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春的足迹—燕园里的成长故事
8870500000016

第16章 以韧启真,不为坚毅宁有此?——记工学院王启宁

人物简介:王启宁,男,安徽人,北京大学工学院2004级直博生。曾获北京大学五四奖学金、摩根士丹利奖学金、学术创新奖、学生“五·四”奖章、研究生学术十杰等多项荣誉。参与多项科研课题,在多机器人协作、仿生机器人等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国内外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多项,多次参加国际会议并宣读论文。作为北大sharPKUngfu机器人队队长,带队参加国内外机器人比赛,获得国际级奖励3项,国家级奖励5项,并被2008年机器人世界杯赛组委会推选为标准平台组地区主席。于2005年创建了北京大学机器人协会并担任会长,积极开展机器人科普活动,为机器人技术在校内外的普及做出了贡献。2009年当选为“2008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并被北京大学通令嘉奖。现已留校工作。

我们能从忘我的投入中获得莫大的乐趣——在外人看来很苦的科研过程,对于我们来说却是一个不断挑战、不断征服的过程,而征服本身就是一种快乐。只要投入进去了,其实没什么苦的,苦也是乐。

——王启宁

“机器人”这个名字似乎有种魔幻般的吸引力,它几乎是高科技的代名词,是小孩儿心中的幻想,也是大人眼里的科学。燕园中,就有这样一个人,带着一种兴趣,走进了机器人世界,收获着自己的快乐,也赢得了许多辉煌。王启宁,一个宁静致远的名字,一个执著于理想的研究者,他在燕园铺展开的是一段充满激情的科研人生。

说起王启宁,认识的人第一反应就是:机器人!当然王启宁不是机器人,而是王启宁生活中的关键词就是:机器人。王启宁从进入北京大学开始,就对神秘的机器人研究产生了浓厚兴趣。但是这个含蓄的小伙子并没有如许多人一样将对机器人的好奇转移到科幻大片上,而是亲历科研现场,着手破解机器人科研的秘诀。

志在超越,不畏赛事艰苦

自2004年3月起,王启宁作为北京大学sharPKUngfu机器人队队长,和其他队员一起参加国内外多项机器人比赛,整个团队的宵衣旰食、风雨同舟换来了国际奖励三项,国家级奖励三项,王启宁还被2008年机器人世界杯赛组委会推选为标准平台组地区主席。2005年,北京大学sharPKUngfu机器人队首次参加全国机器人大赛,即获得四腿机器人组第三名,并以较大优势战胜了上届冠军清华大学队。2006年,首次参加在德国不来梅举行的第十届机器人世界杯赛,面对欧美强队的阻击,仍获得了技术挑战赛单项第八名的成绩。同年在中国苏州举行的2006年中国机器人大赛暨机器人世界杯中国公开赛上,夺得四腿机器人组足球比赛和技术挑战赛双料冠军。这一成绩不仅在校园内产生了积极影响,而且得到了国内外诸多媒体的关注,其中香港电台全程报道了北大机器人队的夺冠历程,中央电视台直播了比赛并邀请王启宁录制专栏节目。2007年在取得机器人世界杯国内热身赛一等奖之后,机器人队再赴美国亚特兰大参加第十一届机器人世界杯赛,夺得四腿组技术挑战赛第四名,为历年来国内高校参赛队在该项目上所取得的最好成绩。

在这丰富的经历和一连串的荣誉背后,有着令人难以忘怀的风雨故事。2006年的“国庆”假期与中秋佳节,当大家都陶醉于节日游玩的快乐和与家人团聚的温馨时,包括王启宁在内的七名北京大学工学院的师生却在苏州紧张忙碌着。不久之后,2006年中国机器人大赛将在这里举行。作为北京大学的代表,他们在这里以特殊的方式度过了中秋佳节。经过不懈的努力,最终他们获得了北大历史上这项比赛的首个冠军。对于这段经历,王启宁把自己的感受概括为四个词:紧张、压力、充实、快乐。紧张,是因为时间紧、任务重;压力,是源于对母校、对科学的强烈责任感;充实,来自于每一天的学习和钻研;快乐,根源于进步与成长。“我们的队伍是一个融洽、平等、有凝聚力的集体。台上短短30分钟的比赛,在台下要花上数百倍的时间来准备。为了准备这场比赛,几个月的时间里,大家几乎是全天奋战在实验室:调试程序、设置环境、进行预演……而我作为队长,连晚上睡觉也要在实验室打地铺。”而参加比赛的那些日子更是充满了紧张和辛苦:队员们每天晚上都要商量对策到凌晨,第二天早上不到六点就要起床,睡眠时间不足六个小时。在别人欢度中秋佳节的时候,大家却在成天为比赛的事情忙碌。“不过,中秋节的晚上我们还是抽出时间一起过了节,吃了月饼,算是短暂的放松吧——回忆起来,真是美好。”王启宁一谈起比赛的事情总是一脸的满足。

