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非凡领导艺术是如何炼成的
8841100000019

第19章 开诚布公声情并茂——领导者谈话与演说的艺术

——领导者谈话与演说的艺术

身为领导者,无论参加什么层次的交往,都是有“声”的活动;无论进行哪个范围的沟通,都是有“情”的交流。在领导交往活动中,谈话、演说、报告、致辞等都是必不可少的交流方式。这些交流方式都要求领导者开诚布公,并做到声情并茂。如果说仪容仪表塑造着领导者的外部形象,那么,口才谈吐则彰显着领导者的内在素养。

一、领导者谈话的艺术

在领导工作中,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为了能够在人际交往中很好地表达思想、沟通感情,领导者必须很好地掌握谈话与演说的艺术。

1.领导者高水平说话的基本要求

领导者在工作中的说话,最能体现他的思想水平和艺术水平。

古人曾说“言为心声”。语言的正确与否、感染力强弱如何,主要取决于说话者的思想水平、文化修养、道德情操。然而,讲究说话的艺术也十分重要。表达同样的一个思想,说话艺术水平不同的人,获得的效果大不相同。因此,一个精明干练的领导者,都讲究运用语言或说话的艺术,善于把自己的精神世界、文化修养、道德情操和待人处事的修养,通过正确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化作真正的“心声”,去触发他人的心灵,激起感情的共鸣。

富有艺术性的说话,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情理交融,以情感人

人生需要真情的温暖。心灵的呼唤,离不开感情作媒介;思想的共鸣,也需借友爱去撞击。情不达、理不通,感情相悖,即便金玉良言,也免不了会变成好雨浇在石头上。因此,领导者说话应该情理交融,理达情通,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2)以事论理,寓理于例

俗话说“摆事实,讲道理”,这说明在谈话时,“事”和“理”不仅缺一不可,而且应融为一体。没有思想,谈话就意味着失去灵魂;然而没有事例,谈话就会流于空泛。

“寓理于例”的“例”一般说来,应该具备新、近、精、切、实五个特点。新,就是引用事例要有时代特色;近,主要指所说事例在地理和心理上的接近,多用大家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例;精,就是要有典型意义,谈话要选用最有分量、最有说服力的事例,以增强效果;切,即切合观点,要选用对说话观点最有借鉴价值的事例;实,就是真实准确,确有此事,道听途说、无中生有的引例方法,只能有损于谈话效果。

(3)开诚布公,促膝谈心

谈话即是谈心。触机而发,谈笑风生,促膝相论,往往比开一席会的效果要好得多。谈话应该推心置腹,最理想的是达到心心相印的境地。白居易说过:“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谈话不同于演说,它要求“理”尚往来,各抒己见,允许“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平等协商中统一认识。如果只是我讲你听,我压你服,就谈不上推心置腹,心心相印。促膝谈心,就是要求谈话双方面对面,便于察言观色,把握对方的心理,气氛轻松平和,毫无拘束。

(4)迂回曲折,善于巧说

说话,有直说和巧说之分。“直”是指真诚相见,肝胆相照。“巧”指的是谈话艺术的巧妙。巧说常能给人以出人意外、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感觉。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巧说:

①归谬法。欲指出对方之谬,不妨先假定对方虚假的论题为真,然后从这个论题引申推导出更为荒谬的结论,以达到推翻对方观点之目的。

②迂回法。欲西先东,欲进先退,避其锋芒,迂回诱导。

③激将法。刺激领导者自尊心,以使之受到激励和鞭策。

(5)刚柔相济,软硬兼施

说话,有时像火,有时像水。前者刚气激越,后者柔情一片。刚柔相济,就表现出了说话的艺术性。刚和柔,各有妙用,不可偏废。谈话的刚与柔,应根据对象的性情而定,或刚或柔,当从某种心理的特殊性出发,以具体性格的条件为转移。

说话之刚,绝非简单粗暴的训斥和肝火旺盛。耳提面命、颐指气使,不是一种积极的谈话方式;说话之柔,也绝非违心的迎合。甜言如同用药治病,必须依病人身体状况和病情轻重来开处方。当刚则刚,宜柔且柔。

