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不倒宰相冯道
8835500000032

第32章 播种春天的种子(1)

李存勖登基,皇朝建立起来之后,并不像童话那样,王子就可以和臣子一起开始过上幸福的生活。首先就是梁国亡我之心不死,趁着晋建国大举进攻。其次是契丹蠢蠢欲动,屡次在边境挑起事端。契丹两次和李存勖交锋,都吃不了兜着走,不再和晋军硬碰硬,而是抢劫晋军运往幽州的粮食。契丹军的机动性远在后唐军之上,抢劫往往成功。这样釜底抽薪十分歹毒,幽州很快缺粮。

李存勖正在焦虑,喜从天降。当年追随刘守奇一起离开晋军的赵凤写信来投降。赵凤原来和刘守奇镇守沧州,后来刘守奇病死,他到郓州任职。赵凤告诉李存勖,郓州梁军的几个守将不和,如果唐派兵去袭击,一定能得手。

李存勖这些年南征北战,在河北已经占绝对优势,然而在河南却难以立足。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只是在德胜南城、刘杨城等地有几个据点。如果在河南占据一个军镇,对梁军的威慑力不可同日而语。

李存勖召开军事会议,讨论奇袭郓州,众将都认为不可。郓州离德胜大约三百里,这样虎口拔牙只怕虎牙拔不到还被反咬一口,丢掉一批精兵的性命。叛将之言,不可尽信,即使骁勇如元行钦者,也觉得劳师袭远不可行,只有李嗣源默不出声。胡柳一战,李嗣源被梁军冲散,提前离开战场,晋军虽然最后获胜,李存勖却对李嗣源十分不满。李嗣源也变得十分低调,叫他干什么就干什么,从不多说一句话。

李存勖见商议没有结果,只得散会。等诸将走后,他不禁对冯道发牢骚:“朕手下诸多勇将,却没一个有千军万马中取敌上将首级的英雄气概,看来这次还是要朕亲自出马。”

听了李存勖这话,冯道吓了一跳。他现在已经出任翰林学士,今后接收机要文件、召开军事会议之类和军情相关的事情全部由枢密院接管,他只是负责起草诏书,交接工作已经做好,这是他最后一次做掌书记的活儿。李存勖喜欢冒险,即使做了皇帝之后还禀性难移。冯道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最后一次劝李存勖,说:“陛下九五之尊,社稷为重,万万不可逞匹夫之勇。”

李存勖也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妥,说:“诸将都不肯去搏一下,难道这块到手的肥肉,就这样放过?”冯道想起李嗣源在会上一言不发,如果唯一可能赞成出兵的,就只有李嗣源了,就说:“副都统并不反对出兵,皇上不如找他商议一下。”李存勖才想起,自己还有这么一员勇将,连忙让冯道去把李嗣源找来。

因为周玄豹算命一事,冯道对李嗣源早就久仰大名,后来也有几面之交,却从来没有直接打过交道。冯道去李嗣源帐中见到李嗣源,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只见他身材高大,目光坚毅,难怪当年周玄豹能一眼在众多士卒中认出他来。

客套之后,冯道问:“副都统刚才为何一言不发?”李嗣源回答:“末将无才,不为皇上所喜,因此不敢多言”。冯道一笑,说:“皇上不喜副都统,却是因为副都统虽有大才,却久未立大功。今有奇功一件,副都统如果出马,将手到擒来,副都统是否有意?”李嗣源一跃而起,说:“是不是皇上要我奇袭郓州?速带我见皇上。”

冯道回答:“皇上正有此意,然而敌情不明,叛将之言不可尽信,副都统认为我军是否可下郓州?”李嗣源说:“这些年来,梁将或自相残杀,或叛逃到我军,梁内部分崩离析,军心不稳,必然属实。”

冯道认为李存勖以一国之君去奇袭郓州不好,李嗣源倒可以一搏,但他还是有点担心,说:“我军不是也有叛向梁的吗?现在潞州都不为我军所有了。”李嗣源哈哈一笑,说:“梁将知道梁国必亡才投降我们的,投奔过来的都是百战宿将,我军投向梁的却是像李嗣昭的儿子李继韬这样崽卖爷田不心疼的货色,怎么能相提并论呢。”

