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管理信息系统原理
8863000000024

第24章 管理信息系统学科发展的主要思想和理论(3)

敏捷制造(AgileManufacturing,AM)是美国为重振其在制造业中的领导地位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制造模式。它的特点可概括为:通过先进的柔性生产技术与动态的组织结构和高素质人员的集成,着眼于获取企业的长期经济效益,用全新的产品设计和产品生产的组织管理方法,来对市场需求和用户要求作出灵敏和有效的响应。敏捷制造的目标是要建立一种能对客户的需求(新产品或增值服务)作出快速反应并及时满足的生产方式。它的主要思路是:要提高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满足顾客的要求,除了必须充分利用企业内部的资源外,还可以利用其他企业乃至全社会的资源,按虚拟组织来组织生产。这种动态的组织结构,容易抓住机会,赢得市场竞争。在这样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下,企业的竞争与合作共存,并且不断进行这种关系的变化交替。竞争提高了企业的创造性与积极性,而合作又使资源得到了最好的配置。这正是一个复杂系统为适应环境而进行的自组织过程,对全社会也是有利的。当然,这要建立在一个高效的信息网络上。

具体地讲,敏捷制造具有以下特点。

①从产品开发开始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都满足要求。

②采用多变的动态组织结构。

③战略着眼点在于长期获取经济效益。

④建立新型的标准体系,实现技术、管理和人的集成。

⑤最大限度地调动、发挥人的作用。敏捷制造提倡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强调用分散决策代替集中控制,用协商机制代替递阶控制机制。

显然,敏捷制造方式把企业生产与管理的集成提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它把有关生产过程的各种功能和信息集成扩展到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不同系统的集成。当然,这种集成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家和全球信息基础设施,以及企业内部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撑平台。

(5)集成制造

1974年,美国的JosephHarrington提出了计算机集成制造(ComputerIntegrationManufacture,CIM),2080。CIM、

理和运行企业的理念,它将传统的制造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工程技术等有机结合,借助计算机,使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即市场需求分析、产品定义、研究开发、设计、生产、支持(包括质量、销售、采购、发送、服务)及产品最后报废、环境处理等各阶段活动中有关的人/组织、经营管理和技术三要素及其信息流、物流和价值流有机集成并优化运行,以使企业赢得市场竞争。

集成制造系统是一种基于CIM理念构成的计算机化、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成优化的制造系统。这里的制造是“广义制造”的概念,它包括了产品全生命周期各类活动的集合,可以分为5个级别的分级控制结构。

①工厂级控制系统。它是最高一级控制,进行生产管理,履行“工厂职能”。它的规划时间范围可以从几个月到几年。

②车间级控制系统。这一级控制系统负责协调车间的生产和辅助性工作,以及完成上述工作的资源配置。其规划时间范围从几周到几个月。

③单元级控制系统。这一级负责相似零件分批通过工作站的顺序和管理,诸如物料储运、检验及其他有关辅助工作。它的规划时间范围可以从几个小时到几周,具体的工作内容是完成任务分解、资源需求分析,向车间级报告作业进展和系统状态,决定分配零件的动态加工路线,安排工作站的工序,给工作站分配任务及监控任务的进展情况。

④工作站级控制系统。这一级控制系统负责指挥和协调车间中的一个设备小组的活动。

它的规划时间范围可以从几分钟到几小时。

⑤设备级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是机器人、机床、测量仪、小车、传送装置等各种设备的控制器。采用这种控制是为了加工过程中的改善修正、质量检测等方面的自动计量和自动在线检测、监控。这一级控制系统向上与工作站控制系统的接口相连,向下与厂家供应的设备控制器相连。

要想真正实现集成制造,必须解决好以下3个关键问题。

首先是信息集成。针对设计、管理和加工制造中大量存在的自动化孤岛,实现信息正确、高效的共享和交换,是改善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其次是业务过程集成。企业除了实现信息集成外,还要对过程进行重构。产品开发设计中的各个传递过程应尽可能多地转变为并行过程,在设计时考虑到下游工作的可制造性、可装配性,设计时考虑质量。这样可以减少反复,缩短开发时间。

最后是企业组织集成。为了充分利用全球制造资源,把企业调整成适应全球经济、全球制造的新模式,必须解决资源共享、信息服务、虚拟制造、并行工程、网络平台等关键技术,以更快、更好、更省地响应市场。

5.3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变革

1.现代管理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1)以职能和组织为核心的分工理论奠定了管理科学的基础,,,、

方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文化的创新、社会文明的进步而不断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经营管理由非组织的管理发展为组织的管理,进而又发展为科学的管理。

这种管理是现代管理、是客观的管理和系统的管理。

进入20世纪以后,生产力获得巨大的发展,资本聚积和集中达到空前的程度。其结果是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出现了平均利润下降的倾向。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企业陷入困境。

为了克服这种状况,一方面加强垄断,另一方面寻求大规模企业的内部经营合理化。

大规模经营要求合理化的管理,为适应这种客观要求,20世纪产生了泰勒(F.W.Taylor)的科学管理法。泰勒所倡导的科学管理法是探讨在工厂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问题。泰勒管理理念的核心就是劳动分工,其中最著名的实践是亨利·福特(HenryFord)设计出的世界上第一条汽车生产流水线,它使得大规模生产(MassProduction)从此成为人类历史上的现实。

当泰勒把劳动分工理论用于管理职能后,自然产生了职能管理方式(FunctionalManagement),这些主张第一次把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区别开来。而这种职能分工模式直接导致了金字塔式的层级式组织模式,并自然形成了单向的信息流动方式。

