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不惑之年话健康中年须知
8836100000001

第1章 中年人,别让重负把你压垮

概述

世界是青年人的,但中年人是社会的栋梁。中年人在社会和家庭都处在承上启下的位置,对上,继承长者的经验,继承长者的事业;对下,传、帮、带、教年轻幼者。对上辈,奉养尽孝;对下辈,抚养教育尽责。别看青年人在这社会的舞台上闹得那么红火,但默默苦干的中年人仍是社会和家庭的中坚!

中年,是人生的一个特殊阶段,不仅特殊在中年阶段是对社会做贡献的主要阶段,而且还特殊在中年时期是面对双重挑战的一个人生艰难时期。

如何对待社会压力

一、节奏越来越快的生活——社会发展的压力

1.新知识洪波涌起

知识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不断创新积累的产物。大多数科学家指出,地球已经存在了四五亿年,接近现在形态的人类已经有200万年了,而现代人不过存在了3.5~5万年,文字作为记录传播知识的工具,诞生不过3000多年历史。公元11世纪中国人发明了印刷术,大大提高了人类储存和交流知识的能力。1451年,欧洲大陆出现第一本印刷书,在此之前,整个欧洲不过3万本书,过了50年,也就是1500年,欧洲大陆已经拥有900多万本书了。近100多年来,这种进程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前推进,每年全球发表的科学论文数以万计,出版的图书数以亿计。仅1998年,我国共出版图书13万多种,1950年仅为6048种,48年间增长了2149.47%,出版社由原来100多家发展到500多家。

知识的淘汰率也越来越快,过去一名大学生毕业10年后,所学知识30%将被淘汰,现在只需5年,就有30%的知识被淘汰。北京有一句流行语,现在人们见面不再问“吃饭了没有”,而是问“上网了没有”。什么“国际互联网”、“软件”、“程序”、“熊市与牛市”、“按揭”、VCD、DVD、“扫描”、“遥控”、“克隆”、“反弹导弹”、“宽带上网”等等新词语像喷泉不断往外冒,弄得许多人应接不暇,很多中年人似乎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总有一种好像要被社会淘汰出局的感觉,感到了再学习的压力——“不是我不明白,而是这个世界变化太快”!

如今,知识不仅仅是智慧,而且是财富的重要源泉。现在许多人认为,人类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国力的竞争变成了知识的竞争,当然核心是国民素质的竞争。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中年人要适应社会,适应竞争,就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有人提出,中年人要补10个方面的知识课:①现代生活常识,如酒店、健身房、商场等场合的常识,都应有所了解,以免与人交往时出现尴尬;②商品常识:这对生活、工作,非常必要;③了解通讯与交通常识,不会使用手机、传真机等现代通讯工具,就无法适应工作-不懂各种交通工具利用常识,就无法生活与工作;④计算机知识;⑤高科技常识,不一定精通,但要了解常识,这对于拓展工作和生活的视野,十分必要;⑥经济常识;⑦商务常识;⑧流行词语;⑨法律知识;⑩金融知识。一个人拥有新知识的多少,决定一个人社会适应能力,也往往决定一个人财富的多少。因此,有人给就业者个人素质开出了一张单子:①受教育的程度要高;②对计算机运用自如;③对其他高科技成果要有一定的了解;④要有将知识和技能相结合的能力;⑤要会一到两门外语;⑥同时还要懂得最普通的生存技能。说到这里,我们可以用“全才”来称呼这种素质的人。对,现代职业需要这些具有全面知识和全面技能的人去做。这是因为,现代职业的业务工作,专业性很强,又具有综合性。——现代就业的规律性,已经不是一种职业干到底,而要充分地体现流动性。——现代职业的地域性,已经不是以地方企业为主了,很多都是跨省跨国的。所以,现代职业对就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全面。

当然,对于多数中年人来说,受年龄、学历、精力等诸因素的影响,先天不足,后天要补又困难重重,难以达到上述标准,但是必须知难而进,不断进取,因为在这知识经济的社会,掌握的知识越多,适应社会的能力就越强,就业的机会就越多。

2.新技术,滚滚而来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更新速度加快。现代技术每年的淘汰率是20%,也就是说,技术的寿命周期只有5年。在美国,15年来淘汰了8000多种职业,同时诞生了6000多种职业。过去几代相传的技术已经成为历史,终身职业也越来越少。正如汽车驾驶员和电脑操作员等等,眼下精通此道的人还不多,今后将成为人们必需的技术,专司其职的人恐怕是凤毛麟角了。科学技术从发现、发明到实际运用所需时间人为缩短。在19世纪,一项创新从基础研究到商业化导人的过程一般需要几十年,在20世纪上叶,这一时间缩短为十多年,而现在则只需要几年,例如电动机花了65年,电话花了56年,无线电用了35年,而电视机只花了12年;集成电路才2年。电脑每隔两三年就更换一代。近些年来,以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有益于环境的高新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海洋科学技术、软科学技术为代表的高新科技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向前推进。这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生活享受,也给我们特别是中年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令人眼花缭乱、日新月异的新技术,中年人总有赶不上趟的感觉,“活到老,学到老”不再是一句谦虚之词,而是为了生活所必须付出的努力。

对于学习和掌握新技术,一些中年人一听就摇头,“那是年轻人的事”。强调自己文化底子薄,记忆力差,理解慢等客观原因。其实,这些不是学习新技术的障碍,关键是精神不能倒,意志不能灭。上海新沪钢窗厂45岁的下岗工人周如扬客串当教师的故事,对于失业的中年人是一部生动的教材。周如扬是69届的初中毕业生,在黑龙江种了10年地,返沪后当了一名工人,上三班倒时,他就开始补课,再考高中,后来又去复旦大学新闻系参加自学考试。1995年他下岗后,被上海第三继续教育学院看中招去做教务工作,凭着不断学习获得的知识和多个文凭,他逐渐取得了学院的信任,先后教过珠算、政治经济学、哲学等课程。后来社会兴起电脑热,从来未摸过键盘的他,又关门猛啃计算机知识,并获得了计算机应用能力中级证书,走上了电脑班的讲台。由于他的课讲得好,请他的学校也就多,有的学员读了初级还跟着听他讲办公自动化。上海电大考试中心每次开教师会,学校都要安排他参加。

3.信息革命,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上个世纪之前,书籍是人类传播知识的主要工具。近100多年来,这一情形发生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变化,世界正在成为一个巨大的信息交流场。1872年第一台打字机诞生,1876年传送了第一则电话信息,1884年出现了第一台排字机器,1894年无声电影面世,1895年发送了第一个无线电信号,1922年有声电影问世,1926年诞生了电视雏形,1971年出现了计算机微型处理器和袖珍计算器。1988年一根光缆能同时传送3000个电子信息,到1996年则能传送150万个电子信息,到2000年则传送1000万电子信息。在过去4年中,全球性国际互联网(Intemet)的使用急剧上升,到1996年,大约有5000万人上网,也就是说,每个人可以直接与其他5000万人联络。到2000年,许多人预测,有5~10亿人将通过国际互联网和与互联网相连的全球网(World Wide Wed)相互进行即时联络。交流手段和形式的改变,使知识传播与交流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化,每个人获取知识的途径变得十分宽广,这无疑为个人的自由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电子邮件:自从有了廉价的长途电话服务,人们曾放弃了写信的习惯,但是,当庞大的计算机网络建立起新的虚拟邮局,人们又重新写起信来了,不过其行为方式和涉及的领域是利用纸张写信所永远无法达到的。世界各国几十个、几百个、也许更多的、可能永远无缘见面的人们可以围绕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通信和讨论。

