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如战场,靠的是谋略和战术。同样是商人,同样在做买卖,如果看问题的方式和角度不同,采取的方式和策略不同,结果也就不同。
李嘉诚的经商准则和经商智慧来自于多年的商战经验积累。他在战略决策中,擅长统揽全局;他视野开阔,眼光犀利独到,往往能够洞察先机,并抢占先机,以“搏”取胜;他不贪图眼前利益,也不会为暂时的挫折所动摇,沉着冷静,耐心等待时机,达到一飞冲天的惊人效果,以“稳”取胜;他知道商海中蕴藏着很多变数,无论是产品、技术,还是市场,都会发生变化,因而他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战略转移,以“新”取胜。
创业者问:
经商有什么准则?
怎样判断一个项目能不能做成功?
怎样把企业做大做强?
李嘉诚答疑:
发展中不忘稳健,稳健中不忘发展。
假如一件事在天时、地利、人和等方面皆背时,那肯定不会成功。
一种产业,只能有一时的发展,多种经营,才能使企业不断完善。
我个人的经验来讲,最要紧的是要定出正确的方针。
2001年5月27日,李嘉诚作客汕头大学商学院“经济沙龙”。
语录解读
2001年5月27日,李嘉诚应邀到汕头大学商学院“经济沙龙”作客。针对学生:“当企业进行战略调整时,公司内部应进行多方面的变革以适应这种调整。您认为哪些方面的调整最为重要”的提问,李嘉诚回答说:“我个人的经验来讲,最要紧的是要定出正确的方针。在你制定出正确的方针之前,一定要拿到最确实的资料,这是绝对不能错的。”
李嘉诚并不是一个好高骛远的人,他虽有高远的目标,但总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向既定目标迈进。他在作每一个重大决策前,都要经过长时期的深思熟虑,周密部署。一旦决定,他会当机立断,迅速作出决策。
当决定放弃塑料花的生产时,李嘉诚一直在苦苦思索着新的创业方向,为手中近亿元的资金寻找出路。一个偶然的机会,李嘉诚看到原野上的农民正忙于耕作,建筑工人正忙着盖房子,李嘉诚不由得内心有所触动:“为什么没有想到房地产呢?”
尽管在当时房地产并未被人们看好,地产商在富豪当中所占的比例并不突出。大多数富豪分布在金融、航运、贸易、零售、能源、工业等诸多行业。但李嘉诚已经看到,香港是当今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住宅的需求、对店铺的需求以及对厂房等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有限的土地,无限的需求,加上港府执行高地价政策,使得房地产寸土寸金,房价的租金成倍增长。包括他自己也曾不止一次为厂房伤透脑筋。要找到交通便利、租金合适的厂房实在太难了。经过长期酝酿,李嘉诚终于迸发出经营房地产的决定。
1958年李嘉诚在繁华的工业区北角购地,兴建了一幢12层的工业大厦,正式揭开了进军房地产的序幕。1960年,李嘉诚又在新兴工业区柴湾兴建工业大厦。这两幢大厦的面积共计12万平方英尺。从此,李嘉诚在地产界的发展一发不可收拾。
李嘉诚以独到的慧眼,从香港的特殊环境和社会发展大趋势中,洞察出地产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正确的决策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在占据足够信息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和分析得出的。
同样是商人,眼光不同,境界不同,结果也不同。
《30岁之前登上财富快车》(中国工人出版社,2008年2月)。
语录解读
李嘉诚说:“眼睛仅盯住自己小口袋的是小商人,眼光放在世界大市场的才是大商人。同样是商人,眼光不同,境界不同,结果也不同。”
屈臣氏是一家百年老字号,它早在19世纪初就为穷人免费送药及赈灾义演。享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0世纪70年代,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与屈臣氏公司业务往来密切,李嘉诚十分看重屈臣氏的百年老字号对自己企业形象的提升和潜在价值,开始萌生收购屈臣氏的看法。德高望重的百年老店屈臣氏也非常愿意借助李嘉诚的智慧和能力使这一传统品牌进一步发扬光大。于是双方愉快地达成了收购协议。
1981年,屈臣氏公司正式成为李嘉诚名下的全资附属公司。在李嘉诚的精心打造下,屈臣氏的确重放异彩。屈臣氏不仅快速成长为拥有屈臣氏个人护理店铺、百佳超市、丰泽电器、TASTE新一代美食广场、COURMET时尚美食购物广场、GREAT美食购物广场、蒸馏饮料等的大型集团,甚至还涉足制造业及卫星资讯服务等新兴行业。
李嘉诚有过人的商业天赋和眼光,他把和记黄埔和屈臣氏这两个本来毫不相关的事联系在一起,在他的精心策划下,两者的人气相互辉映,都得到提升。首先,老店的光荣传统,加上新店的时尚,让人耳目一新。老店的历史会在第一时间给顾客带来信任感和亲切感,有助于提高新店的业绩。借助老店的名气,顾客愿意在新店消费。其次,屈臣氏的传奇故事与李嘉诚励精图治驰骋商场的传奇人生交相辉映,为屈臣氏品牌注入新的内涵,而执掌屈臣氏的是李嘉诚的长子李泽钜,这就形成了三代商人的使命延伸,更加彰显了本土企业商业化的百年历程。再次,屈臣氏最早经营的是药品,是治病救人的,屈臣氏经营的产品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安全的,让人联想到它能提供物超所值的产品和服务。
