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1]。”
【注释】
[1]南面:古时候以坐北朝南为尊位。
【译文】
孔子说:“雍这个人,可以让他去做官。”
原文
仲弓问子桑伯子[1]。子曰:“可也,简[2]。”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3]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4]大[5]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注释】
[1]子桑伯子:此人生平不详。
[2]简:简要,不烦琐。
[3]临:面临、面对。这里有“治理”的意思。
[4]无乃:岂不是。
[5]大:同“太”。
【译文】
仲弓问孔子,子桑伯子这个人如何。孔子说:“此人还可以,办事简要而不烦琐。”仲弓说:“内心严肃认真而行事简要,像这样来治理百姓,不是也可以吗?若内心简单又以简要的方法办事,这岂不是太简要了吗?”孔子说:“你这话说得对。”
原文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1],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2],未闻好学者也。”
【注释】
[1]不贰过:“贰”是重复、一再的意思。这是说不犯同样的错误。
[2]亡:同“无”。
【译文】
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呢?”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从不重犯同样的过错。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那样的人了,再也没有听说谁是好学的。”
原文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1]。子曰:“与之釜[2]。”请益。曰:“与之庾[3]。”冉子与之粟五秉[4]。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5]急不继富。”
【注释】
[1]粟:小米。
[2]釜:古代容量单位,合当时的六斗四升。
[3]庾:古代容量单位,合当时的二斗四升。
[4]秉:古代容量单位,合当时的十六斛(十斗为一斛,斛后来也称石)。
[5]周:周济、救济。
【译文】
子华出使齐国,冉有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一些小米。孔子说:“给他六斗四升。”冉有请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他二斗四升。”冉有却给他八十斛。孔子说:“公西赤(子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到齐国,乘坐着肥马驾的车子,穿着又暖和又轻便的皮袍。我听说过,君子只会周济急需救济的人,而不会给富人添富。”
原文
原思[1]为之宰[2],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3]乎!”
【注释】
[1]原思:姓原名宪,字子思,鲁国人,孔子的学生。
[2]宰:管家。
[3]邻里乡党:都是古时候地方单位的名称,此处指原思的同乡。
【译文】
原思给孔子家当总管,孔子给他小米九百,原思推辞不要。孔子说:“不要推辞。(如果有多的)给你的乡亲们吧!”
原文
子谓仲弓,曰:“犁牛[1]之子骍且角[2]。虽欲勿用,山川[3]其舍诸?”
【注释】
[1]犁牛:耕牛。古时候祭祀用的牛不能以耕牛代替。
[2]骍(xīng)且角:骍,红色。角,牛角长得端正。
[3]山川:山川之神。
【译文】
孔子在谈到仲弓的时候说:“耕牛产下的牛犊长着红色的毛,角也长得整齐端正,人们虽想不用它作祭品,但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
原文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1]不违仁,其余则日月[2]至焉而已矣。”
【注释】
[1]三月:三是约数,指时间长久。
[2]日月:较短的时间。
【译文】
孔子说:“颜回这个人,他的心可以长时间内不离开仁德,其余的学生则只能在短时间内想到仁而已。”
原文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1],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2],于从政乎何有?”
【注释】
[1]达:通事理。
[2]艺:多才能。
【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仲由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仲由做事果断,对于管理国家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季康子又问:“端木赐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端木赐通达事理,对于管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又问:“冉求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冉求有才能,对于管理国家政事有什么困难呢?”
原文
季氏使闵子骞[1]为费[2]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3]者,则吾必在汶上[4]矣。”
【注释】
[1]闵子骞:姓闵名损,字子骞,鲁国人,孔子的学生。
[2]费:季氏的封邑,在今山东费县西北一带。
[3]复我:再来召我。
[4]汶上:汶水是当时齐国和鲁国的界河。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汶上”是指汶水的北面,“在汶上”是说要离开鲁国到齐国去。
【译文】
季氏派人请闵子骞去做费邑的长官,闵子骞(对来请他的人)说:“请你好好替我推辞吧!如果再来召我,那我一定到汶水的北边去了。”
原文
伯牛[1]有疾,子问之,自牖[2]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注释】
[1]伯牛:姓冉名耕,字伯牛,鲁国人,孔子的学生。
[2]牖(yǒu):窗户。
【译文】
伯牛病了,孔子前去探望他,从窗户外面握着他的手说:“就快死了,这是命里注定的吧!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
原文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1]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注释】
[1]箪(dān):古代盛饭用的竹器。
【译文】
孔子说:“颜回的品格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的乐趣。颜回的品格是多么高尚啊!”
