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印象西部——西藏
8864000000034

第34章 拉萨――山南线

综合评价:山南是指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以南,山南地区北跨雅鲁藏布江曲水大桥连接拉萨,往西可至日喀则,东则抵达西藏平均海拔最低的林芝。

古代猕猴变人的传说便发生在山南的首府――泽当镇,泽当在藏语中的意思便是“猴子玩耍之地”,这种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传说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不谋而合,颇见神奇。在山南,古代建筑和遗址众多,从最早的宫殿到最大的古墓群,再到最古老的寺庙。在山南,许多看似名不经传的山和寺庙都可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西藏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游览重点:扎囊朗赛岭庄园,浪卡子羊卓雍错,乃东雍布拉康、猴子洞,琼结藏王墓。

体验重点:传说的神奇以及古墓、古寺所承载的历史文化。

推荐指数:★★★★

推荐行程:拉萨-贡噶-扎囊-浪卡子-乃东-琼结

贡嘎县

贡嘎县地处西藏南部、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带。贡嘎藏语意为“寨后白山,山顶白色”。

吐蕃时期约茹管辖。公元13世纪,由蔡马万户管辖。公元14世纪中叶,元顺帝授权西藏帕莫竹马政权接管西藏地方事务,大司徒绛曲坚赞执政后,在此设立贡嘎宗。后为西藏噶厦政府管辖,贡嘎宗归属洛喀(山南)基巧。1959年5月将贡嘎宗和杰德秀堆合并,正式成立贡嘎县,隶属山南地区管辖至今。

贡嘎机场宾馆位于贡嘎机场内,条件尚可,适宜乘坐第二天一早班机的乘客入住。

贡嘎县特产有杰德秀围裙、氆氇、柳条筐、酿酒坛、酥油壶、火罐、水坛、花盆等。

贡嘎境内公路干线为2条国道。拉萨至贡嘎公路为二级黑色公路。另有乡村公路9条,全县各乡镇增色通汽车。

该县属高原带干旱季风气候区。日照射间长,气温日差较大,年差较小,冬春寒冷多风,雨季降水集中,形成长冬无夏,春秋相边的气候特点。年降水量为356.6毫米,集中在6-9月份。年均大风日40天,集中在2-4月。

多吉扎寺

16世纪末叶由藏传佛教宁玛派(红教)僧人扎西道杰兴建,为宁玛派在西藏的重要寺院之一,与敏珠林寺齐名。

多吉扎寺供奉的神像奇特,主要有“出世五部”为修道成佛必须的“本尊”,有代表身语意的文殊、莲花、真实,代表功德和事业的甘露、金刚橛;“世间三部”为差遣非人、凶猛咒诅、供赞世神。

位置:昌果乡多吉扎村雅鲁藏布江北岸的勇宗山麓,县城距地区驻地泽当镇八十七公里。

扎囊

扎囊县地处西藏中南部、雅鲁藏布江中游。一种说法是扎囊意为“刺树林内”,另一种说法是扎囊意为“长内”,因为扎囊地方原有著名的制瓷作坊,故得名。总之,扎囊历史悠久,西藏原始六大氏族之一的扎氏就世代居住于此地。其周围古遗址、古建筑、古墓琳琅满目。

扎囊的餐饮以藏味和川味为主,“高原羊头”深受本地人及外地游客喜爱。桑耶寺内有餐馆,寺外有“友谊雪域餐厅”,价格便宜,味道可口。

桑耶寺院招待所,价格便宜,条件一般。

曲水――错那公路横穿县境,境内长达47公里。全县有一般公路120公里。江南8乡均通汽车。江上有机动木船摆渡,航运方便。本县距机场仅40余公里。

每年3-10月是扎囊县最佳旅游季节。

桑耶寺

藏传佛教史上第一座佛、法、僧三宝俱全的寺庙。寺院选址于藏王赤松德赞的出生地,藏王赤德祖赞的冬宫附近。其建筑融藏、汉、印度三种风格为一体,是游客观光和佛教徒朝佛修身的圣地。

桑耶寺不仅是藏族文物古迹中历史最悠久的著名寺院,也是吐蕃时期最宏伟、最壮丽的建筑。寺内珍藏和保存着自吐蕃王朝以来各个时期的历史、宗教、建筑、壁画、雕塑等遗迹,是藏族古代文化宝库之一。

位置:扎囊县雅鲁藏布江北岸的扎玛山麓,距离泽当镇38公里。

票价:40元

交通:可乘从拉萨开往泽当的班车,在桑耶渡口下车,23块钱,到寺内要坐船一人10元,上岸后可以坐各种车,坐比较颠簸的拖拉机比较有意思,一人1元钱。也可从泽当镇坐车到桑耶渡口。下车后乘机动船横渡雅鲁藏布江,上岸后可坐中巴或东风车到桑耶寺。