19世纪初的义诊及送药为屈臣氏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形象,这种形象代代相传,屈臣氏以深厚的文化底蕴承载了商业文明中最为宝贵的诚信,它使和黄的企业形象锦上添花,而不断攀升的销售业绩证明了这是一桩合算的买卖,这样的营销策略没有理由不成功。
无论你发展得多好,时刻都要做好应变的准备。
《30岁之前登上财富快车》(中国工人出版社,2008年2月)。
语录解读
李嘉诚对经济的兴衰规律早已有深刻的认识,他说:“身处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应该求创新,加强能力,居安思危,无论你发展得多好,时刻都要做好应变的准备。”
九龙仓位于九龙尖沙咀半岛的南端,是香港最大的货运港,是怡和集团的一家大型企业。九龙仓最初并不在李嘉诚的视线之内,九龙仓之所以引起他的注意,在于九龙仓把货运业务迁到了葵涌和半岛西部,把腾出来的地皮用于发展商业大厦。李嘉诚非常佩服九龙仓的创始人当初以极低廉的价格购得的这块风水宝地,如今水涨船高,身价百倍。由于九龙仓在经营方式上过于保守,造成股票价格偏低。1977年末到1978年初,九龙仓的股票每股在13~14港元,九龙仓发行股票不到1亿股,也就是说,它的总市值还不到14亿港元。而九龙仓位于九龙地区最繁华的黄金地段,按当时的实际价值应为每股50港元。李嘉诚不动声色,一举买下了近2000万股散户持有的九龙仓股票。由于九龙仓成交额与日俱增,嗅觉灵敏的职业炒家乘机介入,九龙仓的股价攀升。到1978年3月,九龙仓股升到每股46港元的历史最高水平。
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股东控有的股份要达到50%以上,才能获得公司的绝对控股权。在九龙仓股票已被炒得很高的情况下,要想增购到51%,非李嘉诚的财力所能及。而此时九龙仓已经在积极布置反收购,到市面上高价收购散户所持有的九龙仓股,以增强对九龙仓的控股能力。但怡和的现金储备也不足以增购到绝对安全的水平,情急之下,怡和只好请求汇丰银行出面干预。
汇丰老板沈弼亲自出马斡旋,力劝李嘉诚放弃收购。李嘉诚权衡利弊,认为不宜同时得罪怡和和汇丰两个强敌,加上对方手里持有的2000万股是否能成为九龙仓的最大股东心中无数,于是爽快地答应了沈弼。
李嘉诚的九龙仓收购计划虽未成功,但他以退为守,避免了两败俱伤。在九龙仓的收购中李嘉诚给了沈弼一个很大的面子,在收购和记黄埔时,汇丰银行为李嘉诚大开绿灯,使李嘉诚一举斩获和记黄埔,成为华商入主英资洋行的第一人。
在强大的创业精神驱使下,商贸逐渐变成一种革命。
2001年10月19日第11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开幕仪式上的发言。
语录解读
李嘉诚在发言中说:“在强大的创业精神驱使下,商贸逐渐变成一种革命,在丝绸之路上孤独的骆驼队伍,已演变成为全球每个角落的竞争。”李嘉诚认为,国际化经营战略是企业总体经营战略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许多企业比较重视运用产品、技术及价格等“刚性”手段,去争取优势,赢得胜利。然而,国际经济竞争已打破了地域、时空等局限,正在向全方位经营与竞争扩展,仅仅运用“刚性竞争”策略远远不能适应。经营者必须在企业的各个方面上有新的选择与举措。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加拿大经济疲软,但因为有华人首富李嘉诚的投资,加拿大经济并没有一蹶不振。仅李嘉诚一人,就给处于经济衰退期的加拿大带来了100多亿港元巨资。而香港的很多华商,尤其是李嘉诚的好友、同样是世界级富豪的郑裕彤、李兆基等,在李嘉诚之后,竞相进军加拿大。
1986年12月,在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的撮合下,李氏家族和和黄通过合营公司Union Faith投资32亿港元,购入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52%的股权。这是当时最大的一笔流入加拿大的港资,不但轰动加拿大,也给香港工商界带来一次震动。当时世界石油价格处于低潮,石油股票低迷,但李嘉诚却大胆押宝石油工业,做了一笔很合算的交易。其后,李嘉诚不断增购赫斯基石油股权,到1991年,股权增至95%,总投资达到80亿港元。
对于李嘉诚与加拿大的“亲密”,香港舆论议论纷纷,有人说他是本埠华商最大的“走资派”,有人说他大肆收购欧美企业,意在转移资产,还有人说他食言,准备淡出商界。对这些议论,李嘉诚曾公开说:“因投资关系,我早在1967年已获得新加坡的居留权,此刻别人怎么说,我并不在意。”
李嘉诚投资海外的几次大行动,有成功也有失利。如果收购成功,他就控制该公司,如果收购难度太大,就换一个地方从头再来。因为世界之大,企业之多,到处都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实在没有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这就是李嘉诚灵活机动、随机应变的经商风格。