2.眼、手、态度与谈话内容相配合

领导者一场富有艺术性的谈话,不仅要善说、会听,而且还要善于用眼、手、态度等与谈话内容相配合。

(1)眼神的配合

领导者谈话时,应配合以准确的目光。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心中的喜、怒、哀、乐都会从眼神中表现出来。因此,在与别人交谈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目光,使目光与自己心里的真实意图相一致。目光凝视,会使人感到你在聚精会神;目光锋利,会使人感觉你心有警戒。因此,应该借助目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在谈话中,目光的方位也很重要。一般来说,在一场心平气和、商讨式的谈话中,目光应注视对方的眼睛或头部,但不要死死地盯住对方的眼睛,那样会使对方感到窘迫。注视对方的眼睛,应做得轻松自然。如果两个人在室内面对面地交谈,两人的目光距离应该是一米至两米半。这时看对方,目光可在对方胸部以上,头顶上方五公分以下,两肩外侧十公分以内的范围里比较好。谈话时,目光高度要恰到好处,也就是说要适中。谈话时,如果一个人坐着,一个人站着,那么,两个人的目光,一个仰视,一个俯视,就会在心理上给人造成一种不平等的感觉。一般来说,在交谈时应把目光放在对方目光的同一水平上。

(2)手势的配合

手势是一种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方式。在与他人谈话时,为了加强语气,强调内容,可以适当地做一些富有表现力的手势,这样可以加强语言效果。但手势不宜过多,也不宜重复。过多了,显得指手画脚不稳重,会惹人讨厌;反复做一个同样的手势,则显得单调、乏味,缺少艺术性。

在做手势时应注意,当讲到自己时,不要用手指指着自己的鼻子尖,而应将手掌按在自己的胸口上,这样显得端庄、大方、谦虚、斯文;讲到别人时,不可用手指指着别人。尤其是要注意,在谈话时,切忌伸出食指向对方指指点点,这样的手势极不礼貌,因为它表示的是对对方的轻蔑与瞧不起。无意的指点,也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如果手腕举得高些,指向某人的脸,问题就更加严重。

在与他人谈话时,有人常有捻指头的动作,即用手的拇指弹出“叭叭”的响声。它表示的意义比较复杂,有时是表示高兴;有时是表示对对方所说的话感兴趣或完全赞同;有时则是某种轻浮的动作。因此,捻指要慎重一些。一般来说,在与不太熟悉的人交谈时,不要捻指头,否则,会使人感到你没有修养。

(3)态度的配合

谈话时的态度对谈话的效果至关重要。同样的一句话,用不同的态度,如漫不经心、认真负责、犹犹豫豫或充满自信等态度说出来,给人的感觉和产生的效果大不一样。

在谈话中,领导者正确的态度是真诚、平易、稳重、热情、有礼貌,其中,以真诚最为重要。开诚布公,讲真心话,才能令人信服,才能产生相当好的效果。如果嘴里夸夸其谈,说得天花乱坠,而心里想的却是另外一套,那么一旦被对方发现,就必然使人感到厌恶。

谈话中,不良的态度是傲慢、虚假、慌乱和冷淡。傲慢,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虚假,会使人失去信任;慌乱,会使对方低估你的能力;冷淡,会使人感到不亲切。

总之,一场成功的具有艺术性的谈话,谈话者必须讲求眼、手和态度的配合。

3.领导者聆听的技巧

谈话,总是双向性的,既有自己的说话,也有对方的说话。因此,领导者在与他人交谈中,不但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意思,而且应善于聆听对方的谈话。一席成功的谈话,其艺术性不仅包括说话的艺术,而且包括聆听的技巧。

领导者在聆听对方谈话时,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主动积极地倾听

即对对方的意见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并且积极努力地去听、去了解对方。如果有不明白的问题,应及时地问清楚。但是,在表现出自己极大兴趣的同时,又不好太过表现自己。每当对方说什么,如果你都表现出自己很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好像自己无所不知,那么,一方面会导致对方不把自己全部的话说完;另一方面还会引起对方的不快,他会觉得你自以为是、不平等待人。

