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美德故事丛书·职业道德故事
8858200000001

第1章 华佗治病

汉朝末年,有位名医叫华佗。

华佗七岁时,父亲就去世了,靠母亲帮人缝洗为生。后来家中贫困得实在没法生活了,母亲把他叫到跟前,哭着说:“儿呀,你父已死,我没法养活你。城里药铺的蔡医生,是你父亲的好朋友,你去求他收你做徒弟,学点本事,将来既能为人治病,又能养活自己。”

华佗听了母亲的话,就进城拜师学医去了。

自小聪明过人的华佗,在师傅的指点下,不久就掌握了丰富的医学知识,不管什么疑难杂症,到他手里,大都药到病除。当地官员和朝廷太尉听到华佗名声,召他进宫做太医,都被他推辞了,华佗说:“我一生只为人治病,不求高官厚禄。”

华佗诊病非常准确。一次,有两个官员头疼发热,先后找华佗看病。华佗问明病情后,给一个开了泻药,给另一个开了发汗药。有人在旁边看了华佗开的药方,问他为什么病情相同,用药却不一样。华佗说:“这种病表面看来一样,其实不同。前一个病在内部,该服泻药,后一个只是受点外感,所以让他发发汗就好了。”那两个人回去抓了药服了,果然病都好了。

一天,一个姓李的将军,请华佗给他妻子冶病。华佗去了。一摸脉,说这是怀孕时候伤了身子,胎儿留在肚里了。李将军说:“我妻子已经小产过,胎儿已经下来了。”华佗说:“按照我的判断,胎儿还在病人肚子里。”

李将军不相信。华佗走了以后,过了一百多天,他妻子的病越来越重,只好再请华佗来治。

华佗说:“肯定有个坏死的胎儿在肚里。大概你妻子原先怀的是双胞胎,一个先小产下来了,一个留在肚子里。”

华佗给病人服了汤药,又给她扎针,果然产下了一个死胎,病人很快就恢复健康了。

华佗不但能治内科,还善于做开刀手术。他配制一种麻醉剂叫麻沸散。有个穷人近来肚子疼痛难忍,没过十多天,胡须眉毛全脱落了。华佗听说后,主动上门为他治病。诊断后,华佗说:“你脾脏溃烂了,得赶快开腹治疗。”华佗让病人服了麻沸散,用刀打开腹腔,把坏死的脾脏切除,再缝好创口,敷上药膏。一个月后,创口愈合,病就好了。病人家穷,没有钱。华佗说:“我给穷人治病,是不收钱的。”那病人连忙跪下磕头,千谢万谢华佗的救命之恩。

有个太守生病了,请了许多医生诊治都没治好,华佗诊治以后,认为这种病只有让病人发怒,才能治好。于是,他故意向病人索取很贵的诊费,却拖拖拉拉不给他开方抓药,过了几天,竟不告而别,还留下一封信,骂太守得了病是自作自受。

太守看罢,不由大怒,立刻派人追捕华佗。太守的儿子知道华佗另有用意,暗暗叮嘱家人不要去抓华佗。太守听说抓不到华佗,更是怒气冲天,一气之下,呕出几口黑血。不想这一呕,病反而好了。

当时身为丞相的曹操一直患头风病,发起病来,痛得受不了。他听说华佗医术高明,就派人把华佗请来,华佗给他扎了几针,头痛就止住了。曹操就把他留下来做随从医官,好随时给自己治病。

华佗虽然乐于帮助人,热心给别人治病,但他却不愿一直守在曹操身边,给一个人管药箱。他的志向是给所有的病人治病。一次,他借口回家探亲,顺便去取点药,曹操没有怀疑,让他回家了。

华佗回到家里,托人给曹操捎了一封信,说他妻子病得厉害,一时回不了许都。曹操一再催促,华佗总是拖着不去,曹操又命令郡县官吏去催,又碰了软钉子。这下可惹恼了曹操,他派个使者到华佗的家乡谯县去调查。他告诉使者,要是华佗的妻子确实有病,就送他四十斛小豆,听任华佗推迟假期;要是华佗谎言搪塞,就把他抓来。

调查的结果是华佗被抓走了。

曹操把华佗抓到许都,他认为华佗故意违抗他的命令,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下令将华佗处死。

华佗被捕离开家乡时,随身还带着一部医书,这是他根据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写成的。他没想到得罪曹操竟招来杀身大祸。他觉得让这部书湮没太可惜。临刑前一天,他把狱吏请来,对狱吏说:“请你把这部书好好保存,将来可以靠它救病人。”

那狱吏胆小,怕接了华佗手里的书,将来曹操追究起来,自己受到牵连,说什么也不肯保管。

华佗十分失望,向狱吏要了火种,在监狱里把宝贵的医书烧毁了。

华佗死后,他的几个学生继承他的事业,继续为百姓治病。可惜记下华佗经验的那部医书却失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