任何行当的生意,无论大小都与政治时局和社会变革有着密切联系。
2006年8月28日《世界经理人》文章《华人首富李嘉诚的发家史》。
语录解读
李嘉诚是一个做大生意的人,他既不会盲目经商,也不会去跟风,他对从商之道有透彻的认识。他说,“有人说,我是个生意人,老老实实做生意,与此无关的事我不去关心。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因为现代社会没有一样东西是完全独立的,任何行当的生意,无论大小都与政治时局和社会变革有着密切联系。只有在纷繁复杂的政治、经济波动面前纵观全局,透过表面现象明确形势走势,方能在做生意,尤其是做大生意时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1967年,香港发生暴乱,整个香港人心浮动,地产行业一落千丈,陷入危机之中。这场危机一直延续到1969年底。在这期间,香港的有钱人纷纷移民海外,很多房地产业主贱价抛售在香港的物业。当时的香港,新落成的屋宇无人问津,整个地产市场卖多买少,有价无市。随着时局的稳定,大规模移民潮渐渐平息,但移居海外的业主,仍然急于把未脱手的住宅、商店、酒店、厂房贱价卖出。
李嘉诚做了与同行相反的决定,他坚信大乱必有大治,一旦时局稳定,房地产物价必然呈上升趋势。他认为此时正是拓展业务的大好时机。于是,他不动声色地把资金集中起来,买下旧房翻新出租,又利用地产低潮,建筑费低廉的良机,在底盘上兴建物业。很多朋友都在为李嘉诚的冒险举动担心,很多地产商也在等着看李嘉诚的笑话。
到1970年,香港百业复苏,地产转旺。李嘉诚于是成为这场地产灾难中的大赢家。这时他拥有的物业,已从最初的12万平方英尺,发展到35万平方英尺。每年可获得的租金收入达到390万港元。
只有嗅觉敏锐的精明商人,才能将商业情报作用发挥到极致。
2006年8月28日《世界经理人》文章《华人首富李嘉诚的发家史》。
语录解读
李嘉诚对经济的兴衰规律早已有深刻的认识,他认为,经济总是呈波浪式发展态势,若干年为一周期。“只有嗅觉敏锐的精明商人才能将商业情报作用发挥到极致,那种感觉迟钝、闭门造车的公司老板常常会无所作为。”具体到股市地产上来说,股市地产低潮,正是拓展的有利时机,地盘价格偏低,物业市值亦偏低。低潮过后,又是一轮新高潮。能否抓住机会要看你平时的积累,是否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发力,走在对手之前。李嘉诚每次大进大出,几乎都能准确地把握时机,预测股市未来的走势。
1972年,股市大旺,股民疯狂,成交活跃。李嘉诚借此大好时机,让长实骑牛上市。长实股票以每股溢价1港元公开发售,上市不到24小时,股票就升值1倍多。1973年股灾爆发,恒生指数于1974年12月10日跌至最低点,1975年3月,股市形势好转,开始缓慢回升,但此时深受股市之灾的投资者仍在驻足观望,不敢贸然行事。而李嘉诚则眼光独到,他看到了股市的升值潜力,在当时股市低迷不起的市价基础上,他亲自安排长实发行2000万新股,以每股3~4港元的价格出售,同时,他还宣布放弃两年的股息,这样做既讨得了股民们的欢心,也为自己赢得了实利。之后股市渐旺,一直持续到1982年香港信息危机爆发前。而长实股的升幅惊人,李嘉诚后来获得的实利远远超过了当年放弃的股息。
1985年,李嘉诚收购港灯时,就是抓住卖家置地公司急于脱手减债的心理,以比前一天收盘价低1元的价格买进,即每股6.4港元,收购了港灯34%的股权。仅此一项,就节省了近4.5亿港元。6个月后,港灯市价已涨到8.2港元一股,李嘉诚又出售港灯一成股权,结果净赚2.8亿港元。
发展中不忘稳健,稳健中不忘发展。
2004年4月28日长江商学院“与大师同行”系列演讲。
语录解读
在演讲后的互动环节中,当有学员向李嘉诚提问:“很多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受到社会的质疑,请给这些遭到质疑的大公司领导人提一些建议。”李嘉诚给出的建议是“发展中不忘稳健,稳健中不忘发展。”
李嘉诚说:“我讲求的是在稳健与进取中取得平衡。船要行得快,但面对风浪一定要挨得住。”李嘉诚经商有两个观念:第一,按部就班难以成为巨富。有时冒大风险可以获得大收益;第二,冒险但不能盲目,要组织严密,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以1988年李嘉诚推出的两个大型村屋为例,丽港城、海怡半岛是香港两大著名的花园小区,始建于1988年,但建楼的意愿却萌动于1978年李嘉诚着手收购和记黄埔时。之后,经历了长达10年的耐心等待和精心策划,才最终推出计划并开始实施。
1985年,李嘉诚通过和记黄埔收购了置地所控的香港电灯公司。计划利用港灯位于港岛两岸的鸭脷洲发电厂现址开发地产,与电厂相连的有蚬壳石油公司油库,蚬壳另有一座油库在新界观塘茶果岭。李嘉诚看中了茶果岭,于是开始了一连串复杂的迁址换地计划。1986年底,和黄与太古各占一半股权的联合船坞公司,与蚬壳公司达成协议,将青衣岛上的一块庞大的油库地皮,与蚬壳在茶果岭和鸭脷洲的两个油库的地皮交换。同时港灯的鸭脷洲电厂迁往南丫岛,这样,李嘉诚就腾出了两整块可供发展的大型屋村的地皮。1988年1月,李嘉诚名下的长实、和黄、港灯、嘉宏等几家公司,向联合船坞公司购入茶果岭、鸭脷洲油库,随即宣布将在此兴建两座大型屋村。接着,又以8亿港元收购太古公司在该项计划中所占的权益。这样,两大屋村地皮归长实全资所有。
