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日常运行管理
系统运行的日常管理不仅仅是机房环境和设施的管理,更主要的是对系统每天运行的状况、数据输入输出、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等及时准确地加以记录和分析处理。这些工作主要是由系统管理员来完成的。
(1)系统运行的日常维护
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录入数据及处理结果。此外,还应包括简单的软件安装升级、硬件维护和相应的设施管理,如新数据的录入、存储、更新、复制、统计分析、报表生成和定期与外界交流等数据处理工作。这些工作一般要按照一定的操作规程进行,一定要保证数据的录入与处理的及时性、快速性和准确性。
(2)临时性的信息服务
包括:临时性的查询检索并生成某些一次性的报表,进行某种统计、预测或方案的预算。
(3)系统运行情况的记录
整个系统运行情况的记录能够反映出系统在大多数情况下的状态和工作效率,对于系统的评价和改进具有参考价值。因此,对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情况一定要及时、准确、完整地记录下来。除了日常例行的正常运行记录外,更重要的是要及时记录下意外或特殊情况的处理结果,如更换、添加或减少硬盘、意外停机、操作系统或数据库平台升级等。
系统运行情况的记录,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的内容。
①工作量记录。包括:开机时间,每天、每周、每月录入数据的数量,累计的数据总量,数据的使用频率等。这些数量反映了系统工作的负担及提供信息服务的规模,是反映计算机应用系统功能的最基本数据。
②工作效率记录。是指系统为了完成所规定的工作而占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
③系统服务质量记录。是指对系统提供的方式和内容用户是否满意,所提供的数据信息是否符合要求等。
④系统维护情况记录。包括:维修工作的内容、发生的情况、问题分析、维护时间及具体的执行人员等。
⑤系统故障记录。是指对系统运行中的各种故障情况进行记录。记录的内容包括故障发生的时间、故障的设备、故障发生的环境、处理方法及结果、处理人员的姓名、善后处理的措施和原因分析等。记录应详尽、完整,且对大小故障都要进行记录。
16.2系统维护
系统维护是在系统运行中,为了适应系统环境的变化,保证系统能够持续、正常运行而从事的各项活动。
1.系统维护的内容
(1)系统硬件设备的维护
硬件维护应由专职的硬件人员来承担,主要分为以下两种。
①定期预防性维护。又称设备保养性维护,是指定期对计算机设备进行例行检查和保养。保养周期可以是1周或1个月不等。
②突发性故障维护。即当设备出现某些突发性故障时,由专职的维修人员或请厂商进行检修或更换。这种维修活动要迅速及时,不能耽误时间过长,以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为了预防突发性故障,一般可采用双机备份的形式,即当一组设备出现故障时能自动立即启动另一组备用设备投入运行。
(2)系统软件的维护
软件维护主要是对程序的维护,维护的范围如下。
①系统的测试过程并不能够把程序中的所有错误全都检查出来,有些错误在系统运行的实际过程中才会暴露,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及时维护。
②实际业务活动要随着客观环境和客观要求发生变化,因此必然要求应用程序的功能,。
③计算机硬件是在不断发展的,相应的软件要随之不断更新才能保证应用程序的效率和质量。
(3)系统数据的维护
数据维护工作一般由数据库管理员来负责,主要负责数据库的安全性、完整性,以及进行并发性控制。用户向数据库管理员提出数据操作请求,数据库管理员负责审核用户身份,定义其操作权限,并负责监督用户的各项操作。同时,数据库管理员还要负责维护数据库中的数据,负责定期出版数据字典及一些其他的数据管理文档。
2.系统软件维护的类型
(1)正确性维护
正确性维护是指改正在系统开发阶段已发生而在系统测试阶段未能被发现的错误。对于所发现的错误,如果不太严重,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可随时进行维护;如果是比较严重的错误,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其必须制定维护计划,并且要进行反复检查和控制。
(2)适应性维护
适应性维护是指为了使软件适应新的管理需求变化而进行的修改。
(3)完善性维护
完善性维护是指为扩充功能和改善性能而进行的修改。主要是对已有的软件系统增加一些在系统分析设计阶段没有考虑进去的功能和性能特征,另外还包括对程序处理效率的改进。
(4)预防性维护
