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旅途随笔
88625400000006

第6章 南国的梦[5]

在南国的一个古城里我度过了将近一星期的光阴。我离开那里的时候,我对朋友说这一星期的生活就像一个美丽的梦,一个多么值得回忆的梦哟!

记得赫尔岑曾说过这样的话:人一到了南方,他就觉得自己的年纪变轻了,他想哭,他想笑,他想唱歌,他想跳跃。南国的景物的确是很迷人的。单是那明亮的阳光就够使人怀念了。

我们坐了贯通大山的汽车,我们坐了过海的小火轮,我们看了红的土块、青的海水、绿的田畴、茂盛的榕树和龙眼树,我觉得我是一刻一刻地变得年轻了。

我们的汽车驶进了古城,它并没有什么大的改变,我还认识它。只是我去年来的时候,人们才开始在修造那大桥,我不得不跟着众人搭那过渡的船,如今汽车却可以安稳地在桥上通行了。

这古城是我常来游玩的地方,因为这里有我的不少的朋友,他们都是我所敬爱的。和他们会见便是我的生活里的最大的快乐,这欢聚至今还温暖着我的心。

他们和最近在上海逝世的匡互生(对于这我所敬爱的人的死,我不知道应该用什么话来表明我的悲痛。他的最后是很可怕的。他在医生的绝望的宣告下面,躺在医院里等死,竟然过了一个月以上的时间,许多人的眼泪都不能够挽救他)一样,都是献身于一个教育理想的人。他们在极其贫困的环境里支持着两三个学校,使得许多可爱的贫家孩子也尝到一点人间温暖,受到一点知识的启发。他们的那种牺牲精神可以使每个有良心的人流下感激的眼泪。

没有充足的饮食,没有充足的睡眠,没有充足的休息,他们沉默地把那沉重的担子放在肩上,从没有一个时候发出一声怨恨。他们忘了自己的健康,忘了自己的家庭,他们只知道一个责任,给社会制造出一些有用的好青年。

他们也许不是教育家,但他们并不像别的教师那样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上面,做一个尊严的先生。他们生活在学生中间,像一个亲爱的哥哥,分担学生的欢乐和愁苦,了解那些孩子,教导那些孩子,帮助那些孩子。

这些都是我亲眼看见的。我在他们中间生活了将近一个星期,我不曾给他们帮过一点忙。我沉默地旁观着一切。当他们要我写下一点感想的时候,我甚至回答说我没有什么感想。可是我别了他们回到日光岩下的岛上来,在一个旅舍的楼上听着窗外的雨声,望着躺卧在窗下的海景,我想起在那古城里所看见的一切,热情开始来折磨我,我的眼泪禁不住畅快地淌了出来。我拿起笔一面流泪一面给他们写信。我说我一定要他们知道我这时候的感激的心情。我说我的心还在他们那里,我愿把我的心放在他们的脚下,给他们做一个柔软的脚垫。不要使他们的脚太费力。

第二天早晨我就离开了那个美丽的岛屿,搭了那只和山西省城同名的轮船往前面走了。

1933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