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深夜月当花:刘心武作品精读
88626200000010

第10章 导读 月冷繁华

一个人

要翻越多少座高山

才能找到

一条干净的河流?

要经受多少委屈

才能在一声轻唤里

心灵皈依?

——小引

同学们,十几年的读书生涯里,你们瞭望过大唐雄风,展望过隆宋气象,也曾在明清的帙卷里慨然喟叹。

然而,当你掩起书卷,也许会不禁感叹:浩渺题海里,怎么才能如鱼得水、游刃有余?芸芸众生里,谁经历过什么岁月静好?茫茫人世间,何处才是心灵皈依的家园?

若想改变这一“无依无靠”状态,唯有读书。只有通过阅读各种文学作品,方能在复杂多元的生命形态中,在五彩缤纷的专业领域中,在各种各样的生活场景中,在复杂微妙的人性纠结中,无限地丰富生活的感受和生命的经历,有效地拓展生命的长度和宽度,增加生命的厚度和深度。

先哲们反复强调读书之于人生的重要性,我想,这是因为只有通过读书,尤其是阅读文学作品,个体生命才能以单一接通丰富、以局部接通无限、以短暂接通永恒。也就是说,每一个生命都需要文学的滋养和支撑。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文字吧。

同学们将要展阅的这本作品集《深夜月当花》,它仿佛有一种平淡冲和的力量,能卸下你满身的疲倦,抚慰你杂乱的心境。抑或,这一行行文字,仿佛“自愿”地卸下温情,神奇地用“冰冷”,恰到好处地抚慰了“走投无路”的我们,并为我们打点好前行的装备。

这个人就是刘心武,就是那个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堂》讲《红楼梦》的刘心武。

除却一腔才华和满身的光环与头衔,先生还是一位用心体味百姓生活的人,“那天,一位平时并不怎么来往的私企老板打来电话,非要请我吃饭,我说我最怕生人熟人一锅煮的豪宴,而且更怕那种没有窗户的单间,在那种场合我总是无论生理还是心理上都会感到气闷”。同时,他还是沉迷于把世界看透想透的人,“这自嘲你可别小看,一个苦闷中的人能从浓酽的烦恼怨愁里化解出缕缕澄明清凉的自嘲来,这就说明他心里的那个结不再是个死结,而是开始松动,有望解开,恢复其心理健康了”(《深夜月当花》)。多么轻松,却又那么深刻,堪称“治愈系高手”!

细细品读《深夜月当花》,你会发现,这些文字切实地活着,因而充实;艺术地活着,因而灵动;用心地活着,因而多情。我们也不难发现,作者在我行我素中坚守自己的价值坐标,执着地追求形而上境界。“不是愤世嫉俗。不是愧悔羞赧。不是耿耿于怀。不是悲悲戚戚。是一种平静的难过,但那难过深入骨髓。静静地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实体是独一无二的。不但不可能为最亲近最善意的他人所彻底了解,就是自己,又何尝真能把握那最隐秘的底蕴与玄机?”(《心里难过》)此间,我们又清晰地触摸到作者的深刻忧患和多情思虑,以及那卧山听泉般的盈满和适意。

再看作者是如何自在地穿行于生活中的一地鸡毛。“母亲跟两个刚从医学院毕业分配到北京去的女青年言谈极欢,虽说医学院的毕业生品质可靠,你也犯不上连我们家窗外有几棵什么树也形容给人家听呀。母亲的嘴不设防。后来我细想过,也许是,像我们这种家庭,上不去够天,下未堕进坑里,无饥寒之虞,亦无暴发之欲,母亲觉得自家无碍于人,而人亦不至于要特意碍我,所以心态十分松弛,总以善意揣测别人,对哪怕是旅途中的陌生人,也总报以一万分的善意。”(《跟陌生人说话》)看吧,文学就是这样奇妙,把一些高远而又抽象的说教和伦理描写,转化为一个个生动美丽的故事、人物、事件和画面。让我们跟随着那个事件、那个情景和那个人,穿行在过去或未来的时空中。

刘心武先生又是一个认真却不追求精确,愿意在不求甚解中前行的人,还是一个反向正悟、冀行大道的人。他说:“在这个毋庸讳言正在走向莫测的人生前景中,人们来得及惊奇来得及困惑来得及恼怒来得及愤慨来得及焦虑来得及痛苦或者来得及欢呼来得及沉着来得及欣悦来得及狂喜来得及满足来得及麻木,却很可能来不及在清夜里扪心沉思,来不及平平静静、冷冷寂寂地忽然感到难过。”作者用方块字,参透生命的哲理,却不悖于法理,在曲高和寡中保持了艺术的矜持。

反观当下的校园生活,我们缺少的,不正是这样一种立身处世的“生命教育”和“人格教育”吗?

我们语文教学的门槛很低,堂奥却极深。因为这门课的教与学,确实是“急不得的”,就像煲汤那样,不但需要时间与耐心,更需要火候恰到好处。现代社会“知识大爆炸”,学生需要修习的科目很多,不可能只读“四书五经”,但贪多求快、道听途说,甚至压缩饼干式的教学,让学生受益甚微。因此,如何在阅读中获得生命的成长与精神的滋养,如何在沉潜把玩与博览群书之间把握合适的度,值得读书人认真思考。在这一点上讲,本书不但值得一读,而且值得收藏。

阅读与语文、语文与生活,密不可分。有句话说,你读过的每一本书,都藏在你的气质里。但作为老师,我真正的期许,不是什么提升气质,而是希望孩子们通过阅读,不仅爱上语文,也爱上生活。

如果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块干涸的沙漠,我多么希望经典文学作品能成为孩子们心中的一汪清泉,赋予他们经受沙漠炙烤和历练的勇气,一直向前,找寻诗和远方;更希望阅读能成为我们每个人生命中的“解语花”,在月冷的深夜,在我们荒芜的心上,生出如梦的繁华……

陕西省语文教学能手、西安外国语大学附属

西安外国语学校教师 白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