茶果岭屋村定名为丽港城花园小区,为高级住宅区,占地8.7公顷,建筑总面积620万平方英尺,总投资45亿港元。鸭脷洲屋村定名为海怡半岛,占地15公顷,建筑总面积787万平方英尺,总投资65亿港元。1990年5月,丽港城首期发售,每平方英尺售价1700港元,用户及炒家争相抢购,非常火爆。到1993年,每平方英尺的售价,丽港城已达4300港元,海怡半岛为3300~3500港元,均大大超出预售价1000港元/平方英尺。加上建筑成本及售房成本上涨等因素,两大屋村全部竣工盈利,收入远远突破了百亿港元。
没有一样事情会无止境地好,同样道理,没有一个行业会一直好下去。
《30岁之前登上财富快车》(中国工人出版社,2008年2月)。
语录解读
李嘉诚成功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他敢于放弃使自己成名的行业,果断地投入到其他的行业,这既需要超前的眼光,又需要大无畏的勇气。在商界,只有盈利的业务,没有永远的业务,该放弃时就要敢于放弃,利用从事前一种业务积蓄的经验,轻松地开展下一个业务。业务在不断转换,但赢利的核心却不变。
创业初期,李嘉诚在塑料业界经历了一番艰苦卓绝的拼搏之后,终于在商海中站稳了脚跟,并赢得了“塑料花大王”的美誉,名利双收。虽然长江公司在当时拥有稳固的大客户,不用发愁销路问题,但是,李嘉诚还是预感到,塑料花只是一个社会阶段的产物,并不具备长久的生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将会趋向于崇尚自然,塑料花无论如何也取代不了有生命的植物花卉。根据港府劳工处注册登记的资料,塑料及玩具业厂家,1960年为557家,1968年为1900家,1972年则猛增至3358家。该行业的从业人员,由1960年占全港制造业劳工总数的8.4%,上升到1972年的13.21%。塑料花在香港已经是遍地开花了。李嘉诚深知,塑料花市场之所以这样兴旺,一是由于塑料花的色彩和款式可以变换无穷,二是迎合了人们追求时髦的心理。
李嘉诚从国外的刊物上得知,在欧美国家,塑料花已经不再时髦,人们又重新迷上了天然的植物花卉。而香港的很多厂家已经出现了塑料花产品积压现象,主要原因就在于企业生产的产品泛滥,而欧美市场萎缩。在香港,劳工的工资逐年上涨,劳动力不再像从前那样低廉,塑料花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它的发展一定不会长久。李嘉诚渐渐从塑料花市场中淡出,放弃这个使他成名的产业,开始把精力投注于缔造以地产为龙头的商业帝国。
任何一项业务,都有一个成熟和衰退的周期,如果抱着一项业务不放,结果必然会随着这项业务的衰退而走向失败。该投入时就要投入,该放弃时就要敢于放弃。换句话说,只有敢于放弃的商人,才是一个大有作为的商人。
任何一种行业,如有一窝蜂的趋势,过度发展,就会造成摧残。
《30岁之前登上财富快车》(中国工人出版社,2008年2月)。
语录解读
李嘉诚在经商过程中非常注意研究经济运行的规律,注意掌握市场变动的脉搏和行业的发展情况。他征战商场半个多世纪,经历了两次重要的战略转移,他不仅避过了风险,而且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他说:“任何一种行业,如有一窝蜂的趋势,过度发展,就会造成摧残。”
第一次战略转移:踏入房地产。李嘉诚是从生产塑料花起步的,正当香港塑料花行业蒸蒸日上,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行业工厂和出口基地时,李嘉诚却看到这个行业的局限,并预感到塑料花最终必然会被有生命的植物所取代。于是他作出了经营方向战略转移的重大决策,转向当前不被人看好的房地产业,大力拓展房地产市场。20世纪60年代,由于局势动荡不安,香港的房地产一次次地显示了它大起大落的特色。由于银行对地产的过度贷款以及其他原因,1965年2月爆发银行信用危机。在银行信用危机的狂烈冲击下,房地产价格暴跌,市场萧条,许多建筑公司、地产公司纷纷倒闭,许多富豪世家纷纷移民海外,从而出现了战后房地产业第一次大危机。在这个人心浮动、百业萧条的大动荡中,李嘉诚显示了他独具慧眼和远见卓识的才能,他抓住这个时机,有计划、有步骤地低价购入大量地皮、旧楼和厂房,然后将旧楼翻新出租,用所得利润大量收购土地,使土地以点带面、以面带片、纵横相连地发展。此后随着香港房地产形势好转,李嘉诚一举进入香港富豪行列。1981年,香港回归临近,移民浪潮再次兴起,股价、楼价再次大跌。李嘉诚审时度势,大举投资房地产,在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草签之间,他宣布投资40亿港元,兴建大型屋村,获得了丰厚的利润。李嘉诚成为香港房地产大王。
第二次战略转移:20世纪90年代,当香港房地产处于巅峰时期时,李嘉诚看到了这个行业的隐忧。1997年,在公布长江实业、和记黄埔的业绩时,李嘉诚以集团主席的身份宣布,未来的主要盈利将来自电信业务。同年,他不断地抛售手中的物业,把腾出的资金投向电信、基建和服务等领域。这次战略转移,不仅使两大集团免受亚洲金融风暴中楼价大跌的沉重打击,同时从新兴业务中获得了巨额收益。