“电子图书馆”:由于数字化信息的渗透,实物信息媒体,比如纸张、摄影胶片、录像带等,将向计算机模拟形式转移,经典的图书馆,作为知识的殿堂,它被固定在纸张上和附着于书籍中,而数字化的图书馆可以浓缩在磁盘之中。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在家里自由进人世界各国图书馆,任意查阅各种资料。

“电子商务”:网上交易已经变得越来越普及,我国北方有的农民在网上发布信息,将自己的苹果销售出国,已不再是新闻。通过互联网就可以在家里选购自己需要的商品,既节省时间又节省钱。

“电子办公”、“电子保姆”等等,使得在家办公不再是梦想。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信息时代,信息已经是一项产业,信息就是财富。信息加速了我们社会的发展,信息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信息推动了社会的变革,信息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4.“快节奏综合征”——现代社会压力的反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人们的快节奏生活加速了社会的发展,但也让许多习惯了过去“大锅饭”速度的中年人不适应而苦恼不已。

长期处在快节奏中的人,大脑的活动也就经常处于连续的、快速的运转状态之中。应接不暇的生活与工作使大脑得不到应有的休息和复原,精神压力过大,心理上也往往产生一种紧张、沉重、不安和忧虑感。那些原来生活、工作比较疲沓、懒散的,或是那些习惯于墨守成规、注重于拘泥形式和顺从依赖的人,一下子进入快节奏的生活、工作中,这种心理上的不良反应就更为突出。由于生活与工作的快节奏而引起一系列的心理不适或精神障碍,医学心理学就称之为“快节奏综合征”。

快节奏不仅会使人产生心理上的不适,而且还会给人带来系列生理上的不适。当然,这种生理上的不适并不表示身体存在着某些器质性疾病,而是由于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使得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出现类似于神经症之类的症状,如神经性头痛、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厌食、女性月经不调、男性阳痿早泄等等。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还会影响机体内在的功能,出现身心疾病类的症状,如原发性高血压、支气管哮喘、消化性溃疡、神经性多尿症、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心因性多饮症、斑秃、偏头痛、痛经痉挛、肿瘤等。

当今社会,节奏快,变化快,要求人们去适应,去跟上脚步,然而,对于精力、体力都处于减退阶段的中年人来说,不是件易事。为了紧跟时代的步伐,许多中年人感到了压力,承受着压力。压力是对中年人的身体和精神的双向挑战。

二、只能成功——来自自身的压力人到中年,学有所成,思想日趋成熟,业务能力日渐增强,实际工作的经验比较丰富。单位、公司、领导、老板要重用,个人也正要实现自己多年的理想,没有机会还得拼命争取,有了机会岂能错过!“此时不搏,更待何时!”冲过了一浪再一浪——前面还有更高的浪尖;翻过了一山又一山,前面还有更高、更光亮的山岭!时间不够用,那就少睡点;体力有点差,再坚持一下;老婆孩子埋怨在一起的时间少,“等退下来了还有很多机会。”

他们在搏击,他们在奋斗,他们追求着成功。

罗素对这些成功者曾作这样的描述:他们已经有了相当可观的收入,只要他们愿意,完全可以赖此生活下去。但是,在他们眼里,这样做似乎是可耻的,犹如面对敌人临阵脱逃,假如问起他们的劳动是为了何种公共事业时,他们在对那些对狂热生活的广告式陈词滥调中寻思苦索一番之后,依旧会茫然不知所答。

“试想一下这种人的生活吧……清早,在妻儿们还在酣睡时,他已早早地起身赶往办公室去了。在那里,他的职责是显示一个大经理的风度才干;他下颚紧绷,说话干脆果断,旨在给所属部门里的每个人留下一幅精明强干、谨慎持重的印象。他口授信函,和各色要人通话联系,讲究市场行情,然后和一位正在或打算与他办交易的人共进午餐。同样的事情整个下午又继续进行。然后他筋疲力尽回到家里,又要换好衣装去赶赴晚宴。餐桌上,他和另一些疲劳不堪的男子们还在女宾面前装作快活高兴的样子。这种人在劳动生活里,心理就如百米赛跑,其惟一的目标就是坟墓……他们对自己的儿女有什么了解吗?平时他每天都在办公室,星期天则是在高尔夫球场度过的。他对自己的妻子了解吗?他早上离开她时,她还在梦乡里。整个晚上,他和妻子出席社交活动,这种场合是不可能进行亲密交谈的。他在男人中或许没有一个真正的朋友,尽管他另有一些所谓朋友,但是,他对他们的亲热是做出来的……一年又一年,他变得越来越孤独,他的精神越来越专注到事业上,生活变得更加枯燥无味。”

何止是生意人,许多成功的男人和女人,给他们或她们的头上加的光环越多,压力也就越大,他们或她们就越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在他们偶尔安静下来时,他们自己或许能够感觉到自己给自己制造的压力;在他们某次身体检查时或许会发现他们的健康已经有了损害,然而,许多人像上了“瘾”似的,欲罢不能!

中年人,他们在人生竞争的舞台上拼搏尤酣,面对那么多机会,他们不愿放弃;面对那么多竞争对手,他们不愿尝试失败,更不愿意轻易退出任何一场竞赛。为了实现理想,他们甘愿承受压力。

三、失业与再就业——社会变革带来的压力

1.一个沉重的话题

近年来,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失业和下岗人数急剧增加,这已经成为日益突出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据统计,1996年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已增加到810万人,其中失业职工有475万人,比上年增长45%,城镇登汇失业率达到2.9%,由于我国现行失业统计口径偏窄,统计数据不够准确,失业统计数值偏低。以国家统计局于1996年在全国进行的1%人口抽样调查作推算,1996年我国城镇失业人数(不包括下岗职工)为998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为7.5%。此外,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96年全国城镇企业下岗职工达764万人。这些下岗人员实际上已经处于或濒临失业状态,只是由于政府限制企业辞退富余职工而仍与企业保持劳动关系,并由企业发给一定的生活费。

有消息报道,1997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达753万人,其中失业职工有43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达到3%。如果按抽样调查方法进行测算,并参考1996年调查失业与登记失业之间的数量关系,那么,1997年我国城镇调查失业人数估计有100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估计会超过5%。此外,全国预算内国有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所涉及的职工有1552万人,其中相当数量的职工处于或濒临失业。

