银川的房价已经连续几个月领跑全国了,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讲这是件好事?

朱:也不见得就是好事。银川市的房价从去年10月份,到今年6月份领跑全国8个月。宁夏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宁夏这几年的发展令人刮目相看,尤其是大银川建设突飞猛进。这样就吸引了周边省区的一些人士到这里投资置业,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房价的过快上涨。我总觉得银川市的地产,起步晚、品质不高,城市又不发达,现在进入大城市,150万人了,外地人,宁东化工,这都给周边省区一种理念,说宁夏是个好地方,重现“塞上江南”的古城风貌。便有许多人想在这里创业,想在这里安居,推动了房地产市场往前走。再一个如果房价涨得过快,它就无形之中会带有一定的泡沫。

记者:你觉得怎么样才能让宁夏的房地产健康、稳定地发展呢?

朱:我们在开座谈会的时候我也给政府提出过这个问题,就是要他们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像污水处理、排水、给水给电、学校、医院、市场,还有必备的一些文化设施。就是生地变成熟地再挂牌,挂牌到底是干什么用要明示,要有标准,要有最高限价。房地产企业要自律,取之社会也要回报社会,你不能赚了钱就跑了,把包袱甩给政府。

记者:朱总您个人一直好像强调社会责任,有时候是不是背负的责任太重了也会影响企业发展的步伐?

朱:人就是要讲责任。企业对员工要讲责任,企业本身的发展要讲责任,企业发展了还要讲社会责任。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觉得我对社会的责任做得还不够,这种心理比较重。

记者:如果现在让您给社会上正在创业的年轻人一些忠告,您会说点什么?

朱:我想说,现在年轻人不管在什么行业工作,首先要懂礼节,就是说要先学习怎样待人接物,要注意道德修养。第二个要善行,就是你做一件事善恶美丑你要分清楚,你要择善而从之。另外言辞不要太激烈,现在年轻人缺的就是这个东西,性格偏激对社会不满,对他人不服就容易走入歧途。再一个就是你选择行业,还是让行业选择你。其实任何行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年轻人只要肯干就行,肯吃苦,要勤奋。好多年轻人老是想着自己有什么背景。国家主席只有一个,亿万富翁全国才几千个,不可能全都有个亿万富翁的老爹老妈。所以说天道酬勤,自己要奋斗。

记者:您是一个很传统的人?

朱:我的思想并不传统,我的思想也有很多叛逆。你想当年我在家都结了婚了,在山东家乡也是能有碗饭吃的,可是我偏偏要出来,把家撇开一个人出来闯。

记者:当时来宁夏就是抱着一种改变命运的想法?

朱:也不是,当时挺迷茫的。当时参军的人是光荣的,入党是光荣的,当时能被推荐上大学也是光荣的。在农村当个书记,起码当个公社书记也是光荣的。人往高处走。离开家乡,能跨出这一步我觉得就是叛逆的。我父母当时还在,我们老家有个传统,父母在子不远游啊,所以说当时我也是很叛逆的。再一个,我年轻的时候,做什么事情是很霸道的,山东人的性格。

记者:回顾一下您事业发展的过程,您觉得最重要的时期是什么时候?

朱:没有最重要的时期。我总觉得一个人事业的发展是和社会紧紧捆在一起的,社会发展了你才能发展。我觉着我发展的过程都很重要,缺少了一个环节都不会有我的今天。

记者:如果要一个感谢的人,您最想感谢的是谁?

朱:这个说不上,这个真说不上。要真说感谢谁,就是要感谢我老伴。我老伴非常贤惠,对我生活起居照顾得非常周到,所以我做出来的成绩确实有她的一半。家庭的事情我管得很少很少。

记者:您企业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朱:没感觉到,我觉得企业发展很顺利。我觉着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感觉到有多困难,心情很平静,就这样一年一年往前走。

记者:即使有困难您也不认为它是困难。

朱:困难就是困难,困难克服了,困难就不是困难了。

记者:您一直提到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我们新材是怎么来看这个生命线呢?

朱:质量。一个方面就是产品本身的内在质量,另一方面就是给业主的服务质量,这是理念。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老百姓认可就是最大的质量。

记者:有人说您是个成功人士,您自己怎么看待这种成功呢?

朱:我认为我不完全成功。所谓成功就是双重责任:一方面企业职工的收入,包括他的办公、居住条件,都应该是一流的;另一方面,对社会的贡献要大,这才叫成功。我们宁夏的企业都是不太大的,尤其民营企业规模都不是太大,不能算成功。在历史的长河中没有被淹没就算是不错了。

记者:您太追求完美了?

朱:我真是这么想的。企业能在这个行业里保持在前10名没有被甩掉,这就很幸运了,但是离成功还差很多。什么时候我的建筑都成为银川市的地标性建筑,那可以说是成功。

记者:您是一个善于反思的人。

朱: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总是出现一些新东西。学无止境,就是要学习,不断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与时俱进。我到这个年龄也想收山了。

记者:我看您的性格,不会轻易收山的。

朱:太累了,该找接班人了。

记者:你下一步有什么打算吗?

朱:下一步就是要给年轻人一个平台,现在新材有工厂、有建筑公司、有物业公司。这些公司的负责人,他们的年龄都三四十岁。我就是要给他们一个平台,让他们有发展自己的空间,我给他们当好参谋。

记者:您希望以后的年轻人干得比您更好?

朱:是的,时代造英雄。年轻人有点挫折也不是坏事,有时候有点挫折应该是财富,挫折能培养年轻人坚韧不拔的性格。疾风知劲草,路遥知马力。

记者:每次看到自己的作品,看到自己公司建设的这些小区,就会有成就感?

朱:有的看着还可以,有的看着不行。大城市的有些建筑真是雄伟,一栋楼的建筑面积就顶咱们银川几十栋楼的建筑面积。我有时候在想,应该建这么一个地标性的建筑。

记者:这是您的理想?

朱:对,有这个想法,但是很多条件达不到。

记者:感谢朱总,祝您身体健康!祝新材的明天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