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爱与欲的南方:福克纳小说的文学伦理学批评
88603100000001

第1章 序言

收到武月明教授的文稿《爱与欲的南方:福克纳小说的文学伦理学批评》,开卷翻阅,即为书中文字吸引,顿时有了爱不释手的感觉。作者从新的视角出发,在伦理批评的立场上展开福克纳研究,对他的一系列重要小说重新阐释,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从书中可以看出,武月明在研究过程中表现出扎实的研究功底和良好的学术素养,思维开阔,小心求证,大胆论述,多有发现。

福克纳不仅是西方学界为人关注的美国热门作家,也是中国学界重点关注的美国作家。早在上世纪30年,福克纳就被介绍到了中国。1934年5月,施蛰存先生主编的《现代》杂志第5卷第1期发表了赵家璧翻译的弥尔顿·华尔德曼(Milton Waldman)的文章“近代美国小说之大趋势”,其中论及的福克纳以“福尔克奈”的译名第一次出现在中国的读者面前。1934年11月,《现代》杂志第5卷第6期出版“现代美国文学专号”,不仅集中介绍了白璧德、杰克·伦敦、辛克莱、德莱塞、刘易士、奥尼尔、庞德、海明威、福克纳等一批美国作家,而且还发表了赵家璧的“美国小说之成长”和凌昌言的“福尔克奈——一个新作风的尝试者”两篇专题论文以及江兼霞翻译的福克纳的短篇小说《伊莱》。赵家璧评价福克纳说:“福尔克奈的散文,正像美国的文化一样是受了许多外来的影响而产生的另一种东西。他应用简单的字汇,写得独创而特殊,流畅而美丽。许多对话是黑人的,这些黑人的对话是每部书中最美丽的一部分,而在对话以外,更混杂许多黑人口里所说的那种不合英国文法的话,有时更发明许多像德文般用许多字拼合而成的新字。在叙述故事的时候,更把对话、心理描写拼合在一起,这一种形式上冲破英国束缚的勇气,比海敏威和安特生的更值得纪念。”赵家璧还在1934年出版的《世界文学》第1卷第2号上发表了“福尔克奈研究”的专题论文,此后又于1936年8月出版论文集《新传统》,在其重点评介的十个作家中,福克纳就是其中的一个。

从30年代我国对外国作家的介绍中可以看出,福克纳最初就受到我国学界的重视,是我国学者重点关注的对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掀起了研究外国作家的热潮,福克纳作为我国研究美国现代派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理所当然地成为我国重点关注的对象。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译介福克纳,研究热情开始显现。不过自20世纪末期以来,尽管研究福克纳的专题论文和学术专著还在不断出版,但无论西方学界还是中国学界对福克纳的研究热情已经有所减弱。这种状况的出现一是因为随着世纪末理论热的消退,文艺理论和批评方法进入了一个相对的沉静期,越来越多的批评家们认识到激进的批评方法对于紧迫的社会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忽略了具有多元内涵的文学作品及其与产生、接受和流通的“世界”之间的错综复杂的伦理关系。其次经过经典结构的热潮后,主流经典作家,特别是白人男作家,受到新兴边缘作家的挑战与冲击,甚至被冷落。相对而言,少数族裔作家和女性作家,特别是少数族裔女性作家,更吸引人们的目光。但不可否认的是,后现代社会中的去经典化进程,对于推动人类文明的多元化建构有一定历史意义,但也应该看到作为历史文化积淀的文学经典,即便有这样或那样的政治、阶级、种族和思想的局限性,也仍然是人类宝贵精神财富中的精华。因此,福克纳的小说作为文学经典,尽管有时也有被去经典化和边缘化的危险,但是它们作为经典作品的生命力却是永恒的。