从各方面传来的信息看,1998年和1999年,全国城镇职工失业状况没有多大变化。在失业大军中,中年人队伍格外庞大。

2.再就业,中年人难迈的门槛

中年人再就业困难重重,首先是观念上的障碍,这一代人过去长期生活在计划经济年代,当市场经济浪潮卷来时显得很不适应,对许多问题不理解,又不会主动找饭碗;其次是受年龄、体力、精力、技能的限制,再就业的范围比较窄,可选择的余地较小。劳动部1996年对下岗职工统计,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71%,高中、中专、技校文化程度者占26.3%,大专以上的占2.7%,也就是说,大多数人只有小学及初中文化程度。许多地方的有关调查还表明,失业或下岗职工的职业技能水平也比较低。据河南省对9917名下岗人员抽样调查显示,非技术工人(熟练工)占68.9%,技术工人占17%,而专业技术人员只占7.2%。职工的技能素质水平是影响职工就业适应性、稳定性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第三,下岗女职工居多且再就业难度大。据全国总工会女工部于1996年在11个省、市、自治区组织的调查,下岗女职工占下岗职工总数的60%以上。上海市下岗女职工中只具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又无一技之长的人占80%以上。第四,下岗职工年龄偏大,中年人居多,而目前不少用人单位对招工年龄有严格的限制,许多企业都要求招收25岁以下的年轻人,将中年人拒之门外。第五,竞争就业的心理承受力低。

失业和再就业,对于长期生活和工作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年人来说,无疑是个重大的挑战。

四、紧张的人际关系——竞争的副产品当今的社会是信息爆炸的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虽然发展带来许许多多的机遇,但由于对人才的需求标准越来越高,用人单位对人才的挑选也越来越严格。刚刚脱离了计划经济的模式使得用人机制正在发生重大改变,过去捧“铁饭碗”的那种四平八稳的感觉不再有了。一方面社会上人才济济,相对的适合岗位并不能满足求职者的需求,显得有些“僧多粥少”;另一方面,即使获得了一份比较好的工作,那也是危机四伏,如果稍一疏忽,或者遇到更强的挑战者,有可能就会被“炒鱿鱼”。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为了自己更好的前途,他们必须作出成绩,还得警惕挑战者——每个人都在如此的心态下工作着、忙碌着。

社会的竞争机制是无情的,每个人都必须去适应。为了竞争,就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要在本领上比别人强,处于领先地位;为了竞争,就必须努力工作,做出成绩,在政绩上超过别人;为了竞争,还必须学会察言观色、知己知彼,谨防不测。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行业和岗位,就更不能稍有懈怠。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和工作岗位,人际关系往往是紧张的,由此而必然带来许多的压力。这种紧张,并非是表面上的“争斗”,相反,表面上往往是一团和气和平静的,甚至是温文尔雅、“温良恭俭让”的,而急流却是在冰层下的活动。这类压力既会产生在精神上,也会产生在体力上。它像一张无形的网,罩在人的精神空间;它似一个沉重的沙袋,压在人的心头。面对它的挑战,谁能承受,谁能应对,谁就可能胜利。本领+政绩+人际关系:成功,这是现代的成功之路模式。正在成功之路上艰难攀登的中年人不能回避人际关系这一重要因素,这也是他们必须承受的社会压力。

如何对待生活压力

一、家庭消费的压力

每一个家庭都离不开商品,每一个人都需要消费。消费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也就可能产生某种压力。

1.不同阶层家庭的一般经济情况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中年人奉老养小离不开钱。经济是家庭得以维系和发展的重要条件,离开经济,家庭就难以维持。

据有关调查资料表明,北京市的社会阶层结构如下:上层占2%,中上层占16%、中层占36%、中下层为31.9%、下层为14.1%。下表反映了不同阶层家庭的人口、就业、收入、消费等一般的经济情况。

在一般家庭中,居于前三位的消费支出项目依次是食品、服装和子女教育。而在下层家庭中,居于前三位的消费支出项目依次是食品、住房和医疗;在中下层家庭中,依次是食品、子女教育和住房;在中上层家庭中,子女教育和耐用消费品。由此可见,大部分家庭的首位支出项目均是食品。吃是人类生存之必须,但在第二、三位的支出中,各阶层有所差异。在上层家庭中,子女教育支出超过耐用消费品和服装的支出,排在了第二位,而中上层与中层家庭居于第二位的支出项目则为服装。中下层和下层家庭中,住房消费所占位置较为突出。吃、穿、住乃人的基本生存条件(也称“基本需求”),占了家庭消费的62.6%,而单纯享受生活的内容包括文化娱乐、交际、旅游、保健等一共只占12.36%。可见在我国的一般家庭中,人们主要还是把钱花在了生活的必需内容上,最主要的部分是食物。而近年来国家对住房的改革力度更大了,所谓“福利房”已经逐渐被停止了,而“经济适用房”在北京也要卖到每千米3000~4000元。因此,今后住房消费的比例必然会增加。

2.中年时期承受经济压力的挑战人到中年,诸如子女读书、就业、购房、装修、填制家当、赡养老人、人情交往等等,样样都离不开钱。生活中,金钱无疑是家庭幸福的组成部分,“金钱买不来幸福”是对的,但没有金钱也是不会有长久的家庭幸福的。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家庭的矛盾都与金钱有关。约翰雷说:“谁没有钱而只为爱情结婚,谁就会晚上快乐白日愁”。由男女结合组成的夫妻家庭一般要有两个基础:一是爱情,二是金钱,这两个基础在家庭中缺一不可,离开金钱,很可能没有爱情,至少也要影响爱情的发展,甚至毁灭掉初始的爱情。而爱情的毁灭就将直接导致家庭的解体。鲁迅先生笔下的泪生夫妇(《伤逝》)的爱情悲剧同样也是今天的生活写照。这种普遍的生活法则恐怕并不是某一个时代的产物。

在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里,一对中年夫妻坐在直播室里。他们俩都是技术工作者,女的对丈夫不会挣大钱、不能让家里的经济状况宽余有意见,经常唠叨,对其施加压力,而丈夫则认为自己不是没有本事,单位只发那么多钱也没办法。夫妻之间开始因为钱不够用而发生矛盾,由小争小吵发展到关系紧张,而后来女方就提出要离婚……。可能这个家庭所遇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所以他们夫妻俩被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请进了演播厅。

中年人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是最需要花钱的时期,家庭花费最大。我们经常可见,年轻人花钱不算计;老年人也没有多的地方花钱,而中年人则要承担上养老、下养小的经济重担,而在我国,(据北京青年报报道)30岁左右的人挣钱最多,其次是60岁左右的人,挣钱最少的正是40~50岁的中年人,究其原因,当然是由十历史和社会原因所造成。也许这种现象会在将来得到改变,但中年人的经济负担最重,恐怕永远不会改变。现在在北京等大城市养一个婴儿每月一般需要900元左右,幼儿每月需要800元左右,小学和中学生需要1000元左右,也就是要花去一般家庭中一个一般工作人员的全月的工资。

