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底,高一第二学期的期中考试如期举行。第一名是陈方庆,第二名被一直在二十名徘徊的一匹黑马包书香获得,第三名是代勇,姜班第四名,崔更第五,孙峰第六,姜雪纯第七,李尊春第八,肖艳芳第九,杜相平第十。
前十名出现了一半的新面孔。小山名列第十二名。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文理科分班。学校重理轻文,所以大多数同学报的都是理科班,前二十名里只有陈方庆和小山报的文科。
预案报到徐老师手上。第二天中午刚吃完饭,姜班就通知小山和陈方庆到徐老师办公室去一趟。进门后,徐老师让他俩坐下,说的还是文理科分班的事。
“今天我找你们俩,就是一起研究一下分班的事。本来这事是你们自己的事情,学文还是学理应当说也没有太大的差别,都是国家包分配。不过,我个人观点,前二十名的同学还是报理科比较好,将来毕业后到大的国企工作,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学文科的话,将来分在事业机关单位工作,都是混日子,把大好青春给耽误了。”
喝了口水,徐老师继续分析道:“方庆基本不偏科,虽然稍微偏文科一点。小山就不同了,虽然你的数理化成绩不是太理想。但是你要知道,学文的话还是要学数学的。你的物理和化学的成绩还可以,学文科的话背的科目分数很难拉开,我反而认为数学好的应该学文科,正好可以拉开分数。所以我建议你俩还是学理。你俩考虑一下,明天给我答复,回吧!”
人有的时候,命运很难掌握在自己手里。
第二天,见到徐老师,小山和陈方庆把想读理科的决定告诉了他,徐老师显然很高兴。
下午,文理分班的工作正式开始。小山所在的五班成为了四班,有四名同学到了新成立的文科班,又从解散的原来的一班分流进四名同学。
最后的分班情况是,一到二十一班是理科班,二十二,和二十三两个班是文科班。
这样,分完班的理科生,就减少了历史和地理两门功课。我们的班主任还是徐老师。
学习生活日复一日的在紧张有序中又到了期末,弹指一挥,高一的生活就要过去了。
还有一个礼拜,就要期末考试了。除了陈同学,每个人和奇葩女张同学一样,一头钻进文山题海里。
临近末考,宿舍里也少了往日里的喧闹声,虽然很少有人在宿舍里学习。小山用眼睛扫了扫安静的舍友,看到了他司空见惯而羞于为外人道的一幕幕血淋淋的场面。
说起血淋淋,的确有点夸张。不过,这个床头的逸闻,的确是跟每个人的血迹有关。
由于取水困难,又没有专用的地方洗澡,住校的学生很少有洗澡的机会。再加上衣服短缺,不经常换洗,住通铺的舍友身上就长满了虱子。上课时间虽然浑身发痒,只有挠挠。因此回到宿舍,大家就不约而同的脱掉衣服,捕捉着身上的虱子。
每个人都在仔细认真地寻找着,一旦发现,就用两个大拇指的指甲把他挤碎,伴着“呲”的一声低音,点点血渍就溅上了指甲。
每次回到家里,大家都会换掉衣服,洗个澡,把换下的衣服用开水烫。但是,不知什么原因,身上的虱子总也断不了根。
课间的时候,经常看到两个女生或是两个男生之间相互捉虱子的情景。一个人坐在石头上,另一个人把他的头放到胸前,把头发掀开仔细找寻,令人心酸的场景在大家看来却夹杂着诸多的温馨。或许,这就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吧。
期末考试终于来临。考场还是学生们各自的教室,只是监考老师换成了别的班的班主任。由于每次的月考,中考,期末考试,特别是最后的高考成绩,直接跟教师的工资奖金以及职称评定和升职挂钩,所以无论校领导还是教师个人都非常重视每个班的成绩。班主任互换监考就基本上杜绝了考试作弊的现象。
期末考结束,四天之后,成绩出来了。小山以总分680分总成绩名列第九,第一次进入前十名。而前十名的承包户,这次只有陈同学,姜班和支书还在,竞争的激烈程度由此可见一斑。按当时的升学率,考不进前十五名,基本上就升学无望,进不了前十名,本科基本上也会没戏。
成绩公布之后,自然就是例行的班会和各个奖项的颁发,徐老师的讲话大多也跟以前大同小异。
“同学们,马上就放暑假了。高二是高中最最关键的一年,因为高二高三两年的课程,需要在高二短短的一年当中完成。等开学后大家就会知道,高二的教学进程明显加快,往年的经验是有一半的人会被拖垮,成绩直线下降。所以这个假期,除了把作业做完之外,预习功课就成了重中之重。我不是在这里危言耸听,五十名以后的同学,即使你提前预习了所有的科目,也不一定跟上高二的快节奏。所以同学们,你想考上大学,改变命运,没有捷径可以走,必须拼了。好了,下课。同学们,下学期再见”。徐老师说完,就走下了讲台。
燥热的夏天开始了。
从县城到家每天只有一趟班车,小山只能第二天回家。回到宿舍,离吃饭的时间尚早,小山就拿出新课本翻了翻。厚厚的课本装了一袋子,不用说带别的,光是课本的携带就是个沉重的负担了。
宿舍里剩下了五六个人,明天与小山同行的是代勇和代言。 吃罢晚饭,三人决定到学校后面的一座土山走走。
沿着长长的主路走出校园,再从学校东边的马路北行。小土山大约一公里的路程,他们三个边走边聊。夏天时节六点钟的太阳还是有一点毒,他们走在人行道的右边,高大的法国梧桐擎天的树冠,足以给他们留下舒爽的阴凉。晚风习习,行人匆匆,回家的脚步总会快于离家的频率。
来到山前,土质的山体被几天前的大雨,把一些落叶连同小树枝和泥土卷裹到了山脚。抬头远望,山上到处都是低矮的树木和杂草,有三分之一的地方裸露出淡黄的胴体。“快看,那是只什么鸟,太漂亮了”,代言喊道。
“少见多怪啊,你,连河鹰你都不认识了,亏你还在河边从小长到大”,代勇调侃道。
“河鹰谁不认识?这只长得不像啊。”代言有点疑问的回击。
“我跟你说言子,我从小养鸟不下百只,尤其是河鹰,一般人养不活。河鹰你必须在它刚出生不久,还没有睁开眼的时候收养它,它就会把你当成他的妈妈,对你就言听计从有所依恋。一旦她睁开眼睛看到自己母亲喂过吃食,你再收养它,它就会不吃不喝直到饿死。它从出生到长大,毛色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换三次。咱看到的这只是还没成年的鸟,刚换了一次颜色,怪不得你不认识”,代勇带着有点炫耀的口吻说的。
“谢谢代老师,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谢啦”,代言真诚的说。
“对咱大沽河的特产鸟我也养过,总是没有养活,原来如此。看来养鸟也是技术活啊!要不是你介绍,我到死都不知道什么原因,哈哈,承教了大支书”,小山半是调侃半是真诚的说。
爬上小土山,偶尔会有淙淙的溪流从山涧里流出,草丛里也会有各种蚂蚱等小昆虫飞出。捧起清澈的溪流洗一把脸,小山感到一阵凉意和清爽传遍了全身。
站在山顶,放眼远望自己的学校和附近的村庄,小山感觉是那么的诗意和美好。有时候,当我们仰望太久的时候,换一下角度,俯瞰一下身边的景色,就会收获不同的人生体验。
此时,夕阳快要落山,血色一样的晚霞洒满了整个山坡,给山上的一切披上了迷人的色彩,有一个画面在小山的脑海中定格。
村里孤烟直,沽河落日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