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巴菲特最有价值的11种投资智慧
8835100000034

第34章 如何衡量企业业绩

巴菲特认为考察公司各方面基本情况的最好方法就是考察投资公司的经营业绩。通常情况下,公司的经营业绩的主要是通过其主营业务状况、行业地位、人才素质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显示出来。公司经营业绩的好坏对于一个公司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对于投资者来说同样是决定投资者成败的关键性因素。所以投资者在做出一项投资决策之前必须对公司的经营业绩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对公司股票的投资价值有一个基本的分析和判断。这样才能确保投资者最终获得丰厚的回报。

巴菲特在进行投资时就主要从行业地位、人才素质和创新能力、主营业务状况等方面来对投资企业进行分析和解读的。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在选择投资企业时,要尽可能选择那些在本行业中数一数二的企业,这些企业在巴菲特的眼里具有超级明星的气质,由于它们都拥有着悠久的历史、稳定的客户群、影响力巨大的无形资产,使得这些企业具有良好的经济商誉,而正是这种良好的经济商誉给这些企业带来了超额的盈利能力,而投资者就可以从中获得远远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的投资回报。喜诗糖果是巴菲特收购的第一家在行业内具有绝对领先地位的企业。顾客对于该企业产品的依赖已经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经常会发生这种情况,当一个顾客去买喜诗巧克力时被告知这种巧克力已经卖完了,然后他会毫不犹豫地跑到更远的地方去买,而不会接受店主推荐的另一种巧克力。由此推知,喜诗糖果公司的发展潜力是本行业内无人能敌的。投资于这样的公司获利只是时间的问题,这正是巴菲特看中它的原因所在。

所以说企业出众的行业地位应该成为投资者在制定投资策略时所参考的标准之一。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的投资者来说,正确判断投资企业的行业地位似乎并不是那么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

对此我们不妨来看一下巴菲特是如何做到的吧。首先,他要锁定那些在行业内拥有着技术优势的企业。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巴菲特投资吉列公司时看出来。吉列公司是由传奇人物金·吉列创建的。他在19世纪末期发明了一次性剃须刀片,并成立了美国安全刀片公司。到了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该公司已经成为了美国剃须刀行业的领头羊。公司管理层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于是他们在20世纪末期又推出了革命性的产品“感应剃须刀”,这种剃须刀可以根据人的面部特征自动感应和调节。如此独特的技术该公司更加大放异彩,1990年底,吉列感应刀架和刀片占据了美国市场9%的份额,然而到了1991年就超过了15%。随后公司又相继推出了液体剃须和女性剃毛等众多拥有独特技术优势的产品。从而更加巩固了吉列的行业霸主地位。巴菲特对于吉列的投资最终使得他盈利29亿美元增值近5倍,如此辉煌的成功意在说明,公司的行业地位对于投资者来说非常重要。如果公司在行业中拥有着绝对领先的地位,那么它在拥有市场的同时就会为他的投资者创造出超额的利润。所以巴菲特总是会把目光投向把这样的公司,在他看来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其次,他要考察投资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情况。其中最直观的量化指标就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巴菲特对于可口可乐公司的投资正好说明了这一点。巴菲特说:“可口可乐公司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公司。它以合理的价格销售,受到消费者的普遍欢迎,其消费量几乎每年在每一个国家中都在不断增长。没有任何其他产品能够像它那样受欢迎。”从巴菲特的赞美之词中,可以看出可口可乐公司的市场占有率是巨大的,这标志着可口可乐公司有在全球饮料市场持续增长的巨大潜力。所以当巴菲特在1988年投资近6亿美元买入可口可乐公司的股票开始,至今共盈利88亿美元,增值近7倍。巴菲特从可口可乐超高的市场占有率中,获取了大量的财富。所以在巴菲特看来,选择那些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的企业进行投资,是投资者最明智的选择。

而巴菲特对于企业的人才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视程度也丝毫不亚于企业的行业地位。巴菲特认为企业的产品开发和科技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公司是否具有发展前景的重要指标。当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正在逐步加快,这无疑会使本来就十分激烈的市场竞争更加白热化,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想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不断地加大投资力度,应用新技术,改进新工艺,使自己的产品在众多竞争者中独树一帜,从而加强自己的竞争优势。而人才素质和创新能力属于企业的无形资产,所以在投资者对其进行考察时,有时会无从下手。而巴菲特在他几十年的投资生涯中,总结出了一套属于他自己的考察标准。