住宿:在桑耶住下,条件一般,15元一人。好好休息,顺便品尝一下这里的藏餐。

敏珠林寺

西藏地区中部现存最大、最重要的红教(宁玛派)寺庙。始建于1677年,原为宁玛派寺庙,是人们公认的带有佛学院性质的寺庙。

寺院坐西朝东,四面群山环抱,山青水秀,环境十分优美。敏珠林寺建筑规模较大,面积约10万多平方米。由祖拉康、曲果伦布拉康、堆对曲登塔、桑俄颇章、朗杰颇章等大小建筑组成。

该寺建于清康熙十五年(1676),由宁玛派的一位伏藏大师德达岭巴?吉美多杰创建。敏珠林寺主殿祖拉康墙壁上绘有多头多臂、面目狰狞的佛像,这是宁玛派寺院的一大特点。按藏传佛教的解释,这些威赫仇怒的护法神灵,是寺院防御敌人和恶魔的守卫者,被称为“护法神”。从艺术角度说,这种造型粗放、夸张的神灵形象,是西藏密宗艺术的代表。

敏珠林寺注重研习天文历算、医学,并以书法优美著称。依以往惯例,由敏珠林寺选派高僧,一部分担任设在布达拉宫内的僧官学院的教师,另一部分人则到门孜康负责研究历算和编写修订《藏历年表》。

敏珠林寺的僧人可以娶妻生子,在寺主的继承上是以父子或翁婿传承,并不完全限定在父子血统关系上。敏珠林寺在研究宁玛派的历史、教义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现在已成为旅游景点之一。

位置:坐落在扎囊县扎其乡敏珠林村群山环抱的山谷里。

票价:25元。

交通:泽当有开往敏珠林寺的公交班车。

朗赛岭庄园

该庄园始建于吐蕃王朝晚期,并于帕竹王朝时期形成现在的规模。是西藏历史上规模最大、最为典型的一个贵族庄园,也是西藏最早的庄园建筑。

整个庄园建筑除七层主楼外,有附楼、望楼、碉楼、花园、壕沟及林卡,以及农田、牧场、手工业作坊等附属建筑。

该庄园用石砌土夯的特殊建筑工艺和土石承压比例协调的古代高层建筑构思在西藏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

在我国,奴隶社会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全国各地已不可能找到奴隶社会的建筑遗存,但朗赛岭庄园却是西藏奴隶社会的一个典型的历史缩影。

它的建成,不仅充分体现了古代藏族人民在庄园建筑艺术上的聪明才智,同时也是西藏封建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农奴制社会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和历史见证。那些不再清晰的雕廊木刻、那些饱经沧桑而斑驳陆离的彩色绘画,依然在证明着当年西藏社会的繁盛和上层贵族阶层的奢华。

位置:距泽当镇25公里。

票价:20元。

交通:庄园距泽当30公里,海拔3630米。泽当每天都有发往扎囊、拉萨、贡嘎县的客运班车,你可以乘以上班车在朗塞岭乡下车,然后步行或乘拖拉机前往,也可在泽当包车前往,车费50元。

青浦风景区

青浦风景区位于桑耶寺东北15公里的纳瑞山腰,海拔4300米。传说这里有108座修行洞,108个泉眼和108个天葬台。现在山上仍有不少石洞供虔诚的教徒在此修行。古老的寺庙,高大的白塔,大量的摩崖石刻,使它成为游览朝佛的圣地。

交通:可自桑耶寺乘汽车上山,也可选择搭拖拉机、租马上山等方式。

浪卡子县

浪卡子县地处西藏南部的喜马拉雅山中段北麓,是山南地区海拔最高的县,也是西藏自治区的边境县之一。浪卡子藏语意为“白色鼻尖”。1954年噶厦分设浪卡子、白地两宗,归洛喀基巧管辖。1960年,浪卡子宗和白地宗合并设浪卡子县,打隆与岭谷并设打隆县,划归江孜专区管辖。1964年打隆县并入浪卡子县,划归山南专区管辖至今。县府驻浪卡子。

浪卡子县城的饭店多以川味与藏味为主,邮局旁的一家川菜馆味道不错。

在浪卡子可住当地县粮食招待所,散铺25元/床。

浪卡子的特产有地毯、卡垫、藏被、藏靴等。

浪卡子交通比较方便,境内实现了乡乡有公路,村村通汽车。拉萨至亚东的公路从县境内通过。

每年的7、8、9三个月空气温润,温度适宜,为浪卡子县的最佳旅游季节。

羊卓雍错

喜玛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为西藏三大“神湖”之一,被藏族群众称之为“圣湖”。湖光山色之美,冠绝藏南。

