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西游记(上)
8864500000004

第4章 悟彻菩提真妙理①断魔归本合元神②(1)

话表美猴王得了姓名,怡然踊跃,对菩提前作礼启谢。那祖师即命大众引孙悟空出二门外,教他洒扫应对、进退周旋之节。众仙奉行而出。悟空到门外,又拜了大众师兄,就于廊庑之间安排寝处。次早,与众师兄学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每日如此。闲时即扫地锄园,养花修树,寻柴燃火,挑水运浆。凡所用之物,无一不备。在洞中不觉倏六七年。

一日,祖师登坛高坐,唤集诸仙,开讲大道。真个是:

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妙演三乘③教,精微万法全。慢摇麈尾④喷珠玉,响振雷霆动九天。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⑤配合本如然。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

孙悟空在旁闻讲,喜得他抓耳挠腮,眉花眼笑。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忽被祖师看见,叫孙悟空道:“你在班中,怎么颠狂跃舞,不听我讲?”悟空道:“弟子诚心听讲,听到老师父妙音处,喜不自胜,故不觉作此踊跃之状。望师父恕罪!”祖师道:“你既识妙音,我且问你,你到洞中多少时了?”悟空道:“弟子本来懵懂,不知多少时节。只记得灶下无火,常去山后打柴,见一山好桃树,我在那里吃了七次饱桃矣。”祖师道:“那山唤名烂桃山,你既吃七次,想是七年了。你今要从我学些什么道?”悟空道:“但凭尊师教诲,只是有些道气儿,弟子便就学了。”

祖师道:“‘道’字门中有三百六十旁门⑥,旁门皆有正果。不知你学那一门哩?”悟空道:“凭尊师意思,弟子倾心听从。”祖师道:“我教你个‘术’字门中之道如何?”悟空道:“术门之道怎么说?”祖师道:“术字门中,乃是些请仙扶①菩提:梵语。即明辨善恶、觉悟真理的意思。

②元神:道家以经过修炼的灵魂为元神。

③三乘:佛教以车乘运载比喻佛法,不同的修持途径,分乘三种不同的车,即为大乘、中乘、小乘,故名三乘。

④麈尾:拂尘。麈,古代指鹿一类动物,其尾巴可做拂尘。

⑤三家:即释、道、儒三家。

⑥傍门:道教语。道教认为修行正路只有“金丹一道”,其余皆是外道、旁门,不能得道成仙。

鸾①,问卜揲蓍②,能知趋吉避凶之理。”悟空道:“似这般可得长生么?”祖师道:

“不能!不能!”悟空道:“不学!不学!”

祖师又道:“教你‘流’字门中之道如何?”悟空又问:“流字门中,是甚义理?”祖师道:“流字门中,乃是儒家、释家、道家、阴阳家、墨家、医家,或看经,或念佛,并朝真降圣之类。”悟空道:“似这般可得长生么?”祖师道:“若要长生,也似‘壁里安柱’。”悟空道:“师父,我是个老实人,不晓得打市语③。怎么谓之‘壁里安柱’?”祖师道:“人家盖房,欲图坚固,将墙壁之间立一顶柱,有日大厦将颓,他必朽矣。”悟空道:“据此说,也不长久。不学!不学!”

祖师道:“教你‘静’字门中之道如何?”悟空道:“静字门中,是甚正果?”祖师道:“此是休粮守谷④,清静无为,参禅打坐,戒语持斋,或睡功,或立功,并入定坐关⑤之类。”悟空道:“这般也能长生么?”祖师道:“也似‘窑头土坯’。”悟空笑道:“师父果有些滴#⑥。一行⑦说我不会打市语,怎么谓之‘窑头土坯’?”祖师道:“就如那窑头上,造成砖瓦之坯,虽已成形,尚未经水火煅炼,一朝大雨滂沱,他必滥矣。”悟空道:“也不长远。不学!不学!”

