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美德故事丛书·职业道德故事
8858200000051

第51章 为了公司的信誉

在刚满三十岁的时候,李运才被公司提升为销售部门的一名负责人。专管东南亚地区的事务。他由一名普通的工人,随着公司的扩大成为成品检验员,然后到今天这个位置,可以说是由蓝领人变成为白领人,走过了人生道路上最大的转折点。在华人占多数的新加坡,用中国的一句话说,这叫做“三十而立”,真是大吉大利的喜事。

他之所以得到公司董事会的青睐,完全是因为最近从日本退回来了一批货。严格又刁钻的日本人在抽样检查中,发觉有明显不符合合同要求的产品,一怒之下,把全部货单扔给了销售部门。董事长为此比日本人更愤怒,立即下令清查全部退货,追查是哪个检验员没把好关。清查报告列举了所有检验员过手货物的情况,结果只有李运才的货没有质量问题。于是,他便被委以重任,作为对认真负责的职工的鼓励。

李运才走马上任,第一天便遇上了麻烦。刚刚上班,一位怒气冲冲的老太太就找上门来,把一叠文件夹扔到李运才桌上。扯开高分贝的嗓音,把公司的产品说得一无是处。李运才赔着笑脸,听完她的斥责,把那些文件夹检查了一遍,发觉弹簧确实软了一点,不能像这位当地小学校长要求的那样,夹上更厚的文件。他答应那位挑剔的校长,一定派人如数送上新的文件夹,换回他们小学买去的一百个文件夹。又当面说了许多好话,感谢她对公司的关心,希望今后加强联络等等。那位老太太才满意地离开了办公室,临走前,留下了自己的名片,听说李运才刚刚上任,还抄下了他桌上的电话号码。

一百个文件夹,在公司的账上,只是小得不能再小的数目,写字间里两个女职员没有一个不把嘴角撇得高高的。可是,李运才觉得,只要让顾客满意,受点委屈算不了什么。不这么处理,今后会得罪更多、更大的主顾,那才得不偿失呢。他劝那两个撇嘴的小姐,今后在有顾客的时候,千万别做出不得体的表情,以免坏了事。还真的有那么一点“新官上任”的味道呢。

这“新官”真是盐酱嘴,说什么就中什么。一个星期之后,香港的一位中间商便打来了长途电话,说一个月前发给他的一批货,德国的买主一件件看过,结果退回来三分之一。他请公司赶快把正品发给德国的某家商场,否则他承担不了损失,只得改做别的买卖了。

真是祸不单行哪!接连碰到的都是刁钻的顾客,德国人办事的认真劲,那是举世闻名的。看来这“官位”还真难坐,得罪公司的人且不说,就是那些应该当作“上帝”的顾客们也实在难以应付。

上次那两位因为表情太丰富挨训的小姐,这一次学了个乖,听完了电话,她们露出漠然的神态,既不高兴也不气愤。可是,香港客商退货的消息,没等吃完中饭,写字楼从上到下都知道了,好多人都在冷眼看着这位新上任的勤奋标兵如何处理。

第一个来找李运才的是他过去的师傅。老头劝这位得意弟子:“货是你上任前发的,关你什么事?这可不是一百个文件夹的事呀,款项可不小,一不小心还会得罪许多人。我看你还是去找总经理,怎么办由他作主,千万不要自作主张。”

李运才笑了笑:“处理退货是我的事,对总经理我只能说造成退货的原因。弄砸了大不了我再到您那儿去敲钉子,是不是?”老人熟悉自己徒弟的脾气,知道再劝也无用,对李运才说的也十分赞同,拍了拍徒弟的肩膀,一声不吭地走了。

李运才自己也没料到,第二个来找他的竟是总经理本人。总经理瞧了李运才一眼,问他如何处理香港退货的问题。李运才毫不迟疑,立刻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我想带着货亲自去香港一趟,瞧一瞧那些退货究竟是怎么回事,再由他们把货发往德国。一切经过回来后向您汇报。”

总经理笑眯眯问他:“你为什么要把事情弄得这么复杂?不过是十几万元的货,把货发掉算了,去一趟香港也要花不少钱呢。”说完,总经理的目光又扫到李运才脸上,瞧他怎么回答。

李运才不慌不忙回答:“俗话说,商场如战场,我们不能凭一个电话便发货。再说,那批次品也该追回来,因为时间久了,就无法查清事故的原因,我去后还可以当面向顾客说明原委,表示我们的歉意。这一切都是为了维护公司的信誉,到香港去这笔路费花得还是值得的。请总经理决断。”

“好!”总经理一拍办公桌,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你说得有道理,明天你就去一趟香港,回来向我直接报告。”然后,总经理环顾了一下四周的工作人员:“你们听听,这才是我公司称职的职员。今后,销售部门要多听听李先生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