正确的做法是,在对方说话时全神贯注地聆听,这样对方就会感觉到你对他的说话特别感兴趣。在对方说话时,尤其不要做无关的动作,如果东张西望或低头做自己的事情,就会给对方造成你不耐烦听他说话的感觉,从而使对方产生反感。

(2)不打断对方的说话

有时,谈话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抓住实质的,应该让对方有时间不慌不忙地把话说完。即使对方为了理清思路作短暂的停顿,也不要打断他的话,影响他的思路。尤其要注意,不要未等对方把话说完就打断对方并匆忙作结论。一个善于交谈的人,应该努力弄懂对方谈话的真正意图,完全把握他的意思。

(3)要去体察对方的感觉和注意语言以外的表达手段

一个人感觉到的往往比他的思想更能引导他的行为。体察对方的感觉是指将对方所说的话的背后的情意复述出来,表示了解和接受他的感觉,这样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在体察对方感觉的同时,还要注意对方语言以外的表达手段。一个人所要表达的内容,并不一定都在他的话语中,因此,要注意对方说话时的声调、情调、态度以及表情、手势等,以便充分了解对方的本意。

(4)不必介意对方谈话时的语言和动作特点

有些人谈话时常常带口头语或做一些习惯动作。对此,应不必介意,更不要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应将注意力放在对方谈话的内容上。

(5)要抓住对方的主要思想

善于聆听的人,总是注意分析哪些内容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以便抓住问题的实质,避免造成误解。必要的时候,可以简要地复述一下对方的谈话内容,并请他纠正。这样将有助于对对方谈话内容的准确理解。

(6)与人交谈时,要注意情感的冷静

一个善于聆听的人,总能控制自己的感情。过于激动,无论是对讲的人还是对听的人来说,都会影响表达或听取的效果。

(7)要使思考的速度与谈话相适应

思考的速度通常要比讲话的速度快若干倍,因此在聆听对方谈话时,大脑要抓紧工作,勤于思考分析。如果对方在谈话时,心不在焉,不动脑筋,以致记不住对方谈话的内容,不得不让对方再予以重复时,就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影响工作效率。

4.特殊性谈话中的说话艺术

以上所述,均是一般性谈话中所要讲求的艺术。而对于一些特殊性的谈话,如争执与论辩、回答无礼、非难或棘手提问等,还需要讲求特殊的谈话艺术。

(1)争执与论辩的艺术

领导者在工作中或人际交往中往往会遇到相异于自己的人,大至思想、观念、为人行事之道的不同,小至对某人、某事的看法与评判的不同。这些程度不同的差异往往会引起与他人之间的争执与论辩,任何领导者都应正视这个问题。

能不能使争辩最终成为一种愉快的、平和的思想交流,取决于争执和辩论的艺术。在一场积极的争辩之后,对方表示“心悦诚服”、“心服口服”,则证明这种争辩是有意义的积极争辩。因为在争辩之中讲究了争辩艺术,才实现了争辩的目的。

获得积极争辩的要点是避免无意义的争论。因此,在争辩之前应该冷静一点,考虑一下与对方所争论的问题是否有意义,要尽量避免无意义的争辩。对于不可避免的辩论,在开始辩论之前要做好一切必要的准备,往积极争辩的方向上引导。辩论的目的无非就是寻求真理或诉说公理。因此首先要有理据的自信心,然后再据理力争。在陈述自己的理由时,应注意这样的几点:

①说理要简而明;

②语气自信果断;

③多摆事实。

同时,在言辞交锋中,还有一些针对对方要害处开战的辩论方法:

①试着归纳、复述引出对方结论的大致思路或理由,说明其结论是错误的或有偏颇的;

②找出对方言谈中的漏洞与失误,予以驳斥;

③暴露对方“理据”的根本错误所在;