祖师道:“教你‘动’字门中之道如何?”悟空道:“动门之道,却又怎么?”祖师道:“此是有为有作,采阴补阳,攀弓踏弩,摩脐过气,用方炮制,烧茅打鼎,进红铅⑧,炼秋石⑨,并服妇乳之类。”悟空道:“似这等也得长生么?”祖师道:“此欲长生,‘亦如水中捞月’。”悟空道:“师父又来了!怎么叫做‘水中捞月’?”祖师道:“月在长空,水中有影,虽然看见,只是无捞摸处,到底只成空耳。”悟空道:“也不学!不学!”

祖师闻言,“咄”的一声,跳下高台,手持戒尺瑠瑏,指定悟空道:“你这猢狲,这般不学,那般不学,却待怎么?”走上前,将悟空头上打了三下,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了,撇下大众而去。唬得那一班听讲的人人惊惧,皆怨悟空瑏瑠

扶鸾:又叫“扶乱”、“扶箕”,旧时的一种迷信活动。一般两人合作,悬丁字架木笔,在沙盘上画字,以卜吉凶。因传说神仙来时要驾凤乘鸾,故有扶鸾之名。揲蓍(shéshī)用蓍草卜卦。

打市语:说隐语。市语,市中所说的行话、隐语

休粮守谷:又名“辟谷”。道家的一种修炼方法。休粮,停食谷物。守谷,养五赃之神。道家认为,通过长时期这样的修炼,可以达到长生不死的境界。

入定坐关:佛家的修炼方法。入定,僧人打坐,排除一切杂念,心定一处,叫入定。坐关,僧人将自己禁闭在静室中,在一段时间里与外隔绝,不食不语,叫坐关。滴#:不爽快,啰嗦。

一行;一直、一个劲。

红铅:本是妇女用的胭脂、铅粉。道家用以称妇女月经。秋石:用男童尿熬炼的药品。

戒尺:佛教向僧徒说戒时的用具。有两块长方形小木,上下敲击发声。这种戒尺同私塾先生教训学生时使用的小木板(也叫戒尺)是不一样的。

道:“你这泼猴,十分无状①!师父传你道法,如何不学,却与师父顶嘴?这番冲撞了他,不知几时才出来呵!”此时俱甚报怨他,又鄙贱嫌恶他。悟空一些儿也不恼,只是满脸陪笑。原来那猴王已打破盘中之谜,暗暗在心,所以不与众人争竞,只是忍耐无言。祖师打他三下者,教他三更时分存心;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上者,教他从后门进步,秘处传他道也。

当日悟空与众等喜喜欢欢,在三星仙洞之前,盼望天色,急不能到晚。及黄昏时,却与众就寝,假合眼,定息存神。山中又没打更传箭②,不知时分,只自家将鼻孔中出入之气调定。约到子时前后,轻轻地起来,穿了衣服,偷开前门,躲离大众,走出外,抬头观看。正是那:

月明清露冷,八极③迥无尘。深树幽禽宿,源头水溜汾。飞萤光散影,过雁字排云。正直三更候,应该访道真。

你看他从旧路径至后门外,只见那门儿半开半掩。悟空喜道:“老师父果然注意与我传道,故此开着门也。”即曳步近前,侧身进得门里,只走到祖师寝榻之下,见祖师蜷跼身躯,朝里睡着了。悟空不敢惊动,即跪在榻前。那祖师不多时觉来,舒开两足,口中自吟道:

“难!难!难!道最玄,莫把金丹作等闲。不遇至人④传妙诀,空言口困舌头干!”

悟空应声叫道:“师父,弟子在此跪候多时。”祖师闻得声音是悟空,即起披衣盘坐,喝道:“这猢狲!你不在前边去睡,却来我这后边作甚?”悟空道:“师父昨日坛前对众相允,教弟子三更时候,从后门里传我道理,故此大胆径拜老爷榻下。”祖师听①无状:没有礼貌。

