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名人传
88369100000002

第2章 名师导学

不屈的命运

物质利益至上,欺凌和暴力成为秩序的混沌时代,需要的是高贵的灵魂和在痛苦中追寻光明的榜样。因此,20世纪初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把社会变革与进步的希望寄托在“英雄”人物的身上,为他心中理想的精神巨子立传,为精神世界创造光辉夺目的太阳。为此他先后写下《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巨人三传”被一并整理收录,形成了今天广为人知的《名人传》。

《贝多芬传》是作者为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而作的赞歌。贝多芬8岁登台,是当之无愧的音乐神童。然而,命运却待他极其刻薄,一次次地陷他于泥淖。他出身贫寒,常遭粗鄙、爱酗酒的父亲打骂,17岁时更是遭受了丧母之痛,独自承担起教育弟弟们的重任。随后虽然他音乐上的成就不断突出,但是命运却不甘就此罢手,将耳聋的病痛和爱人的背叛带给了他,使他不断遭受肉体和精神的打击。但是他却以伟人的姿态从泥潭中爬起,扼住命运的咽喉,用意志和才华为人类创作出了不朽的乐章。

《米开朗琪罗传》是作者为意大利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米开朗琪罗所作。该传记分为上篇“斗争”、下篇“舍弃”和结束语“死亡”,讲述了他跌宕不凡的一生。米开朗琪罗生于佛罗伦萨附近的小城,幼年丧母的米开朗琪罗早早便在美第奇学院做学徒,接触到了诸多古典艺术作品和学者,产生了崇古思想,为他成为“文艺复兴三杰”做了铺垫。对于艺术,他在意“雕”而不在意“塑”。就像人们挣脱自己的肉体束缚一样,这正体现着他对自由和光明的追寻。但是似乎命运注定他只能在无休止的干涉中替别人干活,他一生被迫为教皇和有权势的人工作。即便现实如此窘迫,他的精神却毫不妥协,性格与世俗格格不入。他毕生追求艺术的完美,坚持自己的艺术思路,为人类留下了熠熠闪光的艺术财富。

《托尔斯泰传》的主人公是俄国小说家、评论家、剧作家和哲学家列夫·托尔斯泰。他的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他出身贵族,却勇于背叛自己的阶级,抨击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掠夺与享乐,致力于帮助农民和贫民。然而他的同情得不到农民的信任,他的无私无畏遭到了太多人的不解和斥责。他用作品来批判和反击贵族、资本家和战争,用作品来爱怜贫苦的人们,用作品来阐释对真理的理解。列夫·托尔斯泰为真理而进行的斗争不是为了拯救自己,而是为了拯救全人类,为人类寻求曙光。

罗曼·罗兰的创作常围绕着“替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这一意旨,塑造伟大、坚强的形象。让我们明白:对人类的爱和对正义的信仰让伟大的人得以在身处黑暗时坚持与黑暗搏斗、与命运抗争,在精神和灵魂的世界里寻求正义。即便身陷混沌,也当追寻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