冯道听到李嗣源的分析,大为佩服。李嗣源一介武夫,竟是如此粗中有细,不禁想起周玄豹给李嗣源看相的事,这个李嗣源确实前途无量。冯道想起李建及之死,李存勖对于贤才往往有点猜忌,李嗣源如能立大功,也须夹起尾巴做人才好。

想到这里,冯道笑着说:“副都统有如此大才,何愁不立大功?到时,只怕副都统不是担心功名不立,而是担心功高盖主,要学萧何自污名声了。”李嗣源却问:“什么王翦、萧何自污名声?请学士指教?”

冯道才想起,就算一般武将,也不知道萧何自污名声的典故,李嗣源乃西域胡人,当然更是无从知晓了。当下,他把这两个典故向李嗣源说了一遍。这个故事,是冯道本来想对李建及说的,到头来却对李嗣源说。

李嗣源听到也笑了,说:“学士真是看得起末将,不过这话大谬。皇上英勇神武,我就算立下些小微功,也不及他万一,怎么能盖主?”说罢,李嗣源和冯道一起去见李存勖,向李存勖保证单独完成任务。李存勖大喜,让他出兵。

李嗣源率领本部五千骑兵,从德胜北城出发,渡过黄河之后,天气突然阴霾,细雨连绵,行动极为不便。李嗣源克服困难,来到郓州城下。郓州守军果然没有防备,晋军摸黑爬上城墙,打开城门。城外的大军一拥而入,杀散城内守军,顺利夺得郓州。至此,梁国北面的大门正式打开,再也不能以黄河天险,御后唐于国门之外。

冯道担任翰林学士之后,负责起草诏书,再也不用随军了,而是常驻已经改名邺都的魏州。现在两军相争,后方官员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征粮,基本没有他翰林学士的事情。每一道诏书出来,都要先经过宰臣们讨论,确定内容,他才能动笔。除了卢程、豆卢革,郭崇韬出任第一武职枢密使,也参与政事。然而郭崇韬常年在军中,平时一般不参加讨论诏书。卢程还是对他百般刁难,豆卢革对他也是不太友好。冯道奋斗这些年,好像又回到当年做巡官的日子。

后唐和晋国的艰苦作战还在继续进行。梁军破坏了德胜城的浮桥,攻下南城,再猛攻刘杨城。李存勖把德胜北城的房子全部拆了,用所得的木材做成木筏,南下解救刘杨城。梁将也把德胜南城给拆了做成木筏,坐木筏顺黄河而下去增兵攻打刘杨城。梁军坐着成千上万的木筏,在黄河恶斗。唐军最终凭着自己的狠劲,给刘杨城成功解围。

接着,梁国在滑州扒开黄河大堤,河水淹没了德胜南城在内的几个州,梁国军民淹死饿死病死无数。本来,从德胜南城到大梁,路途不是十分遥远。现在,这一段路变成了黄泛区,后唐再也不能从这里进攻大梁。梁军有恃无恐,越过黄河,进入后唐境内,针对平民进行烧杀掳掠,唐军很快就粮草不继。

李存勖正在犯愁之际,梁国有重要将领前来投降,告诉他大梁附近防守空虚。李存勖、郭崇韬策划,等梁军全部出击之后,派出数千精锐骑兵直捣大梁,对梁来个斩首行动,梁就彻底完蛋了。李存勖孤掷一注,亲自率军奇袭大梁。

李存勖的斩首行动出人意料地顺利。他率军首先到郓州,那里离大梁只隔中都、曹州。李存勖让李嗣源做先锋,继续向大梁挺进。中都竟然毫无守备,随即被攻破。攻克中都后,李存勖率军继续前进,曹州守将不战而降。

后唐军还没有抵达大梁,朱友贞的心腹就不断投奔李存勖。朱友贞想投降,又怕自取欺辱,想逃跑到后梁大营,又怕被李存勖截获,想自杀又没有勇气,整天在皇宫里哭泣。最后,他让心腹把自己杀死。