原文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1]。”
【注释】
[1]画:划定界限,停止前进。
【译文】
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您所讲的道,而是我的能力不够呀!”孔子说:“能力不够是到半路才停下来,现在你是自己给自己划了界限不想前进。”
原文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译文】
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君子式的儒者,不要做小人式的儒者。”
原文
子游为武城[1]宰。子曰:“女得人焉尔[2]乎?”曰:“有澹台灭明[3]者,行不由径[4],非公事,未尝至于偃[5]之室也。”
【注释】
[1]武城:鲁国的小城邑,在今山东费县境内。
[2]焉尔乎:此三个字都是语助词。
[3]澹台灭明: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武城人,孔子弟子。
[4]径:便捷的小路。
[5]偃(yǎn):即子游,这是他自称其名。
【译文】
子游当了武城的长官。孔子说:“你在那里得到人才了吗?”子游回答说:“有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走路从来不抄便捷的小路,没有公事,从不到我的屋子里来。”
原文
子曰:“孟之反[1]不伐[2],奔[3]而殿[4],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注释】
[1]孟之反:名侧,鲁国大夫。
[2]伐:夸耀。
[3]奔:败走。
[4]殿:殿后,在全军最后作掩护。
【译文】
孔子说:“孟之反不喜欢夸耀自己。败退的时候,他留在最后掩护全军。快进城门的时候,他鞭打着自己的马说,‘不是我勇于殿后,是马跑得不快。’”
原文
子曰:“不有[1]祝[2]之佞,而有宋朝[3]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注释】
[1]不有:假如没有。
[2]祝:卫国大夫,有口才,以能言善辩受到卫灵公重用。
[3]宋朝:宋国的公子朝,《左传》中曾记载他因美丽而引起祸乱的事情。
【译文】
孔子说:“如果没有祝那样的口才,仅有公子朝的美貌,那在今天的社会上恐怕不易避免祸害了。”
原文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1]?何莫[2]由斯道也?”
【注释】
[1]户:一般指室内的房门。
[2]何莫:何不。
【译文】
孔子说:“谁能不经过屋门而走出去呢?为什么没有人走这条道路呢?”
原文
子曰:“质胜文则野[1],文胜质则史[2]。文质彬彬[3],然后君子。”
【注释】
[1]野:粗鄙。
[2]史:这里有虚伪、浮夸的意思。
[3]彬彬: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
【译文】
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鄙,文采多于质朴又未免虚浮。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原文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1]之生也幸而免。”
【注释】
[1]罔:不正直的人。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的生存是由于正直,而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只是他侥幸地避免了灾祸。”
原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原文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1]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注释】
[1]上:高深的学问和道理。
【译文】
孔子说:“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与道理;在中等水准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和道理。”
原文
樊迟问知[1],子曰:“务[2]民之[3]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注释】
[1]知:同“智”。
[2]务:从事、致力于。
[3]之:趋向、达到。
【译文】
樊迟问孔子怎样才算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使老百姓趋向义,敬畏鬼神但要远离它,就可以说是智了。”樊迟又问怎样才是仁,孔子说:“仁德的人付出一定的力量然后收获果实,这可以说是仁了。”
原文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
孔子说:“有才智的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有才智的人好动,有仁德者好静;有才智的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原文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译文】
孔子说:“齐国一改革,可以达到鲁国这个样子;鲁国一改革,就可以合于大道了。”
原文
子曰:“觚[1]不觚,觚哉!觚哉!”
【注释】
[1]觚(gū):古代盛酒的器具。
【译文】
孔子说:“觚不像个觚了,这也算是觚吗?这也算是觚吗?”
原文
宰我问曰:“仁者,虽[1]告之曰井有仁[2]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3]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4]也。”
【注释】
[1]虽:假如。
[2]仁:这里指有仁德的人。
[3]逝:往。这里指到井边去看并设法救。
[4]罔:愚弄。
【译文】
宰我问道:“对于有仁德的人,告诉他井里掉下去一位仁人,他会跟着下去吗?”孔子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君子可以到井边设法救人,却不可以陷害他;君子可以欺骗他,但不可以愚弄他。”
原文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1]矣夫。”
【注释】
[1]畔:同“叛”。
【译文】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原文
子见南子[1],子路不说。夫子矢[2]之曰:“予所否[3]者,天厌之!天厌之!”
【注释】
[1]南子:卫灵公的夫人。
[2]矢:发誓。
[3]所否:所,假如。否,不对,不是,指做了不正当的事。
【译文】
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说:“如果我做了什么不正当的事,让上天谴责我吧!让上天谴责我吧!”