仅这一项,就对中年人是个不小的压力。而前面提到的住房问题则是一笔更大的消费,而仅这一笔消费就能让上有老下有小、收入不是很高的中年人喘不过气来,所以说中年时期是承受经济压力最大的人生阶段。所有的中年人都必须面对这样一个现实,承受经济的压力和挑战。

二、赡养老人的压力

“百善孝为先”,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是十分遵从孝道的。老年人受到赡养是天经地义的,是他们对社会和家庭作出贡献后所应该得到的延期回报。我们国家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提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其中首要的就是“老有所养”。在老人的赡养还没有做到社会化以前,赡养老人的担子主要还得由他们的儿女来承担。

1.老年社会的到来

中国正在进入一个向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的历史阶段。由于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使人寿命得以延长,老年人口所占比例不断增大。进入本世纪后,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进程速度将加快,当60岁以上人口占到总人口的10%以上,就被称为“老年社会”。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卫生保健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我国人民的平均期望寿命延长,我国的老年人必然会越来越多,老年人口在全社会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就会越来越大,老年社会的到来将是必然的趋势。

现在我们的社会中的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占到了10%以上,我国从现在开始已经进入老年社会,而且在今后的30~50年内我国老年人口的比例还将有更明显的增加。老年社会的到来必然带来许多的社会问题,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养老问题。中国几千年来的社会形态一直是家庭养老,也就是在家庭里解决养老的问题。中国人有句俗话——“养儿防老”,就是说每对夫妇必须要养儿子,把儿子养大了,自己也就老了,赡养自己的责任自然就由儿子来承担了。而今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家庭结构、人口结构、工作模式、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各种传统观念都正在受到前所没有的冲击,实际的生活也发生了改变。关于养老的问题也将会随着社会的变化发生变化。

在我国,经过20多年实施“每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后,社会上开始出现了一个“四二一”的家庭模式。就是四个老人、两个中年人、一个孩子的家庭模式。在实施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后,社会上形成庞大的独生子女群体和少子女家庭。独生子女之间的婚姻导致“四二一”家庭格局的出现。就是一对身为独生子女的夫妇上有四个老人,下有一个孩子。

美国的一个访问北京大学的学术代表团在80年代中期曾警告:“独生子女政策的成功,将加速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由于家庭规模缩小,将来老年人的赡养将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按照计划生育政策,当独生子女到了生育年龄,他们可以生两个孩子。他们的孩子不会再重复父母独生子女问题。因此,中国只有一代独生子女,是空前绝后的。这些70年代的独生子女的养老问题,将会给社会带来振荡,成为巨大的挑战。

在人口老龄化与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家庭的供养资源减少,供养力下降,传统的家庭养老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养老制度顶梁柱的基石在动摇。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以及家庭养老危机,使我国有越来越多的人关心自己的老年生活保障问题。中央电视台、国家统计局和劳动部等部委联合调查显示,1997年老百姓十大经济关注热点中,第一位的是医疗保险,第二位的是物价,第三位的是工资改革,养老问题排在第四位。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京、沪、穗、汉四市千户居民中,近7成市民经常或偶尔想到养老问题,有4成多的市民则对此有不同程度的担心。

关心老年保障的人与其年龄、所在单位及个人收入状况不同而有所不同。调查显示,越年轻的人经常想到养老问题的比例越低,同时担心自己养老问题的比例也越低,最担心自己养老问题的群体是处于36~50岁;最担心自己养老问题的职业群体是失业/下岗职工。在从业机构分类中,在集体企业就业的职工对自己养老问题最担心,这—是与集体企业所提供的退休保障机制不足有关。个体私营企业与国有企业职员的担心度接近,后者可能与企业效益不好有关,前者受到企业员工待遇的保障机制不健全的影—响,随着收入的增加,调查对象对养老问题的担心度在下降,这就提示我们,当前收入水平的高低制约着养老金的积累。

中国正在向现代化迈进,同时中国也正在面临老龄社会的挑战。在现代化社会中,在老龄社会到来之时,中国人传统的“养儿防老”的观念还能在现代生活中起到实际作用吗?“明天谁来养老”的问题已严肃地摆在了所有中国老年人和中年人的面前。

2.传统的“大家庭”正在被现代小家庭模式所替代多数人都看过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它描写了一个北京四合院内祖孙四代人的故事。很久以来,大家庭是中国传统的居住方式,我国尊老、敬老、养老的优良传统是通过大家庭的居住方式来体现的。据1990年人口普查,老年人与其子女、孙子女同住在大家庭的人约占70%。但是在城市,小家庭的盛行导致纯老年户不断增加,上海市在1986年和1992年所做的两次抽样调查表明,一代户的比例从19%上升到了37%,6年的时间翻了一番。

过去,一般人认为,人到老年与子女同住能享受天伦之乐是晚年的最大幸福。如今,这一传统观念正在悄悄发生变化,1997年《上海老年报》载,据对587位市民调查发现,有90%以上的人希望与老人分开居住。

生活在大家庭中,必然会有太多的顾及,太少的个人自由。例如吃饭问题,做饭的人不能只顾自己的口味,要照顾到所有的人,自然是困难的,而要让全家人都在同一时间一起就餐也是困难的;使用厕所也得错开时间,免得“撞车”;弹琴、唱歌要考虑是否影响其他人的休息;小两口想说悄悄话也要躲到自己的房间里去;管教孩子,会引来老人的干预……

青年人、中年人,他们不仅需要自己的家庭天地、自己的宁静环境,而且他们也只能住单位的房子,而无法选择自己的居住地点,或者是根据单位的位置来选择上班方便的居住地点,如果是住在一个离单位很远、交通不方便的地方,每天要在路上花掉两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无疑是一个对时间和体力的额外消耗。

无论是现代家庭的实际生活改变,还是现代观念的进步,都是支持小家庭格局的。所以,越来越多的小家庭从大家庭中“分裂”出来必将是大势所趋。传统的大家庭模式必将被小家庭模式所代替。由此,又带来了养老的问题,中、青年人都离开老年人“分而治之”了,那谁来照看需要照顾的老年人呢?