李嘉诚之所以能够规避风险,在于他非常懂得商品价格变动的规律:2004年6月28日他在汕头大学《奉献的艺术》的演讲中,揭示了这一规律:“研究商品过剩或短缺的情况,就会懂得物价涨跌的道理。物价贵到极点,就会返归于贱;物价贱到极点,就会返归于贵。当货物贵到极点时,要及时卖出,视同粪土;当货物贱到极点时,要及时购进,视同珠宝;货物、钱币的流通周转要如同流水那样生生不息。”
传统行业如果能够配合新的technology(技术),就能发展更好。
2001年5月27日,李嘉诚作客汕头大学商学院“经济沙龙”。
语录解读
2001年5月27日,李嘉诚作客汕头大学商学院“经济沙龙”时,针对学生的提问:“请问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您怎样看待所从事的传统行业经营?是否看好一些新出现的行业?”李嘉诚回答说:“其实现在我们有很多新的行业,比如生物技术,还有很多现在还没有人知道的行业,我们都在发展。这类的行业,需要的资金并不太多。但是传统行业如果能够配合新的technology(技术),就能发展更好,赚更多钱,每一家公司都这样做。除了在香港、内地之外,我们还在27个国家发展,到今天为止,我们在每一个国家的发展都是非常好的。所以传统行业配合IT行业那就是wonderful。”
具有超前的商业眼光的李嘉诚,极为关注科技的发展。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他就已经抢先一步,把财富之手伸向了刚刚起步的电信行业。
1989年,李嘉诚在英国和黄电讯注资84亿元,收购了一家英国电讯服务公司,开始涉足英国的电信市场。但此番出师不利,新购的公司长期处于亏损状态。1992年,和黄在英国推出GT2的流动电话服务,名为Rabbit(兔子)。由于它只能打出不能打入,没有得到更多客户的青睐。一年之后,“兔子”败下阵来,和黄为此留下了巨额负债。1994年,李嘉诚将电信业务重新整合,改名为“Orange(橙)”推出GSM流动电话业务,渐渐被广大客户看好。
1999年10月,德国工业界巨头曼内斯曼公司宣布收购和黄旗下的电信公司Orange,21日,李嘉诚在香港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和黄同意曼内斯曼有条件收购其所持有的44.8%的“Orange”股份,涉及资金146亿美元,以现金、票据和曼内斯曼股票支付。这是全球有史以来的第22大合并收购,被香港舆论界称为香港公司前所未有的国际并购交易。在交易之后的三个星期之内,李嘉诚个人的身价暴涨150亿港元,即每天升值5.5亿多港元。
一家公司即使有盈利,也可以破产,一家公司的现金流是正数的话,便不容易倒闭。
2007年9月30日《首席执行官》文章《华人首富赚钱的三大法则》。
语录解读
李嘉诚非常在意现金流。他常说的一句话是:“一家公司即使有盈利,也可以破产,一家公司的现金流是正数的话,便不容易倒闭。”在确保现金流的同时,他还努力将负债率控制到最低水平:“自1956年开始,我自己及私人公司从没有负债,就算有都是‘假贷’的,例如因税务关系安排借贷,但我们有一笔可以立即变为现金的相约资产存放在银行里,所以遇到任何风波也不怕。”此外,他永远采用极为保守的会计方式,如收购赫斯基能源公司之初,他便要求开采油井时,即使未动工,有开支就报销。这种会计观念虽然会在短期内让财务报表不太好看,但能够让管理者有更强烈的财务意识,随时关注公司的薄弱环节。
1997年,一场史无前例的金融风暴席卷了整个东南亚。所有在亚洲的投资企业及生产企业都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这场金融风暴首先由泰国产生,然后波及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香港并未幸免于这场金融风暴的沉重打击,经济一度陷于极度的低潮。香港出现了20多年来第一次经济负增长,尤其是跟银行联系紧密的房地产业受损最大,不少地产投资商因此变成负资产,有的甚至是个人破产、企业清盘。
这场猛烈的金融风暴并没有对李嘉诚造成太大的影响。相反,他在1999年和2000年连续两年被美国的《财富》杂志评为全球十大富豪之一。李嘉诚之所以没有受到金融风暴的波及,是因为他早已具备了抵御风险的能力。李嘉诚认为,经济的盛衰有时会变化得很快,但并不是没有规律可循。就如1997年金融风暴之前,香港乃至整个亚洲都是一片繁荣,谁会想到当金融风暴来临时,整个亚洲会受到沉重的打击?既然经济的变化可以如此突然,作为企业家就应该在经济繁荣时,不要过于乐观,盲目扩大投资。在金融风暴中,不少企业都是因为过度投资于国外,以致当地的币值大幅贬值时,遭受极大的损失。对国外投资,在投资前通常应该详细分析当地的政治、经济、货币、利率等因素,不宜贸然投资于不熟悉的地区。
李嘉诚认为,企业越壮大,投资经营的难度就会随之增加。作为企业管理者要善于总结经验,作出科学决策,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具体说来,在财务上,首先要分析企业内到底有什么潜在的风险;要确定每一种风险对企业可能造成的伤害,并作出预防措施,尽量将风险降低;如有可能,尽量将风险转嫁,如转嫁给保险公司;投资时绝不要对回报的预算做过高的估计,投资的成本则要做最保守、最细致的估计,不可过于乐观;企业应该制定一连串的危机应变措施,以防危机出现时对企业形成不利影响,尤其是在财务安排上,企业一定要预先作出安排;每一项投资都不应该占企业大部分的资金,否则,一次投资失误,就足以将企业拖垮。要尽量做到分散投资,以分散企业的风险;企业在遇到危机时,应处乱不惊,有步骤、有计划地将企业尽快复原,再重新正常运作。
