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管理信息系统原理
8863000000012

第12章 管理信息系统与组织(7)

②非结构化问题决策。非结构化决策问题的决策过程复杂,含有大量的非确定因素,其决策过程和决策方法没有固定的规律可以遵循,没有固定的决策规则和通用模型可依。决策者的主观行为(学识、经验、直觉、判断力、洞察力、个人偏好和决策风格等)对各阶段的决策效果有相当影响。这类问题的决策带有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如厂址的选择、销售对象的选择等。

③半结构化问题决策。半结构化问题决策界于上述两者之间,其决策过程和决策方法有一定规律可以遵循,但又不能完全确定,即有所了解但不全面,有所分析但不确切,有所估计但不确定。这样的决策问题一般可适当建立模型,但难以确定最优方案。在组织决策中,管理决策问题基本上属于半结构化和结构化。解决这类问题要结合两方面来决策,一方面运用数学模型来决策,另一方面需要决策者的个人主观经验来决策。

不同类型问题决策对信息的要求也不同。决策结构化问题所需要的信息往往是统计性的,大部分来自组织内部,且有较高精度;而决策非结构化问题一般是预测性的数据,而且大部分来自外界,不具有确定的内容和高度的结构。这就决定了管理信息的层次和各层的特点,如表22和表23所示。

表22管理各层的决策问题

结构化→非结构化

战略性生产计划资金分配计划厂址选择

战术性作业计划作业调度广告部署

知识性文件处理产品促销计划产品决策

业务性库存补充奖金分配选择销售对象

表23决策类型与系统类型的关系

操作层知识层管理层战略层

结构化

应收账电子日程安排生产成本控制

半结构化

产品决策生产设备定位

非结构化

新产品新市场

2.3.2信息系统与现代管理

1.管理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管理活动自古有之。长期以来,人们在不断的实践中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21世纪以来的管理运动和管理热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其中之一是形成了较完整的管理理论体系。但对管理的含义,从不同的角度和背景,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一种被普遍接受的观点认为,管理是一个过程,是让别人与自己一道去实现既定的目标,是一切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要素。较完整的定义为管理是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集体工作的人们能够有效地完成预定目标的过程。即管理是对组织的人力、资金、物质及信息资源,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一系列过程来有效地达成组织的目标。

管理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4点。

(1)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

这种现象的存在,必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两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二是一致认可的目标。

管理活动存在于组织活动中,即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组织的类型、形式和规模各异,但其内部都含有5个基本要素:人(管理的主体和客体)、物(管理的客体、手段和条件)、信息(管理的客体、媒介和依据)、机构(反映了管理的上下左右分工关系和管理方式)、目的(表明为什么要有这个组织)。组织内部的要素是可控制的。组织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组织的外部环境对组织的效果与效率有很大影响。一般地,组织的外部环境含有9个要素:行业、原材料供应、财政资源、产品市场、技术、经济形势、政治状况、国家法律和规章及条例、社会文化。组织的外部要素中,部分是可控的,部分是不可控的。

(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管理者对管理的效果从而对组织的效果将承担重大责任。管理者的责任有三个层次:一是管理一个组织;二是管理管理者;三是管理工作和工人。

(3)管理有其特定的任务、职能和层次

,,,

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

管理的基本职能是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和创新。迄今为止仍只有很少的研究者把创新列为一种管理职能,但是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经济活动空前活跃,市场需求瞬息变化,社会关系也日益复杂,每位管理者每天都会遇到新情况、新问题。

如果管理者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就无法应付新形式的挑战,也就无法完成肩负的任务。所以要办好一件事,就必须有创新精神,开辟新的道路。

任何一个组织,都有一定的层次,通常分成三个层次:上层、中层和基层。

(4)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管理是让别人与自己一道去实现既定的目标,管理者的工作或责任的很大一部分是与人打交道,这在指导与领导的职能中表现得尤为充分。