机器人研究复杂枯燥,准备赛事更是艰苦异常,王启宁能够一直兴趣盎然,是什么令他如此执著呢?王启宁谈到,寻求科学上的创新和技术上的进步,是他的原动力。“我们是学生,不是公司的员工——我们不能只重复已有的技术,在科学上有所创新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参加这项赛事一方面有助于自己的科研,另一方面,我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促进科技的发展。”此外,对母校的责任感也是他奋斗的动力。北大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很强,但研究工程科学的氛围却相对较淡,机器人研究一直没有形成系统。“我们想通过自己的行动营造重视工程科学、发展工程科学的氛围——这对北大这样的综合性大学是必需的。”

上下求索,问鼎学术之巅

研制具有一定智能和较强运动能力的双足(类人)机器人是整个机器人学界追求的目标。王启宁将此作为自己的目标,投入到双足机器人的研究之中。2006年,作为北京大学工学院智能控制实验室的骨干研究人员,王启宁与课题组同仁一起精心设计,反复实验,成功研制出新型双足(类人)机器人,顿时成为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报道的焦点。“在课题陷入困境的时候,我的脑子里只有机器人一件事,以至于平时在路上只关心别人的腿是如何运动的。”王启宁饶有兴味地回忆到。很多人都惊异于王启宁取得的成就,其实,在这些成就背后,王启宁付出的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勤和汗水。在实验攻坚阶段,由于要全身心投入到这项前沿研究中,所有课题组的成员都以实验室为家。对此,王启宁说:“深夜,这里是整个工学院大楼里少数亮着灯的几个实验室之一。我们能从忘我的投入中获得莫大的乐趣——在外人看来很苦的科研过程,对于我们来说却是一个不断挑战、不断征服的过程,而征服本身就是一种快乐。只要投入进去了,其实没什么苦的,苦也是乐。”

在科研方面,王启宁的收获是辉煌的,他参与了北京大学985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863计划项目等科研课题,在多机器人协作、仿生机器人等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国内外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十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多项,多次参加国际会议并宣读论文。2007年8月,王启宁取得参加IEEE暑期学校的资格,该活动在世界范围内只遴选40名学生参加。2008—2009年,王启宁连续两年担任中国机器人大赛技术委员会委员、标准平台组总负责人。他所带领的北大机器人队已发展成为国际知名的机器人竞赛团队。

赤子之心,学术之外亦担当

在进行机器人相关科学研究的同时,王启宁也十分重视机器人文化在校园内外的传播,积极开展机器人科普活动。2005年10月,作为发起人之一,他创立了北京大学机器人协会并担任会长,该协会填补了北大学术类社团的空白。三年来,他带领协会开展了多项活动。2005年11月,协会赴河北省沧州市举办了首届北大—沧州机器人科普活动,义务为市民普及机器人知识,并进行机器人实物演示,在一天半的时间内,接待市民两万余人次,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影响。2006年5月,协会举办了北京大学首届机器人科普周,以各种寓教于乐的形式在校园内普及机器人知识,吸引了许多同学参与到机器人的科学实践中。此外,王启宁还参与组织了“2006年柳州机器人科普展”、“2007年山东潍坊机器人科普展”等多项展览活动,及多次校内学术讲座活动,为普及机器人知识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协会的各项活动广泛宣传了北京大学在机器人领域取得的成果,受到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多家媒体的关注。

王启宁对弱势群体及师弟师妹的关心并不亚于他对机器人的热爱。从2005年开始,王启宁和其他两位同学一起,用自己获得的奖学金资助甘肃一名贫困女童,帮助她完成学业。在认真完成个人科研任务的同时,他作为所在实验室高年级学生,耐心帮助低年级同学解决困难,在学术和生活上给他们以切实的指导。他参与指导的本科生中有三位先后获得北京大学“学术希望之星”称号。

在王启宁看来,知识可以激励一群人,而科技可以改变一代人。他优异的成绩实践了他用科技奉献社会的庄严承诺。2008年5月,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之际,王启宁作为学生代表向胡锦涛总书记汇报了自己的科研进展情况和在创新人才成长方面的体会,受到总书记的充分肯定。同年12月,他作为第五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奖者代表在颁奖仪式上发言。2009年4月,王启宁当选为“2008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6月,北京大学对他予以通令嘉奖。

走近王启宁,我们发现:乐于付出执著与追逐的人,最能收获一份辉煌而潇洒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