每逢作出商业决定前,总会先将其可能性研究得清清楚楚。
2008年10月8日《首席执行官》文章《李嘉诚人生14定律对其自身的影响》。
语录解读
李嘉诚绝不会盲目地作出任何一项决定。他说:“每逢作出商业决定前,总会先将其可能性研究得清清楚楚……所以我凡事必有充分的准备然后去做。一直以来,做生意,处理事情都是如此。例如,天文台说天气很好,但我常常会问自己,如果5分钟后宣布typhoonsignalnumberten(十号风球)我会怎样,在香港做生意,亦要做好这种心理准备。因为这个时候,多大的实力也是假的。作个比喻,你的风帆高扬,而风帆比例不对时,即使那艘船不算太小,当风向不定的时候,随时可能覆舟。”
1979年9月25日,长江实业以每股7.1港元的价格,购买汇丰银行手中持占22.4%的9000万普通股的老牌英资财团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股权。1981年1月1日,李嘉诚被选为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成为香港第一位入主英资洋行的华人老板。和黄集团也正式成为长江集团旗下的子公司。长江实业实际资产仅有6.93亿港元,却成功地控制了市价62亿港元的巨型集团和记黄埔。
和记黄埔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和记洋行,一是黄埔船坞。和黄是当时香港第二大洋行,又是香港十大财团控制的最大上市公司。和黄总裁祈德尊一心想成为怡和第二,他趁1969~1973年股市牛气冲天,展开了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收购,把黄埔船坞、均益仓、屈臣氏和许多未上市小公司归于旗下,在鼎盛时期所控公司多达360家。不少公司由于状况不良,效益负增长,使他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股市大旺时期,祈德尊大量从事股票投机生意,用以弥补财政黑洞,勉强维持平衡。1973年香港股市崩溃,带来香港地产大滑坡。由于投资过快、战线过长、包袱过沉,和记接连两年亏损近2亿港元。1975年8月,汇丰银行注资1.5亿港元解救,条件是和记让出33.65%的股权,汇丰成为和记集团的最大股东。和记成了一架非家族性集团公司。之后,和记和黄埔再次合并,改组为“和记黄埔(集团)有限公司”。
李嘉诚梦寐以求成为汇丰转让和黄股份的合适人选。通过与汇丰老板沈弼的频频接触,他慢慢吃透了汇丰的意图,汇丰并非想售股套利,而是指望放手后的和黄经营良好。在船王包玉刚的旁敲侧击下,李嘉诚最终达到了目的。
李嘉诚深谙商海运作规律,他总是像一个军师一样策划自己的每一步战术,他总是把事情的方方面面分析得周全细致,然后再去执行,从而保证他在复杂多变的商海大战中屹立不败。
假如一件事在天时、地利、人和等方面皆背时,那肯定不会成功。
2008年10月8日《首席执行官》文章《李嘉诚人生14定律对其自身的影响》。
语录解读
李嘉诚说:“不敢说没有命运,但是假如一件事在天时、地利、人和等方面皆背时,那肯定不会成功。若我们贸然去做,至失败时便埋怨命运,这是不对的。”
尽管李嘉诚对美国的金融危机早有预言及准备,但他的实际业绩同样受到了冲击,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李嘉诚的财产损失已超过1800亿港元。
2009年3月26日,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发布的业绩显示,长江实业2008年全年纯利155.18亿港元,较2007年下跌44%;和记黄埔2008年全年盈利176.64亿港元,较2007年跌42%。这两家公司业绩下跌,主要是因为投资及财务的业绩缩水。长江实业的投资及财务下跌了95%,和记黄埔的投资及财务则跌幅达到53.6%。
根据长江实业披露的财务报表,在2008年一年中,物业销售、物业租赁、酒店服务等业务均获得增长,而投资业务的收益却出现大幅减少,而投资收益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宏观经济的不景气。长江实业表示,“物业销售、物业租赁、酒店及套房服务组合与物业及项目管理收益,均有增长;投资及财务方面,主要受环球金融冲击所影响,收益亦如预期较去年度大幅减少;而投资物业之公平值增加亦因经济环境影响而较去年度大为减少。”
2008年的房地产市场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波动比较明显。2008年长江实业完成包括香港映湾园、上海御翠园等11个项目,在香港购入和合作发展7个物业,分布于香港九龙等地,在内地和海外,购入和参与了3个物业项目,分布于上海、常州和新加坡等地。而仅在香港一地,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入,香港楼市2008年下半年就经历了由热转冷的阶段。房价的下跌直接影响了公司投资物业的重估收益。美联物业二手房价指数显示,2008年香港10月的二手房价已经下挫10%。香港土地注册处的数据则表明,11月单月成交量仅3786宗,比10月下跌37%,比2003年5月“非典”时期还要差。