2.信息系统与管理

管理的任务在于通过有效地管理好人、财、物等资源来实现企业的目标,而要管理这些资源,需要通过反映这些资源的信息来管理。每个管理系统都首先要收集反映各种资源的有效数据,然后再将这些数据加工成各种统计报表、图形或曲线,以便管理人员能有效地利用企业的各种资源来完成企业的使命。所以,信息是管理上的一项极为重要的资源。信息对于管理之重要在于“管理就是决策”。管理工作的成败,取决于能否作出有效的决策,而决策的正确程度则取决于信息的质和量。

一定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是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产物。现代社会的特点是分工越来越细,对各种问题的影响因素越来越错综复杂,对情况的反映和作出决定越来越要求迅速及时,管理效能和生产、经营效能越来越取决于信息系统的完善程度,因此对信息的需要不仅在数量上大幅度增加,而且在质量方面也要求其正确性、精确性和时效性等不断提高。

传统的手工系统越来越无法应付现代管理对信息的需要。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必然会在越来越大的生产、经营活动范围中,把碰运气、按传统办事及靠猜测等现象从决策过程中排除出去。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能把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巨大数据流收集、组织和控制起来,经过处理,转换为对各部门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数据,经过分析,使它变成对各级管理人员作决定具有重要意义的有用信息。特别是运筹学和现代控制论的发展,使许多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应运而生,而这些理论和方法又都因为计算工作量太大,用手工方式根本不可能及时完成。只有现代电子计算机的高速准确的计算能力和海量存储能力,才为这些理论从定性到定量方面指导决策活动开辟了新局面。

任何组织都需要管理。一个组织的管理职能主要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大方面,其中任何一方面都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持。下面分别讨论信息系统对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和控制职能的支持。

(1)信息系统对计划职能的支持

计划是对未来作出安排和部署。任何组织的活动实际上都有计划,管理的计划职能是为组织及其下属机构确定目标,拟定为达到目标的行动方案,并制定各种计划,使各项工作和活动都能围绕预定目标去进行,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高层的计划管理还包括制定总的战略和总的政策。计划还应该为组织提供适应环境变化的手段与措施,因为急剧变化着的政治、经济、技术和其他因素,要求及时修订计划和策略。

:,

快速、准确存取,支持对未来计划的预测,支持计划的优化。

(2)信息系统对组织职能和领导职能的支持

组织职能包括人的组织和工作的组织。具体包括:确定管理层次、建立各级组织机构、配备人员、规定职责和权限,并明确组织机构中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协调原则和方法。

信息技术是现阶段对企业组织进行改革的有效的技术基础。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企业组织重新设计、企业工作的重新分工和企业职权的重新划分,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领导职能的作用在于指引、影响个人和组织按照计划去实现目标。这是一种行为过程。

领导者在人际关系方面的职责是领导、组织和协调;在决策方面的职责是对组织的战略、计划、预算、选拔人才等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在信息方面的职责是作为信息汇合点和神经中枢,对内对外建立并维持一个信息网络,以沟通信息,及时处理矛盾和解决问题。

(3)信息系统对控制职能的支持

一切管理内容都有控制问题。控制职能是对管理业务进行计量和纠正,确保计划得以实现。计划是为了控制,是控制的开始。执行过程中需要不断检测、控制,通常是把实际的执行结果和计划的阶段目标相比较,发现实施过程中偏离计划的缺点和错误。所以,为了实现管理的控制职能,就应随时掌握反映管理运行动态的系统监测信息和调控所必要的反馈信息。在企业管理方面,最主要的控制内容包括:行为控制,是指对人的管理,利用人的行为信息真正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生产过程的控制,企业的生产过程控制正由过去的集中控制、集中管理式系统向分散控制、集中操作、监视、集中处理信息、集中管理的集散式系统方向发展。在这种控制系统中引入了管理机制,与MIS相沟通,并分别与MIS的各个子系统交换信息,从而可能形成一种更为综合的信息系统。

综上可见,信息系统对管理具有重要的辅助和支持作用,现代管理要依靠信息系统来实现其管理职能、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

3.管理者、决策与信息系统

管理离不开决策,现代管理的核心是决策,特别是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重大决策失误造成的后果往往不堪设想。因此,在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关心决策过程、决策方法和决策手段的科学性,以及决策结果的合理性。为此,研究信息技术对决策过程的支持作用也成为企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