湖槽狭长曲折,形似一只展翅欲飞的天鹅。相传,有位仙女因思凡下界而犯天规,上天把她变成天鹅贬在这里,诸峰的神女们都与她恋恋不舍,常来此洗澡与她相伴。

湖水面积638平方千米,海拔4441米,湖岸线长250千米。羊卓雍错湖汊极多,形似珊瑚枝。湖水明蓝映天,景色丰富秀美,集雪山、冰川、岛屿、牧场、农庄和温泉等景色为一体。

湖西有宁金抗沙峰等三大雪峰。此峰高7206米,是后藏地区最重要的神山,也是西藏传统四大神山之一。

湖内分布着10余个小岛。岛上有红教寺庙“拥不多寺”,常年香烟缭绕,暮鼓晨钟,加上远处雪峰映衬,更显“圣湖”之际神秘和美丽。

另外,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抽水蓄能电站――羊湖电站即坐落于此。

位置:西藏山南地区浪卡子县和贡嘎县之间,与雅鲁藏布江仅一山之隔,距拉萨以南100公里。

交通:从拉萨往南行100公里,约2小时行程,可包车或乘班车前往。如乘班车,可先坐到雅鲁藏布江大桥边,再乘出租车游览羊卓雍湖。

羊卓雍错在地理上属于山南地区浪卡子县,但游客多选择去日喀则旅游时取道这里。去羊卓雍错有班车,只能在拉萨包车或坐往浪卡子的班车,也可在泽当方向坐往浪卡了的班车,然后才能到达。

住宿:在浪卡子可住当地县粮食招待所,散铺25元/床。

旅行小贴士:

从拉萨出发,过曲水大桥,往左转是去贡嘎机场,往右走就是去羊卓雍湖的道路,路的右边可以看到羊湖电站。这条路一直要在盘山公路上往上爬,完全是土路,虽然颠簸,倒也不是很难走。驱车30公里后,在到达羊卓雍湖之前需要翻越5030米的甘巴拉山口,一过山口就可以见到羊卓雍湖和远处峻峭的宁金抗沙峰,从山口下到羊卓雍湖畔需要大约30分钟,然后可以一直沿着湖边的公路欣赏羊卓雍湖的景色。直到70公里后,接近浪卡子县你的视线才会才离开羊卓雍湖。

桑丁寺

始建于公元14世纪中叶。创建人是香巴噶举派传人熏奴珠。桑丁寺整个造型像拉萨布达拉宫,分红宫和白宫。18世纪曾有僧尼80人,20世纪初近200人,后不断减少。

同时,它也是西藏唯一由女活佛主持的寺庙,其活佛转世传承制度已延续了十二世。

XZ138桑丁寺位置和交通示意图

位置:浪卡子县以北约10公里处。

交通:可包车前往,也可先坐班车到浪卡子县城,然后再包车前往。浪卡子县,很多游客都选择去日喀则地区旅游时取道这里。从拉萨去日喀则有两条道路,其中南路是原来去日喀则的老路,从这里走才可以路过羊湖和江孜县。从大竹卡走新路则无缘羊湖了。

宁金岗桑峰

在雅鲁藏布江之南,喜马拉雅山以北,有一条延伸360多公里的山脉,藏族人民把它叫做拉轨岗日山。

宁金岗桑峰就是拉轨岗日山的主峰,山体雄伟,危岩峻峨,悠然凌驾于“圣湖”、“宗寺”之上,因此藏族人民把它叫做“宁金抗沙”,意思即是“夜叉神住在高贵的雪山上”。周围耸立着10余座6000米以上的主峰,是西藏中部四大雪山之一。

宁金岗桑峰附近现代冰川发育,有冰川约50多条,冰川面积达129平方公里。卡惹拉冰川是其中面积最大的一条冰川,面积达9.4平方公里。卡惹拉是浪卡子和江孜县之间公路上最高的垭口,海拨5042米,仅次于宁金抗沙峰南坡,是年楚河支流势龙曲源头。

位置:地处江孜县和浪卡子县的交界处。

交通:从拉萨乘车沿中尼公路经浪卡子至卡若拉山口,行程187公里。大本营设在海拔5000米的卡若拉冰川末端,主峰的南麓。

乃东

乃东县地处西藏中南部、冈底斯山南部、雅鲁藏布江中游。乃东藏语意为“象鼻山尖前”。约在公元前2世纪,第一代藏王来到雅砻河谷、当时被称为“博域”的地方,人们在河上游的扎西次日山上,建造了西藏最早的官殿――雍布拉康。1959年正式建立乃东县人民政府。为山南地区所辖至今。县府现驻乃东,山南地区行署所在地泽当镇位于本县境内。

可在泽当镇住宿,这里有比较大型的饭店可以选择,住宿条件相对来说好一些。另外还有一些小旅馆有散铺,大约一个人10到15元。山南地区招待所在乃东路19号,电话:0893-7820259.