④对比式说明。使对方的错误与自己的正确形成鲜明对比。

要想在争辩中取得胜利,除了注意方法和技巧,充分说理之外,还应注重感情。在争辩中,“理”的因素固然重要,然而,人又是感情动物,情与理交织在一起。如果在争辩中能够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那么,就一定会取得很良好的积极效果。为此,在辩论中不能伤害对方的自尊心;不可使用尖刻的词句和强硬的口气;不能采取居高临下的态度,否则,即使非常有理,也不能使对方心悦诚服。搞不好,还会引起在场每个人的反感。同时,还要努力做到适可而止。眼看对方哑口无言,败势已定,便应拿出不杀降者的气魄来,结束对立的场面,给对方一个台阶下来,重归于和平。

(2)回答无礼非难的艺术

领导者面对他人对自己有意识地无礼说话或提问,应该予以回击。回击的方式有以下“刚”、“柔”两种:

①针锋相对,“原物”奉还。

这是“刚”的回击方法。面对无礼的冲撞或冒犯,针锋相对、以牙还牙是最痛快的了。

有一次,英国着名戏剧家萧伯纳寄给丘吉尔两张戏票,并附了一张纸条:“来看我的戏吧,带上一个朋友,如果您有一个朋友的话。”丘吉尔回复说:“我很忙,不能看首场演出,请给我第二场的票,如果您的戏会演第二场的话。”这样回敬无礼者,循着对方的思路“原物”奉还,可谓以毒攻毒。

②以静制动,以礼对辱。

这是回敬无礼说话与提问的“柔”的办法。

美国某城市一群激进分子在市政府前作抨击时弊的演讲,激昂之处,发誓要把宫殿烧光。这时走出一位官员来维持秩序,对人群大声喊道:“请散开吧,要烧宫殿的请往左边来,要烧死议员的请往右边靠。”平平静静的两句话说得大家一片大笑,刚刚还剑拔弩张的紧张踪影全无。

有时,领导者会遇到他人对自己恶语中伤、故意挑衅,领导者若想不出什么妙语还击,不妨彬彬有礼地任其发泄:“是这样吗?”、“请详细谈谈好吗?”于从容和不屑与之论短长之中显出自己的无畏与藐视。

(3)回答棘手的提问的艺术

在一些特殊场合,领导者会碰到一些咄咄逼人的提问。这些提问或者是问题内容属于机密不能泄露,或者问题过于敏感使领导者无法正面作答。那么,此时应如何巧妙地避开话题,挡住笑容后面的利刃呢?

①巧妙闪避。

绕开实质性问题,转移提问重心,扯远话题,使问题难以深究。

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介绍我国经济建设情况,被一外国记者问到:“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这一提问涉及国家财政机密,而且问者暗含讥讽我国资金困乏之意。当时周总理坦然作答:“共有18元8角8分。中国人民银行共发行10种主辅货币,面额分别为10元、5元、2元、1元……共计18元8角8分。”接着,总理又滔滔不绝地往下说:“中国人民银行有全国人民作后盾,信用卓着,实力雄厚,它所发行的货币,是世界上最有信誉的一种货币。”

这样的回答貌似离题,实质上是委婉地驳回了那个记者的怀疑与讥讽。

②诱导否定。

当对方提出不该知道答案的问题时,先顺着话题提出一些条件或设问,诱使对方落入圈套,走向自我否定的结局。

1972年5月的一个凌晨,美苏关于限制战略武器的四个协定刚刚签署,基辛格在向随行记者团介绍情况时被问及“我们有多少潜艇导弹在配置分导式多弹头?”对这一不该问的问题,基辛格笑道:“数目我是知道的,但我不知道是不是需要保密的。”那记者忙说:“不需要保密的。”基辛格马上反问:“不是的吗?那你说是多少?”对方只能自嘲地一笑了之。

③反口诘问。

有些问题不能明确作答,可以采取反问式。

罗斯福在当选美国总统前,曾任海军要职。一次他的朋友问他关于某军事基地的建立计划,这是个很让人为难的问题。当时罗斯福环顾一下四周,低声问:“你能保密吗?”朋友赶紧说:“当然能。”罗斯福松了一口气说:“那么,我也能。”

一场尴尬就在轻松幽默而又含蓄委婉中消失了。

④模糊对答。

避实就虚,避重就轻,用模糊但又积极的话语来摆脱困境。

一外国参观者询问某厂飞机发动机的年产量,这属于机密,但直接回绝又显得生硬。该厂总工程师非常巧妙地答道:“计划下达多少,我们就生产多少。”