原文
子曰:“中庸[1]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注释】
[1]中庸:中,谓之无过无不及。庸,平常。
【译文】
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吧!人们缺少这种道德已经为时很久了。”
原文
子贡曰:“如有博施[1]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2]取譬,可谓仁之方[3]也已。”
【注释】
[1]博施:广泛地施予恩惠。
[2]近:自身周围。
[3]方:方法、途径。
【译文】
子贡说:“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故事】
陶渊明安贫乐道东篱采菊
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开创了田园诗派。
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的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也都做到过太守一级的官位。不过陶渊明八岁时,由于父亲去世,家道中落,陶渊明只好与母妹三人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
孟嘉是当时的名士,他有个性、谦虚、沉静,喜好喝酒,陶渊明的个性、修养都有外祖父的遗风。孟嘉家里藏书多,使陶渊明获得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他不仅学了一般士大夫都会学的《老子》、《庄子》,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神话之类的“异书”。这样的阅读积累及家庭环境,再加上当时的时代思潮,使陶渊明受到儒家和道家两种思想的影响,生发出儒家的积极入世与道家的淡泊出世这两种不同的志趣。
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陶渊明任江州祭酒,但因出身庶族遭人轻视,不久后便辞了官。安帝隆安四年(400年),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做属吏,但不久就发现桓玄是个野心家,窥伺篡夺东晋政权,陶渊明不肯同流合污,次年冬天,以丧母为由辞职回家。
元兴元年(402年)正月,桓玄夺取东晋军政大权,次年在建康公开篡夺了皇位,改国为楚,陶渊明对桓玄的举动表示不屑。元兴三年,刘裕与他人联合起兵讨伐桓玄成功。刘裕主政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于是陶渊明又入幕其下。但没过多久,刘裕剪除异己、徇私舞弊的做法再次让他深感失望,于是辞职隐居。
义熙元年(405年),陶渊明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三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刘敬宣上表辞职。刘敬宣离职后,他也随着去职了。
同年秋天,陶渊明的叔父陶逵介绍他到彭泽县任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了浔阳郡督邮,属吏告诉他要整肃衣冠,认真迎接,他感叹说:“我岂能为五斗米而折腰。”于是辞去官职。
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后结束。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最后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陶渊明辞官归故里,过着自食其力的耕种生活。因其居住地门前栽种有五棵柳树,故被人称为五柳先生。陶渊明的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夫妇二人安贫乐贱,共同劳动维持生活。这个时候的陶渊明既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也不再热衷于发财做官,简单朴实的生活让他满足。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是陶渊明真正的生活写照。“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劳动虽然辛苦,但是陶渊明很喜爱。
陶渊明爱菊,在住宅周围种满了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一种生活状态,更是一种思想境界。他很爱饮酒,每饮必醉。有客人来访,无论其身份贵贱,只要家中有酒,陶渊明一定会与其同饮。
义熙四年,陶渊明的住地上京失火,不得已迁居到栗里,生活较为困难。如逢丰收之年还过得去,如遇灾年则缺衣少食。有一次,有个老农带着酒,一大早便来找他同饮,劝他出去继续仕途,他用“和而不同”的语气谢绝了。
陶渊明晚年时,生活越来越贫困。有时,会有朋友主动给他送钱周济:比如他有个老朋友叫颜延之,在赴任始安郡太守途中经过浔阳,便留了几天,每天到他家饮酒,临走时留下两万钱。有时,他也不得不找亲友借些钱度日。不过,他去求贷或接受周济是有原则的,一般官府之人的救济和馈赠他都会拒绝。
他辞官回乡二十二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但他固穷守节,且老而益坚。公元427年9月中旬,他趁自己神志还清醒的时候,写了《拟挽歌辞三首》,第三首诗末两句“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平淡自然的态度。
公元427年,陶渊明走完了他六十三年的生命历程,被安葬在南山脚下的陶家墓地中。
就陶渊明的个性来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因此他的后半生便处于归隐状态。现实的黑暗让他看得透彻,只能够在虚构的世界里寻找安慰,像《桃花源记》中描绘的情景,就是他对于现实的间接批判。陶渊明这样的真隐士值得后人敬佩和景仰。
【评论】
陶渊明是一个外表恬淡静穆,而内心渴望济世的人。他年轻时胸怀大志,希望建功立业。只不过在出仕了一段时期后,对于黑暗的现实深感失望,清净高洁的本性使他无法与当政者同流合污,便选择了一条退隐归耕的道路。
田园生活虽然困苦,但陶渊明通过对自然的自我解读与其和解,在自然与哲理之间打开了一条通道。他人眼中平淡不过的农村生活,在他的笔下却显示出意境无穷的恬淡之美,田园诗体自其开创,故陶渊明被后世称为“隐逸诗人之宗”。
这些不朽的诗篇为中国古典诗歌开创了新境界,而陶渊明的思想及品格对后世文人影响甚远,因此,他成为中国文学发展和繁荣的力量中不可或缺的伟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