如果离开了必要的策略,就成了蛮干。
《李嘉诚为人处世之道》(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
语录解读
李嘉诚说:“要想有必胜的把握,就得建立绝对优势,以绝对的力量压制对手,以绝对的气势震慑对手。但是,如果离开了必要的策略,就成了蛮干。”
经商离不开打广告,尤其是需要扩大公司的规模,提高公司的知名度时,必须考虑广告效应。推销员出身的李嘉诚非常懂得名人效应,及利用公众追捧名人的心理,为自己的产品做广告。
在第二代移动电话面市之初,正在参加土地拍卖会的李嘉诚突然离席到场外,掏出大哥大打电话。众多记者追上去,抢拍下这个镜头。次日香港的大小报上都刊登了这张照片。许多记者揣摩出了李嘉诚此举的意图,于是在图片下配有这样的解说:“超人推销有绝招,为和黄摩托罗拉做广告,并且是不花钱的广告。”李嘉诚用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动作,为自己的产品免费做了一个广告。
李嘉诚有一部劳斯莱斯车,买下已经近30年,李嘉诚自己出行绝不使用,一般是在陪客人时才用它代步。李嘉诚的意思是,担心自己坐上这种过于奢华的名车,贪恋奢华,忘记勤俭。他自己多数情况下坐的是日产总统型房车。这种车,刚开始名气并不是很大,香港人偏爱的是欧美的名车,对日产车并不被看好。李嘉诚乘坐这种总统型房车,香港富豪也纷纷选购这种车,一时间令这种车的身价大增。后来有人发现,原来日产总统型房车为李嘉诚参股的中泰合诚汽车公司代理经销。李嘉诚实际上又为日产总统型房车作了一则广告,他没有多花一分钱,多说一句话,却为这种车扩大了销量,其广告的威力,胜过电视台广告。
李嘉诚是一个非常有经商意识的人,他的广告意识已深入到他的日常生活的言行举止当中。在不经意间为自己的产品打广告,搞推销,李嘉诚的生意策略真是高人一筹。
一种产业,只能有一时的发展,多种经营,才能使企业不断完善。
2008年10月8日《首席执行官》文章《李嘉诚人生14定律对其自身的影响》。
语录解读
李嘉诚以擅长多元化而著称,他能够预测不同产业的发展前景,从而作出视野更开阔的投资。1997年,李嘉诚凭自己的经验预感到香港房地产即将出现一次大的危机。他开始不断出售名下的地产、物业,将回笼的资金分别投资在电信、基建、服务、零售等多个领域。这一明智的举措使他的公司顺利躲过亚洲金融风暴的沉重打击,大大减轻了经济损失。
进入21世纪以后,李嘉诚再一次充分施展了他的商业才华,他在内地的扩张从房地产、酒店、港口等行业快速辐射到更广泛的领域。近几年,他在内地的势力更是进一步拓展,他瞄准了医药、保险等行业,频频出手,颇有收获。
2001年8月,旗下和黄公司出资50%与上海市药材公司旗下的上海中药一厂合资成立了上海和黄药业,在华东医药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随后,李嘉诚果断地决定,在海外构建自己的医药销售网络。同年下半年,李嘉诚首先在欧洲开设了“和黄药业大药房”,兼营中西药。短短两年半的时间,和黄药业大药房就收购和新开了1000多家连锁店,其中仅英国就开设了700家。2003年,李嘉诚在伦敦开设了海外第一家独立中药店。2003年11月25日,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公司注资1.17亿美元与同仁堂组成“同仁堂和记医药投资公司”,双方各占股份49%,其余2%股权由同仁堂选定的小企业出资持有。2004年,和黄公司与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投资总额为3.45亿元,注册资本2亿元,双方各占50%股份。
李嘉诚在医药界一连串的投资行为,既为自己庞大的经济帝国添砖加瓦,同时也把中国传统医药推向世界。
当生意更上一层楼的时候,绝不可贪心,更不可贪得无厌。
《30岁之前登上财富快车》(中国工人出版社,2008年2月)。
语录解读
李嘉诚主张诚实经营,和气经商,不要今天狠赚一笔,明天就没钱赚。关于如何获得财富的问题,李嘉诚说:“只要勤奋,肯去求知,肯去创新,对自己节俭,对别人慷慨,对朋友讲义气,再加上自己的努力,迟早会有所成就,生活无忧。当生意更上一层楼的时候,绝不可贪心,更不可贪得无厌。”
李嘉诚成为香港商界巨头之后,财大气粗,在拍卖场经常由他“一锤定音”,因此,香港媒体经常用“擎天一指”来形容他。“擎天一指”只是就李嘉诚强大的经济实力而言。李嘉诚并不是一个作风霸道、仗着自己的财力雄厚说一不二的人。李嘉诚认为,无论是购买土地还是收购公司,不一定非要到手不可,今日不买这块地,以后还有别的地可买,目的都是为了发展地产赚钱。他说:“做地产买卖,千万不可持买古董的心理。”因为土地不似古董孤品,存世只有一件,别人买去了,自己就没有了。
在拍卖场上,李嘉诚一向不改温厚之风,不愠不火,不赌一时之气,以谋求更长远的发展。在一次出师未捷的拍卖会后,有人问李嘉诚:“都说您是拍卖场上的‘擎天一指’,志在必得,出师必胜,可为何您有时还是中途退出?”李嘉诚幽默地说:“这已经超过了我心目中的最高价了。你们没有看到我想举右手,就用左手使劲按住;想举左手,就用右手按住吗?”
