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庭家居生活小窍门(时尚生活指南)
8855700000008

第8章 营养饮料的合理用法(4)

巧去鱼鳞

鲤鱼、草鱼等可先把鱼泡人冷水里,倒入两汤匙醋,过两小时再去鳞,就容易将鳞刮干净。带鱼不用刀刮,而是放入80℃左右的热水中烫十几秒钟,然后马上移入冷水里,再用刷子或用手捋一下,即可快速除鳞。

巧去带鱼鳞

彻底干净去除带鱼的鳞是相当困难的,但倘若把带鱼放入80度左右的开水里,烫约10秒钟,然后马上放入冷水里浸泡一下,再用刷子刷或用手捋一下,鱼鳞很快就可以除掉。倘若带鱼很脏,用自来水洗不干净,不妨用淘米水擦洗,这样,手不会被沾污,又可以将鱼洗得很干净。

巧去鱼胆的苦味

宰鱼时倘若一不小心碰破了鱼苦胆,鱼肉会发苦,影响食用。鱼胆不但有苦味,而且有毒,经过高温蒸煮也不会消除苦味和毒性。但是,用酒、小苏打或发酵粉可以使胆汁溶解。因此,在沾了胆汁的鱼肉上涂些酒、小苏打或发酵粉,再用冷水冲洗,苦味便可除掉。

巧去掉鱼的土腥味

淡水鱼大都有一股土腥味,因为淡水鱼都生长在腐植质较多的池塘、河川、湖泊里。由于腐植质较多,适合放线菌繁殖生长,放线菌通过鱼鳃侵入鱼体血液中,并分泌一种具有恶臭(即土腥味)的褐色物质。淡水鱼如鲤鱼、草鱼、鲢鱼等,蛋白质含量丰富,营养价值高,味道也很鲜美,但是这些鱼往往带有土腥味。下面介绍几种去掉土腥味的方法:

1.把鱼剖肚洗干净后,放在冷水中,再往水中倒入少量的醋和胡椒粉,或者放些月桂叶。经过这样处理后的鱼,没有土腥味。

2.可用25克盐和2500克水,把活鱼泡在盐水里,盐水通过两鳃浸入血液,1小时后,土腥味就可以消失。倘若是死鱼,放在盐水里浸泡2小时,也能够去掉土腥味。

3.鲤鱼背上两边有两条白筋,这是制造特殊腥气的东西,宰杀时注意把这两条白筋抽掉,做熟以后就没有腥气了。

4.宰杀鱼时,可将鱼的血液尽量冲洗干净、烹调时再加入葱、姜、蒜等调料,土腥味基本上可以去除。

各种菜肴烹调技巧

烹菜嫩、脆法

1.做鱼时,加入少许牛奶,可使鱼肉白嫩,汤味鲜美。

2.煮火腿时,在其上涂一层白糖,就能很快煮烂,肉嫩而可口。

3.把鲜姜切成细丝或薄片,与肉一起烹调,可使肉质细嫩、味美。因为鲜姜中含有肉关蛋白质的水解酶,可使肉质嫩化。

4.将青菜切好,撒少许食盐拌合,稍腌片刻,沥去水分,然后烹炒。可使青菜脆一嫩,不变颜色。但注意,炒的时候少放盐。

5.将切好的肉片,浸泡在用少量啤酒调和的粉芡中,搅拌均匀,5分钟后烹调。这样炒出的菜鲜嫩、味美。

6.将一块猪胰切碎与老鸭子同煮,鸭子容易煮烂,而且味道鲜美。

7.用几个螺蜘肉与老鸭子同煮,不管多老的鸭子,都能煮烂。

8.很难煮烂的肉,可用叉子蘸点醋,插进肉里,多插几个点。半小时后,可使肉质变嫩。因为用量很少,不会影响肉的香味。

9.加点醋炒出的鸡蛋,鲜嫩、松软。

10.炒肉丝或肉片时,适量加点水搅匀,可弥补爆炒时肉内水分得损失,炒出的肉细嫩好吃。

11.将炸制好的食品先放入盘中,再制芡淋人,不要随锅勾芡,可保持油炸食品脆、酥、香。

咸味减轻法

1.倘若菜汤做的太咸了:

