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卡里尔·邱吉尔女性主义戏剧研究
88607100000001

第1章 序

柏云彩,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主要从事英美戏剧的研究。作为她的导师,读了她即将出版的学术专著《卡里尔·邱吉尔女性主义戏剧研究》的书稿,深感喜悦与欣慰。

在英国文学史中,戏剧大师群星灿烂,然而,女剧作家寥若晨星。20世纪,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关注妇女问题的女剧作家,其中最为杰出的是卡里尔·邱吉尔。她以骄人的戏剧成就享誉英国乃至世界剧坛,被公认为女性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家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受第二波女性主义运动的影响,邱吉尔的戏剧因反映性别问题而有名,体现了她对女性群体的人文关怀。相对于英国戏剧大师,如莎士比亚、萧伯纳、贝克特、品特来说,国内外学术界对邱吉尔戏剧的研究相对较少。已有的研究成果大多只是对邱吉尔单部作品的主题与创作手法的研究,对邱吉尔女性主义戏剧的系统研究相对不足。在此情况下,柏云彩经过五年的研读,撰写完成了这部专门系统研究邱吉尔女性主义戏剧的专著。

性别问题是所有文化群体共同关注的重要话题,它与他者、身份、阶级等概念紧密相关。柏云彩的这部专著就是从性别的视角,运用米歇尔·福柯、朱迪斯·巴特勒、雅克·德里达、皮埃尔·布尔迪厄与佳亚特里·斯皮瓦克理论中有关性别的核心概念,对邱吉尔四部最具代表性的女性主义戏剧《醋汤姆》、《九重天》、《优异女子》与《沼泽地》加以剖析,探讨邱吉尔女性主义戏剧通过对“她者”的再现所体现的女性性别麻烦与身份建构问题,揭示邱吉尔的性别与阶级政治,以阐述她对女性主义运动的辩证态度及其后现代女性主义哲学思想。

女性刻板印象是父权制文化中男性话语霸权通过性别规范对女性进行规训与惩罚的结果,是预设的性别二元对立等级制的产物。本书第一章基于福柯权力理论中“微观权力”的概念与巴特勒性别操演理论中“性别规范”、“性别认同”的概念,主要分析了邱吉尔在《醋汤姆》中对“邪恶的女巫”形象的再现,阐释了邱吉尔的历史政治,以揭示女性刻板印象的建构性,消解男性话语霸权,解构性别二元对立等级制。

男性话语霸权通过异性恋性别规范所行使的权力与暴力迫使女性认同并操演性别规范;而女性在性别认同中会表现出差异与他性。本书第二章借助巴特勒性别操演理论中“性别操演”、“性别戏仿”与“贱斥物”的概念,主要分析了邱吉尔在《九重天》中通过扮装表演的手法对异性恋中“屋中的天使”与同性恋们的再现,阐释了邱吉尔的戏仿政治,以消解“女性”概念的一体性,提倡女性性别身份的多元认同。

女性主义反对性别本质主义,提倡女性主体朝着自主化发展。然而,激进女性主义模仿男性价值观,自由女性主义仅注重个人主义与竞争机制,造成了女性内部的阶级差异与压迫。本书第三章运用德里达解构主义理论中“延异”、“重新意指”的概念与巴特勒性别操演理论中“他性”的概念,主要分析了邱吉尔在《优异女子》中通过全女性角色对历史上不同女性——特别是“成功”职业女性的再现,阐释了邱吉尔的差异政治,以揭示女性群体内部个体的他性,同时批判模仿男性价值观的激进女性主义及强调个人主义与竞争机制而忽视女性整体解放的自由女性主义。

邱吉尔非常重视女性弱势群体与女性整体解放。本书第四章使用布尔迪厄社会实践理论中“性别阶级”的概念与斯皮瓦克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中“性别化庶民”的概念,主要分析了邱吉尔在《沼泽地》中对劳工阶级女性的再现,阐释了邱吉尔的表征政治,以揭示无偿家务劳动、劳动性别分工以及资本全球化对劳工阶级女性这一弱势群体所造成的性别与阶级压迫,提倡劳工阶级女性基于阶级进行联盟,共同抵抗资本主义父权结构。

在本部著作中,作者深入阐述了邱吉尔女性主义戏剧所体现的女性历史、认同政治、全女性角色与阶级问题。作者还详细探讨了邱吉尔所运用的后现代女性主义戏剧艺术手法,如史诗剧结构、合唱队、扮装表演、开放式结尾等。这些女性主义戏剧特征与创作手法旨在再现不同历史时期的“她者”形象。这些鲜明的“她者”形象表现了性别之间、阶级之间,甚至女性内部出现的问题,促使人们对父权制男性话语霸权与资本主义体制霸权进行关注与批判。

柏云彩在本部著作中所阐述的邱吉尔女性主义戏剧中的性别与阶级政治,邱吉尔对女性主义运动持有的辩证态度及其后现代女性主义哲学思想有助于人们重新审视女性主义运动,深化人们对女性性别身份问题的思考。总的来说,这是一部研究视角新颖,有着众多理论依据,阐述深入,观点明确的学术专著,在女性主义戏剧方面具有开创性意义。

何成洲

2016年1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