3.传统的尽孝观念开始受到冲击北京某大学的一个女教授,50多岁。年过90的老母亲卧床半年,不能自理。丈夫也是同一学校的教授,工作担子重。他们有两个孩子,儿子20多岁,女儿10多岁,一个上班,另一个上学,全家人都没有时间照料老人。在老人住医院时,夫妇俩和儿子轮流值班守候,女教授还经常值夜班,劳累之状,不堪言表。待病情稳定后他们把老太太接回家,但还经常需要打针、输液。为了使老人得到更好的护理,也为了缓解其他家庭成员的疲劳,他们考虑将老人送往临终关怀医院。老太太过去曾是一名教师,十分理解女儿的困难和处境,表示愿意去住在那里。在临终关怀医院老太太得到专门的护理,很满意。他们每周去探望两次,负担大大减轻,家庭又恢复了以往的正常生活,工作也不再受太多影响。这本来是很好的事情,但竟引来了邻居们的非议。有人说子女不亲自照顾老人是不孝,“百善孝为先”,不孝的人怎么能够为人师表!这位教授刚刚摆脱了体力、精力的压力之后,又承受上了心理的压力。

事实上,有不少为人子女的中年人宁可自己受累、或者明知在家中对老人的照料并不比在老人院里好,但也不敢(或不愿)将老人送往敬老院,因为害怕邻里亲朋的闲言碎语,不愿背“对老人不孝”的名声。也有些老人不去敬老院养老,怕别人笑话,说自己的子女不孝顺。

1997年北京电视台还专门就“送老人到敬老院是否孝顺”这一百姓话题展开辩论。一方认为,送老人到敬老院是不孝顺,因为这样做只履行了经济上的义务,没有履行生活上的照顾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古人有“父母在,不远游”的劝世之道,意思是说,为人子者要在生活上和精神上尽心尽力照顾和陪伴老人,使之愉快。人的一生有许多追求,金钱、地位、名誉等,到老年最重要的就是亲情,亲情无价。夕阳无限好,享尽天伦情。孝顺子女应该让老人在亲人的关怀中度过,在越来越短的生命中充满欢乐。花钱把老人送往敬老院,脱离家庭氛围,疏远子孙亲情,割断其本来可以安享的天伦之乐,老人不情愿。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精神打击。再说,目前敬老院条件还不成熟,子女不能以工作繁忙等种种理由为借口将老人送往敬老院,以求自身解脱。

另一方认为。子女送老人进敬老院不是不孝顺。珲由是,自古忠孝两难全,如今敬老院条件不断改善,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具有良好的娱乐、医疗和看护功能。老年人住进敬老院一方面可以得到比家中更周到的照料,另一方面还可以与其他老人聊天交流,与其他老人一起娱乐,避免了独自在家中的寂寞,同时子女也可以腾出精力投入工作,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事。社会发展导致道德观念的改变,不能再用旧眼光看待新事物。况且,许多老人退休后在家终日劳累,不得休息,老人进敬老院可以免除繁重的家务劳动之苦,是一种解脱。

过去,我国的所谓“敬老院”是专门安置无儿无女、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孤寡老人的,基本上没有“有后”的老人住进这样的敬老院的。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口的增多,传统家庭格局的解体,社会竞争激烈程度的增加,使得养老问题更加突出,传统的养老、敬老观念受到了现代生活的冲击。

近些年来,社会上出现了各种“敬老院”和“老年公寓”等,而且的确有许多的并非没有子女的老人住进了这些养老机构。上海市老龄委有关人士认为:这些“托老”机构的出现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结果,它打破了老年人靠子女养老送终的传统,让老年人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快乐。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社会学家则持有不同的观点:每个人都会步入老年,人愈年老,愈是和自己的亲人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如果让老人离开亲人住进“托老”机构,势必会人为地割断老年人的一种精神依托。

社会发展养老服务,目的是为了帮助解决家庭养老的困难,之所以由此引发了有关的争论,是由于在养老的社会化过程中人们的行为取向与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发生了冲突。传统上,孝是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除了在态度上尊敬父母、在物质和生活上帮助父母外,还要求在感情上关心、体贴父母。在新的社会条件下,社会养老取代家庭养老,仅仅是减轻了子女物质和生活上尽孝的负担,但并没有取代精神上尽孝的责任和义务。因此,不能简单地从是否送老人进养老机构的行动看一个人是否尽孝道,关键的是看他们的动机,是为让老人得到更好的照料和护理,还是为了遗弃老人。而动机如何重要的是看后续行动,看子女能否继续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继续关心老人。在我国传统的“忠孝”观中,过于重视“孝”的外在表现形式。实际上,关注生命,注重生命质量,让老人在有生之年享受到真正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孝道。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让他们安宁舒适地走完生命的最后路程才是子女献给老人最大的爱。

人口学博士穆光宗提出:“老龄化社会是一个更需要弘扬。‘孝道’的社会。”有些国家,如日本、印度、中国和韩国实行了“子女必须尽孝道”的政策,鼓励赡养照顾老人。新加坡等其他一些国家正在考虑实行类似的办法。另一方面,子女尽孝也离不开社会的努力。现在,许多家庭中中年人的工作地点离家远,居住的地点也不能由自己挑选,工作担子又重,要兼而照顾老人实在是困难多多。当社会提倡孝道时,也应该努力为中年人尽孝创造条件,切实解决他们生活中面临的多种困难。

4.两头受挤的中年人

上海市的调查显示,行动不能自理或不能完全自理的老人其主要照顾者为家庭成员,其中,配偶占38%,子女(包括儿媳、孙子女)占48%。主要照料者的年龄在50岁以上占67%,60岁以上占45%。老人75岁以上占60%。照料者无工作占49%。预计本世纪大批独生子女父母年老时,照料者中无工作的比例将比现在有所下降,给父母在家养老带来困难。对老人的照料年限在一年以上占87%,十年以上的占21%。目前,每天照料花费时间为全天的达31%,需要时照料一下的占24%。照料年限之长、每天花费时间之多,都是相当可观的。现代生活中,竞争成为社会的主旋律,生产节奏不断加快,劳动强度增加。本来现代化工作强度大,节奏快,精神紧张,下了班就是为了放松、休息。而回到家中,你的思想依然还总要考虑别人怎么样,这种休息应很难达到充分。遇到老人或孩子生病,担子就更重了。常常忙完屋外忙屋内,忙完老的忙小的,疲劳作战,身心困倦,焦头烂额。这些中年人越来越感到照料老人的担子沉重,尤其家中有卧床老人时,中年人更是难以承担长期照料老人的重担。“战斗的早晨”、“紧张的中午”、“疲劳的夜晚”,或者“战斗的周末”、“疲劳的星期一”,是他们生活的写照。在现代社会里,依靠家庭成员间的互相照应来解决赡养和照料老人的问题显然是越来越困难的事情。

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德国、美国和英国的调查显示,照料者在扮演自己角色时,忍受了一系列压力。照顾者的健康、就业、个人自由、隐私和社会关系可能都要受到消极的影响。经济上的负担不仅包括直接的医疗费用、请保姆费用,还包括接送老人上医院的出租汽车费用等,因请假、误工而引起的收入减少,得不到提升的机会等间接损失,长期照顾父母使中年人不得不中断职业,从而影响他们晚年的退休金收入保障。长期照料者外出交往的机会必然大大减少,缺少与外界的交往会使他们感到孤独。照顾老年痴呆者、精神病患者或长期卧床不起的老人比照料年幼的子女和一般病人要累得多,对照料者的要求也更高,甚至还需要学习一些专门的知识和技术。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照顾者所承受的压力很大,客观上可能影响照顾者的终生。有的婚姻受阻,有的负债累累,有的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而另一方面老年人所受到的照料并不一定完善,特别是在需要某些知识和技能时。一位北京女丁。母亲卧庆十几年,自己的全部下咨都闲千母女两个人的日常生活开销,家中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为了照顾卧床母亲,30多岁了仍然单身,没有结婚。北京还曾有一则报道,一名男子,母亲早逝,在其20多岁时父亲又卧病在床,小伙子非常孝顺,除了上班就在家照顾父亲。父子靠那一点微薄工资度日,一下子20年过去了,小伙子变成了40开外的中年人,满头已经是花白的头发,看上去好像是50多岁的人了,还哪里顾得上自己其他的事情呢!