总之,面对棘手提问,需要领导者的机敏和智慧,只有这样,才能在困窘之迫面前应付自如。

二、领导者演说的艺术

在人类的口语表达中,演说是最高级、最完善、最有审美价值的一种形式。它要求演说者调动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的一切积极因素和手段,在大庭广众之中,在众目睽睽之下,圆满而艺术地完成传播信息、交流思想、施加影响和开展斗争等方面的目的。演说优于其他口语表达形式,所以,领导者都应掌握演说这门艺术。

1.演说具有极大的宣传、鼓动作用

演说能够使人的视觉、听觉接受双重刺激,能够使听众感受演讲者情绪、情感、意志、思想观念等多方面的影响。演说不同于一般的谈话,可以系统、深入地论述某一问题,从而能够运用道理来说服听众、影响听众。演说听众多、交际范围广泛,从而影响力也大。演说往往还带有某种情绪和激情,从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鼓动作用。

正由于演说具有极大的宣传和鼓动作用,因此,演说经常被用作对敌斗争。在激烈的对敌斗争中,演说成为重要的手段;演说还是宣传真理的重要形式,很多优秀的思想家都借助于这一形式进行真理的宣传工作,以启发民众之心。

自古以来,演说就被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以及军事家们广泛地利用。古今中外,时代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杰出的演说人才。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既是闻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又是优秀的演说家。古文学评论家刘勰说:“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从世界历史看,古希腊时期就产生了诸如苏格拉底、德摩斯梯尼等十大演说家。在近代和现代出现了华盛顿、林肯、拿破仑、丘吉尔等着名的演说家。美国前总统林肯在葛底斯堡的一次演说,仅仅讲了三分钟,共十句话,讲完后竟把一万多名听众感动得热泪盈眶。这篇演讲,现已铸成金文,存放在牛津大学,成为英文演说的典范。

无产阶级革命家们往往也是杰出的演说家。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周恩来等就是代表。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一切有作为的领导者都应该努力学习和掌握演说的艺术。随着我国“四化”建设的发展,国内、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多,对演讲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领导者要在党务、政务、军务等有关方面作报告、开展思想工作、组织训导式演说等,掌握高超的演说技巧,可以有效地帮助领导者做好工作。

2.长篇宏论中“说”的艺术

演说的主体是“说”,并且还不是一般的“说”。它与一般的谈话相比,不是三言两语,而是长篇宏论、洋洋洒洒;不是相互地我说你也说,而是我说你听。因此,如何在长篇宏论中能够紧扣听众的心弦,让听众饶有兴趣地听下去;如何在我说你听中沟通演说者与听众的感情,就需要很好地讲求“说”的艺术。

讲究这种“说”的艺术,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1)演说稿的结构与提纲

一篇好的演说稿,犹如一篇好文章。在选材、字句和文章结构等各方面都是经过反复推敲的。准备演讲稿是演说成功的最重要的保证。

美国公共关系问题专家理查德曾提出一个“四步骤”结构模式,即:

开场白,引起注意与兴趣;

引入正题,摆出论点;

举出事例,阐发主题;

建议或结论,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听众得到某种启示。

撰写一篇优秀的演说稿,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①内容安排得当。

听演说不同于读一篇文章,因为听觉远比视觉容易分散。一般在听的最初阶段,领会能力最强、效果最好,随着时间的推移,注意力便越来越不集中。有人为此得出一些研究结果,认为若把演讲总时间分为等量的三个阶段的话,那么第一阶段须介绍60%的内容,第二阶段介绍30%的内容,第三阶段只介绍10%的内容。把最重要的东西放在听众头脑最清醒的时候讲。另外,注意控制时间,不宜太长。

作为演说者,对自己所讲的内容自然是了然于心、清清楚楚,但听众并非如此。为了使自己的结构在听众头脑中也明朗起来,不妨使用一些提示性的语言。比如,“要说明的有以下三点;首先……其次……再次……”、“现在是最后一个问题……”、“这一点与刚才所提到的××问题恰成鲜明对比……”等。

