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我在朱家角等你
88627200000003

第3章 身残志坚创家业 自强不息攀高峰——记朱家角自强模范沈文伟家庭二三事

2007年7月31日这一天,是老沈今生难忘的一天,也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天。

这天早上,刚刚下了一场雨,灿烂的阳光照射在宽阔的柏油马路上,使马路显得格外干净和清晰。老沈乘在公共汽车上远望着两边一排排高大挺拔的梧桐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因为这一天他得到通知,他被市残联、市人事局推荐为2007年度残疾人自强模范,并要到市区接受颁奖。使他更想不到的是为他颁奖的竟是当时担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当日习书记健步来到大家中间,并和大家握手,合影留念时,老沈握着习书记温暖的手,一股暖流涌入了他的心坎,他的眼睛湿润了……

一、面对抉择

2000年的一天,老沈所在的企业破产了,老沈下岗了,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老沈的妻子也下岗了,每月只拿290元,此时女儿又在市区念书,一家人两个下岗,一个在念书,生活几乎到了难以维持的地步。

怎么办?作为一个“4050”人员,一个视障人士,一个过去在单位里只能搞搞宣传,出黑板报,写小文章的人,一个平时需要单位照顾的弱势工人,到社会上能生存下去吗?没有多少时间老沈的两万多元“破产费”就用光了。然而像老沈这样一个年龄又大又是残疾的“4050”人员,连最简单的一份工作也难以找到啊!许多老板看完表格都摇着头说,年龄太大,又是视障人士,我们不要。咋办?残疾人也要吃饭,也要生存,也要养家糊口啊!

这天晚上,老沈的妻子见老沈辗转反侧睡不着觉,就问他在想什么。老沈顿了顿,神情严肃地对妻子说:“为了不给政府添麻烦,做一个自食其力的人,我决定,一不等,二不靠,自己开店。”妻子想了想说:“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好吧,开店,我支持你。”于是,经过两人商议,他于2001年拿出家里积攒了20多年的所有积蓄开办了上海青浦高升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当时设想的公司定位是出售原创无公害蔬菜,就是实行蔬菜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监控。当然,这个思路从理论上来说是行得通的,然而这是一道大题目,靠他仅有的一点财力、物力其实是微不足道的,也是脱离实际的,可是当时他脑子发热,听不进许多人的好言相劝,在朱家角漕平路上租了一间200平方米的房子,租金每年5万,加上办理工商、卫生、税务执照、注册商标、条形码等,最后拿到执照时,老沈已经把所有的资金用尽。老沈眼巴巴地看着那一间装修好的大房子傻住了,执照到手了,可是流动资金一点也没了,还要进材料,找工人,钱在哪里呀!

二、艰苦创业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老沈硬着头皮向亲戚借了一万元,买了辆三轮车,在将近一个月时间内他天天推着三轮车,把清洗好的一袋袋小包装蔬菜推到大街小巷去卖,然而几乎一包蔬菜也卖不掉,因为这里靠近农村,包装蔬菜相对来讲不新鲜,而且价格又比不包装的要高,哪有人来买呢?时间长了蔬菜变黄,只好扔掉,损失很大。

怎么办?第一炮没打响,老沈心急如焚。钱花光了,生意却没有,公司到底是继续开还是关?可房租已付了,房东是不会退钱的。继续开吧,无公害蔬菜靠老沈一个人是无法守下去了。有人说配合当地旅游还是搞点土特产吧,老沈想这个主意不错,于是他又借了钱购进了一批肉鸽,真空包装高压灭菌搞熟食,但是搞熟食要重新办卫生许可证,因此只好又把房子根据卫生要求重新装修一番。好不容易又办好了许可证,然而不巧的是,当时正好碰到禽流感,飞禽容易传播禽流感,许多人不敢买鸽子吃,煮好的鸽子连一只也卖不出,公司只好又停了下来。

蔬菜卖不掉,肉鸽更难卖,怎么办?经过两次失败的老沈仍不甘心,第三次依旧不放弃,为迎合当地旅游,包粽子,卖粽子,老沈心里想着,又开始了新的创业理想。然而老沈的公司不在闹市区,包出的粽子没有地方卖,又不能摆摊,老沈只得买材料搞包装粽子,准备进超市销售。然而更大的问题又出现了,由于当时办的卫生许可证并没有包含粽子这一项,结果3000多只粽子被卫生部门全部没收。老沈急得团团转,偏偏那时又祸不单行,房东出来凑热闹,一纸通知给老沈,租期已到,房东要求收回房子。那个时候老沈真是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啊!