在中国的大部分家庭中照料老人的重担往往是由妇女来承担的,她们主要是配偶、成年女儿和儿媳。在日本,劳动大军之外的中年妇女承担这一责任。40~49岁之间的已婚妇女,有1/12的人需要照顾一位患痴呆或卧床不起的老人,预计到2025年前,有一半近40岁的已婚妇女都要承担这一义务。照顾有病的老人给提供照料者的生活与工作带来影响。在家照料老人的妇女必须在就业和家庭责任之间维持一种平衡。为此日本年轻人赡养老人的观念日益淡薄,早在60年代就出现这种苗头。即使在农村,年轻一代身上也逐渐显示出观念的变化。尤其是年轻妇女价值观的变化。多数妇女认为,将健康状况极差的老年亲属送到专门机构或其他什么地方比在家中接受照料更好。她们认为,在家庭中照料卧床或痴呆对自己的生活产生诸多困难。一些妇女为了有时间与精力照料老人,往往被迫放弃工作或从事非全日工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家务劳动是得不到收入的,对提高妇女地位产生不利影响。今天,日本的一些妇女之所以推迟结婚年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害怕沉重的照料高龄长辈的工作过早落在自己头上。日本的正子博士指出,中年妇女与上一代不同,她们的牺牲精神一般是很有限的。婴儿高峰期出生的人可能更倾向于从事有收益的就业,而不愿成为家庭中无报酬的照料者。由于子女的不孝和亲子关系的淡薄,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已经破灭。今天的父母们不再对子女抱更多的期望,而是自己早早地储蓄金钱,以备晚年生活。一些父母为了避免更多的烦恼,宁愿老夫老妇独自一个过着清净日子,也不愿和结了婚的子女住在一起。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妇女的责任和义务如何履行?老年的需求与照料者提供照料的可能性能否相一致?最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关心在家中或社区中照顾老人。

中国也有类似的情况。传统上,中年妇女往往是老人的主要照料者。新中国成立以来,妇女普遍就业,1990年中国16-49岁女性人口的就业率为81.5%,达到世界前列。当妇女肩上增加了社会工作的担子后,照料老人的传统职能失去时间方面的保证。过去以做家务、抚养子女、伺奉老人为己任的农村妇女也已经不再安分了,她们冲进了市场经济的大潮,寻找新的生活道路,不再是传统家庭中赡养老人的主角,这些变化也给农村的家庭带来了新的挑战。

三、教养子女的压力

“养而不教父之过,教而不严师之惰。”——这句中国古代格言表明了中国人自古就特别重视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也在发生着变化,而首先感受到这种变化的是那些中年父母们。

1.家长们发现对子女的教育越来越难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从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来看,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在人生中是不可能重复的。人们往往终身携带着幼年时期从家庭得来的烙印。孩子如果从小教育不当,以后纠正起来往往要花费十倍乃至百倍的力气,还不一定见效。所以家庭教育无论是对孩子的早期智力开发,还是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建立都是十分重要的。

中国人做父母历来把对孩子的教育看得很重,君不见多少父母在繁忙紧张的工作之余,夜夜为孩子检查作业;多少父母在周末送孩子拜师学艺,或练琴,或画画,或下棋,或跳舞。只要孩子肯学,多高的学费也在所不惜,占去自己多少休息时间也在所不惜。真可谓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然而,在当今社会经常可以听到不少中年人感叹自己的孩子“难管教”、“不听话”。特别是当他们的孩子进入青春期时,这种感受更加明显。他们一方面为孩子的成长感到欣慰和高兴,另一方面却又对孩子的自主独立性的发展感到有些不安和忧虑,而且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失落感。某些父母对孩子的生活上关心爱护有余,而对孩子们的心理培育、人格培养、思想关心十分不足。有的父母则对孩子处处加以防范,对孩子的行动采取种种限制。其结果,往往是没有好效果的。许多父母与儿女之间或者是思想上不能沟通,或者是情感上产生了距离,甚至对立,这使得许多中年家长们感到了压力。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与三四十年前大大不同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是一个高科技的时代。思想理念发生了变化,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价值观也在发生变化。要让在这个时代成长起来的孩子与上一辈人各方面都十分融洽恐怕是不现实的。

孩子们从小是玩着电子游戏机、看着电视动画片长大的;是吃着比萨饼、麦当劳快餐,听着流行歌曲长大的;是面对着五花八门的名牌商品、丰富的物质长大的。在这样的一个社会里,孩子们面对着太多的诱惑,同时他们也有了更多的选择,也接受了许许多多家长所料不及的影响。在这样的一个时代,社会对孩子们的影响大大超过了家庭所能给予给孩子们的影响,这就是中年家长们苦恼的根本原因。

时代的发展也给家长提出了新的课题,中年家长们必须学习有关子女教育的知识,学习教育孩子的方法,才能与孩子建立沟通,才能取得教育和指导孩子的正面效果。当然,这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对人到中年的父母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过,正是因为不容易,才把它说成是一种挑战。这个挑战是不可回避的,中年父母必须面对。

2.家长们还发现用在子女教育上的费用越来越高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制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国家还是实行9年义务教育制度,但一个家庭培养一个中小学生所需要的费用可远不是过去的数字了。学杂费、书本费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除此之外,孩子还要有零用钱,还要吃、穿、玩。在城市里,每次参加学校的郊外活动,每个孩子至少得50元,多的要80~100元;买一套校服,100~200元;参加少年宫等校外的业余爱好培养,每个月少则200~300元,多则400~600元。总而言之,事事要花钱,笔笔不少花。

一旦孩子考上大学,那就更是需要花钱。最近的统计证明,平均每个大学生第一次报到就需要7000~10000元,每年还要交4000~5000元的学费,再加上书费、伙食费、文具、衣服、假期回家的交通费等等,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大概计算,培养一个大学生,家长们少则要花4~5万元,多则要6~8万元钱,是一个一般家庭难以承受的数目。所以有许多家长在抱怨,说“培养不起”了。

的确,在当今的社会,激烈的竞争必然导致人才的需求。只有受过高等教育、掌握专业知识和特殊技能的人才能获得好的工作岗位,才能获得较高的收入。因此,也就带来了人才培养的竞争和人才培养费用的上升。这是世界上各个国家发展的必然规律,所以在西方国家很久以前就开始了贷款上大学的办法。这些年来我国也开始实行这种办法,只是在我国还需要有个比较长的时间来适应和完善。但不管有什么样的办法,子女的教育费用问题都会是对中年父母的一个重大挑战。

3.子女教育的误区

教育是一门学问,教育子女更是一门学问。一般的中年人,一方面自己要忙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又没有专门受过教育子女的训练,所以对于子女的教育基本上是随意的,因而在这方面常有许多误区存在,细细琢磨,还的确可以从中受到很多的启发哩!

