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美德故事丛书·职业道德故事
8858200000028

第28章 忠于职守

纪实电视剧《西安大追捕》正在紧张的摄制中。这一夜,要拍摄深夜捉拿主犯的一段。为了体现纪实电视的特色,导演决定在案情现场重现10年前刑警擒拿人犯的全过程。街头上有跟当年一样的羊肉串摊头,昏暗的街灯,熙熙攘攘的人流,连时间也跟当年案发时间一样。

“主犯”从街头出现了,担任自己角色的公安人员像10年前一样打着招呼,布置着“任务”。“那位穿黑上衣的就是捕捉对象。咱们开车靠上去,尽量靠近再动手。”“注意,‘主犯’身上有枪,一定要控制住他上半身。”

让公安人员自己扮演自己,导演只要指挥摄影师,他紧跟在主摄影师身后。这里没有强烈的灯光,更真实地体现了纪实特点,所以导演也不必为灯光操心。

一切都跟事先预排过的情况一样,“主犯”从羊肉串摊上捞了几根烤好的肉串,边吃边往大街方向走去。公安人员的车子紧跟在后,他们在20米外下了车,朝正悠闲走着的“主犯”扑了过去,几个人顿时扭作了一团。

近处的人都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大街上的路人可不知发生了什么,等听到警车的呜叫,大家才知道公安局在“行动”,也就安下心来,这一切,使现场更加逼真。等这场戏拍摄完了,导演大声叫“停”,大家才松过气来。

这时候,大家突然发觉,自己的队伍里多了一位民警,他正不解地望着身边的人:现场多了一辆出租车,车门打开着,司机从驾驶室探出头来,跟民警一样莫名其妙。

还是导演脑筋转得快,他上前跟民警打了个招呼:“同志,感谢你能参加我们的行动,你这是真正的见义勇为。我们刚才在拍电视剧。”一番话说得那民警笑了起来,乘导演忙其他事的当口,他悄悄地又上了出租车,离开了现场。

第二天开机之前,导演把大家请到了会议室,说是让大家观看昨天拍的带子。一切都像预定的那样,电视镜头重播着昨晚的一幕。当公安人员开始跟“主犯”搏斗时,导演突然喊了声“注意”,画面出现了定格:在预定的镜头中,多了一辆出租车,一位民警正从出租车里跨步出来。

接着,那位民警几乎参与了全部擒凶过程。画面一段段过去,服装师第一个喊起来:“啊呀!出问题了,他穿的是现在的警服,跟十年前可不一样!’

接着,演“主犯”的又嚷开了:“你看他多厉害,扭得我的胳膊现在还疼呢。”他的话,逗得满屋子的人都笑了起来。

“幸亏你当时没真的想顽抗,”担任演员的刑警笑着说,“这位是我们局里的格斗尖子,你要再顽抗下去,那胳膊非上绷带不可。都怪我们没事先通知他。他刚出差回来,坐出租车回局里去,遇上抓囚犯的场面,你说他能不卖力吗?”这席话,更让在场的人笑得前俯后仰。

导演让大家笑完,又开了口:“你们说怎么办?我们的戏添了个义务演员,他演得真投入。可惜违背了历史,当时没人穿那身警服,删又删不了,重拍太可惜。”他回过头,征求剪辑的意见。

剪辑人还在思考,周围的人可纷纷议论开了,有主张重拍的,有主张保留的。反正大家一致的意见只有一条,要是说拍纪实电视,那位民譬的表演可算是最真实的了。

到最后,搞剪辑的拿出了一个意见,尽量采用那位民警被遮住的镜头,也不让出租车在画面上出现,但是,最后让民警和他的制服出现一个特写,用字幕和画外音说明事情经过,免得批评家有意见……

他的意见立刻被大家接受了。于是,《西安大追捕》中出现了这样的情节,当“主犯”被擒后,出现了一位民警的侧面像,这时,字幕和画外音同时宣布:“在我们拍摄这场戏的时候,现场突然出现了一位民警,他正乘出租车经过这里,以为真的在擒拿凶犯。他义不容辞地参加了进来。只是,他的警服是新式的,跟故事发生时不一样……”

一位真的民警,就这样闯进了电视镜头,他以自己忠于职守的真实行动,增添了纪实电视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