预防性维护是指为了改进应用软件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主动增加的新功能,以适应应用的变化。
3.系统维护应注意的问题
要保证系统的维护工作顺利进行,提高系统的可修改性,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建立健全各类系统开发文档资料。如果没有一套完整的开发文档资料,则系统维护,特别是数据维护和应用软件维护是很难规范进行的。
②文档资料要标准化、规范化。为了提高各类文档的可理解性和可读性,在系统开发初期就要根据所使用的开发方法制定出文档标准规范,所有的开发人员都必须遵守这个规范,并且要形成制度加以约束,并以此作为评价人员工作质量的一个指标。
③开发阶段要严格按照各阶段所规定的开发原则和规范来进行。在系统设计阶段要按照一定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策略来从事系统设计工作,这样才使得系统维护工作相对容易进行。
④维护文档的可跟踪性。无论在系统开发阶段,还是在系统运行阶段,都不可避免地要对文档资料进行修改,要保留修改前和修改后的痕迹,这样才能保证系统的每次维护都有据可查。
⑤建立健全从系统开发到系统运行各阶段的管理制度。制定一套完整规范的管理制度,是监督、管理和控制各阶段人员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
总之,系统维护工作是系统运行阶段的重要工作内容,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维护工作,,。
16.3运行管理体制
1.组织机构的设置
系统运行的组织机构对提高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效率是十分重要的。系统运行组织机构的建立与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地位是密不可分的。随着人们对信息作用认识的提高,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也在逐步提高。目前,我国各企业、组织中负责系统运行的大多是信息中心、计算中心、信息处等信息管理的职能部门。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组织机构有以下3种主要形式。
(1)分散平行式
分散平行式中的计算机是分散在各职能部门的,使用计算机的权利是相等的,应用工作结合实际较好,但是信息系统的综合处理能力和决策支持能力较差。
(2)集中式
集中式是将所有的计算机系统集中在信息中心统一管理,各职能部门只是一个服务的对象。这种资源相对集中的管理方式有利于信息共享和决策支持,但容易造成与职能部门的脱节,使应用的效果降低。
(3)集中分散式
集中分散式综合了上两种方式的优点,它既加强信息系统资源的集中管理,又给各职能部门以充分的自由。信息中心起着统一规划、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及共享数据管理的作用。集中分散式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2.人员的配置
系统运行人员配置数量的多少,是根据系统规模大小、复杂难易程度和应用管理范围而确定的。总体上可以划分成以下几类。
①系统应用人员。包括:系统管理人员、系统分析人员和系统应用人员。
②系统维护人员。包括:系统程序员和运行人员、系统软件维护人员和硬件维护人员。
③系统操作人员。包括:数据输入人员、系统使用人员。
经过实际统计表明,以上三类人员在系统中的比例基本上是各占三分之一。随着计算机硬件的可靠程度和软件功能的不断提高,系统维护人员和操作人员正在日趋减少,而系统应用人员和管理人员正在逐渐增加。所以,在系统人员的配置上必须根据系统本身和企业的具体情况及系统人员本身的情况来确定。
3.运行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管理信息系统的规章制度,有效地利用运行日志等手段对系统的运行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是系统运行的重要保证。MIS系统投入正式运行以后,信息就会始终不断地输入到系统,经过加工后又不断地输出,提供给各有关部门使用。任何一点疏忽都将产生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所以必须建立严格的系统运行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和其他相应的规章制度。
归纳起来,必要的管理规章制度一般为以下7个方面:
●系统及系统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
;
●系统运行的必要操作规程;
