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地讲,系统分析阶段的任务是回答系统“做什么”的问题,而系统设计阶段要回答的问题是“怎么做”。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系统分析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要求,具体设计实现逻辑模型的技术方案,包括处理系统的模型设计、代码设计、数据文件设计、输入输出设计等,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物理模型。该阶段又称为物理设计阶段。系统设计阶段的工作成果主要体现在系统设计说明书中。
(4)系统实施阶段
系统实施阶段是将设计的系统付诸于实施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计算机等设备的购置、安装和调试,程序的编写和调试,人员培训,大批基础数据的整理和录入等。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几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任务同时展开,必须精心安排、合理组织。系统实施是按实施计划分阶段完成的,每个阶段应写出实施进度报告,系统测试之后写出系统测试分析报告。
(5)系统运行与维护阶段
管理信息系统投入运行之后,在系统使用过程中,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大,社会环境的变化,组织和技术的改进,或由于系统本身的问题,都要对系统进行不断的调整和维护,使之进一步完善,以充分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对系统的维护,直到该系统被另一个新系统取代为止,在系统维护过程中形成系统维护记录。在本阶段,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工作,就是对系统的评价。
管理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5个阶段在时间上基本是按照顺序进行的,其相应阶段的工作是下一阶段的基础和依据,上一阶段的工作不完成,将无法进行下一阶段的工作。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在实际运用中往往会有反复,反复可能发生在多处,也可能一处反复多次。例如,在系统设计阶段审查系统分析说明书时,若发现系统方面有问题,都需要回到系统分析阶段重新进行分析。因此,一方面,为了开发质量和效率,必须严格按各阶段目标和任务来进行,并严格每一阶段的审核,尽量使问题在本阶段发现并解决;另一方面,由于开发人员分析问题有反复的过程,因而绝对地按阶段逐步实施系统开发也不现实,难免会从后一阶段又重新回到前一阶段。从图102可以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生命周期法的工作流程。
10.2.3生命周期法存在的问题
虽然生命周期法的理论比较完善,在系统开发中得到了普遍应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
图102生命周期法的工作流程
①用户进入系统开发的深度不够,系统需求难以准确确定。由于专业及知识背景不一样,影响了用户和系统分析人员之间的正常交流并形成障碍。在系统开发初始阶段,用户往往不能确切地描绘现行信息系统的现状和未来的目标,分析人员在理解上也会有错误和偏,;
性,然而这正是生命周期法所不允许的。
②生命周期法开发周期长、文档过多。由于生命周期法严格依据阶段的目标和任务进行开发,使得开发周期长,各阶段文档资料较多,而且容量较大,用户难以真正理解这些文档。
③各阶段的审批工作困难。因为必须由用户认可审批的各阶段文档,却不是用户所能真正理解和评审的,因而导致文档不能及时审批或形式上已审批通过但问题依然存在。
10.3结构化方法
结构化方法也称为新生命周期法,是生命周期法的继承与发展,是生命周期法与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的结合。结构化的最早概念是描述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的,它用3种基本逻辑结构来编程,使之标准化、线性化。结构化方法不仅提高了编程效率和程序清晰度,而且大大提高了编程的可读性、可测试性、可修改性和可维护性。后来,把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引入MIS开发领域,逐步发展成结构化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方法。
10.3.1结构化方法的基本思想
结构化方法仍然沿用“自上而下,逐步求精”的思想方法,从全局出发全面规划分析,从而确定简明的、易于导向的系统开发方式。该方法弥补了生命周期法的不足,对MIS开发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以结构化系统分析与设计为核心的新生命周期法暴露出很多问题,但仍然是MIS开发的主流方法。