泰勒的分工理论对后来的乃至当前的管理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这种层层分解不断细化的管理模式,不但主宰了整个工业经济时代,也为现代企业管理埋下了隐患。

2)对流程和知识的关注掀起了第二次管理革命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日益进步,生产力获得了巨大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很多跨国公司。与此同时,竞争更加激烈,资本利润下降,失业增加,通货膨胀严重,经济危机频频发生。这种客观形势迫使企业管理当局必须考虑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经营管理的问题。在新的形式下,单纯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企业内部的经营合理化已远远不够。这种客观情况要求新的管理理论。于是,西方出现了一些管理学派,主要有: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及管理科学学派。

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是美国的巴纳德(Barnard),西方把他称为现代管理之父。巴纳德以最高经营者的经验为基础,反复对组织及管理问题进行思索,通过引进社会学和系统论,创立了此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是从社会系统学派中发展出来的,其代表人物主要是美国的西蒙(Simon)。决策理论是在吸收了行为科学、系统理论、运筹学和计算机等学科的内容后发展起来的。西蒙认为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

系统管理学派是20世纪60年代盛行的,其代表人物是有卡斯特(Kast)和罗林茨韦克(Rosenzweig)等人。系统管理学派认为,从系统的观点来管理企业,有助于提高企业效率。

把企业看成系统,而系统必然有个总目标,要实现这个总目标,就必须使系统的各有关部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权变理论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盛行于美国的一种学派。他们认为,在企业管理中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东西,要根据企业所处的条件随机应变,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具体管理办法。

在20世纪70年代由于科技、经济、政治上的剧烈变动和职工队伍构成及文化技术水平的改变,使得权变理论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管理科学学派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泊法(Buffa)等人。他们认为,管理就是用数学模、、、,,

目标。

到了21世纪,管理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是多学科的进一步交叉和融合。管理科学从古典学派到现代学派发展的特点之一是向管理科学渗透和交叉的学科越来越多,其中就有统计学、社会学、工程技术学、决策科学、系统科学、控制论科学、信息科学等。

纵观这些学派,并没有从宏观上改变企业管理或经营的规则,它们只是从行为管理或者战略管理的角度来研究企业组织与环境关系,并从微观上进行改进。

在20世纪90年代,劳动分工规则受到了挑战。大规模生产已越来越多地被大量定制(Masscustomization)所替代,由此产生了现代信息技术与高素质人才为基础的现代管理,如企业流程再造、顾客关系管理、企业资源计划、知识管理、项目管理、供应链管理、价值链管理等。考察管理思想的历史演变及现代发展,无论是泰勒的古典管理理论,还是目前正在实践中改进的企业再造理论,乃至目前兴起的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理论,可以发现,管理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息息相关。管理的产生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反过来,管理的发展也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二者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管理与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两个重要轮子。

2.信息技术成为实现科学管理的有利手段

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已证实:信息技术逐渐并已成为现代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

1)信息技术

一般认为,所谓信息技术就是指人类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所有手段的总和。信息技术包括两个方面,即信息的提取(信息的产生、收集、表示、检测、处理和存储等方面)和信息的使用(信息的传递、变换、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和利用等方面的技术)。同时,信息管理也成为一门专门的技术,并出现了面向信息管理的计算机系统,即信息系统,用于信息处理、共享、管理和利用。

信息的传递从远古靠手势和结绳进行,到古代靠烽火台和驿站进行,到现代靠电话、电报、电视、传真、微波和通信卫星进行,到了20世纪70年代的计算机应用,使信息技术成为一种不同于其他技术的一种特殊技术,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考方式,使信息资源的利用从从属地位上升到了主导地位。

现代信息技术,实际上就是指信息处理电子时代的信息技术,它是一门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由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控制技术等构成的一门综合性高新技术,它是所有高新技术的基础和核心。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数据库技术、分布式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使得大量的信息存储成为可能,分布式网络技术改变了信息的交互和共享方式,由此改变了人们的协作方式。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结合使得集中式管理成为可能。而多媒体技术使得人们改变了对事务的认知方式,加快了新产品开发和制造模式,从而也引发了管理的变革。

2)信息化

信息化是指加快信息高科技发展及其产业化、提高信息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推广应用水平并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前进的过程。它以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程度和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主要标志。

信息化包括信息的生产和应用两大方面,主要由以下要素组成。

①。,、、

管理与公众的日常生活中,信息和信息处理的作用大大提高,从而会使社会的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达到一个全新的水平。

②信息资源建设。为了提供满足各种需求的信息资源、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各种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信息处理系统建设起来,并进入稳定、正常的运行,成为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基本的组成部分。

③信息网络。为支持信息系统的工作,遍及全社会的通信及其他有关的基础设施(如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换中心、个人计算机等)得到全面发展,并且投入正常运行。

④信息技术和产业。为支持信息系统和基础设施,相关的信息技术得到充分发展,相应的设备制造产业也得到充分发展,为信息处理系统和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设备和技术保证。同时,它自己也已经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庞大的、新兴的产业部门,并且在从业人数和产值份额上均占相当的比例。

⑤信息化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与经济生活的变化相适应的法规、制度等经过一定时期的探索,已经逐步健全形成,并且走向完善,为全社会成员所了解和遵守。例如,关于信息产权的有关规则、关于通信安全与保密的有关规则等,特别是在政府与企业的各级管理中形成了有关信息的各种管理体制与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