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白洋淀纪事(部编版语文教材配套阅读名著书系)
88510800000004

第4章 专题探究

●专题一:“荷花淀派”作品的语言风格

1945年,《荷花淀》发表后,在文学艺术界的影响很大,有许多作家都努力探索其写作技巧,并在艺术实践中体现其风格,不久便形成了一个文学流派,这个流派被评论界称为“荷花淀派”。其代表作家有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等。请以《荷花淀》为例,分析“荷花淀派”作品的语言特色。

“荷花淀派”的作品,是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的完美统一,一般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情节生动,语言清新、朴素,富有节奏感,描写逼真,心理刻画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

《荷花淀》所反映的是残酷的战争年代,描述的是白洋淀地区人民的抗日战斗生活,但从作品中,我们看不到断壁残垣,闻不到硝烟味,听不到声嘶力竭的声音;我们看到的是明月、湖水、荷花,闻到的是荷花的芳香、泥土的气息,听到的是哗哗的水声、清脆的笑声。

一切都是那么清新、明朗、美丽,读后感觉仿佛置身于神话世界。小说之所以收到如此强烈的艺术效果,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作者成功地运用了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小说开头三段描写水生嫂月下编席的情景,为全文定下了基调。“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整个画面的色调是洁净的、清新的。接下来,作者抓住明月、薄雾、清风、荷香这些富有乡土气息的景物,展现了荷花淀的地方风貌,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境界。

几个女人探夫未遇,羞红着脸,不好意思地从马庄出来,摇开靠在岸边上的小船往家赶。“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上苇尖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凉风拂面,人的心情舒畅;湖面广阔,人的心胸也开阔起来。此时此刻,此地此景,女人们忘记了未遇丈夫的不痛快,朝着愉快的事情想,不久又说笑起来了。在蓝天之下,碧水之上,一叶小舟在水面上轻轻飘荡,水声悦耳,笑声清脆,充溢天地间,流淌荷花淀。

归途中她们遇到了敌人,把船驶进了荷花淀,接下来有一段景物描写:“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关键词语“铜墙铁壁”“哨兵”,具有象征意义,表现了妇女们刚强的性格,还为下文写她们成立队伍配合子弟兵作战埋下了伏笔。由此看出,《荷花淀》不是为写景而写景,不只描绘出了一幅幅美丽的风景画,而是通过写景来烘托人物,做到了情景相生,或寓意深刻,或暗示象征。

●专题二:《白洋淀纪事》中的女性形象

读孙犁的小说我们可以发现,作者的小说几乎都以女性形象作为主人公。他的作品塑造了一大批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为现代文学人物画廊增添了异彩。“女性”在孙犁的文学世界里,已构成了一个独特的形象系列。请分别列举书中“先进”与“落后”的女性形象,并加以分析。

作者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了冀中平原战争年代中抗日军民许许多多的“美的极致”,因此才以饱满的热情、生花的妙笔描写了众多“美的极致”的人物。

《荷花淀》里识大局、顾大体、勇敢乐观的水生嫂,以及以水生嫂为首的一群妇女。当水生嫂听到丈夫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她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爹老了,小华还不顶事”,“千斤的担子”就要落在她的肩上了,但她并没有反对丈夫上前线,一句“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让我们看到了她是如此支持、理解丈夫,临别时还对丈夫说“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作者以细腻的笔法,精妙独到的动作描写,以个性的语言把一个深明大义、识大局的妇女形象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除此之外,还有《山地回忆》里的妞儿,《光荣》里的秀梅,《吴召儿》里的吴召儿等,这些众多的正面女性,在战争年代里生活,在作者的笔下,个个都是那样的坚贞美丽,活泼可爱,作者赋予她们纯洁的心灵,质朴的情怀。她们入则能操持家务,出则能奋勇杀敌,在她们身上,鲜明地体现着中华民族新的历史时期纯真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当然,书中也少不了一些堕落反动的女性人物出现,尽管她们的比例、篇幅占得少,但这些人物却有着独特的个性,在作者的作品里有着特殊的位置,如《光荣》里的原生媳妇小五。作者在小五这个人物身上花的笔墨并不多:“这个媳妇并不胖,可是,就是在她高兴的时候,她的眼皮和脸上的肉也是松卷地耷拉着。”寥寥几笔就把她描绘得极其丑陋,从外到内都透着一股恶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