(1)思想认识误区

孩子小不懂事懂事以后再教育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小,连话都听不懂,不必讲究什么教育,等懂事以后再说吧。这种认识是不对的,孩子从睁开眼看世界时就开始接受影响了。虽然孩子还听不懂人话,但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种影响就是教育。如果等孩子懂话了才开始注意教育问题,就往往是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基础了。

“树大自然直”不必强教育

有的家长对教育孩子的问题有一种说法,那就是“树大自然直”——不用特别注意教育问题,孩子大了自然就学好了,不会出大格。这是不科学和不实际的。常言道“好钢靠打造”;“好玉靠雕琢”。人是社会的人,孩子从小就接触真、善、美、假、恶、丑,如果不加引导教育,任其发展,孩子是不会“自然直”的。

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家长没有责任孩子在入学前家长是孩子的主要启蒙教育者,入学后虽然老师承担了主要的教育责任,但仍然少不了家长的配合。如果没有家长的配合学校的教育效果就要大大降低,特别是在思想品德方面。只有学校和家庭很好配合,才能对孩子施加好的教育。

只重智力教育忽视多面要求

有的家长也注意孩子的教育问题,但重点放在智力开发上,很早就教孩子数数认字,但不注意其他方面对孩子的影响和教育,如礼貌、友爱、团结互助等等。只注重智力教育是不完全的。

孩子倍加保护恐怕经受风雨

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处处留心,关怀有余,放手不够,又怕孩子磕了又怕孩子碰了,既怕孩子受了累又怕孩子挨了饿。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独生女家庭,对孩子的溺爱是普遍的问题。其实,这样的溺爱是十分有害的。孩子得不到应有的锻炼,是不能长成参天大树的。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中国人受孔夫子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思想的影响还是很深的。许多家长还在继续以这种思想影响孩子,只注重书本知识,不注重实践和社会知识。这种思想指导下培养出来的孩子,即使受了高等教育也必定存在“只会动手写不会动手做”的问题;如果没能接受高等教育,即使干上了其他行业也会长期存在自卑心理。

一心望子成“龙”期望不切实际

“望子成龙”已经是中国父母的普遍心理,但许多父母对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由此带来的是对孩子的过多压力。同时,一旦达不到父母所期望的标准,不是对孩子的谴责和压力就是父母的灰心失望,这种结果的出现是由于一开始就没有一个实际的、正确的期望值。

家长绝对权威孩子必须服从

家长要求孩子一切服从自己,不考虑孩子的思想、情感和认识水平,这是中国家长们中普遍存在的封建思想残余。这种不民主、不平等的家庭教育方式往往会得到相反的效果。对于孩子还是应该以启发引导为主,家长与孩子应该是平等地进行交流和谈心。绝对权威的思想的确是在应该改变之列。

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不打不成器

过去中国有句俗话——“棍棒底下出孝子”,认为孩子是需要打的,越打才越听话。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打骂孩子有伤孩子的自尊心,往往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更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效果适得其反,越打越糟糕。对孩子的教育要依靠引导和耐心地说服,以表扬为主,循循善诱,切不可动辄拳脚相加。

(2)教养方式误区

娇生惯养迁就溺爱

现而今许多家庭是独生子女,加之生活条件好了,父母对孩子比较娇惯,迁就溺爱有余,严格要求不够。该孩子做的事情,父母包办代替;应该及时完成的事情允许孩子拖延;孩子暴露出来的缺点错误也不指出,甚至护短。这样的溺爱只会害了孩子,对孩子没有丝毫好处。

物质搞攀比助长虚荣心

近些年来,在许多大大小小的孩子们中出现了一些不好的攀比现象。你家父母给你买了一个好看的铅笔盒,我就要我的爸爸妈妈给我买一个更好的;你穿的是名牌,我也一定要买名牌。家长们不是去引导和纠正,而是去迁就随从:不该买的要买,不该扔的要扔;可以节约的不节约,不该浪费的也浪费。如此攀比没有止境,还会把孩子引导到一个极其不良的方向。

孩子提问题解答不耐心

孩子喜欢提许多“为什么”的问题,有些问题父母也不一定答得上来。有的父母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不耐心,有的则敷衍回答,甚至随意乱说,这些都是不正确的态度,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也许给孩子传递的是错误的信息。

恨铁不成钢拔苗为助长

“拔苗助长”的做法往往无意识地出现在我们的家长中。给孩子不适当的压力;可能会给孩子造成伤害,家长们应该切忌。

教育不分场合喜欢餐桌训子

许多父亲由于平时工作忙没有时间与孩子交流,往往只有在吃饭的时候才能够与孩子在一起,父亲们则利用这难得的相处时间来教育孩子,如果是关心和表扬当然没有问题,如果是批评和训斥就会大败胃口,甚至引得不欢而散。这种不讲地点、场合、时间的教育方式会影响教育效果。

只管自己说教不听孩子的想法

有的家长教育孩子只顾自己说,孩子听没听进去,有何反馈,并不注意去收集,这种“单向传播”的教育方式缺乏针对性,效果不会好。

滥用经济奖励热衷物质刺激

有些家长平时缺乏对孩子的指导和教育,而遇到考试时就用“你如果考过XX分,我就奖励你一个××”等类似的物质奖励的办法激励孩子考出好成绩。物质奖励的办法不是不能用,但如果单纯用物质奖励的办法,或者每次都用,就会失去它的作用,对孩子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不让孩子干家务害怕耽误做功课

我国许多家庭都存在这种现象,孩子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吃完饭连碗都不洗,更不说洗衣服、做清洁了。家长们认为“这点家务我一下就干完了,别耽误他学习。”如此下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孩子们就不会有对家庭的责任感了。

常常训斥责骂伤害孩子自尊

经常训斥和责骂孩子是很错误的教育方式,孩子的自尊心会受到伤害,而且如果引起孩子的反感,孩子就不愿与父母交流思想,与父母之间产生隔阂。

宽容孩子的自私纵容孩子“吃独食”

父母过于娇惯的孩子,他们心中往往缺乏父母的地位,而一切都是以自己为中心。这些孩子往往比较自私,而许多父母并不在意孩子的这种问题。孩子长大以后,父母们发现他们对孩子的爱得不到回报时就为时已晚了。

夫妻态度不一致支持反对很随意

有些父母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缺乏一致的认识,一致的意见,一致的要求,父亲表示支持时母亲却反对;母亲支持时父亲又不同意。这样,孩子一是搞不清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二是可能钻一方的空子,对孩子的教育不利。

宽严不一感情用事

教育孩子缺乏标准,有时严格有时宽松,这样容易给孩子一个印象:父母没有一个根本的标准,因此孩子自己也缺乏遵从的标准,也不利于对孩子的教育。

(3)心理教育误区

只重身体健康忽视心理发展

许多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多是在身体健康方面,而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则往往是忽视的。实际上孩子的健康心理培养比身体更重要。身体上的健康问题还可以在成人后弥补,而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对于一个人来说则主要靠青少年时养成。如果儿童早期心理上有了问题往往可能伴其终生。