结构化方法的基本思想是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根据用户至上的原则,自始至终按照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地对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具体来说,就是先将整个系统开发过程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阶段,如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等。在前3个阶段坚持自顶向下地对系统进行结构化划分。在系统调查或理顺业务时,应从最顶层的管理业务入手,逐步深入至最基层。在系统分析、提出新系统方案和系统设计时,应从宏观总体考虑入手,先考虑系统整体的优化,再考虑局部的优化问题。在系统实施阶段,则应坚持自底向上地逐步实施,即组织资源从最底层的模块开始编程和调试,然后按系统设计结构,将模块按层次一个个拼接到一起进行调试,自底向上,逐层地构建整个系统。
结构化方法包括结构化分析(SA)、结构化设计(SD)和结构化程序设计(SP)。结构化方法的工作流程仍然符合生命周期法的基本框架。结构化方法的根本特点是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程序设计的结构化、模块化,这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并不矛盾。在面向对象的事件代码和自定义方法程序中,依然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
10.3.2结构化方法的特点
,6。
(1)面向用户的观点
结构化方法强调用户是MIS开发的起点和最终归宿,因此用户的参与程度及满意与否是衡量系统是否成功的关键。一方面开发过程应当面向用户,使用户更多地了解新系统,随时从业务和用户的角度提出新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可以使系统开发人员更多地了解用户的要求,更深入地调查和分析管理业务,使新系统更加科学和合理。
(2)自顶向下的分析、设计与自底向上的系统实施相结合分析问题时应当站在系统的角度,将各项具体业务放在整体环境中加以考察。首先确保全局的正确性,再一层层地深入考虑和处理局部问题,这就是自顶向下的分析设计思想。按照自顶向下的分析设计思想进行系统分析设计后,其具体的实现过程采取从底向上的方法,即一个模块、一个模块地开发、调试,再由几个模块联调、构建,即从模块到子系统、再到系统的实现和构建过程。
(3)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分别进行
为了使新系统更加满足用户要求,要对现行系统进行充分细致的全面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分析,通过方案对比,确定新系统的最佳方案。系统开发人员在此阶段利用一定的图表工具构造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使用户如同看见建筑图纸那样,看到新系统的梗概;然后在系统设计阶段再进行具体的物理设计。新系统的逻辑模型是新系统物理设计的依据。
(4)严格划分系统阶段
结构化方法严格定义开发的过程与阶段,然后依次进行,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工作依据。每个阶段又划分详细的工作步骤,顺序作业。各个阶段和各个步骤的向下转移都是通过各自的软件文档和对关键阶段、步骤进行审核和控制实现的。
(5)结构化、模块化
结构化就是将信息系统结构分解成许多按层次结构联系起来的功能结构图,即模块结构图。结构化设计方法提出一种用于设计模块结构图的方法,还有一组对模块进行评价的标准及进行优化的方法。所谓模块化,是指将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按照“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方法,分解为若干个有层次联系、功能相对单一且彼此相对独立的模块。模块化是必然趋势,它可以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把大问题分解为小问题,从而使新系统易于实施及维护。
(6)开发过程的工程化
在开发过程中,每个阶段、每个步骤都有详细的文字资料记载,要把本步骤所考虑的情况、所出现的问题、所取得的成果完整地形成资料。在系统分析过程中,无论是调查得到的资料,还是用户交流的情况,或者分析设计的每一步方案都应有明确的记载。记载所用的图形和书写的格式要标准化和规范化且要经过评审;资料要有专人保管,要建立一套管理与查询制度。
10.3.3结构化方法的优缺点
1.结构化方法的优点
结构化方法的优点主要表现在如下3个方面。
(1)易于实现
、、,
小的模块,其中每个模块的规模小,功能单一,因而很容易实现。每个模块的功能实现了,把它们有机地配合起来,系统的整体功能就能实现。“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方法符合人类解决复杂问题的普遍规律,因此可提高软件开发的成功率和生产率。