每次参加拍卖,李嘉诚都会事先周密地研究拍卖对象现有价值和发展价值,然后确定一个自己心目中的最高价,如果超过这一最高价,他就会毫不犹豫地退出,绝不会与人意气相争。
具有判断力也是成功的重要条件。
2008年10月8日《首席执行官》文章《李嘉诚人生14定律对其自身的影响》。
语录解读
李嘉诚说:“具有判断力也是成功的重要条件,凡事要充分了解,详细研究,掌握准确资料,自然能作出适当的判断。”经营企业就是经营风险,随时都有陷入困境的可能。要取得成功,需要知己知彼,将方方面面的因素考虑清楚。但就是像他这样的超人,也有失去判断、大意失荆州的时候。
美丽华集团是香港已故商界名流杨志云先生一手创办的企业,杨志云先生去世后,正逢大陆采取闭关政策,不与香港来往,当时世界经济衰退,香港旅游业缩水,杨先生的两个儿子杨秉正、杨秉梁执掌门户出师不利,就产生了出售美丽华的想法。当时,李嘉诚和荣智健合组的新财团,执意要购得美丽华。1993年6月5日,长实与中信泰富各占一半的新财团,向美丽华提出收购建议,每股作价15.5港元,涉及资金87.88亿港元。美丽华集团于6月9日申请停牌。停牌前市价为14.8港元。李嘉诚提出的收购价,溢价不到一成。一般认为要溢价两成方可让众股东接受。市场普遍认为,新财团出价太低,一致认为要每股18港元。
李嘉诚过于自信了,他坚信不会有人出来跟他竞争。所以一反过去让人三分利的作风,显得有些小气。杨秉正显然对买主的每股15.5港元的价格不满。李嘉诚仍抱着不买古董的心态,不再加价。成则收,不成则弃。然而,李兆基的介入,使局势发生了变化。开始李兆基碍于李嘉诚的面子,不同意收购,但杨志云遗孤有难,不能不帮,何况杨秉正主动送上门,加上美丽华的经营状况良好,所以,李兆基就与杨秉正私下签订了协议。
因为李兆基的出现打破了李荣集团的原定计划,李荣集团一时方寸大乱。李嘉诚收购美丽华酒店的失利,还是让他的事业受到了影响。
决定一件事时,事先都会小心谨慎研究清楚,当决定后,就勇往直前去做。
《李嘉诚为什么能成功》(中国长安出版社,2008)。
语录解读
李嘉诚说,“决定一件事时,事先都会小心谨慎研究清楚,当决定后,就勇往直前去做。即使本来有一百的力量足以成事,但我要集中二百的力量去攻,而不是随便去赌一赌。”
李嘉诚总是脚踏实地,向既定的目标迈进。他以5万港元成本起家创业,开办塑料厂,直到他成为香港的塑料花大王,这中间经历了将近10年的时间。从20世纪50年代末起,他开始涉足地产界,直到成为香港著名的屋村大王,足足用了20年。在这20年中,第一个10年他开发了多幢工业大厦,以较为保守的策略出租物业,利润稳步增长。第二个10年,他已经积累了足够的资金和实力,便开始调整策略,全面开花,使长江事业的楼盘遍布香港,从繁华的中区到九龙半岛的海滨,都有长江地产的楼宇住宅,屋村的开发使他在香港地产界声名鹊起。李嘉诚先后进行开发的大型屋村有黄埔花园、海怡半岛、丽港嘉湖山庄等,成为香港地产界的龙头老大。
在李嘉诚的经商生涯中,所有的宏大的规划都是日积月累打磨出来的,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每一个项目都经过了长期的酝酿和准备,一旦决定,就付出艰苦努力,朝着既定目标迈进。耐心等待,捕捉时机,有勇有谋,这是李嘉诚成功的诀窍所在。
好谋而成、分段治事、不疾而速、无为而治。
2007年汕头大学毕业典礼致辞。
语录解读
李嘉诚在演讲中,对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大学生们说:“你们要做个造梦者,也要做个脚踏实地的人。你们要结合理论和实际经验来不断测试、并强化自己的梦想。如果你有崇高的理想作指引明灯,人生的目标便清晰明确;如果你一生以思驭动,你一定可以从容不迫和充满活力地生活;如果你的价值观不是空洞口号,而能历久常新,你一生会有定力去应付现实社会复杂、多元和变幻莫测的挑战;如果你真正深爱你的社会、深爱你的民族、深爱这个世界和深爱活着,那你必须参与和无惧承担。我们民族传统智慧有很多崇高的境界,如若你能拈出‘好谋而成、分段治事、不疾而速、无为而治’的精髓,生命可以如此的好,各位同学,好好活出你一生的精彩和为世界谱上一段一段丰盛的乐章。”
2007年12月18日,李嘉诚在接受《商界》采访时,应记者的要求,对他在演讲中所说的“好谋而成、分段治事、不疾而速、无为而治”四句话进行了解释。李嘉诚解释道:“‘好谋而成’就是凡事深思熟虑,谋定而后动。‘分段治事’是洞悉事物的条理,按部就班地进行。‘不疾而速’,就是依靠已有的很多数据、经验积累,很多困难老早就已经知道,因此在还没有做这个事之前,老早就能想到可能会碰到的问题,并且在心中已经有了充足的准备,故能胸有成竹,当机会来临时自能迅速把握,一击即中。假设没有主意,就不可能做到‘不疾而速’。‘无为而治’就是要有好的制度、好的管理系统来管理。长实现在大概有25万个员工,分布在55个国家,而且大部分在西方国家,如果没有良好制度,就不可能有足够时间去管理。兼具这四种因素,成功的蓝图自然就会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