李存勖顺利夺取梁国都,斩首行动画了一个完美的句号。这些年马不停蹄,衣不解甲,如今终于有了完美的结果。他手舞足蹈,几乎要从马背上掉下来,命令留守在邺都的文武官员、嫔妃、太监,全部前往大梁。

留守邺都的冯道接到命令,要他写诏书令留守人员全部赴大梁,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确认无误之后,也惊喜若狂。

在豆卢革、卢质、卢程、冯道等人的张罗下,留守邺都的重要官员、嫔妃、太监几天后如期抵达大梁。李存勖大宴宾客,为大家接风洗尘。

李存勖做晋王的时候,出入都轻装从简,家眷经常只带刘夫人或者候夫人。举行宴会的时候,大家经常一起吃饭,一起喝酒,一起看戏。按照古人的说法,男女授受不亲,不能同席。不过唐人向来豪放,不拘礼法,李存勖又是沙陀胡人,更兼在大营条件有限,就不讲究那么多了。李存勖称帝之后,尊卑有别,礼仪约束,韩夫人、刘夫人、候夫人等都生活在宫中,再也不能轻易这样与民同乐了。

李存勖下令宫中的嫔妃和朝中文武官员欢聚一堂,大家在一起饮个畅快。征战十几年,出生入死,等待的就是这一刻。从此之后,就可以喜庆太平了。李存勖向来喜欢大吃大喝,这一餐更是极尽奢华,菜肴十分丰盛。大家都开怀痛饮,尽欢尽兴。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大家都喝得醉醺醺的,李存勖才开始给平梁功臣赐酒。在君臣大宴,所谓赐酒,其实就是皇帝给大臣敬酒。不过和普通人敬酒不同,皇帝敬酒不用走到大臣座前,这是礼节。李存勖身边的宦官把酒斟在一个玉杯里,递给李存勖。等接受敬酒的臣子上前,李存勖再把酒递给他。臣子谢恩,饮完之后再退下。

按照功劳的大小,平梁功臣先后上前接受李存勖的赐酒。平大梁一役得以功成,若论谋略,首先就是郭崇韬策划得当,避实就虚,直捣大梁。若论战功,则首推李嗣源,他们接到李存勖的赐酒,都欢天喜地,情绪激动,千恩万谢。

冯道的老同事,备受李存勖宠信的元行钦却闷闷不乐,李存勖问起,原来元行钦最近遭受丧妻之痛。李存勖豪情万丈地让元行钦选一个嫔妃回去做妻子。坐在李存勖后面的刘夫人往嫔妃中随便一指,说:“元将军选这个吧!”话音刚落,涌出一群宦官,把那个妃子抬起来,拥着已经喝得半醉的元行钦,先行退席。冯道看见,李存勖的脸色早就变得铁青,不再赐酒。

其他人都不敢言语,只有李嗣源的义子李从珂以及他的中门使安重诲喝得醉醺醺的,在那里争论谁的功劳大,两人争着争着就打了起来。李从珂勇武过人,安重诲被他一拳打倒于地,嗷嗷痛叫。李存勖喝令他们滚出去,众人不敢做声,默默退席,一场期盼了十几年的盛宴,就这样不欢而散。

原来被刘夫人送给元行钦的妃子是李存勖近期最喜爱的女人,这事外人无从得知。刘夫人虽然风韵不减当年,李存勖还不厌旧,已经喜新。在宫中比刘夫人漂亮的女人没有她聪明,比她聪明的女人没有她漂亮,她玩的就是综合实力,略施小计,除了这个情敌。

元行钦回去享受了春宵一刻,第二天才知道自己闯了大祸,连忙请罪。李存勖一口气闷在肚子里,有苦难言,一连几天不思茶饭,更没有上朝。

梁国的文武官员,除了蒋翔自杀,其他的全部投降,李存勖统统赦免他们的罪行。然而,梁的降将为了向李存勖表忠心,互相揭发对方作恶多端,须以死谢天下。李存勖心情烦躁,一连诛杀了好几个梁国大臣。已经自杀的蒋翔也不能幸免,被开棺戮尸。

李存勖颁发这些命令,全部经过冯道之手。冯道对蒋翔等只知其名不识其人,但是看到他们被杀死,却有一丝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的感觉。当初自己还算有远见,从刘守光的牢狱脱身之后,投奔李存勖。否则,现在死于非命的梁臣中可能有一个就是他。这次算是站对了队,然而谁敢保证自己这一辈子总是跟对主子呢?如果万一上错了船,怎样才能保存自己?