具体到中国的福克纳研究,上个世纪后半期主要集中在《喧哗与骚动》(1929)、《我弥留之际》(1930)、《圣殿》(1931)、《八月之光》(1932),以及《押沙龙,押沙龙!》(1936)这些早期创作上,而对于他后期的小说如《野棕榈》(1939)、《村子》(1940)、《去吧,摩西》(1942)、《坟墓的闯入者》(1948)《小镇》(1957)、《大宅》(1959)显然关注不够。研究的内容大多带有西方影响的痕迹,往往局限于南方的蓄奴制、种族、性别、战争、意识流艺术、对中国作家的影响等问题上。显然,这些研究有一个共同不足,即缺乏应有的伦理关怀。可以说,正是这种伦理关怀的缺乏,导致整个福克纳研究无法继续深入发展。

武月明敏锐地意识到福克纳研究面临的危机,并勇敢地寻找解决这种危机的途径。她在仔细阅读福克纳小说的基础上,对福克纳的研究现状进行深入思考与分析,尝试运用新的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回到福克纳创作的历史现场和伦理语境中去,从历史辩证的角度,结合当时的伦理道德、社会政治、经济及法律制度,对美国南方特定历史条件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伦理关系作出符合历史实际的辩证解释。武月明认为,美国南方社会的种种矛盾纠结,无论种族问题、性别问题、历史问题还是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等,都受到当时伦理的制约,绝非简单的政治运动能够解决的。政治斗争,诸如战争、示威游行、修宪等,可以让黑人走出奴隶主的种植园,却难以让他们真正融入白人主流社会。政治权力的争取,可以让女人走出家庭,却难以让她们真正摆脱男权社会的阴霾。福克纳的作品中独特的伦理内涵,构成了福克纳创作的本质特征,并无疑影响到如何评价它们的标准和尺度。而这一点,应该是进一步研究福克纳的关键之处。

武月明对福克纳的独特理解表明,她在文学研究中有一种道德自觉,这就是一个学者在研究文学中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以及应该坚持的道德立场和标准,应该在研究中形成自己的学术个性。无论研究外国文学还是中国文学,研究者都应该充分认识到文学的特殊价值,这就是文学的教诲作用。当代的文学理论往往片面地强调文学的审美,忽视文学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教诲。尤其是解构主义对文本意义的消解,其结果是摧毁了文学批评赖以存在的道德基础。早在上世纪80年代,西方学者已经认识到文学研究中潜藏的危机,因而导致了文学研究的伦理转向。中国学者的伦理意识相对出现得晚一些,直到21世纪初,文学伦理学批评才开始在文学批评中流行开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福克纳研究已经从福克纳的写作技巧、意识流手法扩展到叙事学、阐释学、心理分析、后殖民主义、原型批评、美国黑人批评、女性主义、生态主义、比较文学、语言学等各个方面,出版了一批研究论文和专著。在中国学者的研究中,尽管也有不少学者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福克纳,但是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福克纳的学术专著,还是武月明首开先河。

武月明这部著作不落窠臼,自有特色。总体而言,它由两大部分组成: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梳理与福克纳小说伦理主题的分析。

在这种研究结构中,武月明采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方法作为研究福克纳的新尝试,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和评价,这有助于对这种方法的理解,更有利于运用这种方法去批评文学。在理论研究这一部分,武月明对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基本原理进行了讨论,对其有效性进行了论述,尤其是对文学伦理学批评与以往的道德批评、历史学批评、社会性批评的不同进行了区分。这种梳理表明,武月明在创新意识的推动之下,对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解是深刻的,她掌握了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基本原理,懂得如何运用这一方法去进行文学的批评。正是有了这个前提,武月明才能准确地从福克纳的创作中发掘出一系列伦理主题,用于自己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实践。武月明的研究目标是十分明确的,那就是尝试运用文学伦理学的批评方法,对福克纳的重要作品进行细读与分析,进而揭示在资本主义文明的侵蚀下南方人在精神上、道德上和相互关系上的异化,揭示机器文明对人性的扭曲、对大自然的价值与权利的漠视。通过对福克纳小说的分析,武月明揭示出是什么导致了人伦精神的恶化,从而肯定福克纳小说的伦理价值。正是在这样的逻辑基点上,武月明认为福克纳不仅继承了伟大的文学传统,更是继承了伟大的道德传统。

