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巴菲特最有价值的11种投资智慧
8835100000076

第76章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很多投资者在进行股票投资的时候,总是抱有侥幸心理,希望上帝可以保佑自己投资成功。如果投资成功他们认为是自己碰上了好运气,一旦投资失败他们就认为是自己运气不佳。

在巴菲特看来,以这种态度来对待股票投资是不可取的。由于股票市场跌宕起伏,毫无定数,投资者们很容易在眼花缭乱的股票市场迷失方向,不知所措。如果愚蠢的把自己的命运交给运气,那无异与玩火自焚。投资股票有着很深的学问,它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对自己以往的投资进行总结。作为一个投资者,要想在股票投资中取得成功,就要树立不断学习的意识,培养不断学习的习惯,经常向那些有着多年股票投资经验并且取得了众多成功的投资家们取经。而一贯的闭门造车或是去碰运气,最终也只能是劳而无获。

在这一点上,巴菲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之所以从一个几十年前名不见经传的投资新手到如今叱咤风云的一代“股神”,原因就在于他几十年不变的孜孜不倦的学习。可以说他现在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他站在众多投资前辈的肩膀上。在他看来,从那些投资者们身上学到的经验教训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地,这些经验教训要远比课堂上的理论说教实用的多。对于当年初出茅庐的他来说,初入股市,难免四处碰壁,就是由于有了那些投资者们的前车之鉴才使他少走了很多弯路。如今的他早已经成为了众多投资者心中的榜样,他时时告诫那些初来乍到的投资新手,只有时时处处的不断学习,才能在投资时吸取其他人的经验教训,天长日久将这些经验教训内化为自己的宝贵的财富,以便在日后的投资中加以应用,从而确保自己能够取得成功。

投资大师格雷厄姆是巴菲特的老师,正是他将巴菲特带入了股票投资的大门,他对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产生了重大影响。当年刚刚开始涉足股票投资的巴菲特面对风云变幻的股票市场总是显得有些手足无措,没有人告诉他该如何选择股票,如何分析股票。正在他在股票市场门前犹豫徘徊时,一本书进入了他的视线,这本书就是格雷厄姆写的《理性投资人》。手握着这本书,巴菲特如获至宝,便如饥似渴的反复阅读,直到有一天他终于将这本书的精华全都融入了自己的投资哲学之中。

在他日后的投资实践中,他将这本书的理论发挥到了极致。他在选择一家投资企业时,从不去关心该企业的股价走势,而只是注重它的实际价值,如果他认为这个企业的实际价值很低,那么不管它的股票价格如何低廉,他也绝不会将其买入,如果他认为该企业的实际价值很高,他就会果断地采取行动。这个投资理念就是他从《理性的投资人》这本书中所学到的。这本书教会他的还远远不只这些。在漫长的投资道路上,巴菲特所向披靡,似乎成了一个不败的神话。于是他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被人们铭记在心,奉为金科玉律。而这些话的灵感就是来自于他的老师格雷厄姆。例如,他曾说过:“我最喜欢持有一家公司的股票的时间是永远。”这反映了他的长期持有的投资理念;“投资必须是理性的,如果你不能了解它,就不要投资。”说明了巴菲特的能力圈原则;“假设你听售货员说喜诗巧克力卖完了,但老板推荐一种没有品牌的巧克力,如果你宁愿再步行穿越一条街去购买一块喜诗巧克力,或者说,一块喜诗巧克力让你愿意为它多付出5分钱,这正是经济特许权的价值。”这句话道出了巴菲特注重企业经济商誉的投资理念等等。所以这些投资理念或是原则都来源于那本《理性投资人》

但是最令巴菲特受益终生的是格雷厄姆身上那种良好的心态。当20世纪70年代,美国股市出现大幅滑坡,大多数投资者都畏缩不前时,巴菲特却认为大好的投资机会来临了,他的勇敢果断令人惊诧。当他在1989年斥资6亿美元买入吉列公司近9900万股的股票开始他便始终坚持持有该公司的股票,尽管吉列在90年代遭遇低谷,股价下跌时,巴菲特仍不改初衷,继续持有,他的坚毅和自信令人瞠目。当他在1973年华尔街散布新闻业的前景黯淡,投资者都纷纷抛售媒体公司股票时,巴菲特却在一片质疑声中,趁机买下了《华盛顿邮报》大约10%的股份,与朋友闲谈之中他说道:“当你非常清楚自己所处的环境,而且事实也非常确切时,你就不要犹豫,行动起来吧,不要顾及你的行动是否符合常规,也不要在意别人是否同意你的意见。”他的独立判断令人不可置疑。所有的这一切都源于他的老师格雷厄姆的影响。

所以巴菲特认为,每一个投资者都应该虚心、留心地向身边的人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不断成熟,才能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才能在未来的股票投资中长期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