可根据上述结构写出演说提纲。演说提纲是整个演说的骨架,它不仅能帮助演说者在写稿时理清思路,使逻辑层次分明;而且能在演说中起备忘提醒之作用。从大篇的文字中摘出需要讲的问题要点、重要的事例、关键的引用等,记在卡片上,放在面前的桌子上,可以随时参考。不要对自己的记忆力太过自信,谁都不能保证永远不发生疏漏。

②先声夺人的开场白。

给人的第一个印象总是很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后面的第二印象,第三印象……直至最后的总体印象。因此演说的开场白很重要,它影响着听众情绪及其对整个演讲的总体评价。

要想先声夺人,首先应该避免陈词滥调。有许多人一上场就先谦虚、解释一番,或感谢大家来听他的演讲等,这些都是影响演讲效果的开头。其次是应该避免平淡无奇。演讲者可以用叙述有关某一细节、某一具体事件(可以与当时的情景相关)以迅速引起听众的兴趣;或者先扯些貌似不着边际的话题使听众感到意外和好奇,然后再巧妙地将之与主题联系起来。在首钢的一次全国性的经济责任制学习班总结大会上,有这样的一个演讲开场白:“听说,石景山原来叫石经山,山的旁边有一条河叫石经河。当年唐僧从西天取经回来,过了石经河,在石经山上晒过经书。我们这次到石景山也是来取真经的……”只这几句话,台下的听众情绪就活跃了起来,大家都聚精会神地听着发言。整个发言虽只有短短几分钟,却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话音刚落,便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③形成悬念和演讲高潮。

演说和电影、小说一样,不能平铺直叙。如果很早就表露出要讲的关键情节,一张嘴就能猜出下文,听众便会失去兴趣,那就很难再挽回了。

演说也要善于制造气氛。看似平常的讲叙,实际在慢慢地形成“扣子”,使听众产生一种要知下文的疑问感;有时刚要道出,又旁生枝节,进一步加强听众的悬念,在听众兴趣越来越浓的情势下,随即抛出丰富有力的研究成果,这便可以形成一个高潮。短些的演说,只有一个高潮;长些的演说,可以连续组织几个高潮。

④回味无穷的结尾。

结尾好比演说的最好一击,也应该像开场白一样,让听众感受到它的震撼力。

结尾包含了演讲的结论和总结。演说完毕的时候,听众常常是已对前面讲的东西模糊不清,甚至已经忘记前面所讲的内容。因此,在结尾处重申所讲过的要点部分,这是最好的总结法。

另外,演讲应该在什么地方收住也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不要太急于把一切说得太彻底太明白。最后的结尾虽然是总结性的,也应该带一些大有未了之意的神秘感和深刻感,使之成为一个含蓄的、意味深长的省略号。可以选择在听众兴味正高时中止演讲,“意犹未尽”总比“兴尽意终”更令人依依不舍、回味无穷。

(2)演说的语言

语言是构成演说的要素。演说的语言要简单明了、生动形象并时有幽默。既要朴素无华、娓娓动听,又要有波澜、奔放,使人听了觉得豪爽有趣。为此要把握以下几点:

①演说的修辞手法。

适当地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也可以用方言、俗话、成语、谐音等修辞手法,尽量使语言“活”起来。

②恰当地使用例子。

举出适当的例子能够使听众感到兴趣盎然,能在平面的话题里给人以立体之感。特别是在讲解较为深奥的内容或是难以使人信服的内容时,举出恰到好处的例子远胜于用道理解说。

③使话题幽默有趣。

在演讲的过程中时而运用一些幽默的语言、情节,能够激发听众的兴趣和注意力。

3.说教论理中“演”的技巧

演说是“演”与“说”的结合。它虽不同于演戏,不是以“演”为主的视觉艺术,但也绝不雷同于一般的说话。确切地说,它是以说教论理为主体,以眼、手、身、音、服饰的适度扮演为辅助的活动。因此,讲究演说中“演”的技巧也十分重要。现择其几个主要方面加以介绍:

(1)注意仪表与风度

演说者给听众的第一个印象不是开场白,而是仪表。庄重、洒脱的仪表是演说成功的开始。孙中山先生曾深刻指出:“身登演说台,其所具风度姿态”应该是“衣着整洁,举止大方,还没开口即使全场有肃穆恭敬之心。”

一位演说的领导者,如果在大庭广众之中、众目睽睽之下,随便、轻佻、粗俗,那么,就会使听众的敬慕之情大减。

1961年美国大选,民意测验认为尼克松会击败对手民主党人肯尼迪,但由于在竞选演说时尼克松的电视屏幕形象逊于肯尼迪一筹,结果以49.6%比49.9%的微弱票数败给肯尼迪。

仪表风度是演说者内心世界、精神风貌、文化教养、审美情趣等诸因素的综合表现,应该说,仪表风度是演说者最基本的态势语言。它是与观众、听众沟通的第一步。有了好的仪表风度,就有了好的“台缘”;有了好的“台缘”,就容易有比较好的合作,从而容易产生良好的效果。

所以领导者在演说时,因时因地地设计仪表,体现风度,是一件不容忽视的重要事情。或庄重,或朴素,或稳健,或潇洒,或慷慨激昂,或慢声低语,风格虽有差别,但仪表风度必须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即整体协调,给人以美感;态度不卑不亢、雍容大方、彬彬有礼,给人以深沉、老练、潇洒、可亲又可敬的感觉。

(2)善用手势、眼神与表情

风度是演说者外在形象的一个综合反映。它还具体地体现在演说者的手势、眼神、表情上。演说与谈话相比,更加注重手势、眼神、表情的运用。人们常把演说中的手势、眼神、表情等称为“体语”。使用适当的体语来配合语言,可以使演说表达更明确,感染力更强。陶行知先生说:“演讲如能使聋子看得懂,则演技精矣。”

①善用手势。

手势是手受思维语言、情感的驱使而做出的各种连贯或断续的动作。使用手势,可以强调自己所说的话的感染力,或者与所说的话配合起来,使其含义更加容易理解。比如:“成绩显着,每年利润增长30%!”伸出三个指头加以表示。“他果断地回答说,绝对不可以!”右手向前推,手心向外等等。这样的手势,可以更明确、更有力地表现出演说者的力量。

使用手势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手势应与语言相配合,要把它当做一种语言用。一种手势应明确地表达一定的含义,不能乱比画。

第二,手势不要用得太多。不当用的时候,就将手安稳地放于身体两侧或自然地放在讲台上,不要摸摸这,碰碰那,好像不知所以似的。

第三,不要重复同样的手势。不管说什么话,手势老是那么摆来摆去,会显得单调,听众也会觉得乏味。

第四,不要用力敲打桌面或做过分夸张的动作。

②善用眼神。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在演说中,虽然观众离得远一些,不像谈话那样面对面,然而,视线却能影响观众。如果演说者的视线总是固定在天花板或是某一个固定物上,那么就不能与听众沟通。应该一边演讲,一边用眼睛与听众交流。将视线一会儿落在这些人身上,一会儿落在另一些人身上,若听众看到演说者在注视他,就会从内心里关注演讲,并且会给予演讲者回报。如点点头,微微一笑,这就等于演讲者和听众进行了会话。这种沟通越多,演讲的效果就会越好。

③善用表情。

与眼神相联系的是表情。表情是演说者感情的起伏变化在面部的自然流露,并影响体态的动静趋向。表情可以促进思想感情的交流,是有声语言的辅助工具。国外一位心理学家总结出一个公式:感情表达=20%的言词+30%的声音+50%的面部表情。可见,表情在表达人的情绪、情感和态度方面要比有声语言更明确、更有感染力。

优秀的演说家,无一不善于利用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高尔基在描述列宁演讲时的情形时写到:“他的身材又矮又壮,体格结实,长着苏格拉底式的前额和一双洞察万物的眼睛,时而做出一种奇怪而且滑稽的姿势——头向后仰,又偏到肩上,手指插到腋下的背心里面。这个姿势有一种亲切而又可笑的表情,一种像打了胜仗的公鸡似的表情,而且在这一瞬间,他全身闪耀着快乐的光芒。”列宁在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时期,就曾在群众集会上发表过两百多次演说。每次演说,听众都听得如醉如痴,沉浸在他的语言和动作所造成的强烈气氛之中。