孩子任性一味迁就

孩子的天性是会有所任性的,如果父母不给予正确引导,他们就会形成不好的心态,不懂得迁就别人和约束自己。

孩子但笑不语鼓励

小孩一般会比较胆小的,在面对应该大胆去做的事情时也会表现出胆小和怯弱,或者有些成人故意吓唬造成孩子胆小。这种情况下孩子往往是需要鼓励,父母应该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有的父母认为孩子胆小点好,免得捅娄子,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往往缺乏勇气和自信心。

孩子自卑批评责备

经常批评责备孩子会造成孩子的自卑心理。

孩子不听话随意打骂

孩子不听话是经常的事情,有些父母只要孩子不听话就打骂孩子,这样教育的结果不是使孩子缺乏信心就是具有攻击性。

孩子犯错不予指出

孩子有了错误,如果不指出,孩子就不会知道哪些是错的,也就不会知道怎样做是对的。

孩子拿哭当武器父母妥协屈服

有的孩子发现只要一哭,父母就会答应他的要求,那么他们就学会了用这种方法来达到目的。当然父母也不应该打骂孩子,还是应该耐心地讲道理。

孩子少言寡语父母缺乏警惕

孩子如果少言寡语,一定是出了什么思想情感方面的问题,家长不应该默然视之。

父母说话不慎伤害孩子自尊心

有时父母说话不慎,可能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提出性方面的问题家长大惊小怪或者明显回避。

孩子们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提出有关性的问题,如“我是怎么生出来的”;“为什么女人生孩子,男人不生孩子”等等。有些家长一听就大惊小怪,觉得孩子不应该提这样的问题,或者不回答,或者拿话搪塞,给孩子心里留下疑问,增加了神秘感。

家长忙于工作缺少与孩子的感情交流和沟通许多家长不把与孩子的交流看成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以为与孩子聊天是“胡扯”,是“耽误时间”,这是十分不正确的观点。缺乏交流就缺乏感情的沟通和培养,也就缺乏对孩子的了解,其他教育都会缺乏针对性。

(4)家庭环境误区

夫妻感情不和无视孩子情感

夫妻可能会出现感情危机,但夫妻间的感情危机不应该无视孩子的存在。有的夫妻当着孩子的面争吵,甚至说出一些极不应该让孩子听到的话,对孩子的情感造成伤害。

父母不作表率忽视以身作则

父母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重要一点就是以身作则,教孩子怎么做自己就应该怎么做。有些父母教孩子要有礼貌,但自己常说粗话;或者教孩子看书学习,自己却不读书不看报;或者教孩子在学校遵守纪律,但自己却违反公共道德或法纪。这样,会给孩子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家庭气氛不好缺乏微笑赞赏

有的家庭缺乏和谐气氛,互相缺少微笑的面容和赞美的语言,孩子长大了也自然就不会有彬彬有礼、笑容可掬的风度。

只重物质建设忽视精神文明

有的父母只注重给家里搞物质建设,对孩子的物质生活也很重视,但不注意家庭的精神文明,给孩子的影响只是如何吃好穿好住好,对孩子的思想、道德品质缺乏培养和教育。

生活秩序混乱缺乏家庭规范

父母的生活缺乏规律,如不按时起床、不按时睡觉、不按时吃饭;看电视不管对孩子的影响,想看到几点钟就看到几点钟;说好要做的事情可以随便改变计划……在这种缺乏规矩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很难养成严谨的生活和工作作风。

家庭居室脏乱忽视整洁美化

有些家庭缺乏必要的整洁,给孩子的影响也就不会好,孩子就不会使自己的穿着和环境整洁。

成人之间谈论忽视必要回避

有些家长们在谈论成人间的事情、或者涉及社会、政治等问题时,不注意回避孩子,这是不好的。因为孩子年龄小,有些事情不能理解,有些事情过早知道也不好,对他们的成长不利。

四、夫妻关系的压力

人到中年,夫妻关系也与年轻时期不一样了,许多中年人大概都有自己的体会。

1.新“两人格局”的压力

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和越来越独立,在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中夫妇双方都会产生较大的失落感。夫妻双方都会发现在养育子女的忙乱岁月中彼此的关系早已渐行渐远,正是因为有了孩子,他们才有了共同点。而孩子的长大和离父母越来越远使家庭又一次进入到“两人世界”的格局。然而,此一时非彼一时——此时的“两人世界”非同当年刚结婚时的“两人世界”,缺少了当年的热情,更没有了那种“如胶似漆”的亲密,也不可能还有年轻时的精气神儿了。夫妻双方都可能觉得失去了多年来存在其间的感情纽带和交流沟通的桥梁,一种无名的压力悄悄爬上了心头……。

中年的夫妻双方有可能各自都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他们相处的时间和交流的机会更少了。这样的生活使得一方对另一方的不快、失望和无趣的感觉可能会升高,这种感觉就必然给自己带来一种无形的压力。处于这种无形压力中的中年夫妇自己也许是时而清楚,时而糊涂的。

2.性生活不协调的压力

许多中年夫妻在40岁以后会感到性生活的某些不协调。因为40岁以上的男人大多工作担子重,所承担的责任大,而身体状况已经有所下降。他们中有40%~50%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勃起功能障碍,对于性的兴奋程度已经不如以往。而40岁以上的妇女的身体状况较男人要好,特别是子女已经比较大一些了,上了初中、高中,作为主要承担照料孩子责任的母亲此时相对要轻松一些了,她们在40~45岁的年龄段大多能够保持正常的性功能,性欲甚至比二三十岁时还要强一些。这可能还与夫妻性关系的熟悉、配合的默契、能够放得开有关。这样,作为丈夫往往会产生对自己性能力的怀疑。每当性生活的时候就会担心自己是否“还行”,而性心理一且出现了这样的“压力”,又不能互相协调和理解时,就会加重心理负担。

但是,到了50岁以后、甚至到60多岁,大部分男性仍然还能保持一定的性能力,有性要求,而50岁以上的女性则对性活动日渐失去兴趣,到了55岁以后基本就没有了性欲望和性要求。另一种不协调又出现了,也会带来新的压力。

3.更年期的压力

人进入更年期时生理的改变会引起心理的一系列变化:不仅性欲明显降低,而且变得容易发热、出汗,心情容易烦躁和抑郁,还会多疑,有时会有莫名其妙地不高兴,女人有时还爱哭,似乎心胸也变得狭窄了。同时,身体也会有不适的感觉,精力也会明显减退。因此,这个阶段的中年人会感到工作似乎不很顺利,人际关系似乎也不如过去,家里的事情也似乎不顺心,夫妻关系似乎也在暗暗地变得紧张起来……。这一系列的更年期变化和感受必将给每一位这个年龄段的中年人带来多种心理和身体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