(2)有利于应用软件总体结构的优化
采用结构化法,首先不是投入人力编制程序,而是确定应用软件的总体结构,将精力集中于系统如何分解,即如何划分模块;划分后的模块之间联系的复杂程度如何。然后进行反复研究讨论,将系统的结构确定后,再投入力量加以实现。这样处理,不仅可以避免编程阶段产生重大返工,而且有利于系统总体结构的优化。
(3)实现的系统具有较好的维护性
可维护性是衡量管理信息系性能的重要指标,也是系统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应用结构化设计所实现的系统具有较好的可维护性,这是因为构成系统的每一个模块都较小且功能单一,因此每个模块本身很容易修改;而且每个模块独立性强,相互之间联系已降到最低程度,因而一个模块修改时对其他模块的影响小,不会由于一个模块的改动而产生连锁反应。
模块之间必然的联系是不可避免的,这种联系包括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控制关系和数据交换关系。在结构化设计中,这些关系明确地标注在系统结构图上,因此当一个模块修改时,可以很快地查出与该模块有上述联系的其他模块,做出相应修改。
总之,采用结构化方法有利于系统结构的优化,设计出的系统比较容易实现,而且有较好的可维护性,因而获得了广泛应用。
2.结构化方法的缺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结构化方法也逐渐暴露出许多缺点和不足。最突出的表现是:它的起点太低,所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手工绘制各种各样的分析设计图表)落后,致使系统开发周期过长,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在这段漫长的开发周期中,人们原来所了解的情况可能发生较多变化等)。另外,这个方法要求系统开发人员在调查中就要充分了解用户需求、管理状况及预见可能发生的变化,这不大符合人们循序渐进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实施有一定困难。
10.4原型法
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对实现软件生产的工程化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该方法的思想是基于两个基本的假设:一是系统的目标反映了用户的需求;二是系统开发的内外环境不发生变化。然而,在实际系统中,用户信息需求和系统环境的多变性动摇了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基本前提,成为结构化系统开发的重大障碍。原型法(PrototypingApproach)正是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变通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系统开发方法。
10.4.1原型法的基本思想
,,
发方法。原型法,也称渐进法(Evolutionary)或迭代法(Iterative),是在关系数据库系统、第四代程序生成工具(如PowerScript)和各种系统开发生成环境诞生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一种设计思想、过程和方法全新的系统开发方法。它并不注重对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系统地调查和分析,而是根据对用户信息需求的大致了解,借助强有力的软件环境支持,迅速构造一个新系统的原型,然后通过反复修改和完善,最终完成新系统的开发。
1.原型的概念
在建筑学和机械设计学中,所谓“原型”是指其结构、大小和功能都与某个物体相似的模拟该物体的原始模型。在信息系统中,“原型”是指该系统早期可运行的一个版本,反映系统的部分重要功能和特征,其主要内容包括系统的程序模块、数据文件、用户界面、主要输出信息和其他系统的接口。
管理信息系统的原型既不是对系统的仿真,也不是系统工程中的缩小尺寸的原型,它是指区别于最终系统的初始模型。这种原型经过多次修改完善后,可以成为欲开发的最终系统。因此,它要处理的系统中的实际数据应该包括最终系统的大部分具体功能。原型法中的原型应当具备以下基本特点。
①实际可行。原型不是抽象的系统结构模型或理论设计模型,而是可以实际运行的软件系统。
②具有最终系统的基本特征。原型是形成最终系统的基础,通过不断丰富其功能,最终成为实际的产品。
③构造方便、快速、造价低。
2.原型的分类
在系统开发过程中,根据原型的作用和变化,一般可分为两种形式。
(1)抛弃式
此类原型在系统真正实现以后就放弃不用了。例如,研究型原型,其初始的设计仅作为参考,用于探索目标系统的需求特征;又如实验原型,作为目标系统大规模开发前的某种实施方案而设计的原型,用于实验方案的可行性。
(2)进化式
此类原型的构造从目标系统的一个或几个基本需求出发,通过修改和追加功能使过程逐渐丰富,演变成最终系统。例如,展开型原型和递增型原型,分别在原型基础上纵向或横向发展,原型成为最终系统的一部分存在。
3.原型法的基本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