这次唐灭梁,真的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朱温的妹夫袁象先前来投降的时候,带来了几车金钱珠宝。袁象先出手之阔绰,令人瞠目结舌。这些钱财除了给李存勖和刘夫人,文武官员和宦官、戏子也各有馈赠。无须多问,袁象先的钱一定是搜刮来的。可是,众人收了袁象先的钱之后,对他赞不绝口,连李存勖都对他甚是满意。袁象先也向冯道送了几百缗钱,冯道推辞不得,只好收下。朱温的小舅子,率领梁军主力和唐对抗的段凝也送来大批财物,不过他不像袁象先一样全面出击,而是重点出击,这些财物几乎全部给了李存勖和刘夫人。李存勖收人钱财,当然替人消灾。不但不追究他的罪责,还对他恩宠有加。最令人感叹的就是匡国节度使温韬,此人为了搜刮财物真的做到了掘地三尺,把唐朝历代皇帝的陵墓挖了个遍。郭崇韬认为,新建的唐朝继承了旧唐的衣钵,温韬的行为就有如刨了后唐的祖坟,对他的罪行必须严惩不贷,才能谢天下。李存勖收他钱财之后,却替他消灾,说当初进大梁的时候已经赦免梁诸将的罪行,现在不宜算旧账,让他官复原职。

而有些人就没这么走运了,例如,敬翔虽然在梁建国之后并非作恶多端,却是梁国的头面人物,当然要宰了他们杀鸡骇猴。其他被杀的梁臣,有不少确实是劣迹斑斑,李存勖杀他们也不算冤枉。袁象先、段凝、温韬尽管站错了队,却可以丝毫无损,显然是钱帮了他的大忙。其他绝大多数梁国官员,唐军灭梁的时候被惊吓了一回,最后却是照常上班,照常拿工资,原来干嘛现在还干嘛。

冯道暗地里对这些梁国的倒霉蛋和幸运儿都进行了分析,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看如果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谁是可以效尤的对象。袁象先等的结果最好,却是无法模仿。他的财物无非是搜刮来的民脂民膏,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冯道没有像他们那样捞钱的本事,就算有也于心不忍,这样的人绝对做不得。敬翔这样的出头鸟也不能做,当领头羊尽管风光,最终的下场却是被用来杀人立威。当然,围在朱友贞旁边阿谀奉承的小人更不能做,看他们也没一个有好下场的。如此看来,做人应该不做最先,不甘最后。还是那句老话,做人中庸一点,走到哪里都没有坏处。

冯道至今没有忘记他当年从景城出走的目的,就是为了做大官,出人头地。冯道从一个区区书吏做到参军,再到巡官,到掌书记,然后到今天的翰林学士,成为天子的近臣,其中过程,颇多周折,也有遗憾,但已经算是十分幸运的了。其实这么长的时间里,他只做了两件关键的事:第一次是说动朱温留下几仓军粮,结果被提升为参军,只是在侍候刘守光的时候,差点招来杀身之祸;第二次是向张承业提供了准确的局势分析。李存勖虽然对他不太赏识,但在张承业的力荐之下,最后还是成为掌书记。李存勖登基,他就顺理成章做了翰林学士。反思这十几年来走过的路,首先要跟对老大,除此之外,只要关键的几步走好,其他时间耗日子、拼资历就行,千万不可轻举妄动,否则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冯道还在做小脚媳妇琢磨为官之道,郭崇韬已经准备大刀阔斧地治国。自晚唐以来,枢密使辅助皇帝处理军机大事,权势极重。郭崇韬向来强硬,在灭梁中立下赫赫战功,又深得李存勖的信任,卢程、豆卢革虽然是宰辅大臣,但是在灭梁一战中寸功不立,实在硬不起来。这样,在朝中除了李存勖,郭崇韬成了大权在握、说一不二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