三、终见成果

那个时候老沈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短短三年时间里包括租房、办照、装修、买材料等的折腾,老沈亏了几十万。那个时候老沈真穷得连吃碗方便面的钱也掏不出了呀!偏偏房东又要他立即搬家,真的让老沈整夜整夜睡不着觉。公司是搬还是不搬呢?不搬就要关掉,搬还有一丝希望。这时妻子又来安慰说:“已经走到这个地步了,哪能说关就关呢,搬吧,搬到沈巷去重整旗鼓。”妻子的鼓励给了他新的力量,他暗下决心尽快搬到沈巷去。

搬到沈巷以后,老沈认真地分析了以前失败的原因,最后总结出以往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市场跑得太少。必须不断地走出去,把自己的产品推销出去。这天晚上,他仰望着天空,在心里默默地告诫自己:自己虽然是个残疾人,但是人残志不能残,大风吹不倒,大雪压不垮,只要有一丝希望,还要努力,仍要奋斗,把失去的重新要回来。

打那以后,老沈天天拿着自己的产品到市区找市场,一家不要再找另一家,商店不要找超市,超市不要找公司,走累了旁边坐一坐,肚皮饿了买两个馒头充饥。终于老天不负有心人,他的诚心打动了市区一家大型食品公司,经过考察试样,这家公司愿意接纳老沈的公司为他们的委托加工单位。

经过千辛万苦的努力,老沈的公司终于出现了一丝希望,销售有了转机。但是老沈心里明白,做好一个产品不容易,特别是食用产品绝不能有半点放松和大意,必须牢牢把好食品的质量关,于是老沈连设三道关口:一是严格把好原料进厂关,二是认真做好产品生产过程关,三是努力控制产品质量出厂检查关。经过几年时间的磨炼,老沈的公司有了起色,生产也慢慢走上正轨,忙时职工也有十多人。因为老沈生产的粽子都是真空包装,高压灭菌,因此特别入味,也特别香糯,每只粽子都要在炉子上焖几个小时,所以被市区几百家超市、卖场接纳。后来老沈的公司不但生产粽子还生产真空卤汁蛋,加工生产臭豆腐干。眼望着一车车出厂的产品,老沈感慨万千,心里喃喃地说,创业是很苦的,摘下的果实是很甜的。

四、继续努力

现在老沈已经退休,过着安逸幸福的生活。最近老沈又不甘寂寞,他重新拿起这支他喜欢的笔,睁着他高度近视的双眼吃力地伏在书桌上奋笔疾书。他常常说:“人退休了心可不能退休呀!”他写出了十几万字的文字作品,并多次在市创作比赛中获奖,他说要写下人生感悟,社会百态,世间悲喜,所见所闻,让人们从中领悟到做人的真谛。

他还喜欢收藏,他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喜欢收藏是对历史的尊重。可喜的是他收藏的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中国专业体育报大全五大卷,一张不缺,重达51千克,堪称中国之最。他收藏的连环画都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有《三国演义》《红楼梦》《李自成》等,都是全套。他收藏的老照片79张,全面记录了古镇朱家角从清朝末期到20世纪70年代的历史,原汁,原味,原创,全面完整地反映了朱家角的人文历史。他还收藏了题目为《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的名人油画32幅。还有瓷器、玉器、其他字画等。

在同一片蓝天下,老沈作为一个视障人士,虽然与健全人相比他的躯体遭受了无法抗拒的疾痛,烙下残疾,但是他相信只要通过努力,自己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