武月明在著作中提炼出福克纳小说中的基本伦理主题,如生态伦理、种族伦理、家庭伦理、女性伦理、成长伦理,选取福克纳的主要小说从分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入手,探本求源,剖析被福克纳记录在文本世界中的20世纪美国南方社会有别于北方的伦理现象与伦理关系,以及他自己和社会所做出的伦理回应。她的这一研究路径表明一位年轻学者所具有的坚实的理论功底和学术素养,证明她在研究中能够做到举重若轻。

从这部著作中可以看出,武月明既有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也有晓畅朴实的文风。她能够娴熟地把文学伦理学批评运用到批评实践之中,没有抽象空洞的理论说教,没有晦涩虚浮的学术话语,这是值得赞赏的学风和文风。她既对福克纳研究的学术史十分熟悉,也真正细读了福克纳的文学作品,并能够在自己的研究中把二者结合起来,充分表现出一位年轻学者求实严谨的学风。阅读作家的作品是进行学术研究的前提,因为只有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才会有细腻感受与深入理解,才能真正发掘出福克纳作品中的伦理价值。武月明做到了这一点。

阅读武月明的这部著作时可以感到,她的思考是十分深刻的,她力图表明一种观点,福克纳的小说是伦理环境的产物。福克纳的小说是在“南方”发生的文学现象,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南方只是他的写作方法。福克纳是一个南方人,他对南方熟悉,所以需要南方为他服务。但是,他并没有囿于南方的历史事实,而是用巧妙的方法将想象与真相、历史与现实糅合、增删、修改,创造出文本世界中的南方历史。福克纳的文本不只是被动地再现所谓的历史,而是在伦理现场中表现历史的力量。这段历史是他小说伦理结构的一部分,在他的内心深处积淀已久。文学文本往往体现了作家的主观意志,福克纳的小说同样如此,不仅带有自己的伦理倾向,也为文学伦理学批评提供了具有典型意义的研究范本。

武明明善于抓住福克纳的本质特征,能够准确归纳出自己的学术观点,发表自己的独特看法。在美国文学史上,福克纳是美国南方文艺复兴的标志性人物,艺术探索的目光不仅聚焦于个体的内心世界和南方人的精神领域,而且也投向了外部世界,以及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作者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审视福克纳创作的主要作品,认为它们的伦理主题表现出两个重要特点:一是肯定大自然所承载的文明价值,关注自然与技术文明之间的伦理冲突;二是思考文学如何反映美国经济发展、文明进步的历史,反映人类社会变革中存在与占有、和谐与对峙的伦理冲突以及人与自然的伦理秩序的嬗变。

从武月明的论述中可以看出,福克纳从高度关注人类内心世界的现代主义小说家而转型为一个关注人与外部世界伦理关系的小说家,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因此,这部著作研究了福克纳所经历的一个不断调整世界观的自我认知过程,反映了一个作家所具有的对社会和历史高度负责的道德责任感,这对我们今天那些不愿担负道德责任的作家和批评家来说,其警示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武月明是我国年轻的福克纳研究专家,早在2002年就开始发表有关福克纳的研究论文。2005年,她出版了她的第一部研究福克纳的学术专著:《白色神话的破灭:福克纳文本世界中的女性》。2010年,她来到华中师范大学做访问学者,让我对她的优点有了更多的了解。此后,她又应邀前往牛津大学从事文学研究,使自己的学问得到进一步充实。现在,她的新著又要出版了。她在福克纳研究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努力把福克纳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月明秀外慧中,文学基础扎实,潜心钻研,用功勤奋,为人谦虚。在这部著作问世之际,我愿意借为她的著作作序的机会,向她表达我的衷心祝愿,希望她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不要就此止步,继续攀登学术的高峰。

聂珍钊

2013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