(1)放几块豆腐或切成片的西红柿,能减轻咸味;(2)把士豆切片放进汤里;(3)用纱布包上150—250克大米,放进锅里同煮。咸味会被部分吸收;(4)用细布包一点面粉,放锅里同煮。

2.倘若炒菜炒的太咸了:

(1)放进一点醋,可使咸味大减;

(2)加进适量白糖,可减轻。

3.倘若汤、菜做的太咸了,打进1个鸡蛋,可减轻咸味,还能改善汤、菜的味道。

4.倘若是咸菜太咸了,可用掺有白酒的水浸泡,去咸效果明显。

5.倘若炒菜时酱油放的过多,色、味过重时,添加少许牛奶可解除。

6.倘若咸鱼过咸时,(1)可用淡盐水浸泡漂洗。根据咸味轻重程度,连续浸泡、漂洗。最后用清水漂洗(清水漂洗起不到减轻咸味的作用)。(2)将咸鱼放在温水中,倒进两三小勺醋,浸泡三四小时即可;(3)将咸鱼放在掏米水中,再加一二小勺食碱,浸泡四丘小时,捞出清水洗净。

酸味减轻法

1.倘若饭、菜醋放的太多了:

(1)马上剥一个皮蛋倒碎,拌入,即可中和;(2)加点米酒可减轻酸味。

2.倘若是番茄放的过多,导致饭、菜过酸,可在离火后,放入适量精盐调匀即可。

辣味减轻法

1.倘若辣椒太辣,

(1)放点醋炒,可使辣味减轻。同时能减轻辣椒中维生素C的损失;(2)与鸡蛋同炒可减轻辣味。

2.倘若芥末辣味太重了,可加点水调成糊状,装容器中,隔水蒸片刻,或在炉旁烘烤,都能减轻辣味。

饭菜减腻法

1.将一块腐乳,用适量温水调成糊状,加在切片的500克肥肉中,搅匀。隔水蒸或炖熟。吃起来味道鲜美,不腻。

2.不管是烧鱼汤、菜汤或肉汤,均将水烧开后再放料。这样,可保持营养,增加鲜味,减少油腻感。

3.汤倘若过分油腻,可将少量的紫菜,放在火上烤一下,放入汤内,再放点香菜、调料即可。

4.汤倘若过分油腻,可将上面的油撤去,再放调料。

芡汁的使用

着芡是烹调最后一道工序。在菜肴即将离火前,加适量芡汁,能使菜肴披上一层浓汁,更显丰肤。汤类菜经上芡后,汤菜更为融合。有些原料,如海参、鱿鱼等,调料难以入内,就更少不了上芡。可根据菜肴的特色配芡:

1.爆炒菜肴可配较浓的芡汁。使原料被芡汁包裹,吃完菜不见汤汁;用蛋清、淀粉加适量盐搅匀。

2.烧制大多用略薄的芡汁,叫流芡,使菜肴汤汁成薄糊状。

3.有的菜肴,需要较薄的芡,如烧制青菜类,使成菜色择明亮、口味浓郁。

4.米汤做芡,叫玻璃芡。大多用于汤汁较多的菜,使汤汁略有滑润感。

料酒的使用

1.腥味较浓的鱼、肉,可先用料酒浸泡一会,让酒精渗透进胺类物质中,然后烹调,则腥味大减2.清蒸鱼、肉时,在其表面用料洒抹一下,腥味会被挥发掉。

3.煎鱼,炖肉时,将适量的酒放入佐料中。烹制中鱼、肉的腥味,会被酒精所溶解,并随之挥发掉。

4.鱼、肉、蛋类在料酒浸浸泡7—10天,可存放好长时间,不会变坏。

5.旺火炒菜时,出锅前喷料酒,可提味。

剁肉不粘刀法

1.剁肉前,把刀放进热水里,泡3—5分钟,或在炉上烤一烤,剁肉时不粘刀。时间一久,菜刀变凉又开始粘刀时,可重新用上述办法将菜刀加热。

2.刀的两面涂些料酒剁肉,下会粘刀。

切肉的方法

1.牛、羊肉要横切,才能香嫩。不然妙不烂,嚼不动,入锅后会抽成一扮;形成圆长块状。

2.切生猪肉,不管炖,炒,烧,烟等各种做法都要竖切。

3.咸鱼干质地坚硬,难切。倘若在刀刃上徐些生姜汁和麻油,再硬的咸鱼干也能顺利切断。

4.整条火腿,要切开很困难。倘若以锯代刀,可获得理想的效果。即将裹上纸的火腿放在小凳上,一脚踏住火腿,一手持锯,按需要大小锯段。按此法还可锯割冻肉、咸肉、咸猪腿等。

切葱时巧防眼睛受刺激

1.切葱时,往上浇一些冷水,或在案板上放一盆冷水,这样,葱里挥发出来的酸性气体,就会溶入水中,对眼睛的刺激,就大为减轻。

2.在抽油烟机下切葱时,刺眼睛的气体都被抽走了,所以眼睛不感到刺激味。

3.切葱或洋葱强烈的刺激味,长时间不散时,可将一杯白醋倒入炒锅中,煮沸片刻、刺激味即刻消失。

4.倘若将葱或辣椒,放在冰箱里冷冻一下再切,就可减轻其辣味的散发,使眼睛少受刺激。

烹调能减少用油的窍门

人们为了不摄入过量的脂肪,炒菜时尽量少放油。如何能使炒出的菜既用油少,而又不影响其味美呢?

1.将切好的茄子放入锅中,先用小火干煸,煸掉水分,待肉质变软后,再加油烹制。

2.炒菜时,三七用少许油炒,待菜即将炒熟时,再放一点熟油进去。翻炒后即可出锅。这样,可泛菜的水分减少,油味相对变浓,虽用油不多,菜照样味美、可口。

3.倘若炸麻花、油饼等,先在锅中倒入300克水(面、水比例,约6%),待水煮沸后再倒入油。油开后,就可放入麻花等炸。这样炸出的麻花、油饼等,好吃、好看.又省油,还能减少油质的污染。油炸其他食品也可参照此法。

防油溅、溢的窍门

用植物油炸食物时,有时,油的体积很快增大,起大量的油沫,甚至溢出锅外,发生危险。此时:

1.只要在油中放几段葱叶,稍炸片刻,油沫会自动消失。

2.放入几粒花椒,会使胀起的油消下去,不会发生外溢。

3.在加热过程中先放少许食盐后再炸,油就不会外溢。

4.热油当泛起泡沫后,弹入少许水沫油沫即会消除。注意油温高时,不能用此法,以防溅伤。

生姜在烹调中的作用

生姜:有“植物味精”之称。辛辣、芳香、易溶、营养丰富。溶于菜肴,有驱腥、提味、肉质嫩化之效。因此荤、素菜肴、汤类等,均离不开生姜。其用法:

1.炖鸡、鸭、鱼、肉时,拍碎或切片放入,使肉味醇香;2.做酸、甜味道的菜肴时,将姜切成粒状或剁成姜末,用糖醋兑汁或凉拌,会产生特殊的酸甜味。

3.吃清蒸螃蟹等,需要蘸食的食物时,用姜末、酱油、小磨油拌汁,蘸着吃,别有风味。

4.冷冻的肉又、家禽,在烹制前,先用姜汁浸渍,可以返鲜。做出的菜,具原来固有的新鲜滋味。

5.将姜汁护人切好的牛肉中,在常温下放置1小时后烹调,可使牛肉鲜嫩、或把鲜姜切成细丝或薄片,与肉一起烹调,也有同样的效果。因为鲜姜中含有肉类蛋白质的水解酶,可使肉质嫩化。

大葱在烹调中的作用

大葱是做咸食的主要佐料,有去腥、除腻、提味之功能。

1.做荤菜时炮锅。如炒肉时加入适量的葱丝或葱花;炖、垠红烧肉、鸡、鸭、鱼、海味时,加入葱段;羊肉与葱段混炒,既能除膻,又能增强羊肉固有的鲜丈味。

2.生吃、明用。如吃烤鸭时,在于层饼里抹上甜面酱,放入鸭片、葱段格外利口好吃;做汤时最后撒上葱花,味道更加鲜美;煎鸡蛋配葱花,除膻好吃。

3.在丸子、饺子、包子、馄饨的菜馅中加入葱末,味道醇厚。

烹调中大蒜的使用

大蒜有调味、杀菌作用。其用法:

1.把蒜末、葱末、姜末、料酒、淀粉等会制成汁芡,用于烟、炒类佳肴时,更易出味。

2.将蒜末、辣椒、酱油、酷等,浸泡成蒜汁。吃饺子、包子、烧卖等片,蘸其汁,格外好吃。

3.用切碎的蒜末,或捣碎的蒜泥拌凉菜、凉粉等吃,既好吃,又消毒。

4.炖鱼、炒肉、烧海味时,投入蒜片,能除腹、提鲜。

花椒的调味作用

花椒具有芳香、通窍作用。也是调味中的主要佐料。其用法:

1.炮锅:炒素菜时,在热油中放儿粒花椒,待炸至发黑时捞去。用留油炒菜香味扑鼻。

2.用花椒油、植物油等浇拌凉菜、凉面,清爽可口。

3.将花椒在手勺中烤至金黄,与精盐同捣为细面,制成花椒盐。吃干炸里脊、肉丸、香酥鸡、香酥牛、羊肉等时,蘸椒盐吃,别有风味。

4.腌制萝卜、白菜、芥菜等咸菜时,加入适量花椒,味道极好。

5.蒸、煮肉禽类菜肴,放入大料,花椒除腥、提味。

大料的调味作用

大料是做厚味菜肴不可缺少的佐料。禽、肉类,通常炖制时间较长,大料等可以充分水解,其香味可逐渐改变原料固有的气味,使菜肴醇香。如红烧鱼、肉、炒过油肉,或烧闪汤等时,投以大料,鲜味大增。腌制蛋类、香椿、香菜等腌制品,或煮瓜子、花生等,投入大料都别具风味。

料酒的烹调功能

料酒又叫黄酒。在烹调中有解腥、除腻、杀菌、促鲜、增添香气的功能。尤其是不太新鲜的原料,腥膻味较重的牛、羊肉,或动物的内脏,烹制前,必须用料酒浸溃一定的时间。加料酒烹制的食物,不仅菜香味美,而且保存时间较长。

掌握好放酱油的火候

酱油也是做菜常用的调味品,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糖分。倘若在高温中久煮,就会破坏氨基酸成分,糖分也因高温而焦化变酸,而使酱油失去鲜味。因此,在菜肴即将出锅时,再放入酱油,既能起到调味的作用,也能保持酱油的营养价值。

巧用“十三香”

调味佳品“十三香”指:肉桂、大料、陈皮、花椒、丁香、砂仁、茴香、白芷、三奈、紫寇、肉寇、木香、良姜。

炖肉时用陈皮,香味浓郁;吃牛羊肉如白芷,可除膻、增鲜;自制香肠用肉桂,味道鲜美;做素菜用花椒,香气横溢;熏肉、熏鸡用丁香,回味无穷。只要用的恰如其分,都有助于添味增香。

卤汁配制法

1.原料:(1)调料:食盐、酱油、冰糖(砂糖)、黄酒、生姜、葱等;(2)香料:八角、丁香、桂皮、小茴香、草果、花椒、香叶、山奈等。(3)第一次要备有鸡、肉等。以后只在原有的基础上,缺味添味,少香增香即可。

2.设备:大锅一口。

3.制法:将洗净的大锅,加入适量的清水,放入洁净的鸡肉或鸡骨,猪肉或猪骨等原料。大火烧沸后,撇去上面的浮沫,转为中小火烧煮。接着加入酱油、黄酒、盐、糖、姜、葱等调料。把各种香料装入宽松一点的纱布口袋,包好一起投入汤内熬煮。直至鸡酥、肉烂、汤汁浓稠时,捞出肉、骨、香料袋。除去杂质,即为卤汁。

4.存放:将制好的卤汁,装入干净的陶瓷或搪瓷罐或盆内,上面加盖密封,放置在阴凉通风处,可长期使用、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