全县公路四通八达,11个乡镇、52个村均已通车。

乃东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昼夜温差大,6至9月为雨季。

雍布拉康

藏语意为“母子宫”,是藏族历史上的第一座宫殿。

整个建筑形似碉堡,高耸于山顶,十分显眼。“雍布”意为母鹿,因扎西次日的山势形似母鹿而得名;“拉康”意为神殿。最初的雍布拉康只是一座面积不大的宫殿,后由五世达赖喇嘛扩建,才逐步成为一座佛教寺庙。

现除部分僧房外,还有一间专供历世达赖喇嘛来此礼拜时居住的卧室。

位置:山南乃东县东南约5公里处一名叫扎西次日的小山上。

票价:20元,一般参观需要1小时左右。

交通:是距泽当镇最近的旅游景点,开有旅游公交专线,可在客运站、转盘路口上车,票价2元。

昌珠寺

藏语中,昌是鹰、鹞的意思,珠是龙的意思。相传此地在建寺前有一恶龙,被松赞干布化身为大鹏降伏后才得以建寺,故得名。寺内原保存有大量古代壁画和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尼泊尔尺尊公主及大臣禄东赞等人塑像,造型古朴生动。此寺为西藏著名寺院,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置:山南雅砻河东岸的贡布尔日山南麓,距乃东县二公里。

票价:35元。

交通:到昌珠寺可从泽当镇乘旅游公交专线前往,也可包车前往,事先和司机说好,把雍布拉康和藏王墓两个景点都包括在内,包一辆中巴车来回80元左右,包三轮车来回30元左右。

吉如拉康寺

始建于西藏吐蕃王朝第五代赞普赤德祖丹时期(704~755年)。南侧是寺院的主体部分,由释迦佛堂、佛堂前的集会堂,及转经回廊组成,并沿中轴线对称布置:北侧有那姆纳拉康、嘎登曲工拉康。

作为一座古老寺院,吉如拉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与艺术价值。

位置:乃东县结巴乡。

票价:20元。

赞塘寺

以寺内壁画而闻名。大殿殿门的上边壁上绘三世佛,经堂的右壁绘西藏的历史传说猕猴变人的故事、学习耕植及第一代藏王乜天赞保的故事。左壁绘未来世界降魔鬼图。前壁绘阎王及护法神等像。殿中主像三世佛塑像的后壁上,仍绘三世佛像,而左右壁均绘千佛由于壁画经过不断重绘或新绘,早期壁画已不复存在。

位置:乃东县西南约3公里处。

琼结县

琼结县地处西藏南部、雅鲁藏布江中游南岸的穷结河谷地。琼结藏语意为“房角悬起多层”。第八代藏王辞世后被葬在青域,建起第一座藏王墓。从第九代到第十五代赞普时期,先后在琼结青瓦山上修建了6座王宫。到6世纪末,在琼结建立了匹播城,这是西藏最早的城堡。1957年琼结宗改为琼结县。1960年隶属山南专区管辖。县府驻琼结雪。

如果要在那里过夜的话,可住在位于琼结镇松赞路的琼结县人民政府招待所。

琼结县距山南地区行署泽当镇较近,地理环境好,交通便利,有自泽当镇前往琼结县的班车。

每年的6-8月,琼结县会有“宾顿巴”白面具藏戏表演,兼之此时温度适宜,因此是来琼结旅游的最佳季节。

藏王墓

公元7-9世纪各代吐蕃赞普的陵墓群。前临雅砻河,背靠丕惹山,靠近河边有一座大墓,据说是松赞干布之墓。墓上有座小庙,里面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是守墓人的居所。墓中的神殿里供有松赞干布、释迦牟尼和观世音的塑像。藏王墓内现遗存石狮一对,石碑两方。

位置:山南琼结县宗山的西南方,现属琼结县琼果区。

票价:30元。

交通:乘车到琼结县后,可再转乘当地出租车前往藏王墓。

青瓦六王宫遗址

古代吐蕃从第二代到第十五代赞普曾先后在这里兴建了达孜、桂孜、扬孜、赤孜、孜母琼结、赤则崩都等六宫,是古代吐蕃兴建的第二大宫堡,如今还有一些残破的建筑遗留在土山上供合人后人凭吊。在城堡前面的石壁上,有一大片的摩崖石刻,有佛像与六字真言。

位置:琼结县城北面的青瓦达孜山上。

交通:遗址就在琼结县城内,可步行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