②传箭:即传漏,报告时间。古时用漏壶计时,壶中有刻着度数的箭标,故报时称传箭或传漏。

③八极:八方极远的地方。

④至人: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

说,十分欢喜,暗自寻思道:“这厮①果然是个天地生成的!不然,何就打破我盘中之暗谜也?”悟空道:“此间更无六耳②,止只弟子一人,望师父大舍慈悲,传与我长生之道罢,永不忘恩!”祖师道:“你今有缘,我亦喜说。既识得盘中暗谜,你近前来,仔细听之,当传与你长生之妙道也。”悟空叩头谢了,洗耳用心,跪于榻下。祖师云:

“显密圆通真妙诀,惜修性命无他说。都来总是精气神,谨固牢藏休漏泄。休漏泄,体中藏,汝受吾传道自昌。口诀记来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凉。得清凉,光皎洁,好向丹台赏明月。月藏玉免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相盘结,性命坚,却能火里种金莲。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

此时说破根源,悟空心灵福至,切切记了口诀,对祖师拜谢深恩,即出后门观看。但见东方天色微舒白,西路金光大显明。依旧路,转到前门,轻轻的推开进去,坐在原寝之处,故将床铺摇响道:“天光了!天光了!起耶!”那大众还正睡哩,不知悟空已得了好事。当日起来打混,暗暗维持,子前午后,自己调息。

却早过了三年,祖师复登宝座,与众说法。谈的是公案比语③,论的是外像包皮④。忽问:“悟空何在?”悟空近前跪下:“弟子有。”祖师道:“你这一向修些什么道来?”悟空道:“弟子近来法性颇通,根源亦渐坚固矣。”祖师道:“你既通法性,会得根源,已注神体,却只是防备着‘三灾⑤利害’。”悟空听说,沉吟良久道:“师父之言谬矣。我尝闻道高德隆,与天同寿;水火既济,百病不生。却怎么有个‘三灾利害’?”祖师道:“此乃非常之道,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丹成之后,鬼神难容。虽驻颜益寿,但到了五百年后,天降雷灾打你,须要见性明心,预先躲避。躲得过,寿与天齐;躲不过,就此绝命。再五百年后,天降火灾烧你。这火不是天火,亦不是凡火,唤做‘阴火’。自本身涌泉穴⑥下烧起,直透泥垣宫⑦,五脏成灰,四肢皆朽,把千年苦行,俱为虚幻。再五百年,又①这厮:这小子,这家伙。

②更无六耳:犹如说这里没有第三人。

③公案比语:公案,佛教禅宗认为用教理解决疑难问题,如同官府判案一样,故也称公案。比语,用比喻来说明道理。

④外像包皮:佛教语。指人外表上的行为。

⑤三灾:佛教认为劫末要起三种灾害,刀兵、疾疫、饥馑为小三灾,火灾、风灾、水灾为大三灾,能毁灭世界。此处指大三灾,或叫“劫灾”。

⑥涌泉穴:位于足心。

⑦泥垣宫:即泥丸宫。《黄帝内景经》:“脑神精根字泥丸。”后称人头为泥丸宫。

降风灾吹你。这风不是东南西北风,不是和熏金朔风,亦不是花柳松竹风,唤做‘阴风’①。自囟门中吹入六腑,过丹田,穿九窍②,骨肉消疏,其身自解。所以都要躲过。”悟空闻说,毛骨悚然,叩头礼拜道:“万望老爷垂悯,传与躲避三灾之法,到底不敢忘恩。”祖师道:“此亦无难,只是你比他人不同,故传不得。”悟空道:“我也头圆顶天,足方履地,一般有九窍四肢、五脏六腑,何以比人不同?”祖师道:“你虽然像人,却比人少腮。”原来那猴子孤拐面③,凹脸尖嘴。悟空伸手一摸,笑道:“师父没成算!我虽少腮,却比人多这个素袋④,亦可准折过也。”祖师说:“也罢,你要学哪一般?有一般天罡数,该三十六般变化;有一般地煞数,该七十二般变化。”悟空道:“弟子愿多里捞摸,学一个地煞变化罢。”祖师道:“即如此,上前来,传与你口诀。”遂附耳低言,不知说了些什么妙法。这猴王也是他一窍通时百窍通,当时习了口诀,自修自炼,将七十二般变化都学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