●用户的操作使用规程;
●系统信息安全性、保密性的管理制度;
●系统修改规程;
●系统运行日志及填写规程。
除了建立严格的系统运行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和其他相应的规章制度外,还要明确规定各类人员的职权范围和责任,努力做到以下3点。
①规定各类人员的职权范围和责任,规定相应用户的操作权限,当出现问题时就知道应如何处理;当有新的信息需求时就知道应该遵照什么管理程序向信息管理部门提出,作为信息管理部门又应按照什么工作流程来及时加以处理等。
②企业高层领导或负责人要及时定期地检查系统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③信息管理部门的负责人除了要负责监督系统运行外,还要对本部门各类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只有这样层层负责,分工明确,协调配合,才能确保建立一整套科学、规范的系统运行管理体制。
16.4系统评价
16.4.1系统评价的主要指标
系统评价是指系统投入运行一段时间以后,对新系统所作的一次全面的评价。它度量了系统当前的性能,并为进一步改善未来的工作提供了依据,其目的在于评估系统的技术能力、工作性能和系统的效益。系统评价一般包括:系统的建设性能评价、系统的技术评价和系统的效益评价,如图161所示。
1)系统的建设性能评价
系统的建设性能评价是指系统运行后,系统功能是否达到了系统设计的目标要求,并评价系统工作情况的科学性,用户资源的利用率如何?资源的付出是否控制在预定的范围内,并对已超过或没有达到系统预定目标的部分做出必要的说明和解释。
2)系统的技术评价
技术方面的评价,主要表现在以下9个方面。
①系统的完整性。评价系统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具备的功能及其特点,系统是否达到了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等。
②系统的可靠性。是指系统运行的可靠程度,系统能否无故障正常地工作;当出现异常或故障时,采取哪些防止系统被破坏的方法和措施。例如,系统对于错误地输入数据将做出怎样的反应,非法窃取或更改数据的抵制能力如何,对错误操作的反应如何等。此外,还应包括系统的有效性及维护难易程度的评价。系统的可靠性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指标。
③系统的效率。系统效率是指与旧系统相比,减轻了多少重复的烦琐劳动和手工的计算量、抄写量,效率提高了多少。这可以通过系统处理业务的速度或单位时间内处理的业务量来衡量。例如,在财务管理系统中,每小时可输入多少笔凭单数据,每日财务处理需要多少时间等。这些与数量、速度、时间有关的性能,都可以称之为效率。
④系统的工作质量。系统提供数据的精确度,输出结果的易读性,使用是否方便,系统响应时间是否能满足设计的要求,终端输入输出的时间、数据通信时间及计算机处理时间等分配是否合理,各有关设备的选择是否能满足响应时间的要求等。
⑤系统的灵活性。系统的运行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系统本身也需要进行不断的修改和完善。系统的扩充能力与修改的难易程度如何。系统能否扩充是系统生命力的表现。
⑥系统的通用性。为某一企业或部门设计的系统是否可以移植到别的企业或部门,移植的难易程度及其适应程度如何等。
⑦程序规模。一般采用系统中各种应用程序的总的语句行及占用存储空间量的多少作为评价的一项指标。
⑧系统的实用性。评价对系统工作人员的要求,以及系统使用操作的难易程度。
⑨其他。系统存在的隐性问题及其他,包括建设性的改进意见。
3)系统的效益评价
系统的效益评价是评价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方面。系统应用于企业管理后,可以促使企业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的提高,但是就其效益来说有些可以定量计算,有些却很难定量计算,因此其效益的评价一般从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来全面考查进行。
(1)经济效益评价
经济效益是指由于系统的运行,给本企业和部门和其他企业和部门带来的可以用货币形式直接表示的效益。计算机系统的应用,提高了企业经营的业务量和服务的质量,降低了成本,节约了物资消耗,减少了管理费用。具体来说,可以用下面三项指标来衡量。
①一次性投资。包括:系统硬件、系统软件及系统开发的费用。
②经营费用。包括:计算机或外部设备费用、电费、材料消耗费、人员工资、设备折旧费等。
③。。,
用年生产费用的节约额节约了多少来衡量。
(2)社会效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