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巴菲特最有价值的11种投资智慧
8835100000008

第8章 耐心是投资成功的法宝

很多年一来巴菲特都是很多投资者所关注和研究的对象,他们对于巴菲特的投资者理念可以说是已经到了了如指掌的地步,但是令他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即使是这样,他们仍然不能真正像巴菲特那样做到屡战屡胜。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们都忽略了巴菲特身上的一个最大的特点,这就是耐心。巴菲特的耐心总是会在他进行投资的前前后后时刻伴随着他。当这些投资者争先恐后地抢购时,巴菲特却显得气定神闲、冷静而淡定,他总是在观察时机,直到其他人都丧失信心,将手中的股票大量抛出时,巴菲特才会采取行动,低价买进那些价格便宜而又优秀的股票。

巴菲特说:“我们的投资没有时间框架。如果我们等待投资的钱就要堆成山了,那就让它堆成山吧。”他的这句话是耐人寻味的,其实这正暗示了巴菲特对于耐心的理解和追求。就像他在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年会上对股东们说过的那样:“我们已经有好几个月没找到值得投资的股票了。我们还要等多久?我不知道,可能要无限期地等。”

巴菲特在抓到好的投资机会时,敢于迅速出击,押上大注,但在找不到符合标准的投资机会时,他也从来不急躁,而是耐心地等待,直到机会出现。巴菲特知道如果坚持自己的投资标准,就不可能随时找到合适的投资对象。他坦然接受这样的现实,并有足够的耐心,哪怕是无限期地等待下去。巴菲特永远都不会为了投资而投资。

巴菲特总是对他的合伙人说,一味的前进并不能保证投资者能够在股市上获得利润,投资者要想投资成功,唯一的选择就是要制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而耐心是制定正确的决策的根本条件。因为对于投资者来说,只有真正值得投资的对象出现的时候,投资者才能伺机而动,但是现实情况却是,投资者往往为等待这个投资对象的出现要等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在这个过程中,往往有很多投资者由于缺乏耐心而中途退出。最终导致获利机会从手边溜走。

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华尔街股市出现了狂飙式的上涨,所以刹那间众多的投资者都开始竞相购买,可是此时的巴菲特却认为此时的股票是不值得投资的,因为这些股票都不符合他的投资标准。于是巴菲特选择了等待,他清算了公司的财产,并解散了公司。这样的等待漫长的,直到1972年股市达到低点时,巴菲特才重新回到了市场,去继续寻找符合标准的投资对象进行投资。

很多人都对巴菲特那看似漫不经心的行为感到迷惑不解,而巴菲特的解释是:“凡事欲速则不达,机会并不是随时都有,更不会在你需要时出现,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几乎大部分时间都消磨在等待中,这似乎令人有些厌烦,但我们必须为了我们将来的利益而付出百倍甚至是千倍的耐心。”

而巴菲特的长期持有策略更是把巴菲特的耐心得淋漓尽致。尽管巴菲特的投资收益率在短时期内不会和大多数的投资者拉开差距,但事实上,巴菲特的每一项投资都是由于后程发力而显得后劲十足。所以尽管他在短期内的收益率不高,有时甚至是亏损的。但是当近半个世纪过去之后,巴菲特的平均年收益率却达到了40%左右,这对于那些短期的投资者来说是无法与之相比的。当巴菲特在一步步迈向他财富的顶峰时,那些缺乏耐心的投资者却只是在围绕着蝇头小利转个不停。这也就是巴菲特之所以能够不断创造奇迹的原因。

在巴菲特看来,耐心是投资成功的法宝,但是许多投资者在进入股票市场时总是会显得心浮气躁,他们从买入股票的那一刻,就不知不觉地成了股价走势的奴隶,他们已经无法像巴菲特那样相信投资对象本身的成长价值,因而也就无法像巴菲特那样对市场价格的波动毫不关心。他们总是害怕自己的投资利益会变得昙花一现,而一旦股票价格出现波动他们迫不及待地将股票脱手。所以,他们永远也无法体会获得长期收益的喜悦。

巴菲特说:“一种近乎于懒惰的沉稳一直是我投资风格的基石,如果投资者可以做到始终保持自己的耐心,那么巨大的收益一定会将你的腰包填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