(3)注意声调与声速

声调与声速也是“演”的重要内容。

演说的声音经常有两种倾向:一是怕听众听不清,而大声喊叫;二是因为怯场或没有经验,说起话来嘟嘟嚷嚷,别人听起来费力,这两种情况都会影响演讲效果。

演说的时候,根据情节的需要,声音应有高低起伏的变化。在需要强调的地方,可以把声音提高,慷慨激昴,生龙活虎;在需要平心静气地说服听众的地方,可以把声音稍稍放低。如此高低有致,收放自如,柔和自在,才会增强演说的活力。

注意声速也很重要。为能清楚地表达演讲的内容,说话的速度不要太快。说话太快了,听众来不及思考与理解,会影响演讲的效果。产生这种情况通常是为了赶时间。其实如果觉得时间不够用,应宁肯将某些次要的内容略掉,也不要讲得太快。一般来说,演说的速度以每分钟150个字左右为宜。在讲次要内容时可以稍快些,在讲重要内容时一定要放慢速度。演说速度的变化也能起调节听众兴趣的作用。

演说要有节奏,该停顿的地方要适当的停顿。一般来说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句逗之处稍顿一下;

②换段的地方稍停得长些;

③讲完重要之处也要稍停,给听众以回味的空隙;

④讲到幽默之处,听众哄堂大笑之后,也要稍停,待安定下来之后再讲;

⑤讲完结束语之后,稍停,然后再宣布结束。这样把讲和停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增强说话的节奏感。

4.演说需要紧紧抓住听众的心理

演说不仅要注重“说”、“演”的技巧,而且必须把握听众的心理,调节演说者与听众的关系。因为演说的目的是要把自己的观点、主张传递给听众,使之接受。如果不尊重听众的心理反应,无的放矢,听众想听的你不说;听众已经不耐烦了,你还喋喋不休,这样的演说最终就只能导致失败。

演说者也应该首先分析自己的听众,把握听众的心理,使演说尽量符合听众的口味。了解听众,不但要了解他们的职业、身份、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生活阅历,兴趣和爱好,而且要了解他们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像孙中山先生说的那样:“登台眼光四座,有何党何派人,然后发言,庶不致离题。”

在演说中抓住听众的心理,需要针对听众的心理加以讲解。演讲者必须针对听众当时的心理活动,对所讲的问题进行剖析。对听众已经理解的则可以不讲或者只要点到即可;对尚没有理解的就要讲深讲透;对认识有出入的,则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讲清这个问题的内容实质及其来龙去脉,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等,以听众能够接受得了的方式加以说明。事实要摆清,道理要讲透,但不要执拗地想说服听众,更不要“批判”或冷嘲热讽。通常,人们乐于接受建设性的暗示,或用比喻的方式说某人如此这般、某事如何长短等,这就是所谓的“循循善诱”。要相信听众的理解能力。只要是他关心的问题,即便当时想不通,演说者所讲的道理也会留在他的记忆之中,对他以后思考判断问题也会有所帮助。

抓住听众的心理,还需要演说者在演说态度上以和蔼、亲切、平等待人为主体,切不可傲慢,以势压人,以教训人的口气说话。在一般场合下,领导者在演说时,应心平气和,亲切、平等,如果采取傲慢态度,则反映出演说者自以为是、高高在上、蔑视对方,这就形成了一种不平等关系。这种关系势必使对方产生厌恶、对立的心理。因此,领导者在演说时应力求心平气和、平等待人。

有时,领导者在演说中也确实需要表现激烈的情绪,但这不仅必须是一种情感的自然流露,更重要的还是听众的情绪也必须处在激奋之中。在听众情绪激奋的情况下,演说者的情绪恰恰抓住了听众的心理。

不了解听众,就是不尊重听众。在演讲中要摆正同听众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当严则严、当宽则宽,当刚则刚、当柔则柔,依理定情,以情促理,获得演说的最佳效果。

图书信息

*  *  *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