这些标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就是要考察企业的产品研发以及它投入生产的情况。巴菲特在选择投资企业时所关注的就是该企业的产品是否符合消费者的需求,是否能够赢得消费者的信赖。这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如果企业能够在人员机构、技术设备、科技信息、资金供应等方面确保新产品开发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就在很大程度上说明这个企业是值得投资的企业。

第二,公司的人才资源情况是巴菲特最为关心的重点。在巴菲特看来,如果一个公司能够拥有优秀的专业人才,并且使他们的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那么这些人才就会为公司创造出超额的利润。所以这些人员的素质对于企业的业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对于投资者来说,优秀的工作人员是他们投资获利的基本条件。

第三,巴菲特总是对那些拥有独立研究机构的企业情有独钟。因为在他看来,拥有独立研究机构的企业一定是实力雄厚的企业,这些企业的产品研发和生产能力是其他企业所不能媲美的。通过对企业机构设置的研究,从中可以判断出企业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盈利能力。巴菲特认为只有不断积极进取的企业才会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始终保持领先地位,从而为其投资者创造出巨大的利润回报。

巴菲特在强调企业的行业地位和创新能力的同时,还有另外一点是他一直以来从未忽视的,那就是企业的业务经营状况。他认为经营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该公司在未来的发展,任何一家企业都有其特定的经营范围,这时公司在众多竞争对手中保持独特性的关键所在。对于那些拥有良好经营业务的公司来说,它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别的企业所取代。公司能否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独领风骚,很大程度上将会取决于其主营业务经营状况。从而也会对于投资者的投资回报,产生重大影响。这也就是巴菲特总是对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倍加关注的原因。

那么如何来考察企业的经营状况呢?在这一点上,巴菲特似乎总是显得与众不同。阅读企业的年报是巴菲特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养成的投资习惯。他总是会拿出他大部分的时间去分析公司的年报,然后试图从中获取到有关企业经营状况的全方位的信息。从而为自己的最终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因为在巴菲特的眼里,年报就像是一面镜子,它将企业的几乎所有的信息都全面地展现了出来,投资者可以从中细致地观察企业的经营方式和盈利能力等方面的内容,从而透视企业的内在价值。

衡量一家上市公司主营业务规模的发展情况,一方面要看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情况,另一方面要看公司的主营利润的增长与主营收入的增长是否能够相适应。巴菲特提出,前者是对公司主营业务“量”的扩展情况的考察,后者是对公司主营业务发展“质”的考察。巴菲特对此的看法是,一个发展势头良好的企业,其主营业务的发展总是伴随着利润的相应增长。他所投资的可口可乐、麦当劳等企业股价成倍增长的事实,都证明了他的看法是正确的。

而企业的经营方式,也应该成为投资者首要关注的问题。公司是单一经营还是多元化经营,直接关系这家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和经营情况。巴菲特认为,多元化经营的好处是风险相对较为分散,但同时也容易导致企业缺乏有针对性的经营管理,主次不分,不能创造出最具代表性的品牌产品,从而对公司在行业中的位置产生影响。单一经营的缺陷则是风险过于集中,一旦公司的主要产品不能够占领市场,则将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相反,如果其产品具有技术或者是其他方面的垄断性,能够占有较大范围的市场,那么公司不但盈利丰厚,其品牌也会成为公司的无形资产,给投资者带来一定的利益。

要深层次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投资者就必须清楚该公司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和主营业务利润占净利润的比重。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是指主营业务利润占业务收入的比重,该指标可以综合反映企业主营产品的科技含量以及附加价值的大小、主营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销售情况。主营业务利润占净利润比重的大小可以衡量企业净利润的可信程度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强弱。巴菲特通过年报的研究发现,一般来说,一个优秀的企业其主营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达到70%以上。而那些经营不善,利润的取得主要依赖于具有较大偶然性的投资收益、财政补贴或营业外净收入的企业,尽管它们的经营业绩在一段时期内也会有上涨的空间,但因为自身的基础不牢,其业绩的辉煌很容易转瞬即逝,除非进行资产重组,否则企业很难长期发展下去。